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分析表.doc
2页所开学期数第一学期教学周数18周学时6计划学时108理论学时52实践学时20考试方式闭卷机动学时0复习考试学时10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适应现代社 会发展需要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 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 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供培训资料能力(技能)目标理论(知识)目标教 学 目 标1、通过学会计算机应用能力 2、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 3、通过实践计算机实用应用软件, 使学生能够达到运用的程度 4.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于 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1、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组成以及性能2、掌握计算机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3、初步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知识本课程重点、难点解决重点、难点的方法与措施重、 难 点1、重点:计算机系统知识,硬件知 识 2、难点:2,8,10,16 进制的转换1、 加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反应, 淡化反应机理 2、 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利用模型、图表、 教学资源库 3、 设计课程时,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 合 4、 向专业课扩展延伸课 程 分 析与 其 他 课 程 的 关 系本课程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后续有关方面的 课程(继续学习的能力,表述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发展和创造知识的能力等) 打下学习基础。
同时,为以后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打下基础班级210.212,214,216学生 人数192层 次高职专 业应用化工技术 石油化工生产 技术 煤化工生产技 术 电子仪器仪表 与维修学生 基本 情况本次的学生为高中毕业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但总体底子较为薄弱,有部 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 生 分 析因材 施教 措施1、鼓励学生多看、多问、多做操作、多分析,提高自身的知识面 2、课前布置任务,课后布置练习,锻炼学生的自我分析能力 3、每次作业进行评比,对完成好的进行奖励,对差的指出不足,让学生间形 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教材名称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编者姓名范 红 铭出版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教材种类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出版时间2009 年 7 月书号ISBN978-7-5638-1687-3/tp.33教材 内容 整合 措施本教材仍是以学科中心体系进行编著的,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和 动手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任务为导向,将基础知识融入学生完成 任务的过程中主要参考教材可运用的教学资料教 材 及 教 学 资 料 分 析主要 参考 教材 及教 学资 源1 卓文 《计算机应用基础》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 李辉《计算机应用基础》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吴交树《计算机应用基础上机指导与练 习》2.网络教学教师 教法综合运用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手段,加大课堂教学信息量,注重教学效 果。
运用电子课件、教学模型、虚拟模型等进行教学 11 现 “教、学、做、 考”四合一的教学原则教 学 方 法 与 手 段学生 学法寓教于乐:鼓励创新,加强引导,针对学生的特点,开展趣味题练习,增强 学习积极性寓教于赛:举行演讲比赛,学生需灵活地应用《计算机应用基 础》 知识和技巧,熟练地掌握相关知识考 核 评 价 手 段针对本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加大平时练习的比重,分别对十个课题进行测验 期末总评=理论(60%)+平时成绩(40%) 平时成绩(40%)=考勤(15%)+课堂提问(5%)+作业(15%)。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