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自治区人员密集场所.doc
10页自治区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平安生产管理方法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平安生产监视管理,提高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平安生产水平,防止和减少生产平安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平安,根据?中华人民全生产法?和?自治区平安生产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方法 第二条 自治区行政区域商业零售、餐饮、文化娱乐、体育运动工程、旅游饭店经营单位〔以下统称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的平安生产管理,适用本方法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对消防平安、特种设备平安等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平安生产管理参照本方法执行 第三条 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平安生产管理,坚持平安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第四条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平安生产监视管理部门对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平安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视管理,指导、协调和监视政府有关部门履行平安生产监视管理职责;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商务、文化、体育、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本部门的职能职责,对本地区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平安生产实施行业监视管理;公安消防、质量技术监视等部门分别对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单位消防平安、特种设备平安等实施专业监视管理。
相关行业协会应当协助各级政府有关部门,指导会员单位做好平安生产工作,制定相关行业规,提供相关效劳 检测检验等中介机构应当依法为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提供技术效劳第二章 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平安生产职责 第五条 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是平安生产责任主体,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平安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第六条 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应当遵守有关平安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加强平安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平安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平安生产条件,确保生产平安 第七条 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应当设置平安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平安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平安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平安生产管理效劳 前款所称从业人员包括本单位的职工和在本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其他人员 第八条 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展平安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平安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平安生产规章制度和平安操作规程未经平安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单位应当对平安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情况进展记录,记录至少保存2年。
第九条 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平安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书,方可上岗作业 第十条 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平安生产例会制度,定期研究本单位平安生产工作,制定有效的平安生产措施,并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展检查 第十一条 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应当建立生产平安事故隐患排查制度,对本单位容易发生事故的部位、设施,明确责任人员,制定并落实防和应急措施;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资金,及时进展整改 第十二条 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应当在每日营业开场前和完毕后,对营业区域进展全面平安检查;营业期间每2小时至少进展1次平安巡查检查和巡查应当做好记录 第十三条 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的变配电室总额定容量在630千伏安以上且电压等级为10千伏的,应当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值班人员应当做好记录 在变配电室不得存放危险物品和杂物 第十四条 变配电室应当配备用电设备和配电线路平面分布图等平安技术资料,以及必要的作业工具和劳动防护用品,并在明显位置设置变配电系统操作模拟图板 变配电室的门、窗、电缆沟应当设置防水设施和挡鼠板 第十五条 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设置的电源线路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临时用电线路应当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电气设备应当安装漏电和过载保护装置。
第十六条 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应当保证平安出口的畅通;不得封闭、堵塞平安出口;平安出口处不得设置门槛 疏散门应当向疏散方向开启,不得采用卷帘门、转门、吊门、侧拉门门和门外1.4米围不得设置踏步 第十七条 营业区域的平安出口数目、平安疏散距离、疏散门和疏散通道的宽度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第十八条 营业区域的平安出口和疏散通道及其转角处应当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灯光指示标志应当能够在断电且无自然光照明时,指引疏散位置和疏散方向 平安出口和疏散门的正上方应采用“平安出口〞作为指示标志;沿疏散通道设置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置在通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1米以下的墙面上,且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的间距不得大于20米;对于袋形通道,不应大于10米,在通道转角区,不应大于1米 第十九条 营业区域的平安出口,疏散通道和重点部位应当设置应急照明灯应急照明灯的连续供电时间不得少于20分钟;高度超过100米的高层建筑连续供电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其地面最低照度不得低于1.0勒克斯,楼梯间不得低于5.0勒克斯 第二十条 营业区域落地式的玻璃门、玻璃窗、玻璃墙应当设置平安警示标志 平安警示标志应当明显,保持完好,便于公众识别。
