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金融之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powerpoint 81页).pptx
83页第五节第五节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参考案例:中国国际收支的巨额顺差至 2006 年 2 月底,中国外汇储备外汇储备已经上升至 8536 亿美元此消息显示: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已经超过日本(日本 2 月底时的外汇储备为 8,500.58 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一位至2009年外汇储备余额突破两万亿美元,达到2.399万亿美元,领先全球各先进国家,占全球比重超三成截至20112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已达到3.5万亿美元一、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自动调节机制 自动价格调节机制(automatic price adjustment mechanism) 大卫休谟(Hume David)的货币价格流动机制(Price Specie-Flow Mechanism) 古典学派的研究表明,市场经济可通过一系列经济变量,在所谓的“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自动地由失衡转向均衡英国的学者大卫休谟(David Hume,1711-1776)在其1752年发表的贸易收支(The Balance of Trade)一书中对金本位条件下贸易收支,即狭义的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过程“物价与金币流动机制”(Price Specie Flow Mechanism)作了完整的描述。
该理论是西方经济学说史上第一个系统分析国际收支运动规律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以货币数量论为基础,揭示了汇率与商品价格及国际收支三者间的关系在国际金本位制度的条件下,一国的国际收支(贸易收支)如发生逆差,则迫使该国货币汇率下跌至黄金输出点而使黄金外流黄金外流导致银行准备金降低,从而使货币发行量减少,由此引起物价下跌,进而增强其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因而促进出口,同时,国外物价水平的相对上升也抑制了进口这样,外来收入增加而对外支出减少,逐步消除逆差,使国际收支恢复平衡基本观点基本观点: : 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失衡时,在没有人为力量干预的情况下,有时经济体系内部会自发地产生某些机制,使一国国际收支失衡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得以减轻,乃至能自动恢复均衡,这就是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该理论揭示了在国际金本位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自动矫正机制价格现金流动机制价格现金流动机制 ” 流程图流程图 国际收支逆差国际收支逆差黄金外流黄金外流通货紧缩通货紧缩价格下跌价格下跌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货币供货币供货币供货币供应上升应上升应上升应上升黄金黄金黄金黄金 内流内流内流内流价格价格价格价格 上升上升上升上升出口减少出口减少出口减少出口减少进口增加进口增加进口增加进口增加国际收国际收国际收国际收支逆差支逆差支逆差支逆差黄金黄金黄金黄金 外流外流外流外流货币供货币供货币供货币供应下降应下降应下降应下降价格价格价格价格 下降下降下降下降出口增加出口增加出口增加出口增加进口减少进口减少进口减少进口减少国际收国际收国际收国际收支顺差支顺差支顺差支顺差在纸币流通条件下,一国的国际收支已无法借助黄金的输出入而自动调节,但在市场机制得到充分发挥的情况下,经济的“内在稳定器”(Internal Stabilizer)仍有一定的功效。
例如,国际收支的逆差会引起外汇的供不应求,促使本国货币汇率下跌,进口价格相对上升,出口价格相对下降,导致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国际收支由此改善但在现代的不兑现纸币本位制度中,由于金融资产的品种不断增多,功能日益丰富,以至金融体系的复杂性愈益强化,更何况政府在宏观经济管理方面的作用也明显加强,这使得国际收支自动调节的效果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价格自动调节机制调节过程图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价格自动调节机制调节过程图 国际贸易收支改善国际收支逆差对外币的需求增加本国货币汇率下降出口价格相对下降进口价格相对上升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国际收支顺差对外币的需求减少本国货币汇率上升出口价格相对上升进口价格相对下降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国际收支的变动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国际收支的变动价格现金流动机制的局限性 1.对各国自觉遵守金本位制度的高度依赖性. 2.以自由贸易为前提. 3.没有分析物价波动改变进出口的现实条件.2、收入机制、收入机制 收入机制额自动调节过程如下收入机制额自动调节过程如下国际收国际收支逆差支逆差国际收国际收支逆差支逆差国民收国民收入下降入下降社会总社会总需求下降需求下降进口需进口需求下降求下降贸易收贸易收支改善支改善3 3、利率机制、利率机制 当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本国货币存量(供应量)相对减少,利率上升;而利率上升,表明本国金融资产的收益率上升,从而对本国金融资产的需求相对上升,对外国金融资产的相对减少,资金外流减少或资金内流增加,国际收支改善。
4 4、国际收支不平衡自动调节的局限、国际收支不平衡自动调节的局限 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存在一定的局限:u只有在纯粹的自由市场经济中,自动调节才能产生理论上所描述的作用u典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需要在金本位制下才能发挥作用u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往往以紧缩国内经济为代价,这会造成国内的就业、产出下降,影响内部均衡的实现和经济发展二、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政策调节工具二、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政策调节工具 1 1、支出转换型政策、支出转换型政策 2 2、支出增减型政策、支出增减型政策 3 3、资金融通政策资金融通政策 4 4、供给型政策、供给型政策 5 5、道义与宣示型政策、道义与宣示型政策 国际收支的调节(国际收支的调节(adjustment)是指一国政府,尤其)是指一国政府,尤其是货币当局通过一定的政策措施使原有的国际收支变化是货币当局通过一定的政策措施使原有的国际收支变化趋势得以逆转,从而恢复平衡趋势得以逆转,从而恢复平衡从需求角度支出变更型政策支出变更型政策支出转换型政策支出转换型政策财政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汇率政策财政管制财政管制直接管制直接管制1.1.支出变更型政策支出变更型政策: :通过通过改变社会总需求和支出改变社会总需求和支出总水平来调节国际收支总水平来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
