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六及答案.docx
7页大学语文应试模拟第 6 套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季氏将伐颛臾》所体现出的孔子的政治主张是( ) A.治国以法、为政以德 B.无为而治、顺其自然 C.隆礼重法、为政以德 D.治国以礼、为政以德 2.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是( ) A.白居易 B.韩愈 C.李白 D.杜甫 3. “五十步笑百步”出自( ) A. 《季氏将伐颛臾》 B. 《寡人之于国也》 C. 《大同》 D. 《郑伯克段于鄢》 4. 《史记》中,用来记叙诸侯事迹的是( ) A.世家 B.本纪 C.列传 D.书 5.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 A. 《诗经》 B. 《楚辞》 C. 《乐府诗集》 D. 《论语》 6.曹操的《短歌行》是一首( ) A.旧题乐府 B.新题乐府 C.绝句 D.律诗 7.在下列诗歌中富有理趣的是( ) A. 《氓》 B. 《蜀相》 C. 《饮酒》 D. 《从军行》 8.现存诗歌数量最多的诗人是( ) A.杜甫 B.李白 C.陆游D.自居易 9.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使用的修辞方法是( )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对偶 10.下列哪位作家是豪放词派的开创者( ) A.辛弃疾 B.苏轼 C.柳永 D.王安石 11. 《报刘一丈书》是一篇( ) A.书信体记叙文 B.书信体议论文 C.书信体抒情文 D.奏章 12.下列《马伶传》的句子中最能体现作者主观创作意图的是( ) A.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 B.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 C.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 D.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 13.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 ) A.设景抒情、时空跳跃 B.设景抒情、多用比兴 C.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D.借景抒情、多用比兴 14. 《灯下漫笔》一文主要抨击的是( ) A.帝国主义 B.中国的奴隶制度 C.资本主义 D.中国“固有的精神文明” 15. 《选择与安排》一文提出做文章最重要的是( ) A.搜寻材料 B.要有创作的灵感 C.要有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D.选择与安排 16. “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这段话所用的论证方法是( ) A.对比法 B.归纳法 C.类比法 D.演绎法 17.梁实秋早年参加的文学社团是( )A.新月社 B.左翼作家联盟 C.创造社 D.文学研究会 18.下列画横线的句子翻译错误的是( ) A.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王不归罪于年成不好 B.东面而视,不见水端面向东眺望 C.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私下认为那是过去的事了 D.诏书切峻,责臣逋慢诏书急切而严厉 19.老舍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有( ) A. 《骆驼祥子》 B. 《断魂枪》 C. 《茶馆》 D. 《月牙儿》 20.曹禺创作的第一部剧作是( ) A. 《雷雨》 B. 《日出》 C. 《原野》 D. 《北京人》 二、文言文阅读:21~29 小题,共 30 分 (一)阅读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的一段文字,回答 21~23 小题: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 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 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而茂之也;不抑耗其 实而已,非有能蚤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从验其 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 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21.请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
4 分) 孳: 天: 爪: 离: 22.请将“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4 分) 23.郭橐驼所说的“植木之性”是什么?(2 分) (二)阅读曹操《短歌行》中的一段文字,回答 24~26 小题: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燕,心念旧恩 24.请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4 分) 沉吟: 枉: 存:契阔: 25.请将“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译成现代汉语4 分) 26.概括这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 分) (三)阅读王维《山居秋暝》中的一段文字,回答 27~29 小题: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 芳歇,王孙自可留 27.如何理解这首诗中以动写静,动静相衬的表现手法?(4 分) 28.分析这首诗所表现出来的“诗中有画”的特点4 分) 29.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趣?(2 分) 三、现代文阅读:30~38 小题,共 30 分 (一)阅读《麦琪的礼物》结尾的一段文字,回答 30~32 小题: 德拉哭了之后,在脸颊上扑了些粉。
她站在窗子跟前,呆呆地瞅着外面灰蒙蒙的后院里…… 明天就是圣诞节了,她只有一块八毛七分钱来给杰姆买一件礼物好几个月来,她省吃俭 用,能攒起来的都攒了,可结果只有这一点儿…… 房里两扇窗子中间有一面壁镜…… 她突然从窗口转过身,站到壁镜面前她的眼睛晶莹明亮,可是她的脸在二十秒钟之内却 失色了她迅速地把头发解开,让它披落下来 ……她踌躇了一会儿,静静地站着…… 她穿上褐色的旧外套,戴上褐色的旧帽子她眼睛里还留着晶莹的泪光,裙子一摆,就飘 然走出房间,下楼跑到街上 30.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是通过什么来揭示人物心理的?(4 分) 31.这样的写法对揭示人物的心理有什么好处?(4 分) 32.从前面文字中可以反映出德拉心理上的哪些变化?(2 分) (二)阅读《再别康桥》中的一段文字,并回答 33~35 小题: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33. “悄悄的我走了”一句反映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情感?(4 分) 34. “不带走一片云彩”表现诗人什么样的姿态?(4 分) 35. 《再别康桥》最后一节诗与第一节略有重复,主要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 分) (三)阅读《往事》中的一段文字,回答 36~38 小题: 他们都笑了——我也笑说, “不是说做女神,我希望我们都做个‘海化’的青年。
