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治疗学-第22章光疗法.ppt
84页光疗法光疗法第第二十二二十二章章 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第二节第二节 红外线疗法红外线疗法第三节第三节 可见光疗法可见光疗法第四节第四节 紫外线疗法紫外线疗法第五节第五节 激光疗法激光疗法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第二节第二节 红外线疗法红外线疗法第三节第三节 可见光疗法可见光疗法第四节第四节 紫外线疗法紫外线疗法第五节第五节 激光疗法激光疗法内容内容概概 述述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应用人工光源或日光辐射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光疗法(phototherapy)临床上常用的光疗法有红外线疗法、可见光疗法、紫外线疗法和激光疗法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光的本质光的频率越高,波长越短,其光子的能量也越大由于红外线、可见光线、紫外线三者的波长不同,其光子的能量不同,故对机体的作用有明显的差别光谱光谱是根据光的波长或频率大小,将各种光线依次排列起来而制作成的图表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光的传播光的传播速度光的传播速度:各种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以3.0108m/s的速度直线传播,但在不同的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则不同 光的传播定律光的传播定律:光反射定律、光折射定律、光照度定律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红外线疗法红外线疗法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生物物理特征治疗作用治疗技术临床应用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红外线属不可见光,波0.76400m;因其在光谱上位于红光之外,故称红外线。
辐射人体组织后主要产生热作用,故又有热射线之称应用红外线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红外线疗法(infrared radiation therapy)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医用红外线分为两类:近红外线与远红外近红外线与远红外线线近红外线又称短波红外线,波长0.761.5m远红外线又称长波红外线,波长1.5400m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缓解肌肉痉挛 镇痛消炎促进组织再生减轻术后粘连、软化瘢痕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操作方法操作前应先检查灯泡、灯头安装是否牢固,辐射板有无破损,支架是否稳妥接通电源,灯泡预热510分种(如TDP) 患者取舒适体位,充分暴露治疗部位,检查照射部位对温热感是否正常将灯头对准治疗部位中心垂直照射,灯与皮肤距离30100cm不等,视灯的功率而定,以患部有舒适的温热感为度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操作方法应用局部或全身光浴时,光浴箱两端开口处需用布单遮盖通电后35分钟,应询问患者的温度感是否适宜,光浴器内的温度应保持在4050每次照射1530 分钟,每日12次,1520次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时,移开灯头,检查皮肤,擦去照射部位的汗水,患者应在室内休息1015分钟方能离开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注意事项照射部位接近眼或光线可射及眼时,可戴防护眼镜或以浸水棉花敷于双眼,以免引起白内障或视网膜的热损伤 皮肤感觉障碍、瘢痕、植皮部位照射时应特别小心,并经常询问患者,观察照射部位反应,以防烫伤血循环障碍部位,较明显的毛细血管或血管扩张部位一般不用红外线照射治疗过程中要经常询问患者,注意观察,如患者出汗多,感觉头晕、心慌等反应需立即告知医护人员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注意事项治疗时患者不得移动体位或拉动灯头,以防身体触及灯具引起烫伤多次照射后,局部皮肤可出现网状红斑,停止照射红斑即消失用光浴器治疗时,不应使身体接触箱内任何部位。
夏季因天气热,患者出汗较多,要做头部冷敷,治疗后要饮水,防止中暑和脱水可见光可见光疗法疗法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内内 容容生物物理特征治疗作用 治疗技术 临床应用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可见光在光谱中位于红外线与紫外线之间,波长760400nm,为人眼可以看到的光线辐射人体组织后主要产生温热作用和光化学作用应用可见光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可见光疗法(visible light therapy)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生物物理特征生物物理特征可见光线为能引起视网膜光感的辐射线,波长范围为400760nm,在此波段范围内,不同波段产生不同的颜色,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光线,不同波长可见光线的光子能量不等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治疗作用治疗作用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治疗治疗技术技术设备 最常用的人工可见光光源是白炽灯,如果加不同颜色的滤板便可以获得各色的可见光线,如红光、蓝光、紫光;利用不同的荧光物质制成的荧光灯也可发出各色的可见光线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治疗技术治疗技术 红光的操作方法照射前检查灯泡、辐射板安装是否牢固,支架是否稳妥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治疗部位移动灯头,使灯头中心对准患处,照射距离视灯的功率大小而定,若在200W以下,照射距离在20cm以内每日1次,每次1530分钟,1520次为1个疗程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治疗技术治疗技术 蓝紫光的操作方法使灯管长轴与床的长轴平行,以新生儿胸骨柄为中心进行照射患儿全身裸露,戴防护眼镜或用黑色硬纸遮盖患儿眼睛接受照射,仰卧或俯卧于照射箱内,照射箱温度保持在30左右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治疗技术治疗技术 蓝紫光的操作方法每照射612小时,停止照射24小时,也可连续照射照射过程中每一小时给患儿翻身1次,使其身体前后面交替照射。
