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民生取向与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doc

14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452640608
  • 上传时间:2023-12-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3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民生取向与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以深圳市社区建设为例杨发祥-8-28 15:20:19  来源:《学习与实践》(武汉)6期第98~104页  【作者简介】杨发祥,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系副专家、社会学博士后上海 37)  【内容提纲】 作为国内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的社区建设在制度创新的理论与实践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深圳独特的总体区位特性,是其社会建设的情境预设;民生取向是其社区建设的抓手和着力点;而社区建设对生活空间的打造,则彰显出深圳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多重维度   【关 键 词】民生/社区建设/空间/生活质量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作为中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深圳市① 见证了国内改革开放30年的风风雨雨,用30年走完了原本该用2才干走完的都市化历程,初步完毕了工业化任务深圳已由一种20万人口的边陲穷县,发展成为一座具有强劲经济实力的新型现代化大都市,成为整个广东省乃至南方都市群中的排头兵在全国都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深圳市位居第三,仅次于上海、北京深圳的社区建设在制度创新的理论与实践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如一站多居、一会两站、集体股份公司、盐田模式等本文从归纳深圳总体区位特性入手,剖析深圳市在社区建设进程中民生取向的具体举措,从而分析深圳市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多重维度。

        一、深圳总体区位特性:社区建设的情境预设  所谓社会建设,从正向说,就是要在社会领域或社会发展领域建立起多种可以合理配备社会资源、社会机会的社会构造和社会机制,并相应地形成多种可以良性调节社会关系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从逆向说,就是不断地研究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的新体现、新特点和新趋势,发明对的解决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的新机制、新实体和新主体,通过这样的新机制、新实体和新主体,更好地弥合分歧,化解矛盾,控制冲突,减少风险,增长安全,增进团结,改善民生② 深圳的移民人口特质、空间功能特质、经济构造特质及社会构造特质等总体区位特性,是其社区建设的情境预设  1.新型移民都市:社区建设的人口特质  深圳是一种新兴的移民都市,人口增长重要来自外来人口的流入随着经济持续迅速发展,深圳的外来务工人员越来越多,都市人口急剧增长,从而形成非常特殊的人口构造,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比例严重倒挂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深圳暂住人口占普查登记人口的83.45%非户籍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为73%,为70%在846.43万常住人口中,非户籍人口为649.6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为76.7%,处在绝对优势。

      ③ 由于大量的暂住人口没有被记录在内,据保守估计,目前深圳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的比例约为2∶8在特区外的宝安和龙岗两区,该比例约为1∶10相应的,深圳人才队伍的移民特性也非常明显,非户籍人才与户籍人才数量基本相称,这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深圳特有的人口构造特质,使相称比例的非户籍人口成为社区建设的主体  2.各区功能各异:社区建设的空间特质  受开放限度、地理位置及历史形成的影响,深圳各区之间的功能差别比较明显受地区分布影响,深圳市的社区之间差别也较大,如有香港人较为集中的社区、城中村社区、村改居社区、外国人居住较多的社区、关内关外社区、非户籍人口集中的社区,等等福田区是行政中心和商务中心,罗湖区是金融和商贸中心,南山区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高等教育、旅游基地和重要港口所在地,盐田区是海滨旅游胜地和重要港口所在地宝安区和龙岗区都在特区管理线以北,宝安区是先进工业、加工贸易、农业和生态旅游基地,龙岗区则是先进工业、加工贸易、农业基地和海滨旅游胜地  深圳在社区建设规划中,将继续坚持各区的空间特质,协调区位服务功能其目的是,把福田区打导致为现代化、国际化中心城区,进一步强化福田在全市的行政、文化、信息、展览和商务中心地位,形成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中央商务区、金融中心、会展中心和购物天堂;把罗湖区打导致为现代服务强区;构建“三点一线一中心”的南山商务中心区;凸显盐田海港旅游城区特色,完善三大功能区(以沙头角-海山为中心的行政商务功能区、港口物流枢纽功能区、以梅沙-三洲田为中心、以东部华侨城旅游项目建设为契机发展的旅游度假功能区,构建以大、小梅沙和三洲田为依托的滨海旅游度假区);把龙岗区打导致新兴现代服务中心城区;综合梯次发展宝安区现代服务业。

        3.经济构造:社区建设的物质基本  国民生产总值是反映一种地区经济实力的基本指标经济总量的增长,为深圳这座新型移民都市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基本环境从1980年成立经济特区至今,深圳市GDP年平均增长率达28%,人均GDP年均增长14.5%,每平方公里发明的GDP产值和税收都是中国最高的近十年来,深圳市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达6765.41亿元,人均GDP为79221元,在全国大中都市中排名第一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有望突破10000美元近十近年来,深圳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也逐年攀升1990年为21.7亿元,为500.88亿元从深圳市生产函数可以看出,深圳的经济构造呈现典型的外向型、高新技术型特质除固定资产投资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推动力外,外贸始终是深圳经济迅速增长的发动机深圳市出口持续十近年居全国大中都市榜首外商直接投资是增进深圳投资和进出口迅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实际运用外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43.9%三次产业构造比重为0.8∶55.2∶44,经济增长由二、三产业共同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是深圳工业的支柱产业,是推动深圳工业增长的主导力量凭借高科技和外向型经济优势,深圳经济增长率在将来十几年时间内仍将比全国的平均水平(筹划7%)高。