像涵说的,海 是温柔而沉静杰说的,海是超绝而威严楫说的更好了,海是神秘而有容,也是虚怀, 也是广博……” 36.谈海的用意是什么?(2 分) 37.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大海具有怎样的品格?(4 分) 38.文中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4 分) 四、作文:50 分 39.题目:团圆 要求:A.必须写成以议论为主的文章;B.不能少于 800 字; 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大学语文应试模拟第 6 套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 【答案】D 2. 【答案】B 【解析】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3. 【答案】B 4. 【答案】A 【解析】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 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历史人物的言行事功;八书,记各种典 章制度;十表,记大事年月;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字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 千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历史,比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社会面貌世家是 《史记》的编写体例之一 5. 【答案】A 6. 【答案】A 【解析】曹操《短歌行》是一首乐府旧题诗,属于汉乐府《相和歌·平调曲》 。
【错误分析与防范】此题要求考生了解新、旧乐府诗的概念如果只对乐府诗有一个大致 模糊的印象,往往会对此类细节问题作不出正确的回答 7. 【答案】C 8. 【答案】C 【解析】陆游的诗现存九千三百多首,是中国文学史上创作诗歌最多的一位诗人 9. 【答案】A 【解析】 《无题》这首诗的末尾两句,成功地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是比喻忧愁的千古名句 忧愁本来是一种情绪,但作者将之比作一江东去的春水,连绵不绝,使这种抽象的东西有 了可感知的形象,使读者受到直接的感染因此 A 项正确 10. 【答案】B 【解析】宋词表现生活内容狭窄的局面到苏轼才开始有所转变,苏轼以其志向高远、托情 言志、胸襟开阔、激情豪放的创作手法,开创了豪放派的先河,因此,本题应选择 B 项 11. 【答案】A 【解析】这是一篇书信体的记叙文宗臣(1525--1560),明代嘉靖年间,严嵩父子把持朝政, 一些无耻之徒奔走钻营于严府门下,趋炎附势,丑态百出在这种情况下,宗臣在回复刘 一丈的信中,借题发挥,尖刻地讽刺了明代官场中的丑恶现象故本题 A 项正确 12. 【答案】B 13. 【答案】C 14. 【答案】D 15. 【答案】D 16. 【答案】A 17. 【答案】A 18. 【答案】C 19. 【答案】A 20. 【答案】A二、文言文阅读 21.孳:繁殖得多。
天:自然生长的规律 爪:用指甲抓破 离:被破坏 22.栽种时要像养育自己的子女一样,种完之后,放到那里就如同扔掉一样这句话是郭 橐驼所说的树之天性:“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 23.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 24.沉吟:沉思吟味,意谓整日在心头回旋 枉:屈驾 存:问候 契阔:聚散、合离 25.那穿着青领的衣服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26.这段接连化用《诗经》中表达思念情感的诗句,表现了诗人对贤才的渴慕这句话是 化用《诗经·郑风·子矜》中的“青青子矜,悠悠我心”一句作者据此表达了渴望天下贤才, 与之共成统一大业的心情,表现出要求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27.这首诗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采用了以动写静、动静相衬的手法,写出了山村宁静优美 的景色傍晚,秋雨过后,明月初照,清新而静谧但诗人并没有一味写山村如何宁静, 而是写静中之动,写清泉在石上流淌,写洗衣女子在竹林中说笑,写渔船归来搅动莲花, 给这幽静的画面增添了生趣,多了一种宜人的情调动静互相映衬,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 果 28. 《山居秋暝》是王维山水诗的代表作,也鲜明地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
在这首诗中, 诗人以画家的眼光来观察景物,并在诗中成功地描绘出完整的画面开头两句就给这幅画 定下了暗淡而清新的色调:秋天的傍晚,刚刚下过雨三四句写景,月光透过松树的缝隙 照到地上清泉从石上流过五六句写景和人,竹林中的女子,莲花中的渔船,诗中既有 总体的色调渲染,又有具体的景物描写,山月、清泉、竹林、莲花、浣女、渔舟,构成了 一幅完整的画面 29.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优美的画卷中,充满着宜人的情趣,它表明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 向往 三、现代文阅读 30.作者通过人物的外部动作和表情的描写来揭示德拉下决心卖掉头发的心理活动 31.它不是直接的心理描写,而是通过人物的外部行为和表情间接地揭示人物心理活动, 让读者通过小说主人公的神情和动作这些动态画面去仔细品味其中的含义,透视人物的心 灵 32.德拉十分珍爱、留恋自己美丽的头发,是不忍割舍的但是为了给心爱的丈夫买一件 他最喜爱、向往的礼物,她最终不惜牺牲自己的头发,坚定了卖掉头发的决心,轻快地走 出了房门 33.可以理解为诗人不愿张扬来康桥寻梦一事,更不愿让人知道个人复杂难言的情感他 与康桥的告别是深沉而又含蓄的 34.一方面说明诗人的洒脱,另一方面“不带走一片云彩”也表现了诗人对昔日的旧情的珍 视,不愿意损坏其完好无缺的本质。
35.一再重复,主要表现诗人对故地康桥的那种眷恋和珍视36.谈海意在表达一种人生哲学 37.温柔而沉静,超绝而威严,神秘而有容,虚怀、广博 38.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 四、作文 39.参见第 1 套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