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1年全国中考真题分类说明文阅读.docx

49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532603605
  • 上传时间:2023-06-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2.35KB
  • / 4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文化类古人去哪里找“热搜”/李方恩题源:遂宁市2021年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一)阅读《古人去哪里找“热搜”》,完成12-15题(11分)古人去哪里找“热搜”李方恩① 拜科技革命所赐,现代人可以运用各种方便的条件去查询各类知识,了解热点所在那么, 古人没有搜索引擎,如果有类似的需求,该怎么办呢?有办法,他们可以查询类书② 中国古代的图书大体上分成“经史子集”四类其中,经是指儒家经典,史是指史书,子 汇集了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和一些宗教典籍,集收录的则是文学作品这种分类方法是从隋 朝开始的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分类方法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了,因为很多 知识无法装到“经史子集”这个体系中于是,类书就逐渐出现了③ 类书类似于我们经常用到的各种工具书,但是它有着自身的特点首先,从内容来看,类 书广泛搜集了各种书籍,内容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类知识,这和今天的百科全书有得 一比其次,类书只是把各种知识汇聚到一起,不添加任何评论和批注最后,从编辑方式 来看,类书分门别类地编排了搜集而来的资料,以便于使用者查询这三个特点是类书最突 出的特点④ 那么,第一部类书是哪一本呢?研究者普遍认为,编订于曹魏年间的《皇览》是我国第一 部类书。

      《皇览》是魏文帝曹丕召集大臣刘劭、王象等人编辑的,全书分成四十多部,一千 多卷,八百多万字 A 曹丕雅好文章,热爱文学创作,在创作过程中,他经常要查询 一些典章故事,在治理国家时,他也希望可以学习先贤明君的事迹于是,公元220年,他 召集了一些名臣儒士,想要编辑这样一部书这部书费时三年编成,是严格意义上的类书⑤ 令人遗憾的是,这样一部价值极高的书,大部分都失传了 B 到了明朝,一部规模 空前的类书《永乐大典》横空出世《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称《永乐大 典》是“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二注意,此处没有之一⑥ 《永乐大典》编纂于明朝永乐年间,由明成祖朱棣下令名臣解缙和姚广孝等人主持编纂 朱棣告诉他们:“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 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 ”意思是说,从文字形成以来所有的著作,你们都要把它 们分门别类地弄成一部书,不要嫌多这部书从1403年开始编纂,直到1408年才最后完 线与电离辐射对其外表的损耗损伤了⑧ 因此,给天问一号穿件特制的“冲锋衣”就显得尤为必要研制人员介绍,这款“冲 锋衣”学名为“低吸收——低发射热控涂层”,是一种涂饰在航天器外表面的热控制材料, 拥有对太阳光谱辐照的反射能力以及自身的红外辐射特性,能够有效减少空间环境对航天器 内部造成的温度影响。

      与其他热控涂层一样,“冲锋衣”通过极低的太阳吸收比,可以长期 有效地反射太阳辐照而来的绝大部分能量,有效解决天问一号内部冰火两重天的问题不同 的是,“冲锋衣”不仅低吸收而且低发射我们通过降低热控涂层的红外发射率减少真空环 境下舱内向外界的辐射漏热,保证着陆巡视器内部设备正常运转的温度,让天问一号的旅程 更加安全与舒适红色星球”荒野求生⑨ 如果只是看图片,火星的地貌似乎与地球上的沙漠戈壁并无异事实上,火星上的风 速可达每秒180米——这几乎是地球上特大台风风速的3倍还多如野兽般凶猛的烈风会掀 起大量沙尘甚至石块,让祝融号火星车的“眼睛”蒙尘,“翅膀”也不再灵活此外,火星 表面密布着石块等障碍物,因此火星车在行驶时必须小心翼翼,以免被障碍物卡住造成操作 上的迟滞⑩ 为了让火星车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活"下来并顺利完成使命,科研人员专门研发出 一种不易沽上灰尘的新型材料,即使沾上也可以通过振动将其抖落他们还在实验室中特意 摆放了一台一模一样的火星车,当祝融号在火星上遇到复杂路况时,实验室中的这台火星车 先进行模拟行驶,确认无误后再向火星发出指令16. 文章以小标题的形式分成三部分,请给第二部分拟写一个小标题。

