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板玻璃产业链介绍.ppt
52页研究部 张骏平板玻璃产业链介绍目 录一、玻璃基础知识二、平板玻璃产业链三、平板玻璃行业特点及现状四、平板玻璃期货重量箱2普通平板玻璃的计量方法一般以重量箱(Weight Case)来计算,它是计算平板玻璃用料及成本的计 量单位一个重量箱等于2mm厚的平板玻璃10个平方的重量,大约为50千克具体计算如下: 1、体积:0.002m*10m²=0.02m³ 2、质量:0.02m³*2500kg/m³=50kg=0.05t ,即一吨平板玻璃相当于20个重箱不同厚度的平板玻璃每重箱的面积不同,以2mm玻璃为例: 1重箱的质量为(0.002m*10㎡)*2500kg=50kg 推算出面积为 :(50kg/2500kg)/0.002=10㎡ 同理: 3毫米玻璃 :(50kg/2500kg)/0.003=6.66666㎡ 4毫米玻璃 :(50kg/2500kg)/0.004=5㎡ 因此,只要用0.02除以厚度就得到这个厚度的玻璃一重箱有多少个平方了厚度每重箱折合平米数厚度每重箱折合平米数2mm10.008mm2.503mm6.6710mm2.004mm5.0012mm1.675mm4.003.2mm6.256mm3.333.5mm5.71一、玻璃基础知识一、玻璃基本属性玻璃,英文名称Glass,在中国古代亦称琉璃,日语汉字以硝子代表。
它 是一种较为透明的固体物质,在熔融时形成连续网络结构,冷却过程中粘度逐 渐增大并硬化而不结晶的硅酸盐类非金属材料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硅一、玻璃基础知识2二、玻璃历史1、我国的玻璃制造业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古称“琉璃、药玉”2、我国古代的玻璃为铅钡玻璃,西方的玻璃为钠钙玻璃分属两个流派3、早期玻璃主要是镶嵌在器物之上,如铜器和武器,越王勾践的剑柄之上就镶有蓝色琉璃4、十四世纪威尼斯成为了欧洲的玻璃制造中心5、西汉时期我国已经能够制作玻璃耳杯和玻璃盘西方直至十九世纪末,法国人得到我国清朝乾隆玻璃制造技艺的启示,才兴起采用我国汉代这种用玻璃熔融膨成的铸造成形法一、玻璃基础知识2三、近现代玻璃工业发展1590年 荷兰 显微镜1827年 英国 眼镜玻璃1875年 法国 钢化玻璃1903年 美国 圆筒法制造窗平板玻璃1916年 比利时 弗克法(引上)生产窗平板玻璃1918年 德国 压延法生产窗平板玻璃1925年 美国 匹兹堡(无槽引上)法生产窗平板玻璃1959年 英国 皮尔金顿浮法成型工艺1971年 中国 洛阳浮法工艺1974年 美国 宽流槽浮法成型工艺一、玻璃基础知识2四、现代玻璃的生产工艺▲玻璃制造是由主要原料(硅砂、纯碱、白云石等)以及部分辅料(芒硝、碳 粉等)通过配料、混合、熔融、成形、退火等一系列反应生成的硅酸盐。
▲平板玻璃生产工艺主要有浮法玻璃、垂直引上法以及平拉法其中,浮 法由于其产品高效优质的生产工艺,已成为目前平板玻璃主流工艺技术, 国内浮法玻璃占平板玻璃总量87%一、玻璃基础知识2浮法是由英国皮尔金顿公司于上世纪 50年代研发成功的一种玻璃生产工艺,其 原理为:将石英砂岩粉、纯碱、白云石等 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熔窑高温熔融 ,玻璃液从池窑连续流至并浮在由特殊气 体保护的金属液面(锡液)上,摊成厚度 均匀平整的经火抛光的玻璃带玻璃带冷 却硬化后脱离金属液面,再经退火切割后 形成透明无色的平板玻璃与其他生产工 艺相比,浮法工艺单位产品能耗低,成品 合格率高,生产线的规模不受成形方法的 限制且易于科学化管理和实现全线机械化 ,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而采用浮法生产 的平板玻璃优点有表面平整、厚度均匀、 没有波纹等,品质上与普通平板玻璃相比 具有明显的优势浮法一、玻璃基础知识2一、玻璃基础知识2我国浮法玻璃工艺研制过程我国浮法工艺技术的研发,先后经历了试验室试验阶段(1963~1967年);半工业试验阶段(1967~1971年),在株洲玻璃厂将压延玻璃生产线改为浮法,进行半工业试验;工业试验阶段(1971~1981年),在洛阳玻璃厂将压延生产线改为浮法,进行工业性试验,历经10年时间,4次改造,1981年通过国家鉴定,命名为中国洛阳浮法玻璃工艺。
