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城镇燃气系统运行安全评价资料课件.ppt

82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592227353
  • 上传时间:2024-09-2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27.50KB
  • / 8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3.92013.9燃气系统运行安全评价标准燃气系统运行安全评价标准GB/T 50811-2012GB/T 50811-2012解析解析 前言前言 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标准由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标准由中国城市燃气协会会同相关单位共同编制中国城市燃气协会会同相关单位共同编制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是: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是: 1 总则;总则; 2 术语;术语; 3 基本规定;基本规定; 4 燃气输配场站;燃气输配场站; 5 燃气管道;燃气管道; 6 压缩天然气场站;压缩天然气场站; 7 液化石油气场站;液化石油气场站; 8 液化天然气场站;液化天然气场站; 9 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 10 用户管理;用户管理; 11 安全管理及八个附录。

      安全管理及八个附录 1.0.1 为加强对燃气系统运行安全的监督管理,促进燃气系统为加强对燃气系统运行安全的监督管理,促进燃气系统运行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制定本标准运行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制定本标准1.0.2 本标准适用于已正式投产运行的面向居民、商业、工业本标准适用于已正式投产运行的面向居民、商业、工业企业、汽车等领域燃气系统的现状安全评价企业、汽车等领域燃气系统的现状安全评价 本标准不适用于燃气的生产、城市门站以前的天然气输送,本标准不适用于燃气的生产、城市门站以前的天然气输送,以及沼气、秸秆气的生产和使用以及沼气、秸秆气的生产和使用1.0.3 对燃气系统进行安全现状评价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对燃气系统进行安全现状评价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1 总则总则 2.0.1 燃气燃气 供给居民、商业、工业企业、汽车等各类用户公用性质的,且供给居民、商业、工业企业、汽车等各类用户公用性质的,且符合质量要求的可燃气体燃气一般包括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人符合质量要求的可燃气体燃气一般包括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人工煤气。

      工煤气2.0.2 燃气系统燃气系统 用于燃气储存、输配和应用的场站、管道、用户设施及人工煤用于燃气储存、输配和应用的场站、管道、用户设施及人工煤气的生产等组成的系统气的生产等组成的系统2.0.3 子系统子系统 燃气系统中功能相对独立的部分燃气系统中功能相对独立的部分2.0.4 评价单元评价单元 在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的在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的需要,将系统分成的有限、确定范围的单元需要,将系统分成的有限、确定范围的单元 2 2 术语术语 2.0.5 定性安全评价定性安全评价 借助于对事物的经验、知识、观察及对发展变化规律的了解,借助于对事物的经验、知识、观察及对发展变化规律的了解,科学地进行分析、判断的一类方法运用这类方法可以找出系统科学地进行分析、判断的一类方法运用这类方法可以找出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一步根据这些因素从技术、管理、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一步根据这些因素从技术、管理、教育培训提出对策措施,加以控制,达到系统安全的目的教育培训提出对策措施,加以控制,达到系统安全的目的。

      2.0.6 定量安全评价定量安全评价 根据统计数据、检测数据、同类和类似系统的数据资料,按根据统计数据、检测数据、同类和类似系统的数据资料,按有关标准,应用科学的方法构造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化评价的一类有关标准,应用科学的方法构造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化评价的一类方法 2 2 术语术语 2.0.7 设施与操作评价设施与操作评价 对评价对象的周边环境、现场设施的状态、运行、维护及现场操对评价对象的周边环境、现场设施的状态、运行、维护及现场操作等的安全评价作等的安全评价2.0.8 管理评价管理评价 对评价对象所属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人员、制度、规程、教育对评价对象所属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人员、制度、规程、教育培训等方面进行的安全评价培训等方面进行的安全评价2.0.9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安全检查表分析法 将一系列有关安全方面的分析项目以表格方式列出,然后对照评将一系列有关安全方面的分析项目以表格方式列出,然后对照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检查、分析通过安全检查表可以发现存在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检查、分析通过安全检查表可以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根据隐患的严重程度,给出评价对象的安全状况等级。

      安全隐患,并根据隐患的严重程度,给出评价对象的安全状况等级 2 2 术语术语 3.1 3.1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3.1.1 3.1.1 燃气经营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应定期开展安全评价工燃气经营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应定期开展安全评价工作对在评价过程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立即整改或制定治理方案限作对在评价过程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立即整改或制定治理方案限期整改当燃气系统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时,必须立即对发生事故期整改当燃气系统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时,必须立即对发生事故的燃气系统进行安全评价的燃气系统进行安全评价3.1.2 3.1.2 燃气经营企业对燃气系统的自我安全评价,可由熟悉本企业燃气经营企业对燃气系统的自我安全评价,可由熟悉本企业生产技术和安全管理的人员组成评价组,也可委托第三方安全生产生产技术和安全管理的人员组成评价组,也可委托第三方安全生产专业服务机构,依据本标准对本企业燃气系统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安专业服务机构,依据本标准对本企业燃气系统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安全评价 3 3 基本规定基本规定 3.1.3 3.1.3 法定或涉及行政许可的安全评价工作必须由具备国家规定资法定或涉及行政许可的安全评价工作必须由具备国家规定资质条件,且无利害关系的第三方安全生产专业服务机构承担。

      质条件,且无利害关系的第三方安全生产专业服务机构承担3.1.4 3.1.4 评价中检查点的数量应根据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评价中检查点的数量应根据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3.1.5 3.1.5 评价过程中,本标准检查表中所有评价过程中,本标准检查表中所有8 8 分以上项(含分以上项(含8 8 分)和分)和带下划线的项为重点项,当其不符合要求时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措带下划线的项为重点项,当其不符合要求时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并加以说明施并加以说明 2 2 基本规定基本规定 3.2 3.2 评价对象评价对象3.2.1 3.2.1 评价对象的确定应遵循相对独立、相对完整的原则,以整评价对象的确定应遵循相对独立、相对完整的原则,以整个燃气系统或其中的若干子系统为对象进行安全评价个燃气系统或其中的若干子系统为对象进行安全评价3.2.2 3.2.2 对范围较大的系统进行安全评价时,若其中的子系统已单对范围较大的系统进行安全评价时,若其中的子系统已单独进行安全评价,且安全评价结论处于有效期内时,子系统的安独进行安全评价,且安全评价结论处于有效期内时,子系统的安全评价得分可直接引用,并作为整个系统安全评价结论的依据。