      小标题:17. 阅读文章第①段,概括天问一号登陆火星最主要的难题和风险:火地距离遥远、第④段主要采用了和的说明方法,从而将说明得更加具体可感18.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结合本文,探究我国航天工程中的命名特点,说说你的探究结果材料一:斡维焉系,天极焉加?八柱何当,东南何亏?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出自汤谷,次于蒙汜自明及晦,所行几里?夜光何德,死则又育?(节选自屈原《天问》)材料二:有一种载人飞船叫“神舟”;有一种卫星导航叫“北斗”;有一种探月工程叫“嫦娥";有一种月球车叫“玉兔";有一种火星车叫“祝融”;有一种暗物质粒子测探器 叫“悟空”;有一种全球低轨卫星星座系统叫“鸿雁"答案】16. “冲锋衣”功不可没或“冲锋衣”名副其实①.大气稀薄且非常不稳定②.表面地形复杂(尘暴严重)①.列数字②.作比较③.整个着陆过程17. 从屈原的《天问》到“嫦娥奔月”“孙悟空的筋斗云”等神话故事,无一不表达了中国 人民对宇宙的好奇和探索,我国航天工程中的命名多取自古代文献和故事,将现代科技与中 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既浪漫又温馨,不仅彰显了我国的科技实力,也演绎了中国传统文化 满满的自信。

      空间站为什么只“飞” 400公里高/王铮湖北黄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空间站为什么只“飞” 400公里高王铮① 空间站又称太空站、航天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并 长期工作和生活的载人航天器一般来说,空间站大都在约400公里高度的轨道上运行,比 如,我国的天宫一号、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以及目前仍在轨运行的国际空间站,还有我们 正在建造的中国空间站等② 空间站为什么只“飞” 400公里高?③ 大家都知道,航天发射是非常昂贵的空间站飞往更高的轨道需要消耗运载火箭更多 的能量,对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如果要把成吨的设备携带到较高的高度, 成本过于高昂④ 太空实验的观测需求也是因素之一空间站的主要任务是在满足特定观测需求情况下 进行太空实验大气是随着海拔增加而逐渐变薄的,太空和地球大气层之间没有明确、清晰 的边界国际航空联合会将100公里的高度定义为大气层与太空的界线,即“卡门线”,卡 门线之外的部分称为太空一般太空实验所需要的接近真空的环境、无云层遮挡的望远镜观 测优势、近乎无重力的实验条件等,在400公里高度都可以满足⑤ 设置这个高度,还考虑了航天员和空间站本身的安全问题。

      ⑥ 在地球周围有一个名为“范艾伦辐射带”的空间区域,它大致分成1500〜5000公里 和13000-20000公里的高度范围,在空间大气扰动的时侯还会向上、向下扩张这一区域 有能量非常高、密度也非常大的带电粒子,对在其中飞行的飞行器伤害很大值得注意的是, 因为地磁场本身不是对称的,在南大西洋上方的地磁场形态导致这里的辐射带高度比较低, 在有扰动的时候可能只有1000公里高度左右,空间站飞高了就很容易进入辐射带,受到带• • • •电粒子的伤害⑦ 综合考量上面介绍的各种因素,科学家把空间站飞行的高度,设定在400公里附近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3月29 H)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选文第①段列举了天宫一号、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国际空间站等例子,用以介绍空间 站大都只“飞”约400公里高的情况B. 第②段承上启下,以一个问句引出下文对空间站只“飞” 400公里高原因的说明,引发 读者的阅读兴趣C. “范艾伦辐射带”是地球周围的一个空间区域,它一直向上、向下扩张,这个区域有能 量非常高、密度非常大的带电粒子,会伤害区域内的飞行器D. 第⑥段中加点词语“可能”“左右”是对有扰动时候的南大西洋上方辐射带高度的推测 和估计,用语准确,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

