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课件浏阳市第五中学地理张蓓全球气压带和风带.ppt
29页第二章第二章 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张蓓要求•能熟练绘出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作图:作地球剖面的三圈环流示意图作图:作地球剖面的三圈环流示意图0°60°S30°S30°N60°N90°N90°S大气上界大气上界0°60°S30°S30°N60°N90°N90°S大气上界大气上界极极锋锋极极锋锋30°0°60°N作图:作以北极为中心俯视图的气压带和风带分布作图:作以北极为中心俯视图的气压带和风带分布30°0°60°N作图:作以北极为中心俯视图的风带分布图作图:作以北极为中心俯视图的风带分布图1.下列全球的气压带中,气流是上升的有下列全球的气压带中,气流是上升的有( )( )①①赤道低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②②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③③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④④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A ①① ②② B ②② ④④ C ①① ④④ D ①① ③③ 2.由于受热不均而形成的气压带有:( ) 由于受热不均而形成的气压带有:( ) ①①赤道低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②②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③③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④④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A ①① ②② B ②② ④④ C ①① ④④ D ①① ③③ D C 4.关于气压带叙述错误的是关于气压带叙述错误的是( )A.全球全球7个气压带,个气压带,3个低压带,个低压带,4个高压带个高压带B. 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大致在南北纬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大致在南北纬30°左右左右C.气压带分布具有高低相间的规律气压带分布具有高低相间的规律D.低压带气流上升,多晴天;高压带气流下沉,低压带气流上升,多晴天;高压带气流下沉, 多云雨 多云雨3.下列图中,正确反映南半球副热带高压两侧下列图中,正确反映南半球副热带高压两侧 大气运动的是(大气运动的是( ))A. B.C. D .C D 5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赤道地区上空,水平气压梯度力分别指南北两极、赤道地区上空,水平气压梯度力分别指南北两极B B、南北纬、南北纬3030°°附近上空,空气堆积下沉附近上空,空气堆积下沉C C、东北信风与东南信风在赤道附近辐合上升、东北信风与东南信风在赤道附近辐合上升D D、盛行西风与信风在南北纬、盛行西风与信风在南北纬6060°°附近相遇附近相遇D6.6.关于高纬环流圈的说法正确的是关于高纬环流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 极地附近有上升气流极地附近有上升气流 B. 60B. 60°°纬度附近有下沉气流纬度附近有下沉气流 C. C. 近地面形成极地东风带近地面形成极地东风带 D. D. 高空中形成极地东风带高空中形成极地东风带C气压带风带分布特点:1.相间分布:气压带与风带分布相间;气压带中高压带与低压带分布相间2.对称分布西风湿润信风干,西风湿润信风干,上升(低压带)湿润下沉(高压带)干上升(低压带)湿润下沉(高压带)干气气压带分布分布成因成因特征特征气流气流影响气影响气候候极地高极地高压带(2个个)南北南北纬90°附近附近热力原因力原因冷高冷高压下沉下沉干冷干冷副极地低副极地低压带(2个个)南北南北纬60°附近附近动力原因力原因冷低冷低压上升上升温湿温湿副副热带高高压带(2个个)南北南北纬30°附近附近动力原因力原因热高高压下沉下沉干干热赤道低赤道低压带(1个个)0°附近附近热力原因力原因热低低压上升上升湿湿热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风带分布分布风向向属性属性(影响影响气候气候)北半球北半球南半球南半球极地极地东风带(2个个)副极地低副极地低压带和和极地高极地高压带之之间东北北风东南南风干冷干冷中纬西风中纬西风带带(2(2个个) )副热带高压带和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之副极地低压带之间间西南风西南风西北风西北风温湿温湿低纬信风低纬信风带带(2(2个个) )赤道低压带与副赤道低压带与副热带高压带之间热带高压带之间东北风东北风东南风东南风干热干热风带对气候的影响23°26´N23°26´S66°34´S66°34´N0°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北半球)就全球而言:就全球而言:1 1月南移,月南移,7 7月北移月北移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60°0°30°30°赤道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实际中的气压是不是也呈带状分布? 