1971年5月原国家建筑材料工业部决定浮法工业试验在洛玻进行1971年9月23日成功建成了第一条浮法玻璃生产线1971年至1981年洛玻又先后三次在此线上实施了较大规模的技术改造,生产线熔化量达到225吨 ,板宽超过2米,总成品率达到76.96%,技术水平不断提升1981年4月27日至30日召开“洛阳浮法玻璃工艺”国家级技术鉴定会,正式命名“洛阳浮法玻璃工艺” ,并获创造发明金质奖一、玻璃基础知识2五、平板玻璃的分类及用途▲ 玻璃简单分类主要为平板玻璃和深加工玻璃▲ 平板玻璃分类:按化学成分:钠玻璃、钾玻璃、铝镁玻璃、铅玻璃(光学仪器)、硼 硅玻璃(防火)、石英玻璃(军用)按生产工艺:生产工艺主要有压延、有槽垂直引上、对辊(也称旭法 )、无槽垂直引上、平拉和浮法等按产品厚度,可以分为:2-25mm玻璃一、玻璃基础知识22—4mm玻璃, 主要用于画框表面; 5—6mm玻璃,主要用于外墙窗户、门扇等小面积透光造型等;7—9mm玻璃,主要用于室内屏风等较大面积但又有框架保护的造型之中; 9—10mm玻璃,主要用于室内大面积隔断、栏杆等装修项目; 11—12mm玻璃,主要用于地弹簧玻璃门和一些活动人流较大的隔断; 12mm以上玻璃,一般需要订单生产供应,主要用于较大面积的地弹簧玻璃门、玻璃幕墙等。
按厚度分:二、平板玻璃产业链2一、平板玻璃产业链综述上游• 石英砂 • 纯碱 • 燃料玻璃生产• 产能产量 • 地区分布 • 生产企业下游• 建筑行业 • 汽车玻璃 • 新能源 • 电子玻璃 • 出口二、平板玻璃产业链2二、平板玻璃原料及燃料2.1 原料石英砂• 成分:氧化硅 • 形成玻璃主体纯碱• 成分:碳酸钠 • 具有助熔作用石灰石• 成分:氧化钙 • 稳定、强度碎玻璃• 成分:玻璃 • 助溶降耗提产二、平板玻璃产业链2石英砂1、石英砂是一种非金属矿物质,其主要矿物成分是SiO2,熔点为1750℃2、工业上将石英砂常分为:普通石英砂、精制石英砂、高纯石英砂、熔融石英砂及硅微粉等 3、我国石英岩资源丰富,目前已探明的储量达到32亿吨二、平板玻璃产业链2纯碱1、纯碱,学名碳酸钠,熔点为851°C,易溶于水,具有盐的通性2、无结晶水的碳酸钠的工业名称为轻质碱,有一个结晶水碳酸钠的工业名称为重质碱平板玻璃生产一般采用重质碱 3、生产工艺分为:天然碱,氨碱法和联合制碱法二、平板玻璃产业链21、纯碱在玻璃原料成本中所占比重最高2、纯碱价格波动较大3、纯碱产能充足,基本自给自足二、平板玻璃产业链2纯碱市场2011全国纯碱的产量达2303万吨,山东省纯碱的产量达 439.9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9.10 %。
紧随其后的是江苏、 河南和河北,分别占总产量的13.85%、12.19%和11.03 %而 从主要生产企业的分布来看,多数集中于华北、西北等地区 ,主要有山东海化、唐山三友、天津碱厂、青岛碱厂、大连 碱业、金晶科技、青海碱业、中盐吉兰泰等由于纯碱的主 要下游产品为平板玻璃、洗涤剂、氧化铝等,其中最大的消 费领域是平板玻璃市场,约占总消费量的一半因此纯碱的 消费市场集中于华东、华北等地区省市产量(万吨)占比山东省440 19.10%江苏省319 13.85%河南省281 12.19%河北省254 11.03%四川省168 7.28%湖北省145 6.31%青海省133 5.78%重庆市114 4.93%内蒙古自治区104 4.50%湖南省58 2.54%二、平板玻璃产业链2.2 燃料平板玻璃行业属于高能耗产业,因此燃料成本在平板玻璃生产中占据较大的比 重生产玻璃的燃料主要有:重油、天然气、煤焦油、煤气等企业为应对燃料价 格的波动,一般都会为生产线配备两套或更多的燃烧系统燃料使用主要的考虑因 素有:成本、产品质量、燃料产地、环保政策等二、平板玻璃产业链2天然气1、天然气,是一种多组分的混合气态化石燃料,主要成分是烷烃,其中甲烷占绝大多数,另有少量的乙烷、丙烷和丁烷。