        4.一市两制:社会构造特质  深圳地处珠江口东岸,与香港、东莞、惠州接壤,总面积为1952.84平方公里,下辖6个区,其中罗湖、福田、南山、盐田位于特区内,宝安和龙岗位于特区外受一市两制(特区与非特区)的影响,深圳市二元经济和社会构造体现出多种形态:政策导致的关内和关外的巨大差别、关内城中村与深圳市形象格格不入、现代化的正式部门与非正式部门的差别,等等其中尤以关内关外差别较为明显,特区内外人均GDP比例悬殊较大,特区内的收入水平比特区外要高得多深圳特区内外收入差别是2.07,为2自1994年开始,深圳着手实行城乡一体化建设6月,深圳完毕了宝安、龙岗两区撤镇设街工作,成为全国首个无农村的都市目前,全市共有社区居委会612个,社区工作站598个但是,特区二线在很大限度上阻碍了特区内外人流、物流的畅通,制约了深圳市的整体规划及交通等基本设施发展,这种分割使宝安、龙岗两区都市化进程缓慢  二、民生取向:深圳市社区建设的着力点  所谓民生问题,通俗地说,就是老百姓遇到的与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平常生活有关的问题,也可以说是老百姓过日子所遇到的种种问题用社会学的术语说,就是社会成员如何从社会和政府那里获得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来支撑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问题。

      从与民生问题的关系来看,社会建设与老百姓的平常生活和民生问题联系最密切、最直接④ 和谐社会的基本规定之一,就是社会成员安居乐业,各得其所,人际协调,“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深圳市以关注民生为取向,采用了一系列亲民、安民、便民、惠民的具体举措,使社区建设有了重要抓手和实质性内容  1.亲民:服务社群  改革是深圳的根,是深圳的魂深圳在社区建设过程中,在制度设计、政策导向、社会运作等方面进行创新,采用了一系列亲民举措,着力解决民生问题近年来,深圳市实行以居站分设为重要内容的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为便于推动基层民主、扩大直选,深圳市从开始合适调小居委会的范畴社区工作站方面,特区内4个区共设立了322个,宝安、龙岗两辨别别设立了66个和57个,总数为445个为进一步节省成本,同年9月,罗湖区将原有的115个社区工作站合并为83个社区工作站,全市既有社区工作站413个社区工作站设立后,彻底变化了本来的社区体制格局,社区内的某些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社区党组织与其她组织的关系、居委会与业委会的关系、居委会与社区工作站的关系、居委会与物业公司的关系、居委会与集体股份公司的关系等,⑤ 这些关系的理顺,都得益于相应的制度创新,而社会工作在深圳社区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值得提出的是,通过居企分离、议行分设和会站分离等三次制度创新,“强国家-强社会”的“盐田模式”初步显示出制度绩效与示范功能,从而在社区层面激活了和谐社会的细胞⑥  随着都市现代化限度的提高,公共服务对社区居民来说成为必需的消费品健全社会服务体系,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是深圳社区建设的重要亲民举措,也是其服务社群理念的彰显为全面提高社区服务业,深圳在社区建设过程中,建立和完善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服务门类齐全、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的社区服务网络体系,形成以公益性、福利性服务为核心,社区服务站为依托,社区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和社区服务呼喊系统为载体,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社区服务新格局同步,进一步推动社会事业社会化和产业化进程,建立和规范市场准入制度,满足多样化服务需求;大力哺育、发展社区民间组织,支持和鼓励社区居民依法成立形式多样的慈善公益组织、群体性文体组织、科普组织、志愿组织和为老年人、残疾人和困难群众提供生活服务的组织,摸索政府购买服务和实行项目管理,提高社区服务的效益;大力扶持社区公益性服务,积极构建覆盖社区各类弱势群体和优抚对象的新型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的工作体系和服务体系截止3月,全市社区服务硬件设施均达到了较高水平(见附表)。

          2.安民:社区安全建设  安全是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需要一种社会的安全需要波及两个基本方面:一是整体社会和国家的安全需要,二是个人在平常生活中的安全需要后者是每一种社会成员更常常、更普遍面对的问题目前国内社会成员的不安全感,重要产生于“现实困境”和“将来威胁”两个方面,这两方面都与民生问题有关前者导致“现实性的烦躁”,后者引起“预期性的焦急”可见,民生问题是个人安全和整体社会安全的连接点⑦ 作为一种移民都市,深圳外来人口所占比重较大,刑事案发率比较高万人刑事案件备案数高达192件,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9件)近年来,刑事案发生率和备案数均有所下降,为进一步有效减少有关指标,深圳在社区建设过程中,非常注重治安工作,并把社区治安建设作为“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深圳市按照“一区(社区)两警”或“一区多警”模式,建立民警责任区,健全社区治安防备体系,形成群防群治  加强消防、安全生产的检查督促,也是安民举措的重要内容深圳市通过加强宣教,组建了社区义务消防队伍,配备了机动消防工具,建立和健全了社区消防管理制度,并组织人力对社区的经营生产单位和住宅楼宅等进行半年一次的全面检查,对社区中存在的消防、生产安全隐患及时督促整治,保证了社区无火灾事故、无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此外,对社会矛盾的妥善解决,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是营建安全社区环境的重要内容福田区通过发挥社区调委会的作用,及时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有效地掌握和化解(萌芽期的)群众矛盾,民事调解率达到100%,调解成功率100%,增进了群众的和睦相处、团结友爱盐田区建立健全了处置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系统,信访工作得到加强,各类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得到及时化解  3.便民: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社会以人为主体、以人为本位,体现一种终极关怀人既是发明社会的主体,也是享有社会发展成果的主体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⑧ 营造以便快捷的社区生活环境,是深圳社区建设的重要目的为了以便广大社区居民,深圳市通过社区服务配套、公共服务进社区和深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