      全评价得分可直接引用,并作为整个系统安全评价结论的依据 2 2 基本规定基本规定 3.3评价程序和评价报告评价程序和评价报告3.3.1 燃气系统安全评价的程序应包括:前期准备、现场检查、整燃气系统安全评价的程序应包括:前期准备、现场检查、整改复查、编制安全评价报告改复查、编制安全评价报告3.3.2 燃气系统安全评价报告的内容应包括:基本情况、危险有害燃气系统安全评价报告的内容应包括:基本情况、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评价单元的划分、定性和定量评价、安全对策因素的辨识与分析、评价单元的划分、定性和定量评价、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安全评价结论措施和建议、安全评价结论3.3.3 安全评价报告格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安全评价报告格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安全评价通则安全评价通则》》((AQ 8001)的规定3.4 安全评价方法安全评价方法 2 2 基本规定基本规定 3.4.1 燃气系统的安全评价宜采用定量安全评价方法当采用定性安全燃气系统的安全评价宜采用定量安全评价方法当采用定性安全评价方法时,应以安全检查表法为主,其他安全评价方法为辅评价方法时,应以安全检查表法为主,其他安全评价方法为辅。

      3.4.2 安全检查表每项最低得分可为安全检查表每项最低得分可为0 分3.4.3 评价对象设施与操作检查表得分和安全管理检查表得分均应换算评价对象设施与操作检查表得分和安全管理检查表得分均应换算成成 100 分为满分时的实际得分分为满分时的实际得分3.4.4 采用安全检查表评价时,应分别采用评价对象设施与操作检查表采用安全检查表评价时,应分别采用评价对象设施与操作检查表和安全管理检查表进行评价打分,评价对象的总得分应按下式计算:和安全管理检查表进行评价打分,评价对象的总得分应按下式计算:Q= 0.6Q1+ 0.4Q2 ()()式中:式中:Q——评价对象总得分;评价对象总得分;Q1——评价对象设施与操作检查表得分;评价对象设施与操作检查表得分;Q2——安全管理检查表得分安全管理检查表得分 2 2 基本规定基本规定 3.4.6 评价对象在检查表中有缺项或特有项目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对评价对象在检查表中有缺项或特有项目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检查表进行删减或增项,并按本标准第检查表进行删减或增项,并按本标准第3.4.3 条的要求进行换算条的要求进行换算3.4.7 应根据评价对象总得分按表应根据评价对象总得分按表3.4.7 对评价对象做出评价结论。

      对评价对象做出评价结论 2 2 基本规定基本规定 4.1 4.1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4.1.1 4.1.1 燃气输配场站的安全评价应包括门站与储配站、调压站和调燃气输配场站的安全评价应包括门站与储配站、调压站和调压装置的设施与操作评价和管理评价当上述场站与其他燃气场站压装置的设施与操作评价和管理评价当上述场站与其他燃气场站混合设置时,尚应符合本标准相关规定混合设置时,尚应符合本标准相关规定4.1.2 4.1.2 燃气输配场站的评价单元宜划分为:周边环境、总平面布置、燃气输配场站的评价单元宜划分为:周边环境、总平面布置、站内道路交通、燃气质量、储气设施、调压器、安全阀与阀门、过站内道路交通、燃气质量、储气设施、调压器、安全阀与阀门、过滤器、工艺管道、仪表与控制系统、消防与安全设施、公用辅助设滤器、工艺管道、仪表与控制系统、消防与安全设施、公用辅助设施等在评价工作中,可根据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划分评价单元在评价工作中,可根据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划分评价单元4.1.3 4.1.3 燃气输配场站设施与操作评价应符合本标准第燃气输配场站设施与操作评价应符合本标准第4.24.2、、4.3 4.3 节和节和附录附录A A 的规定。

      的规定管理评价应符合本标准第管理评价应符合本标准第11 11 章的规定章的规定 4 燃气输配场站 4.2 门站和储配站门站和储配站4.2.1 周边环境应评价下列内容:周边环境应评价下列内容:1 所处的位置与规划的符合性;所处的位置与规划的符合性;2 周边道路条件;周边道路条件;3 站内燃气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站内燃气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4 消防和救护条件;消防和救护条件;5 噪声4.2.2 总平面布置应评价下列内容:总平面布置应评价下列内容:1 总平面功能分区;总平面功能分区;2 安全隔离条件;安全隔离条件;3 站内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站内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4 储配站储气罐区的布置储配站储气罐区的布置 4 燃气输配场站燃气输配场站 4 燃气输配场站燃气输配场站4.2.3 站内道路交通应评价下列内容:站内道路交通应评价下列内容:1 场站出入口设置;场站出入口设置;2 消防车道;消防车道;3 进入场站生产区的车辆管理进入场站生产区的车辆管理 4.2.4 燃气质量应评价下列内容:燃气质量应评价下列内容:1 气质;气质;2 加臭。

      加臭4.2.5 储气设施应评价下列内容:储气设施应评价下列内容:1 罐体;罐体;2 地基基础;地基基础;3 低压湿式气柜;低压湿式气柜;4 低压干式气柜;低压干式气柜;5 高压储气罐高压储气罐 4 燃气输配场站燃气输配场站 4.2.6 调压器应按本标准第调压器应按本标准第4.3.3 条安全评价条安全评价4.2.7 安全阀与阀门应评价下列内容:安全阀与阀门应评价下列内容:1 安全阀的外观和定期校检;安全阀的外观和定期校检;2 安全阀的工作状态;安全阀的工作状态;3 阀门的外观;阀门的外观;4 阀门的开关装置;阀门的开关装置;5 阀门的气密性;阀门的气密性;6 阀门的开关装置;阀门的开关装置;7 阀门的维护阀门的维护 4 燃气输配场站燃气输配场站 4.2.8 过滤器应评价下列内容:过滤器应评价下列内容:1 过滤器的外观;过滤器的外观;2 过滤器的维护;过滤器的维护;3 排污和清洗物的处理排污和清洗物的处理4.2.9 工艺管道应评价下列内容:工艺管道应评价下列内容:1 管道外观和标志;管道外观和标志;2 管道的气密性;管道的气密性;3 与站外管道的绝缘性与站外管道的绝缘性。

