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伊宁配套产业园皮里青河大桥施工图.doc
18页目 录1 工程概况 22 勘察主要依据及标准 23 勘察的目的与任务 24 勘察方法及工作量 34.1 勘探方案布置原那么 34.2 勘探工作量布置 34.3 勘探点定位及高程测量 34.4 勘察技术手段及方法 34.5 内试验及原位测试 34.6 波速试验 44.7 勘察完成工作量 45 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 45.1 气象与水文 45.2 地质构造 55.3 地形地貌 75.4 地层构成 75.5 水文地质特征 115.6 不良地质现象 116 岩土参数统计、分析与选用 116.1 波速试验 116.2 动力触探试验 126.3 标准贯入试验 126.4 参数选用 127 岩土工程特性分析与评价 127.1 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 127.2 岩土工程特性评价 137.3 场地地震效应 137.4 水和土的腐蚀性评价 177.5 液化评价 177.6 冻胀性评价 178 根底设计建议 179 结论及建议 17附图:1. 工程地质平面图…………………………………………………1张2. 工程地质纵断面图………………………………………………7张3. 工程地质柱状图…………………………………………………36张附件:1. 室内试验报告……………………………………………………1份2. 波速试验资料……………………………………………………1份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伊宁配套产业园皮里青河大桥施工图设计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 工程概况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伊宁配套产业园皮里青河大桥工程位于伊宁市山东路与巴彦岱镇皮里清河交界处,地理坐标约为北纬43°57′东经81°13′。
拟建大桥全长390米,桥型为3×30+6×30+4×28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预应力混凝土桥受业主委托,对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伊宁配套产业园皮里青河大桥工程进行施工图阶段岩土勘察2 勘察主要依据及标准1.?岩土工程勘察标准?……………〔GB 50021-2001〕〔2021年版〕2.?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标准?…………………………〔JTGC20-2021〕3.?公路桥涵地基与根底设计标准?………………〔JTG D63-2007〕4.?建筑抗震设计标准?………………………………〔GB 50011-2021〕5.?公路工程抗震设计标准?…………………………〔JTJ 004-89〕6.?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7.?市政工程勘察标准?…………………………………〔CJJ 56-94〕8.?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9.?建筑桩基技术规程?……………………………〔JGJ 94-2021〕10.?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11.?公路路基设计手册?……………………………………〔第二版〕3 勘察的目的与任务本次勘察为详细勘察阶段,目的是通过钻探、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等多种手段,查明拟建工程沿线的工程地质条件,为拟建工程的施工图设计提供准确、可靠的工程地质资料依据。
其主要任务为:1 查明桥位区域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及工程地质特性,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对场地的稳定性、适宜性作出评价;2 查明拟建场地地层时代、成因、地层结构和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探明桥梁墩台和调治构造物地基得覆盖层及基岩风化层的厚度、墩台根底岩体的风化与构造破碎程度、软弱夹层情况和地下水状态;3 测试岩土的物理力学、化学特性,提供地基的根本承载力、桩壁摩阻力、钻孔桩极限摩阻力,做出定量评价;4 对边坡及地基的稳定性、不良地质的危害程度和地下水对地基的影响程度做出评价;5 查明地下水类型、补给、迳流和排泄条件,判别地下水对混凝土的腐蚀性;6 判明影响场地和地基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和特殊性岩土的有关问题;7 查明拟建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地震活动情况,评价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8 评述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对地基土作出评价,结合桥梁拟采用的根底方案,提出适宜的根底持力层4 勘察方法及工作量4.1 勘探方案布置原那么本次定测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主要采用了机动钻探,辅以N63.5动探、标贯等原位测试、波速试验以及室内土工试验等综合勘探方法,详细查明了桥址区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取得了比拟完整的工程地质资料,确保了勘察质量。
4.2 勘探工作量布置本次勘察通过采用钻探、波速、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等综合技术手段,查明拟建场地的岩土层类型、分布和工程特性,提供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及物理力学性质参数根据甲方及设计所提供的桥位平面图及地形图,按照?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标准?〔JTGC20-2021〕并结合设计要求,采用隔墩横向交替布孔方式,针对8#主墩〔墩顶有桥塔装饰〕横向布设2个孔,共布设9个钻孔,总进尺470米,勘探孔深度为40-70米,并进行了相应的原位测试及土工试验,其中在ZK03号钻孔和ZK06号钻孔内进行了波速测试试验4.3 勘探点定位及高程测量本次勘探点的坐标和高程由业主提供,坐标系为伊宁市城市坐标系,高程系统为1985国家高程系统4.4 勘察技术手段及方法本次岩土工程勘察采用野外调查、波速试验和XY-100型钻技术手段相结合来获取技术资料,采用XY-100型牙轮钻机盘旋钻进方式进行取芯鉴别和采取原状土、岩试样,保证土层及岩层划分的准确性4.5 内试验及原位测试本次勘察主要采取扰动土试样和原状土试样主要试验工程如下:土常规试验、剪切试验、液限试验、压缩试验、颗粒分析、粘粒分析、液限、塑限、含水量、易溶盐分析及水质分析。