每4小时测一次体温,超过38应及时降温治疗时间每日1次,每次1530分钟,1020次为1个疗程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临床应用临床应用 红光疗法软组织损伤、烧伤后创面、术后组织粘连、皮肤溃疡、压疮、周围神经损伤、关节炎、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气管炎、肺炎、浅静脉炎、神经炎、神经痛、神经性皮炎、斑秃、湿疹、慢性盆腔炎等蓝紫光疗法主要用于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临床应用临床应用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临床应用临床应用 照射部位接近眼或光线可射及眼时,应用盐水纱布遮盖双眼治疗过程中患者不要随意变换体位照射过程中注意观察患儿情况,如呼吸、体温、眼睛、皮肤等变化 如照射总时间超过24小时,患儿黄疸不退或血胆红素不下降,需考虑改用其他疗法灯管长时间照射后会衰老及光线减弱,应定期进行更换紫外线紫外线疗法疗法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生物物理特征生物学效应治疗作用治疗技术临床应用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紫外线属不可见光,波长180400nm,因其在光谱上位于紫光之外,故称紫外线在光谱中紫外线波长最短,因而紫外线光量子的能量大,辐射人体组织后主要产生光化学效应,故又有光化学射线之称。
应用紫外线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紫外线疗法(ultraviolet therapy)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医用紫外线常分为三个波段长波紫外线(UVA):简称A段,波长320400nm中波紫外线(UVB):简称B段,波长280320nm短波紫外线(UVC):简称C段,波长180280nm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皮肤对紫外线能量的吸收、穿透与波长有关,波长愈短,穿透愈浅,皮肤吸收愈多,反之,皮肤相对吸收减少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紫外线红斑反应性质和组织学变化紫外线红斑反应的机制影响紫外线敏感性的因素紫外线生物剂量紫外线红斑的分级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紫外线红斑反应性质和组织学变化红斑反应是紫外线照射引起的一种可见的反应紫外线照射皮肤或黏膜后,经过26小时的潜伏期,局部出现界限清楚的红斑,1224小时红斑反应达到高峰,由于照射剂量不同,红斑反应强度也不同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紫外线红斑反应的机制紫外线照射机体后使局部组织内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致组织内形成血管活性物质,产生扩张血管的前列腺素、组胺、激肽等物质,最后导致红斑的发生紫外线红斑发生的机制除与体液因素有关外,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也有重要意义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紫外线生物剂量 一个生物剂量即最小红斑量(minimal erythema dose,MED)是指紫外线灯管在一定距离垂直照射下引起机体最弱红斑反应(阈红斑反应)所需的照射时间。
其剂量单位为秒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紫外线红斑的分级紫外线红斑的分级 由于紫外线剂量不同,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红斑反应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生物剂量测定器生物剂量测定器 长方形或圆形(小儿用)薄金属板(或X光胶片)中间挖6个长方形孔,每孔为1.5cm0.5cm,孔距0.5cm,上置一可将各孔遮盖及暴露的活动板测定部位一般多选下腹部,也可选用上、下背部或胸部因这些部位对紫外线比较敏感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测定方法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被测定区,将生物剂量测定器放在测定部位,用布巾遮盖周围将预热好的紫外线灯管垂直对准测定器,灯管与皮肤的距离常用50cm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测定方法操作者抽动测定器遮盖板,每隔5、10或15秒依次抽动插板照射各孔,直至6孔全部照射完毕照射后612小时观察测定部位,以出现最弱红斑孔的照射时间为一个生物剂量如照射后6个孔均未出现红斑或全部出现红斑反应,则应适当增减每孔照射时间,重新测定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不透紫外线1孔孔2孔孔3孔孔4孔孔5孔孔6孔孔生物剂量测定器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全身照射法照射剂量:初次照射的最大允许剂量应小于1 MED,即采用亚红斑量照射。
随机体对紫外线照射的逐渐适应,可逐渐增加至疗程结束时达到35 MED照射方法:照射前必须先测定患者的生物剂量成人分四区照射 儿童分两个区照射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局部照射法照射前应先将病变部位的坏死组织及分泌物清理干净患者取适当体位,暴露照射部位,非照射部位用治疗巾遮好操作者及患者需戴防护眼镜遮盖眼部将光源垂直于照射中心,严格掌握照射时间照射结束,迅速移开紫外线灯,从患者身上取下治疗巾,嘱患者离开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几种常用的局部(体表)照射法病变部位照射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几种常用的局部(体表)照射法中心加量照射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几种常用的局部(体表)照射法多孔照射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几种常用的局部(体表)照射法穴位照射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体腔照射法常采用水冷式高压汞灯或冷光低压汞石英灯,根据病情接以合适的体腔石英导子咽咽部部照照射射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光敏治疗又称光化学疗法光敏剂有多种,常用的有血卟啉及其衍生物治疗全身性银屑病时先口服8-甲氧基补骨脂素(8-MOP)2030mg,治疗银屑病、白癜风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全身照射佝偻病、骨软化症、老年骨质疏松症等局部(体表)照射 疖肿、痈、急性蜂窝织炎、急性乳腺炎、丹毒等体腔照射 外耳道、鼻、咽、口腔、阴道、直肠、窦道等腔道内感染 光敏治疗:银屑病、白癜风等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恶性肿瘤、高热、心肺肝肾功能衰竭、出血倾向、活动性结核、急性湿疹、日光性皮炎、皮肤癌变、色素沉着性干皮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光敏性疾病、应用光敏药物(光敏治疗除外)等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