的政策扩张的财政政策效应扩张的财政政策效应紧缩的财政政策效应紧缩的财政政策效应 2. 2.支出转换型调节:不改变社会总需求和支支出转换型调节:不改变社会总需求和支 出出总水平,而是改变支出方向的政策总水平,而是改变支出方向的政策直接管制直接管制直接管制(Direct Control)是政府通过强制性的行政手段,如法规和条例,对进出口和外汇买卖予以规定的做法直接管制的出发点是限制涉及对外支付的交易,如进口和购买外汇;鼓励涉及外来收入的交易,如出口和卖出外汇,从而达到改善国际收支的目的对进出口的直接管制通常称作贸易管制,而对外汇买卖、收支、存兑的直接管制则称作外汇管制在改善国际收支方面,直接管制由于不受时滞的影响,因而效果比较迅速和显著此外,直接管制措施的选择性较好,可以根据不同的交易有针对性地予以限制或鼓励,而不会累及其他交易因此,对于因局部因素造成的国际收支逆差,直接管制措施具有很大的优越性直接管制的缺陷在于其常常会扭曲市场机制,损害市场效率,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而且,直接管制措施并未从根本上消除导致国际收支逆差的原因,由此形成的国际收支平衡只是表面上的平衡,“内隐逆差”依然存在,一旦取消管制,这种内隐逆差即刻就会转换成“外显逆差”。
最后,直接管制是改变国际竞争的力量对比的不公正手段,因而在限制进口的同时会使有关的国家出口受到不利影响,这些国家也会采取报复措施,相应限制进口,使直接管制的效能大打折扣外汇管制Q外汇管制的手段包括:一、外汇收支按官定汇率结算;二、实行本币高估或低估的政策;三、实行复汇率政策Q管制的对象包括:一、居民与非居民,法人与自然人;二、外汇项目,如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三、结售汇三)融资手段(三)融资手段 采取一定的调节措施虽然能使国际收支得到平衡,但由此可能产生经济增长减慢、经济衰退、失业增加、通货膨胀、贸易条件恶化等副作用因此,在有些情况下,尤其是国际收支逆差不很严重时,就可采取融资措施融资措施(finance)是指以筹措资金的方式来填补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缺口这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内部融资(Internal Finance),即当一国持有充足的官方储备时,可直接用官方储备,或动员和集中国内居民持有的外汇来满足对外支付的需要;另一个是外部融资(External Finance),即通过从外国政府、国际金融机构或国际金融市场融通资金,以弥补国际收支逆差融资措施虽然能暂时应付国际收支逆差,能由于其没有改变国际收支的变动趋势,因此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际收支逆差问题,尤其是持续的巨额逆差。
供给调节核心:增强世界市场竞争力对于不同国家的策略是不同的发展中国家可能是开拓市场,降低成本,如世界工厂发达国家主要有提高科技含量、加快技术创新等发达国家的策略:科技政策:科研产业化、管理的信息化、人才高地,三金工程等产业政策:金融服务、ERP等信息服务,IBM成功的服务化转型制度创新:风险投资、NASDAQ等国际收支调节实例以我国为例基本思路:经济对内均衡优先于对外均衡,从恢复对内均衡入手解决对外均衡问题,同时涉外经济政策发挥辅助作用1.扩大内需,调整结构是根本之道2.辅以涉外经济政策调整3.发挥汇率的调节作用如何理解国际收支不平衡如何理解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可维持性(可持续性)?的可维持性(可持续性)?国际收支不平衡已达到的严重程度:货币当局必须采取对宏观经济可能产生巨大不利影响的政策才能实现国际收支的平衡 美国的国际收支调节长期贸易逆差90年代以前通过短期资本流入来弥补90年代后期通过长期资本流入来弥补2002经济衰退,股市暴跌的情况下,美国的政策选择是降息长期来看真实GDP、能源价格、真实汇率对国际收支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真实GDP、真实汇率对金融帐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长期资本流动比较稳定,表明对美国经济的信心较高。
无法判明金融帐户与经常帐户之间的原因,是主动调节还是被动调节只能得出这两着存在伴随情况短期来看经济周期因素对短期资本流入具有显著影响真实GDP增长对进口的影响比对出口的影响为大货币升值对出口的负面影响比对进口的影响为大本人的结论美国的国际收支处在两难之中:改善国际收支的努力将导致资金的大量流出,从而冲击汇率,但美元的贬值对国际收支调节的影响不足国际收支不改善必须依靠更多的外资流入,这似乎又是不可能的(无异于饮鸩止渴)所以美国必然面临着一个较大程度的美元贬值,较大程度的资产泡沫崩溃来达到国际收支与外资流入的重新平衡我的预测是长期而言美元汇率为:1EURO2USD或更高,索罗斯的预测是1EURO=1.4USD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路径和条件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路径和条件(一)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分析法(一)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分析法 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分析法主要是由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罗宾逊夫人在马歇尔微观经济学和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紧紧围绕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来论述国际收支问题 弹性论认为:汇率变动是通过国内外产品之间,以及本国生产的贸易品(出口品和进口替代品)与非贸易品之间的相对价格变动,来影响一国的进出口供给和需求,从而作用于国际收支。
2.基本观点: 汇率变动商品相对价格变动商品需求量变动进出口总值变动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或逆差出口总值出口商品价格数量(外汇收入)进口总值进口商品价格数量(外汇支出)图示: 本币贬值本币贬值进出口商品进出口商品相对价格变动相对价格变动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下降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下降进口商品的本币价格上升进口商品的本币价格上升进出口商品的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足够大需求弹性足够大出口需求量增加出口需求量增加进口需求量减少进口需求量减少出口总值增加出口总值增加进口总值减少进口总值减少国际收支逆差改善国际收支逆差改善汇率变动与贸易收支本币贬值(e上升)在绝对价格不变条件下,本国商品劳务的相对价格下降出口量增加、进口量减少,单位商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