原位测试标准贯入试验及重型动力触探试验,采用自动脱钩式自由落锤法,试验前先清孔,使用的设备和方法符合?岩土工程勘察标准?〔2021版〕〔GB 50021-2001〕及?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标准?〔JTGC20-2021〕的有关要求,标准贯入试验一般在粉土、粉质粘土及砂土中进行,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在圆砾、卵石类土地层中进行通过标准贯入试验了解地层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变化规律,并作为划分地层和提供地基参数的依据,评价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确定地基土的承载力,判定饱和砂土、粉土液化的可能性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的目的是了解圆砾、卵石类土层的密实度,确定承载力和变形模量4.6 波速试验波速测试采用单孔法〔检层法〕,试验仪器RS-1616动测仪,波速试验依据弹性波在岩土体内的传播理论测定剪切波〔S波〕和压缩波〔P波〕在地层中的传播时间根据的相应传播距离计算出地层中波的传播速度间接推导出岩土体在小应变〔10-4~10-6〕条件下的动力参数,意在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并对地震液化、震陷、断裂等问题进行研究4.7 勘察完成工作量钻探、取样、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所完成的各项工作量详见下表:工作量一览表项 目单 位工作量项 目单位工作量钻孔进尺〔m〕/个数496粘粒分析组9原状样组9颗粒分析组12扰动样组19易溶盐分析组7水样组4含水量组9土常规实验组9标准贯入试验点次8压缩实验组9动力触探试验米23.6剪切实验组9波速测试组2水质分析组4测量定点点数9液限组9勘察报告册6塑限组95 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5.1 气象与水文伊宁市地处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四季清楚,夏季无酷暑,冬季少严寒,降水量丰富,蒸发旺盛,空气湿润,温度的日、年变化大。
气温:年均气温8.4℃,极端最高气温七月份37.9℃,极端最低气温-40.4℃,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22.4℃,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9.8℃,≥10℃的年积温为3376℃日照:年日照时数为2770~2810h降水及蒸发:年均降水量为257.5mm,年均蒸发量1631mm无霜期:无霜期159天,80%的保证率达140天,初霜日为10月1日,终霜日为4月29日冻土深:正常年份十月开始冻土,翌年三月下旬开始解冻,四月中旬完全解冻,多年平均最大冻土层深度为70cm,最大冻土层深度为110cm风速与风向:一年四季均有大风,风向多为东西风,以东风为主,最大风速达40m/s皮里青河为冲击河流,沟道内平时水量较小,上游山区降水及融雪季节形成较大水流,由于河流高差较大,河水流速较大,沿常年冲刷形成的冲沟注入下游的伊犁河,暂无流量统计5.2 地质构造伊犁盆地属天山褶皱带中天山隆起西北部的一个正负性构造单元相间的山间盆地,东窄西宽,总体呈北西西—南东东方向的长条状延伸至独联体境内,盆地形成于中石炭世未,其演化史可大体分为凹陷、断坳、萎缩3个发育阶段受区域性南北不均衡挤压作用的影响,造成构造形态不对称,盆地南北方向存在明显差异。
依据区域构造及沉积环境等特点,将盆地划分为两个二级构造单元,即西部伊犁拗陷和东部阿吾拉勒山隆起伊犁拗陷又可划分出五个三级构造单元,伊宁市正处于在其中的伊宁凹陷之中根据构造形态的差异,可将伊宁凹陷分为三个区,即北部断隆区,中央凹陷区,南部斜坡区断隆区向北一直延伸到老山山前,以霍城断裂为其南界,以萨雷布拉克断裂为其北界该区的突出特点是,整体抬升高,断裂褶皱发育,基岩隆升面较高,沉积盖层薄断隆区的形成主要受北部构造带强烈推挤和隆升的影响主要有侏罗系、二迭系和三叠系组成,断块发育,堑垒结构明显凹陷区是盆地中沉积物埋深最大的部位,北界与断隆区之间为断裂接触关系,南界与斜坡区呈过渡关系由于受南北山系的挤压,地层强烈褶皱,断裂发育东部受阿吾拉勒山隆起影响,凹陷后期抬升高,构造格局复杂且遭受剥蚀强烈西段倾没端构造变得宽缓,因而,该区总体呈东高西低的特点斜坡区构造单一,以缓慢稳定地大区域上升为主,总体呈向盆地倾斜,沉积层厚度向南逐渐减薄,地层之间不整合发育勘察范围内未发现断裂构造该区域地层由老到新主要为侏罗系西山窑组〔J2x〕、第三系〔N〕和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3eol〕、上更新统至全新统冲洪积层〔Q3-4apl〕。
一、侏罗系西山窑组〔J2x〕大面积分布于评估区范围内,隐伏于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层和上更新统至全新统冲洪积层之下,岩性以灰、灰绿、灰黑色泥岩、砂岩、炭质泥岩及煤层组成,可见厚度160米二、第三系〔N〕零星出露于评估北部地表,岩性为山前河流相沉积的浅褐色、黄色粉砂岩及泥岩、砾岩组成,厚度大于120米三、第四系上更新统至全新统冲洪积层〔Q3-4apl〕1、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3eol〕岩性以浅黄色风成黄土及黄土状土组成,常形成垂直节理,厚度变化较大,平均厚度大于10米,主要在工业园区东局部布2、上更新统至全新统冲洪积层〔Q3-4apl〕主要分布在在工业园区西北部,沿皮里青河流域周边,岩性主要为:上部为粉土、粉质粘土;下部多为砂类土、圆砾、卵石层,含粘性土较多,呈中密~密实状态,分选不均,磨圆度好5.3 地形地貌 该区域为冲击河道,河道两侧根本为耕地,东西高差较大,河道自北向南流向伊犁河,场区地势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在桥位起点处为人工开挖取土造成高差约为3~5米的90度直坡,在桥位末端处同样存在人工开挖形成的高差约为1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