      4 燃气输配场站燃气输配场站 4.2.10 仪表与自控系统应评加下列内容:仪表与自控系统应评加下列内容:1 压力表;压力表;2 燃气浓度检测报警装置;燃气浓度检测报警装置;3 现场计量测试仪表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现场计量测试仪表的完整性和可靠性;4 远传显示功能的完整性和可靠性;远传显示功能的完整性和可靠性;5 超限报警及连锁功能的完整性和可靠性;超限报警及连锁功能的完整性和可靠性;6 运行管理的自动化程度运行管理的自动化程度 4 燃气输配场站燃气输配场站 4.2.11 消防与安全设施应评价下列内容:消防与安全设施应评价下列内容:1 工艺装置区的通风条件;工艺装置区的通风条件;2 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3 消防供水系统的可靠性;消防供水系统的可靠性;4 灭火器材的配备;灭火器材的配备;5 电气设备的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6 防雷装置的有效性;防雷装置的有效性;7 应急救援器材的配备应急救援器材的配备 4 燃气输配场站燃气输配场站 4.2.12 公用辅助设施应评价下列内容:公用辅助设施应评价下列内容:1 供电负荷;供电负荷;2 配电房的防涝;配电房的防涝;3 配电房的防侵入;配电房的防侵入;4 配电房的应急照明;配电房的应急照明;5 给排水系统的防冻保温措施。

      给排水系统的防冻保温措施 4 燃气输配场站燃气输配场站 4.3调压站与调压装置调压站与调压装置4.3.1 周边环境应评价下列内容:周边环境应评价下列内容:1 安装位置;安装位置;2 燃气调压装置的安装位置;燃气调压装置的安装位置;3 与其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与其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4 安装高度;安装高度;5 地下调压装置的安装位置;地下调压装置的安装位置;6 悬挂式调压箱的安装位置;悬挂式调压箱的安装位置;7 设有调压装置的公共建筑顶层房间的位置;设有调压装置的公共建筑顶层房间的位置;8 间距与通道;间距与通道;9 环境温度;环境温度;10消防车道消防车道 4 燃气输配场站燃气输配场站 4.3.2 设有调压装置的建筑应评价下列内容:设有调压装置的建筑应评价下列内容:1 与相邻建筑物的隔离;与相邻建筑物的隔离;2 耐火等级;耐火等级;3 门、窗的开启方向;门、窗的开启方向;4 设有调压装置的平屋顶的楼梯;设有调压装置的平屋顶的楼梯;5 室内地坪室内地坪 4 燃气输配场站燃气输配场站 4.3.3 调压器应评加下列内容:调压器应评加下列内容:1 调压装置的稳固性;调压装置的稳固性;2 调压器的外观;调压器的外观;3 调压器的运行状态;调压器的运行状态;4 进口压力;进口压力;5 出口压力及安全保护装置;出口压力及安全保护装置;6 进出口管径和阀门;进出口管径和阀门;7 运行噪声;运行噪声;8 放散管管口高度。

      放散管管口高度 4 燃气输配场站燃气输配场站 4.3.4 安全阀与阀门除应按本标准第安全阀与阀门除应按本标准第4.2.7 条评价外,还应评价下条评价外,还应评价下列内容:列内容:1 高压和次高压调压站的阀门设置;高压和次高压调压站的阀门设置;2 中压调压站的阀门设置中压调压站的阀门设置4.3.5 过滤器应按本标准第过滤器应按本标准第4.2.8 条评价4.3.6 工艺管道应按本标准第工艺管道应按本标准第4.2.9 条评价 4 燃气输配场站燃气输配场站 4.3.7 仪表与自控系统应按本标准第仪表与自控系统应按本标准第4.2.10 条第条第1、、3、、4、、5、、6 款评价4.3.8 消防与安全设施应评价下列内容:消防与安全设施应评价下列内容:1 通风条件;通风条件; 2 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3 灭火器材的配备;灭火器材的配备;4 设有调压装置的专用建筑物内电气设备的防爆;设有调压装置的专用建筑物内电气设备的防爆;5 防雷装置的有效性;防雷装置的有效性; 6 调压装置的防护调压装置的防护7 爆炸卸压措施;爆炸卸压措施; 8 地下调压箱的防腐;地下调压箱的防腐;9 调压装置设在公共建筑顶层房间内的监控与报警;调压装置设在公共建筑顶层房间内的监控与报警;10 放散管;放散管;11 地下调压站的防水;地下调压站的防水;12 防静电接地。

      防静电接地 4 燃气输配场站燃气输配场站 4.3.6 调压站的采暖应评价下列内容:调压站的采暖应评价下列内容:1 明火管理;明火管理;2 锅炉室门、窗设置;锅炉室门、窗设置;3 烟囱排烟温度;烟囱排烟温度;4 烟囱与放散管的间距;烟囱与放散管的间距;5 熄火保护;熄火保护;6 外壳温度与电绝缘外壳温度与电绝缘 4 燃气输配场站燃气输配场站 5 燃气管道燃气管道5.1 5.1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5.1.1 5.1.1 设计压力不大于设计压力不大于4.0 MPa4.0 MPa(表压)的钢质燃气管道和最大工作压力(表压)的钢质燃气管道和最大工作压力不大于不大于0.7 MPa0.7 MPa(表压)聚乙烯燃气管道的安全评价应包括设施与操作(表压)聚乙烯燃气管道的安全评价应包括设施与操作评价和管理评价评价和管理评价5.1.2 5.1.2 不同地区等级及环境、不同运行压力、不同介质、不同运行年限不同地区等级及环境、不同运行压力、不同介质、不同运行年限的管段应分别进行评价,并应根据实际情况分配各管段权重后得出综的管段应分别进行评价,并应根据实际情况分配各管段权重后得出综合评价结论。