      12. 根据全文内容推测哪些情况下人类会建造不止400公里高的空间站?【分析】这是一篇说明文,全文围绕“空间站为什么只'飞'400公里高”进行说明,原因 有成本问题、太空实验的观测需求、航天员和空间站本身的安全问题解答】(1)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判断ABD.正确;C.有误,“它一直向上、向下扩张”错原文是“在空间大气扰动的时候还会向上、向下扩 张”,原文有限定词语“在空间大气扰动的时候”,而不是“一直” o故选:Co(2)本题考查根据原文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题目要求推测哪些情况下人类会建造不止400 公里高的空间站要想建造不止400公里的空间站,需要研究人员将不利条件一一排除结 合材料第③段“空间站飞往更高的轨道需要消耗运载火箭更多的能量,对运载火箭的运载能 力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如果要把成吨的设备携带到较高的高度,成本过于高昂”,可概括出“解决了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可以携带更多能量且成本不会过高”;结合材料第⑤段“设 置这个高度,还考虑了航天员和空间站本身的安全问题”,第⑥段“在地球周围有一个名为'范艾伦辐射带'的空间区域” “这一区域有能量非常高、密度也非常大的带电粒子,对在 其中飞行的飞行器伤害很大”,可概括出“能够保障航天员和空间站本身的安全,使他们不 受到带电粒子的伤害”。

      在满足了这两个条件之后,人类可能会建造不止400公里高的空间 站答案:(1) c(2) ①解决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可以携带更多能量,且成本不会过高;②能够保障航天 员和空间站本身的安全使他们不受到带电粒子的伤害点评】信息的筛选、分析、提取这类题,做题时,应首先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有了明确 的目的,就有了筛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是正确理解所找信息的内涵,从而进行恰当取舍, 避免有所偏颇或答非所问中国“鱼”现身“地球第四级”湖南永州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面小题中国“鱼"现身“地球第四极"① 位于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被称作“地球第四极",这里最深处达10911米,静 水压极高,是人类难以涉足之地没想到,一群中国学者研发的软体机器鱼,仅有一张A4 纸太小,无需任何耐压壳,便可同此处的生物“竞自由”它的潜行有怎样的故事?② 马里亚纳海沟深海里,狮子鱼可以惬意地游来游去它们何以能在这等极高压深水及 生存?研究发现,狮子鱼的骨骼细碎地分布在凝胶一般柔软的身体中,能承受近而兆帕必压 力向狮子鱼学习,或许能研制一种无需耐压壳保护就可承受深海静水压力的仿生软体机• •器人,实现深海探测我备的小型化与智能化。

      "李铁风和学生就此展开了讨论③ 2018年5月,李铁风团队联合之江实验室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正式启动相关研究 最终,项目组研发出的仿生深海软体机器人果然形似一条鱼,长22厘米,翼展宽度28厘米 该机器人由一种在高压低温环境下依然能保持良好电驱动性能的智能软材料制成,控制电路、 电池等硬质器件融于凝胶状的软体机身,无须耐压外壳,使能承受万米级别的深海静水压力④ 2019年12月,机器人在马里亚纳海沟坐底,在海沟10900米深处实现了稳定扑翼驱 动2020年8月,该软体机器人又在南海3224米深处成功实现自主游动⑤ 相比于传统的“铠甲式”抗高压深潜装备,仿生深海软体机器人重量轻、洁构简单, 能大幅降低深海探测的难度和成本软体机器人的吸引力在于其灵活性和通用性,它们身子 软,本领却硬,能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非常适用于深海、极地、高冲击性等恶劣及特种环 境的监测和探索工作成未来,项目组将在进一步提升其智能无人化水平的同时,降低应用成本研究团队还 计划将仿生软体机器人的关使技术运用到深潜器上,研制小型化的深海装备,实现深海通讯、 深海检测等功能文/王思远,有删改)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A. 马里亚纳海沟深达10911米,静水压极高,除了狮子鱼外,其它生物难以生存。

      B. 中国学者研发的软体机器鱼,。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