
毛浴古镇简介.doc
7页毛浴古镇简介毛浴古镇位于通江县城北12公里处,居东经106.18○,北纬31.52○,三面环水,一面靠山,自古以来就是水陆交通要道,商贾云集,极为繁华,有“小重庆”之美誉古镇全长800米,宽60米,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古镇建筑风格为典型的川东北民居,砖木结构,小青瓦屋面,青石板街道一、古镇历史文化一)毛浴历史悠久自北朝西魏大统中置诺水县,唐武德三年(619)天宝元年(742)改始宁郡治为通江县,治今诺江镇,毛浴之境域悉为所属,宋宁宗丙辰岁(1196)住安抚使,建城堡以资防卫明朝属四川布政使司,设总兵大镇,遂以镇名,明末设副总府以镇川北清康熙三年(1663)和乾隆五年(1750)设守备道署二)镇名由来在唐朝,因两河交汇形似龙舌,故名“龙舍坝”,后因沿岸巴茅丛生,便更名“茅峪”,十九世纪中期更名“毛峪”清咸丰年间根据三面环水的特殊地形,改名为“毛浴镇”沿用至今二、红色文化1932年12月,红军“反三路围攻”后,筹建赤江县;1933年2月毛浴正式建立中共赤江县委、赤江县苏维埃政府,将毛浴镇上城门至曾家坝命名为马克思街,上城门至中街水巷子为恩格斯街,中巷子至下城门为列宁街1933年2月,红军总医院迁驻毛浴镇,于镇后和镇外新设七幢病房,接收病号八百余人。
1933年5月,红四方面军在反三路围攻中,与敌二十九军第二师在赤江县背后的鸡子顶交火,红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川军包围击溃,活捉敌团团长曾亚伟和三连连长,川军伤亡达三百余人1933年11月红军在赤江县毛浴镇街后“城隍庙”,建钢铁加工,为红军生产武器1933年12月,在镇后娘娘庙内创办第一所列宁小学1934年4月21日,赤江县苏维埃政府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在毛浴镇召开了机关工作人员联席会议并指定了“决议案”1934年6月,国民党军阀刘湘扬言“36天拿下通江”,红军避其锋芒,于6月21日撤出通江城,布防于赤江县辖区内的鹰龙山和鸡子顶,在王坪寨、营盘梁设立前哨阵地以阻击敌人7月1日,敌军左、中、右三路进攻鹰龙山,红军趁其不备,偷袭了敌军所在地,7月3日,敌军再次卷土重来,红军奋力抵抗,终取得鹰龙山保卫战的胜利,这次战役共歼敌1400余人,红军伤亡仅80余人1934年,红四方面军在毛浴镇召开了连以上干部共计800余人参加的全军党政工作会议,总结了“反六路围攻”以来的经验教训,创造性的提出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训词三、名胜古迹和红色文化遗址鸡顶朝霞:鸡顶为毛浴镇后的主峰,明朝间有一个道人名谢守溪曾练气于此,植扁柏树二株,后来山下人们有“扁柏开花,谢道回家”之说。
由于山峰东峙,米嶂千寻,每当雨翳晴曦,朝霞似锦石门砥柱:石门与于浴镇隔水相望,河中蹲一巨石,如中流砥柱,两侧急流,争相激荡,澎湃之声,闻于里外第一所列宁小学遗址1933年12月,赤江县组建儿童团,平时学习识字,战时站岗放哨为让孩子们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在镇后娘娘庙内创办第一所列宁小学政工会议遗址1934年11月毛浴古镇召开全军连以上政治工作会议,徐向前等做了报告,1980年立碑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共赤江县委、县苏维埃政府遗址1932年12月成立中共赤江县委、县苏维埃政府,1980年立碑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刻标语毛浴镇下街嘉靖门城门上“实行共产主义”、“拥护苏联”、“拥护中国共产党”石刻标语群,刻于1933年4月,由红军33军政治部秘书长魏传统等人书写,錾字队錾刻毛浴镇写字崖石刻标语有“活捉邓锡侯!”、“拥护中国共产党!”、“工农专政!”刻于杜家湾墓地标语有“实行土地革命!”、“保护赤区武装!”、“推翻国民党统治!”乡境内现存红军石刻标语22幅,红军遗址7处四、毛浴古镇发展今天的毛浴镇不仅是全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通江山水园林红军城的东大门和红军精神发祥地乡党委政府一班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践行“三个代表”,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省第九届九次全会、市第三次党代会、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取得了经济、社会事业大发展。
2011年我乡社会生产总值达7943万元,人均纯收入4078元,人均拥有粮食450公斤为加快毛浴古镇建设和发展,弘扬红军文化精神,再现毛浴古镇风采,报上级组织批准,我乡决定对毛浴古镇进行打造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市第三次党代会和县十二次党代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古镇保护规划和全县旅游规划为依据,立足于保护,着眼于开发,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建成三个不同功能区,即政务文化中心、旅游服务中心、两河红军广场观景中心按照“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坚持文化、旅游两篇文章一起做,促进古镇文化积淀与旅游开发相融合,把毛浴古镇建成国家历史文化旅游名镇,从而带动镇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目的意义毛浴红色古镇是我们的宝贵财产,是毛浴繁荣历史的见证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体现,是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红色文化标本,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和宝贵资源,更是毛浴今后发展、繁荣的后劲毛浴红色古镇不仅属于毛浴人民,也属于全县人民做好毛浴古镇建设工作,有利于提升毛浴红色古镇在全国的知名度,有利于促进我县旅游事业的发展,做好毛浴古镇的建设工作,既是上级组织的要求,也是我乡人民迫切的愿望三、建设规划及内容(一)功能区建设 1、政务文化中心。
拆除毛浴粮站仓库及办公用房,积极争取政府性投资建设乡人民政府办公楼、政务服务中心、红四方面军展览馆及军事陈列馆2、旅游服务中心将街道50%的居民迁入朝阳村一社聚居点,通过招商引资对迁出居民的现有住房进行风貌打造,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吃、手工制作、旅游产品,兴建茶馆、旅社,吸引更多游客来吃、住、玩3、两河红军广场观景中心将城门外所有建筑拆除,通过招商引资建休闲娱乐广场观景中心,恢复昔日繁华的水码头二)红军栈道建设通过招商引资沿古镇大小河两边修建实木栈道3公里,设计符合古镇特色,供游客和居民休闲三)桥梁建设争取政府性投资国家立项解决建曾家坝和园池河两座大桥,从而扩大古镇框架、缓解防洪压力,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交通保障和周边旅游观光四)水上旅游建设通过招商引资,充分利用毛浴至高坑电站至诺江镇水上资源,开发水上旅游项目五)、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 包括停车场、路灯、绿化、管网建设、人行道、供水站、配电站、垃圾处理设施等四、资金预算及来源(一)、资金预算毛浴古镇建设共计需投入2.6亿元其中政务文化中心建设5000万元,旅游服务中心8000万元,两河红军广场观景中心3000万元,栈道建设1000万元,桥梁建设5000万元,居民房屋风貌打造2000万元,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2000万元。
二)、资金来源1、争取政府性投资1亿元,用于功能区、桥梁、驻地机关及居民搬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包装等招商引资1.6亿元,用于旅游商贸中心建设、栈道建设、水上旅游建设等212年5月1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