      合评价结论5.1.3 5.1.3 燃气管道的评价单元宜划分为:管道敷设、管道附件、日常运行燃气管道的评价单元宜划分为:管道敷设、管道附件、日常运行维护、管道泄漏检查、管道防腐蚀等在评价工作中,可根据评价对维护、管道泄漏检查、管道防腐蚀等在评价工作中,可根据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划分评价单元象的实际情况划分评价单元5.1.4 5.1.4 燃气输配管网上附属的调压装置可参考本标准第燃气输配管网上附属的调压装置可参考本标准第4.3 4.3 节相关内容节相关内容进行评价进行评价5.1.5 5.1.5 燃气管道设施与操作评价应符合本标准第燃气管道设施与操作评价应符合本标准第5.25.2、、5.3 5.3 节和附录节和附录B B 的的规定管理评价应符合本标准第规定管理评价应符合本标准第11 11 章的规定章的规定 5.2 钢质燃气管道钢质燃气管道5.2.1 管道敷设应评价下列内容:管道敷设应评价下列内容:1 管道与周边建(构)筑物和其他管线的间距;管道与周边建(构)筑物和其他管线的间距;2 埋地燃气管道的埋深;埋地燃气管道的埋深;3 管道穿、跨越;管道穿、跨越;4 管道的有效隔断;管道的有效隔断;5 埋地管道的地基土层条件和稳定性。

      埋地管道的地基土层条件和稳定性 5 燃气管道燃气管道 5.2.2 管道附件应评价下列内容:管道附件应评价下列内容:1 阀门和阀门井;阀门和阀门井;2 凝水缸;凝水缸;3 调长器5.2.3 日常运行维护应评价下列内容:日常运行维护应评价下列内容:1 定期巡线;定期巡线;2 安全教育和宣传;安全教育和宣传;3 地面标志;地面标志;4 危害管道的活动;危害管道的活动;5 建(构)筑物占压;建(构)筑物占压; 5 燃气管道燃气管道 5.2.4 管道泄漏检查应评价下列内容:管道泄漏检查应评价下列内容:1 泄漏检查制度;泄漏检查制度;2 监测仪器和人员;监测仪器和人员;3 检查周期检查周期5.2.5 管道防腐蚀应评价下列内容:管道防腐蚀应评价下列内容:1 气质;气质;2 地上管道的外防腐措施;地上管道的外防腐措施;3 土壤腐蚀性;土壤腐蚀性;4 埋地钢质管道防腐层;埋地钢质管道防腐层;5 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措施;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措施;6 埋地钢质管道杂散电流防护埋地钢质管道杂散电流防护 5 燃气管道燃气管道 5.3 聚乙烯燃气管道聚乙烯燃气管道5.3.1 管道敷设除按本标准第管道敷设除按本标准第5.2.1 条评价外,还应评价下列内容:条评价外,还应评价下列内容:1 与热力管道的间距;与热力管道的间距;2 引入管的保护;引入管的保护;3 管位示踪。

      管位示踪5.3.2 管道附件应按本标准第管道附件应按本标准第5.2.2 条评价5.3.3 日常运行维护按本标准第日常运行维护按本标准第5.2.3 条评价5.3.4 管道泄漏检查应按本标准第管道泄漏检查应按本标准第5.2.4 条评价 5 燃气管道燃气管道 6 压缩天然气场站压缩天然气场站6.1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6.1.1 工作压力不大于工作压力不大于25.0 MPa(表压)的压缩天然气场站的安全评(表压)的压缩天然气场站的安全评价应包括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压缩天然气供应的设施与操作评价价应包括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压缩天然气供应的设施与操作评价和管理评价当压缩天然气场站与其他燃气场站混合设置时,尚和管理评价当压缩天然气场站与其他燃气场站混合设置时,尚应符合本标准有关规定压缩天然气气瓶车和加气车辆的安全评应符合本标准有关规定压缩天然气气瓶车和加气车辆的安全评价不适用本标准价不适用本标准6.1.2 压缩天然气场站的评价单元宜划分为:周边环境、总平面布置、压缩天然气场站的评价单元宜划分为:周边环境、总平面布置、站内道路交通、气体净化装置、加压装置、加(卸)气、储气装站内道路交通、气体净化装置、加压装置、加(卸)气、储气装置、调压器、安全阀与阀门、过滤器、工艺管道、供热(热水)置、调压器、安全阀与阀门、过滤器、工艺管道、供热(热水)装置、加臭装置、仪表与自控系统、消防与安全设施、公用辅助装置、加臭装置、仪表与自控系统、消防与安全设施、公用辅助系统等。

      在实际评价中,可根据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划分评价单系统等在实际评价中,可根据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划分评价单元6.1.3 压缩天然气场站设施与操作评价应符合本标准第压缩天然气场站设施与操作评价应符合本标准第6.2、、6.3 节和节和附录附录C 的规定管理评价应符合本标准第的规定管理评价应符合本标准第11 章的规定章的规定 6.2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压缩天然气加气站6.2.1 周边环境应评价下列内容:周边环境应评价下列内容:1 所处的位置与规划的符合性;所处的位置与规划的符合性;2 周边道路条件;周边道路条件;3 站内规模与所处的环境适应性;站内规模与所处的环境适应性;4 站内燃气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站内燃气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5 消防和救护条件;消防和救护条件;6 噪声 6 压缩天然气场站压缩天然气场站 6.2.2 总平面布置应评价下列内容:总平面布置应评价下列内容:1 总平面功能分区;总平面功能分区;2 安全隔离条件;安全隔离条件;3 站内燃气设施与站内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站内燃气设施与站内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6.2.3 站内道路交通应评价下列内容:站内道路交通应评价下列内容:1 场站出入口设置;场站出入口设置;2 场地大小和道路宽度;场地大小和道路宽度;3 路面平整度和路面材质;路面平整度和路面材质;4 路面标线;路面标线;5 道路上空障碍物;道路上空障碍物;6 防撞措施;防撞措施;7 进入场站生产区的车辆管理。