第二十一条 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的库房,设置、设施应当符合相关标准、规电气设备应当符合防爆要求危险物品应当单独存放,专人管理 第二十二条 设有集中收银区的超市等商业零售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收银区设置无购物出口,并设置明显标志 营业区域应当设置主要疏散通道和辅助疏散通道主要疏散通道应当直接通向平安出口,其宽度不得小于2.4米;辅助疏散通道的宽度不得小于1.5米疏散通道不得设置摊位或者堆放货物及其他物品 第二十三条 餐饮经营单位操作间的集烟罩和烟道入口处1米围,应当每日进展清洗中餐操作间的排油烟管道应当每60日至少清理1次,清理应当做好记录 第二十四条 国家实行强制性体育效劳标准的体育运动工程经营单位,应当配备持有相应运动工程执业证书的从业人员,方可对社会提供效劳 体育运动工程经营单位应当为消费者提供合格的设施、器材国家实行强制性体育效劳标准的体育运动工程的设施、器材,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并在显著位置设置相应的使用说明和警示标志 人工游泳池、天然游泳场应当按照有关标准和规的要求,配备救生员救生员应当持证上岗,并佩带明显标识 第二十五条 歌舞娱乐场所的出入口、主要通道应当安装闭路电视监控设备,并保证闭路电视监控设备在营业期间正常运行,不得中断。
歌舞娱乐场所应当将闭路电视监控录像资料留存30日备查,不得删改或者挪作他用 电影放映单位、演出场所经营单位等有固定座位的区域,不得增设临时座位 第二十六条 文化娱乐场所与商场等单位设在同筑物的,文化娱乐场所经营单位应当保证通往建筑物外的疏散通道畅通,并在商场等单位营业完毕后安排工作人员指引人群疏散 互联网上网效劳营业场所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在发生危险时,能够在终端机显示器上以视频形式予以提示 歌舞娱乐场所应当设置报警系统,并在包间、包厢的视频设备上设置开机平安提示语 舞台幕布、银幕、窗帘等应当采用经过防火处理的材料 第二十七条 旅游饭店应当在客房、会议室等经营场所的显著位置设置中英文对照的逃生疏散指示图;在客房设置平安须知等平安提示标志或者资料、设施 第二十八条 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单位在营业区域进展装修、维修、改造等施工且不停顿营业的,应当与施工单位签订专门的平安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平安责任;施工区域应当与其他营业区域相隔离,并采取平安措施,确保平安 第二十九条 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将经营场所出租的,应当与承租单位签订平安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平安生产管理职责 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对各承租单位的平安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
第三十条 当接近最大容纳人数或者人员相对聚集时,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单位应当采取有效的控制和疏散措施,确保平安 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的最大容纳人数,按照相关规定、标准、规执行 第三十一条 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单位应当制定生产平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预案应当包括应急救援组织、危险目标、启动程序、紧急处置措施等容 应急救援预案应当每半年至少演练1次,并做好记录 第三十二条 举办大型活动〔会议〕的单位应当与使用场所的经营单位〔租用单位〕签订使用合同〔协议〕,在合同〔协议〕中应明确双方的平安责任,并制定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 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单位在经营场地举办促销活动的,应当制定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活动举办期间,应当落实各项平安措施,配备足够的专职平安工作人员维护现场秩序 建筑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根据标准、规的规定,应当配备足够数量的专兼职平安工作人员 第三十三条 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单位的有关负责人应当掌握应急救援预案的全部容;其他人员应当能够熟练使用应急器材,了解平安出口和疏散通道的位置以及本岗位的应急救援职责 第三十四条 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应当设置能够覆盖全部营业区域的应急播送。
第三十五条 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平安事故后,应当迅速启动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组织人员疏散,防止事故扩大 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生产平安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按照?生产平安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执行第三章 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的监视管理 第三十六条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商务、文化、旅游、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和本方法,制定本行业人员密集场所平安生产规及实施细则 第三十七条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商务、文化、旅游、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定期对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单位的平安生产工作以及容易发生事故的经营场所、设备、设施进展平安检查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积极配合,不得拒绝、阻挠 对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平安生产监视检查的主要容: 〔一〕贯彻执行平安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的情况; 〔二〕制定和执行平安生产规章制度的情况; 〔三〕平安经营条件和平安经营状况; 〔四〕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情况; 〔五〕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预案落实情况; 〔六〕从业人员的平安教育、培训情况; 〔七〕主要负责人和平安生产管理人员的任职培训情况; 〔八〕特种岗位人员的培训、考核和持证上岗情况; 〔九〕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和使用情况; 〔十〕平安生产费用的提取和使用情况; 〔十一〕建立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设备、设施使用情况; 〔十二〕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三十八条 平安生产监视管理部门发现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存在平安生产问题,属于行业监视管理或者专项监视管理职责的,应当及时以书面形式催促有关部门处理 第三十九条 商业零售、餐饮、文化娱乐、体育运动工程、旅游饭店经营单位违反本方法的,由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商务、文化、体育、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 违反本规定,按照平安生产、消防、特种设备平安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应当给予行政处分的,由有关部门依法处分第四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对本方法所确定行业〔领域〕的说明: 〔一〕本方法所称商业零售经营单位是指建筑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或者地下建筑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包括百货店、购物中心、超市、仓储式会员店、家居建材店、专业店、专卖店、折扣店、小商品批发市场、大型农贸市场等零售店铺 〔二〕本方法所称餐饮经营单位是指建筑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餐饮经营单位 〔三〕本方法所称文化娱乐经营单位包括依法设立的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