实际中的气压是不是也呈带状分布? 一一月月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冬季冬季冰岛冰岛低压低压冰岛冰岛低压低压冬季,北半球的冬季,北半球的 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出现冷高压中心切断,低压只保留在海出现冷高压中心切断,低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低气压中心。
洋上,形成低气压中心蒙古蒙古—西伯西伯利亚高压利亚高压阿留申阿留申低压低压实际中的气压是不是也呈带状分布? 实际中的气压是不是也呈带状分布? 七七月月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印度低压印度低压夏威夷夏威夷高压高压亚速尔亚速尔高压高压夏季夏季夏季,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的 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出现热低压中心切断,高压只保留在海出现热低压中心切断,高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高气压中心洋上,形成高气压中心 1.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气压带气压带)的影响的影响位位置置影响气影响气压分布压分布的因素的因素时时间间被切断的被切断的气压带气压带气压中心的变化气压中心的变化亚欧大亚欧大陆陆太平洋太平洋北北半半球球1月月7月月南南半半球球气压带基本上呈气压带基本上呈 状,因为状,因为 面积面积占绝对优势占绝对优势副极地低副极地低压带压带副热带副热带高压带高压带海陆热海陆热力性质力性质的差异的差异冷高压冷高压(块状)热低压热低压(块状)保留副极保留副极地低压带地低压带保留副热保留副热带高压带带高压带带带海洋海洋2 2、、海陆分布影响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影响大气环流(风带风带)的影响的影响①①概念概念②②成因成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季风:大陆和海洋间的广大地区,以一年为周期,随季节变化而方向相反的风系季风环流季风环流东亚季风东亚季风南亚南亚东亚东亚分布分布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我国西南 我国西南我国东部、日本、我国东部、日本、 朝鲜半岛 朝鲜半岛季节季节1 1月月( (冬季冬季) )7 7月月( (夏季夏季) ) 1 1月月( (冬季冬季) )7 7月月( (夏季夏季) )风向风向性质性质成因成因西北风西北风东北风东北风东南风东南风西南风西南风冬:寒冷干燥,风力强劲 冬:寒冷干燥,风力强劲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夏:温暖湿润,多降雨夏:温暖湿润,多降雨亚洲季风 亚洲季风 读图思考完成下表。
读图思考完成下表 气压带与风带的移动 气压带与风带的移动 海陆热力性质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的差异 1.冬季和夏季我国东部沿海大部分地区冬季和夏季我国东部沿海大部分地区 的风向是:( ) 的风向是:( ) A 东北风和东南风 东北风和东南风C 西北风和西南风 西北风和西南风B 东北风和西南风 东北风和西南风D 西北风和东南风 西北风和东南风 D 2. 关于我国的季风气候区,下列说法错误 关于我国的季风气候区,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的是:( )A 季风区内的风向一年中呈规律性的变化 季风区内的风向一年中呈规律性的变化 B 我国季风区跨越了亚热带和温带 我国季风区跨越了亚热带和温带 C 我国全部地区都属于季风气候区 我国全部地区都属于季风气候区 D 在季风区内,夏天降水较多,冬天降水较少 在季风区内,夏天降水较多,冬天降水较少 C 3.影响我国冬季季风的强弱与大小的气压中心影响我国冬季季风的强弱与大小的气压中心 主要是( ) 主要是( )A 印度低压 印度低压 B 夏威夷高压 夏威夷高压 C 阿留申低压 阿留申低压 D 蒙古高压 蒙古高压 D 4. 东亚季风区是全球最典型的季风区,这主要 东亚季风区是全球最典型的季风区,这主要 是因为( ) 是因为( )A 人口众多,人类活动影响 人口众多,人类活动影响 B 该地区冬天特别寒冷,夏天特别炎热 该地区冬天特别寒冷,夏天特别炎热 C 该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为显著 该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为显著 D 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