      进入场站生产区的车辆管理 6 压缩天然气场站压缩天然气场站 6.2.4 气体净化装置应评价下列内容:气体净化装置应评价下列内容:1 净化后的气质;净化后的气质;2 净化装置的运行状态;净化装置的运行状态;3 排污和废弃物处理;排污和废弃物处理;4 净化装置的检测净化装置的检测 6 压缩天然气场站压缩天然气场站 6.2.5 加压装置应评价下列内容:加压装置应评价下列内容:1 运行状态;运行状态;2 可靠性;可靠性;3 排气压力和排气温度;排气压力和排气温度;4 润滑系统;润滑系统;5 冷却系统;冷却系统;6 阀门的设置;阀门的设置;7 所处环境;所处环境;8 排污和废弃物处理;排污和废弃物处理;9 防震动措施;防震动措施;10 压缩机缓冲罐、气液分离器的检测压缩机缓冲罐、气液分离器的检测 6 压缩天然气场站压缩天然气场站 6.2.6 加(卸)气应评价下列内容:加(卸)气应评价下列内容:1 加(卸)气车辆的停靠;加(卸)气车辆的停靠;2 加(卸)气车辆和气瓶的资质检查;加(卸)气车辆和气瓶的资质检查;3 加(卸)气操作;加(卸)气操作;4 防静电接地措施;防静电接地措施;5 充装压力;充装压力;6 卸气剩余压力;卸气剩余压力;7 加(卸)气软管;加(卸)气软管;8 加(卸)气机或柱的运行状态。

      加(卸)气机或柱的运行状态 6 压缩天然气场站压缩天然气场站 6.2.7 储气装置应评价下列内容:储气装置应评价下列内容:1 储气井、储气瓶安全装置;储气井、储气瓶安全装置;2 储气井、储气瓶的运行状态;储气井、储气瓶的运行状态;3 储气井、储气瓶检测;储气井、储气瓶检测;4 小容积储气瓶的数量、体积和摆放小容积储气瓶的数量、体积和摆放 6 压缩天然气场站压缩天然气场站 6.2.8 调压器应按本标准第调压器应按本标准第4.3.3 条评价6.2.9 安全阀与阀门应按本标准第安全阀与阀门应按本标准第4.2.7 条评价6.2.10 过滤器应按本标准第过滤器应按本标准第4.2.8 条评价6.2.11 工艺管道应按本标准第工艺管道应按本标准第4.2.9 条评价6.2.12 仪表与自控系统应按本标准第仪表与自控系统应按本标准第4.2.10 条评价6.2.13 消防与安全设施应按本标准第消防与安全设施应按本标准第4.2.11 条评价6.2.14 公用辅助设施应按本标准第公用辅助设施应按本标准第4.2.12 条评价 6 压缩天然气场站压缩天然气场站 6.3 压缩天然气供应站压缩天然气供应站6.3.1 周边环境应评价下列内容:周边环境应评价下列内容:1 周边道路条件;周边道路条件;2 站内燃气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站内燃气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3 消防和救护条件。

      消防和救护条件6.3.2 总平面布置应评价下列内容:总平面布置应评价下列内容:1 总平面功能分区;总平面功能分区;2 安全隔离条件;安全隔离条件;3 站内燃气设施与站内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站内燃气设施与站内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 6 压缩天然气场站压缩天然气场站 6.3.3 站内道路交通应按本标准第站内道路交通应按本标准第6.2.3 条评价6.2.4 气瓶车卸气应按本标准第气瓶车卸气应按本标准第6.2.6 条第条第1、、2、、3、、4、、6、、7、、8 款评价6.2.5 储气瓶组应评价下列内容:储气瓶组应评价下列内容:1 总储气量;总储气量;2 储气瓶的外观;储气瓶的外观;3 定期检验;定期检验;4 运输;运输;5 存放 6 压缩天然气场站压缩天然气场站 6.2.6 储气罐应按本标准第储气罐应按本标准第4.2.5 条第条第1、、2、、6 款评价6.2.7 供热(热水)装置应评价下列内容:供热(热水)装置应评价下列内容:1 防超压措施;防超压措施;2 隔热保温措施;隔热保温措施;3 热水炉、热水泵的安全保护装置和工作状况;热水炉、热水泵的安全保护装置和工作状况;4 热水泵转动部件的保护措施;热水泵转动部件的保护措施;5 热水水质。

      热水水质 6 压缩天然气场站压缩天然气场站 6.2.8 加臭装置应按本标准第加臭装置应按本标准第4.2.4 条第条第2 款评价6.2.9 调压器应按本标准第调压器应按本标准第4.3.3 条评价6.2.10 安全阀与阀门应按本标准第安全阀与阀门应按本标准第4.2.7 条评价6.2.11 过滤器应按本标准第过滤器应按本标准第4.2.8 条评价6.2.12 工艺管道应按本标准第工艺管道应按本标准第4.2.9 条评价6.2.13 仪表与自控系统应按本标准第仪表与自控系统应按本标准第4.2.10 条评价6.2.14 消防与安全设施应按本标准第消防与安全设施应按本标准第4.2.11 条评价6.2.15 公用辅助设施应按本标准第公用辅助设施应按本标准第4.2.12 条评价 6 压缩天然气场站压缩天然气场站 7 液化石油气场站液化石油气场站7.1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7.1.1 液化石油气场站的安全评价应包括供应站、瓶组气化站、瓶装气供应液化石油气场站的安全评价应包括供应站、瓶组气化站、瓶装气供应站、汽车加气站设施与操作安全评价和管理评价当液化石油气场站与其站、汽车加气站设施与操作安全评价和管理评价。

      当液化石油气场站与其他燃气场站混合设置时,尚应符合本标准有关规定液化石油气火车槽车他燃气场站混合设置时,尚应符合本标准有关规定液化石油气火车槽车以及专用铁路线、汽车槽车和运瓶车辆的安全评价不适用本标准以及专用铁路线、汽车槽车和运瓶车辆的安全评价不适用本标准7.1.2 液化石油气场站的评价单元宜划分为:周边环境、总平面布置、站内液化石油气场站的评价单元宜划分为:周边环境、总平面布置、站内道路交通、装卸、压缩机和烃泵、气瓶灌瓶作业、气化和混气装置、储罐、道路交通、装卸、压缩机和烃泵、气瓶灌瓶作业、气化和混气装置、储罐、瓶组间(或瓶库)、调压器、安全阀与阀门、过滤器、工艺管道、仪表与瓶组间(或瓶库)、调压器、安全阀与阀门、过滤器、工艺管道、仪表与自控系统、消防与安全设施、公用辅助系统等在实际评价中,可根据评自控系统、消防与安全设施、公用辅助系统等在实际评价中,可根据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划分评价单元价对象的实际情况划分评价单元7.1.3 液化石油气场站设施与操作安全评价应符合本标准第液化石油气场站设施与操作安全评价应符合本标准第7.2、、7.3、、7.4、、7.5 节和附录节和附录D 的规定管理评价应符合本标准第的规定。

