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基于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方法研究.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92672327
  • 上传时间:2022-05-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39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基于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方法研究    张玲霞 甘晓刚Summary: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身心健康良性发展,历来都是农村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如何为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创建一个健康、舒适、向上的成长环境,如何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教学服务,这不仅是社会、家长重点关注的教育问题,也是农村小学一线教师重要的职责所在故此本文基于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方法研究为题,通过加强关爱教育落实、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定期家校教育沟通的三个方面研究,希望能够提高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保证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Key: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法研究:A  :A  :(2021)-41-091随着社会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原有在家务工的农民都纷纷走向外地,导致了农村存在大量留守儿童,而由于自己父母不能无时无刻陪伴在自己身边,农村留守儿童长期缺失父母的关爱,久而久之,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容易出现问题同时,农村留守儿童的直接监护人属于爷爷、奶奶一辈,且文化水平不高,甚至有一部分不识字,自我的教育观就是让孙子、孙女吃好、喝好,不风吹、不日晒的朴素教育观,所以作为农村留守儿童的直接监护人是无法关注到心理问题。

      为此,作为农村小学的一线教师,无力改变社会农村环境的大趋势,但是能够身体力行地给予农村留守儿童更多关爱,进而填充家庭环境缺失的关爱所以本文从自我实践研究的角度,通过三个方面研究,探索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教育策略,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理论参考一、加强关爱教育落实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因长期缺少父母的爱,从而小学教师能够通过教师的关爱教育,弥补留守儿童这一关爱的缺失所以教师不仅将关爱教育贯穿到自己教学全过程,还要将自己的关爱教育向外延伸,覆盖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中,从全面渗透自我关爱教育,以此实现为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保驾护航首先,我们要树立“成为学生大朋友”的教学观念,改变传统教师师道尊严的陈旧观念,走向学生的集体生活中,这样才能有效打开学生的心灵窗口,同时学生才能有了勇气、有了主动向自己的老师分享自己的内心世界,进而在师生良好互动中,教师才能更好地抓住不同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状况,进而提出预防或梳理的心理干预措施其次,我们在与学生沟通过程中,要富有同理心,不能代入自我成人思维,去度量学生的学习发展或生活行为表现,而是應该代入学生的立场中,去感受、去分析学生各方面发展背后的动机,这样才能在教学、生活中辅助关爱教育落实到实处。

      最后,教师要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袋”,能够借助信息工具基础上,将不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个人特征、知识接受能力、家庭背景等信息录入其中,这样才能保证教师关爱教育力量的集中性、精准化,从而为自己实施关爱教学提供翔实的参考数据二、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在农村小学中留守儿童占比较高,且已经出现了各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如:高年级的农村留守儿童,出现了叛逆,以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彰显自己的能力具体表现为:学生旷课、迟到早退、偷盗、撒谎,甚至还有个别学生出现了打架斗殴、顶撞老师的恶劣现象发展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出现外在行为表征后,伴随着学生学习成绩不良、厌恶学习的发生,如果不及时梳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最终必然造成学生辍学或外出务工的情况发生所以农村小学教师应该提高自己心理学、情感学、行为学方法的知识与应用操作,能够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提早介入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问题,将会避免后期心理健康问题外延针对高年级已经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教师必须采取怀柔手段,通过自己心理学、情感学、行为学方面的知识,进行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进而通过各类实践活动方式的展开,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其中,从学生身体力行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学习效果,这样才能逐步打开高年级学生的内心世界,然后逐步诱导学生自己走出来,从而动态化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服务,促使学生能够正视自己的问题,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实现心理健康问题教育干预的最佳效果。

      三、定期家校教育沟通家庭作为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作为学生的第一任教师,要加强家校教育沟通,促使家庭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助力,改变家长传统教育观念,以此形成教育的合力例如,定期开展家校心理健康主题会会议举办上要考虑到学生父母,都是外出务工,时间不稳定的客观情况,所以我们可以开展钉钉会议,实现可回溯的会议讨论记录,这样将会更好地提高家校沟通效果其次,定期普访、专访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家庭,能够提高直接看护人的教育意识,进而学校提供相关心理指导意见,家庭可以给予补充、监督效果,从而实现家校联动的心理健康教育最后,定期分享心理健康PPT课件,分享给年轻一代的家长群体,提高他们自己的教育认识,提高他们对自己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能够通过年轻一代的家长向自己父母或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直接看护人,传递正确的教育观,长久以往,必然能够提高家校联动教育效果总而言之,在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中,教师要意识到这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育工程,所以要提高自己的教育责任心,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手段,从而才能为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本文系平凉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课题巜农村贫困地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以J县Q小学为例》课题立项号[2021]PLG639研究成果之一。

      Reference[1]向科,农村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2-12[2]郝玉秋,农村小学健康人格有效养成的途径和方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1-04-15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