2、我国西部地区天然气储量丰富,但需求亦十分旺盛目前我国天然气对外依赖度已超过25%,预计未来这一数字仍将上升3、我国现行天然气定价机制可以概括为国家调控下的成本加成定价方法,价格较为稳定二、平板玻璃产业链2重油1、重油又称燃料油,是原油提取汽油、柴油后的剩余重质油,其特点是分子量大、粘度高重油价格和国际原油油价成正相关,且作为不可再生能源,长期来看价格上涨是必然趋势2、重油的优点在于货源稳定,运输方便;而缺点是成本较高,价格波动较大,污染环境二、平板玻璃产业链2石油焦石油焦是炼油厂延迟焦化的产物,具有高热值,低挥发等特点,效果与重油相似,而成本低于重油石油焦的缺点在于能耗高,不完全燃烧会影响玻璃品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对环境污染大,尾气处理成本也较高二、平板玻璃产业链2玻璃燃料对比燃料热值优点缺点重油8000大卡生产稳定成本高天然气8500大卡清洁能源成本高石油焦8300大卡成本低污染煤制气6300大卡生产稳定污染焦炉煤气4100大卡成本低污染二、平板玻璃产业链2截至2011年年底,国内正常运行的211条浮法玻璃生产线中,使用重油作为燃料的有31条,用煤焦油的有35条,用天然气的有49条,用焦炉煤气的有12条,用发生炉煤气的有55条,用石油焦的有29条。
从燃烧效果、玻璃品质、成本、环保等各项因素考虑,天然气将成为主流玻璃生产企业的首选燃料,也是大势所趋22011年国内玻璃生产线使用燃料情况二、平板玻璃产业链22.3 平板玻璃生产与供给我国是平板玻璃生产大国,产能产量占世界平板玻璃总量的一半以上2010年中国平板玻璃产量达6.3亿重量箱(约合3150万吨),同比增长10.9%;2011年全国平板玻璃产量达到7.4亿重量箱(约合3689万吨),产能已超过9亿重量箱二、平板玻璃产业链2目前,我国浮法玻璃产量占玻璃总产量的87%左右,预计到“十二五”末,这一比例将达到90%以上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共计拥有浮法玻璃生产线265条国内玻璃生产线数量二、平板玻璃产业链2国内浮法玻璃生产线分布时间华东华南华北东北西南西北合计2006541.73441.32310.9140.38100.2970.21604.822007561.81511.62401.18140.38100.2970.21785.482008612.03531.71451.34140.38110.3580.221926.032009692.34541.76551.7140.38150.5180.222156.912010792.73561.88682.22150.42150.5180.222417.972011852.95622.29772.65150.42170.5990.272659.14二、平板玻璃产业链2国内主要玻璃生产企业生产线(条) 日熔化量(t/d)产能(万重箱 )产能占比河北沙玻集团35207001342814.44%江苏华尔润集团191211077508.45%深圳信义11780049925.44%中国玻璃16738047235.15%深圳南玻11720046085.02%台玻集团10660042244.61%中国建材16646041344.51%中国耀华集团13561035903.91%山玻集团10560035843.91%旗滨集团8500032003.91%二、平板玻璃产业链22.4 平板玻璃下游市场平板玻璃的需求主要来自建筑玻璃、汽车玻璃、太阳能玻璃、电子、家电制造和出口等,其中建筑玻璃的需求占70%以上。
随着中国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