      管理评价应符合本标准第11 章的规定章的规定 7.2 液化石油气储配站液化石油气储配站7.2.1 周边环境应评价下列内容:周边环境应评价下列内容:1 所处的位置与规划的符合性;所处的位置与规划的符合性;2 周边道路条件;周边道路条件;3 地势;地势;4 站内燃气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站内燃气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5 消防和救护条件;消防和救护条件;7.2.2 总平面布置应评价下列内容:总平面布置应评价下列内容:1 总平面功能分区;总平面功能分区; 2 安全隔离条件;安全隔离条件;3 站内燃气设施与站内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站内燃气设施与站内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4 储罐区的布置;储罐区的布置; 5 液化石油气积聚可能性;液化石油气积聚可能性;6 场站内的绿化场站内的绿化 7 液化石油气场站液化石油气场站 7.2.3 站内道路交通应评价下列内容:站内道路交通应评价下列内容:1 场站出入口设置;场站出入口设置;2 消防车道;消防车道;3 路面平整度和路面材质;路面平整度和路面材质;4 路面标线;路面标线;5 道路上空障碍物;道路上空障碍物;6 防撞措施;防撞措施;7 进入场站生产区的车辆管理。

      进入场站生产区的车辆管理 7 液化石油气场站液化石油气场站 7.2.4 液化石油气装卸应评价下列内容:液化石油气装卸应评价下列内容:1 气质;气质;2 槽车的停靠;槽车的停靠;3 槽车安全管理;槽车安全管理;4 装卸前、后的安全检查和记录;装卸前、后的安全检查和记录;5 防静电措施;防静电措施;6 灌装量;灌装量;7 装卸软管;装卸软管;8 铁路装卸栈桥上的装卸设施铁路装卸栈桥上的装卸设施 7 液化石油气场站液化石油气场站 7.2.5 压缩机和烃泵应评价下列内容:压缩机和烃泵应评价下列内容:1 压缩机选用;压缩机选用;2 可靠性;可靠性;3 运行状态;运行状态;4 出口压力与温度;出口压力与温度;5 润滑系统;润滑系统;6 烃泵的过滤装置;烃泵的过滤装置;7 所处环境;所处环境;8 防震动措施;防震动措施;9 转动部件的防护装置;转动部件的防护装置;10 压缩机缓冲罐、气液分离器的检测压缩机缓冲罐、气液分离器的检测 7 液化石油气场站液化石油气场站 7.2.6 气瓶灌装作业应评价下列内容:气瓶灌装作业应评价下列内容:1 灌装秤;灌装秤;2 气瓶检查;气瓶检查;3 残液处理;残液处理;4 灌装量;灌装量;5 泄漏检查;泄漏检查;6 气瓶传送装置;气瓶传送装置;7 气瓶的摆放;气瓶的摆放;8 实瓶的存量。

      实瓶的存量 7 液化石油气场站液化石油气场站 7.2.7 气化和混气装置应评价下列内容:气化和混气装置应评价下列内容:1 供气的可靠性;供气的可靠性;2 运行状态;运行状态;3 设备仪表;设备仪表;4 工作压力和温度;工作压力和温度;5 过滤装置;过滤装置;6 气化器残液的处理;气化器残液的处理;7 混气热值检测;混气热值检测;8 水浴气化器的水质;水浴气化器的水质;9 所处环境;所处环境;10 气化装置的检测气化装置的检测 7 液化石油气场站液化石油气场站 7.2.8 储罐应评价下列内容::储罐应评价下列内容::1 罐体;罐体;2 运行压力和温度;运行压力和温度;3 紧急切断装置;紧急切断装置;4 排污;排污;5 注水或注胶装置;注水或注胶装置;6 埋地储罐的防腐;埋地储罐的防腐;7 地基基础地基基础8 储罐组的钢梯平台储罐组的钢梯平台9 防液堤;防液堤;10 接管法兰;接管法兰;11 喷淋系统;喷淋系统;12 储罐的检测储罐的检测 7 液化石油气场站液化石油气场站 7.2.9 调压器应按本标准第调压器应按本标准第4.3.3 条评价7.2.10 安全阀与阀门应按本标准第安全阀与阀门应按本标准第4.2.7 条评价。

      条评价7.2.11 过滤器应按本标准第过滤器应按本标准第4.2.8 条评价7.2.12 工艺管道应按本标准第工艺管道应按本标准第4.2.9 条评价7.2.13 仪表与自控系统应按本标准第仪表与自控系统应按本标准第4.2.10 条评价7.2.14 消防与安全设施应按本标准第消防与安全设施应按本标准第4.2.11 条评价7.2.15 公用辅助设施应按本标准第公用辅助设施应按本标准第4.2.12 条评价 7 液化石油气场站液化石油气场站 8 液化天然气场站液化天然气场站8.1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8.1.1 液化天然气场站的安全评价应包括液化天然气气化站、调峰液液化天然气场站的安全评价应包括液化天然气气化站、调峰液化站和液化天然气瓶组气化站的设施与操作评价和管理评价当化站和液化天然气瓶组气化站的设施与操作评价和管理评价当液化天然气场站与其他燃气场站混合设置时,尚应符合本标准相液化天然气场站与其他燃气场站混合设置时,尚应符合本标准相关规定液化天然气汽车槽车、罐式集装箱和液化天然气槽船的关规定液化天然气汽车槽车、罐式集装箱和液化天然气槽船的安全评价不适用本标准安全评价不适用本标准。

      8.1.2 液化天然气场站的评价单元宜划分为:周边环境、总平面布置、液化天然气场站的评价单元宜划分为:周边环境、总平面布置、站内道路交通、气体净化装置、压缩机和膨胀机、制冷装置、液站内道路交通、气体净化装置、压缩机和膨胀机、制冷装置、液化天然气装卸、气化装置、储罐、加臭装置、调压器、安全阀与化天然气装卸、气化装置、储罐、加臭装置、调压器、安全阀与阀门、过滤器、工艺管道、仪表与自控系统、消防与安全设施、阀门、过滤器、工艺管道、仪表与自控系统、消防与安全设施、公用辅助设施、供热(热水)装置、瓶组等在实际评价中,可公用辅助设施、供热(热水)装置、瓶组等在实际评价中,可根据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划分评价单元根据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划分评价单元8.1.3 液化天然气场站设施与操作安全评价应符合本标准第液化天然气场站设施与操作安全评价应符合本标准第8.2、、8.3 节和附录节和附录E的规定管理评价应符合本标准第的规定管理评价应符合本标准第11 章的规定章的规定 8.2 液化天然气储配站液化天然气储配站8.2.1 周边环境应评价下列内容:周边环境应评价下列内容:1 所处的位置与规划的符合性;所处的位置与规划的符合性;2 周边道路条件;周边道路条件;3 站内燃气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站内燃气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5 消防和救护条件;消防和救护条件;8.2.2 总平面布置应评价下列内容:总平面布置应评价下列内容:1 安全隔离条件;安全隔离条件;2 站内燃气设施与站内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站内燃气设施与站内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3 储罐区的布置;储罐区的布置;4 场站内的绿化。

      场站内的绿化 8 液化天然气场站液化天然气场站 8.2.3 站内道路交通应评价下列内容:站内道路交通应评价下列内容:1 场站出入口设置;场站出入口设置;2 场地大小和道路宽度;场地大小和道路宽度;3 路面平整度和路面材质;路面平整度和路面材质;4 路面标线;路面标线;5 道路上空障碍物;道路上空障碍物;6 防撞措施;防撞措施;7 进入场站生产区的车辆管理进入场站生产区的车辆管理 8 液化天然气场站液化天然气场站 8.2.4 气体净化装置应评价下列内容:气体净化装置应评价下列内容:1 净化后的气质;净化后的气质;2 净化装置的运行状态;净化装置的运行状态;3 排污和废弃物处理;排污和废弃物处理;4 净化装置的检测净化装置的检测8.2.5 压缩机和膨胀机应评价下列内容:压缩机和膨胀机应评价下列内容:1 运行状态;运行状态; 2 可靠性;可靠性;3 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和排气温度;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和排气温度; 4 润滑系统;润滑系统;5 压缩机的冷却系统;压缩机的冷却系统; 6 所处环境;所处环境;7 防震动措施;防震动措施;8 压缩机缓冲罐、气液分离器的检测。

      压缩机缓冲罐、气液分离器的检测 8 液化天然气场站液化天然气场站 8.2.6 制冷装置应评价下列内容:制冷装置应评价下列内容:1 制冷剂的储存;制冷剂的储存;2 冷箱的隔热保温效果冷箱的隔热保温效果8.2.7 液化天然气装卸应评价下列内容:液化天然气装卸应评价下列内容:1 气质;气质;2 槽车的停靠;槽车的停靠;3 槽车安全管理;槽车安全管理;4 装卸前、后的安全检查和记录;装卸前、后的安全检查和记录;5 防静电措施;防静电措施;6 灌装量;灌装量;7 装卸软管装卸软管 8 液化天然气场站液化天然气场站 8.2.8 气化装置应评价下列内容:气化装置应评价下列内容:1 供气的可靠性;供气的可靠性;2 运行状态;运行状态;3 工作压力和温度;工作压力和温度;4 过滤装置;过滤装置;5 气化器的检测气化器的检测8.2.9 储罐应评价下列内容::储罐应评价下列内容::1 罐体;罐体; 2 储罐的绝热;储罐的绝热;3 运行压力和温度;运行压力和温度; 4 紧急切断系统;紧急切断系统;5 防止翻滚现象的控制措施;防止翻滚现象的控制措施; 6 地基基础和储罐垂直度;地基基础和储罐垂直度;7 防液堤;防液堤; 8 喷淋系统;喷淋系统;9 储罐的检测。

      储罐的检测 8 液化天然气场站液化天然气场站 8.2.10 加臭装置应按本标准第加臭装置应按本标准第4.2.4 条第条第2 款评价8.2.11 调压器应按本标准第调压器应按本标准第4.3.3 条评价8.2.12 安全阀与阀门应按本标准第安全阀与阀门应按本标准第4.2.7 条评价8.2.13 过滤器应按本标准第过滤器应按本标准第4.2.8 条评价8.2.14 工艺管道除应按本标准第工艺管道除应按本标准第4.2.9 条评价外,还应评价下列内容:条评价外,还应评价下列内容:1 管道法兰密封垫片;管道法兰密封垫片;2 管道的隔热层管道的隔热层8.2.15 仪表与自控系统应按本标准第仪表与自控系统应按本标准第4.2.10 条评价 8 液化天然气场站液化天然气场站 8.2.16 消防与安全设施除应按本标准第消防与安全设施除应按本标准第4.2.11 条评价外,还应评条评价外,还应评价下列内容:价下列内容:1 泡沫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2 低温检测报警装置的可靠性低温检测报警装置的可靠性8.2.17 公用辅助设施应按本标准第公用辅助设施应按本标准第4.2.12 条评价8.2.18 供热(热水)装置应按本标准第供热(热水)装置应按本标准第6.3.7 条第条第2、、3、、4、、5 款款评价。

      评价 8 液化天然气场站液化天然气场站 8.3 液化天然气瓶组气化站液化天然气瓶组气化站8.3.1 总图布置应评价下列内容:总图布置应评价下列内容:1 站内燃气设施与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站内燃气设施与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2 安全隔离条件;安全隔离条件;3 消防和救护条件消防和救护条件8.3.2 气瓶组应评价下列内容:气瓶组应评价下列内容:1 气瓶存放量;气瓶存放量;2 气瓶存放地点气瓶存放地点 8 液化天然气场站液化天然气场站 8.3.3 气化装置应按本标准第气化装置应按本标准第8.2.8 条评价8.3.4 加臭装置应按本标准第加臭装置应按本标准第4.2.4 条第条第2 款评价8.3.5 调压器应按本标准第调压器应按本标准第4.3.3 条评价8.3.6 安全阀与阀门应按本标准第安全阀与阀门应按本标准第4.2.7 条评价8.3.7 过滤器应按本标准第过滤器应按本标准第4.2.8 条评价8.3.8 工艺管道应按本标准第工艺管道应按本标准第8.2.14 条评价8.3.9 仪表与自控系统应按本标准第仪表与自控系统应按本标准第4.2.10 条第条第1、、2、、3 款评价8.2.10 消防与安全设施应按本标准第消防与安全设施应按本标准第4.2.11 条第条第 1、、2、、4、、5、、6、、7 款评价。

      款评价 8 液化天然气场站液化天然气场站 9 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9.1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9.1.1 燃气管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的安全评价应包括调度中心监控燃气管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的安全评价应包括调度中心监控系统、通信系统系统、通信系统9.1.2 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的评价单元宜划分为:服务器、监控软件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的评价单元宜划分为:服务器、监控软件功能、系统运行指标、系统运行环境、网络防护、通信网络架构功能、系统运行指标、系统运行环境、网络防护、通信网络架构与通道、通信运行指标、运行与维护管理等在评价过程中,可与通道、通信运行指标、运行与维护管理等在评价过程中,可根据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划分评价单元根据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划分评价单元9.1.3 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设施与操作安全评价应符合本标准第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设施与操作安全评价应符合本标准第9.2、、9.3 节和附录F的规定节和附录F的规定 9.2 调度中心监控系统调度中心监控系统9.2.1 服务器应评价下列内容:服务器应评价下列内容:1 冗冗rǒng余配置;余配置;2 CPU 负载;负载;3 硬盘阵列;硬盘阵列;4 服务器在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下任意服务器在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下任意30min 内占内存用小于内占内存用小于60%。

      9.2. 2 监控软件功能应评价下列内容:监控软件功能应评价下列内容:1 图示功能;图示功能; 2 数据采集;数据采集;3 事件记录功能和事件报警功能;事件记录功能和事件报警功能; 4 数据曲线功能;数据曲线功能;5 通信状态显示功能;通信状态显示功能; 6 远程控制操作;远程控制操作;7 人机界面人机界面 9 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 9.2.3 系统运行指标应评价下列内容:系统运行指标应评价下列内容:1 服务器宕机可能性;服务器宕机可能性;2 记录输出;记录输出;3 监控软件系统响应速度;监控软件系统响应速度;4 SCADA 数据响应时间数据响应时间9.2.4 系统运行环境应评价下列内容:系统运行环境应评价下列内容:1 不间断电源(不间断电源(UPS););2 机房接地电阻;机房接地电阻;3 防静电措施;防静电措施;4 空气的温度、湿度、清洁度;空气的温度、湿度、清洁度;5 噪声 9 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 9.2.5 网络防护应评价下列内容:网络防护应评价下列内容:1 防病毒措施;防病毒措施;2 硬件防火墙硬件防火墙9.2.6 运行与维护管理应评价下列内容:运行与维护管理应评价下列内容:1 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2 操作员工作站事件记录;操作员工作站事件记录;3 定期巡检;定期巡检;4 设备维护记录或软件维护记录设备维护记录或软件维护记录 9 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 9.3 通信系统通信系统9.3.1 通信网络架构与通道应评价下列内容:通信网络架构与通道应评价下列内容:1 调度中心监控系统与远端站点通信方式;调度中心监控系统与远端站点通信方式;2 视频信号通信方式;视频信号通信方式;3 无线通信的逢变上报功能;无线通信的逢变上报功能;9.3.2 通信运行指标应评价下列内容:通信运行指标应评价下列内容:1 主通信电路运行率;主通信电路运行率; 2 通信设备月运行率;通信设备月运行率;3 自动上线功能自动上线功能9.3.3 运行与维护管理应评价下列内容:运行与维护管理应评价下列内容:1 通信运行维护管理体制及机构;通信运行维护管理体制及机构;2 通信运行监管系统;通信运行监管系统;3 设备维护记录;设备维护记录;4 通信设备故障通信设备故障 9 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 10 用户管理用户管理10.1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10.1.1 燃气用户管理的安全评价应包括管道燃气用户和瓶装液化燃气用户管理的安全评价应包括管道燃气用户和瓶装液化石油气用户。

      石油气用户10.1.2 管道燃气用户的评价单元宜划分为:室内燃气管道、管道管道燃气用户的评价单元宜划分为:室内燃气管道、管道附件、用气环境、计量仪表、用气设备、安全设施、维修管理、附件、用气环境、计量仪表、用气设备、安全设施、维修管理、安全宣传、入户检查;瓶装液化石油气用户管理的安全评价单安全宣传、入户检查;瓶装液化石油气用户管理的安全评价单元宜划分为气瓶、管道和附件、用气环境、用气设备、安全设元宜划分为气瓶、管道和附件、用气环境、用气设备、安全设施、维修管理、安全宣传施、维修管理、安全宣传10.1.3 对于某一拥有居民用户、商业用户和工业用户中的一种或对于某一拥有居民用户、商业用户和工业用户中的一种或多种用户类型燃气企业的评价,总评价得分宜按所包含的每一多种用户类型燃气企业的评价,总评价得分宜按所包含的每一类用户单独评价换算成类用户单独评价换算成100 分为满分的得分,乘以该类用户用分为满分的得分,乘以该类用户用气量占整个系统用气量的百分数之和来确定气量占整个系统用气量的百分数之和来确定10.1.4 商业和工业用户采用调压装置时,应符合本标准第商业和工业用户采用调压装置时,应符合本标准第4.3 节相节相关要求;采用瓶组供气时,应符合本标准第关要求;采用瓶组供气时,应符合本标准第7.3 节和第节和第8.3 节相节相关要求。

      关要求 10.2 管道燃气用户管道燃气用户10.2.1 室内燃气管道应评价下列内容:室内燃气管道应评价下列内容:1 管道的外观;管道的外观;2 连接部位密封性;连接部位密封性;3 软管;软管;4 管道的敷设;管道的敷设;5 与电气设备、相邻管道之间的净距;与电气设备、相邻管道之间的净距;6 管道穿越墙壁、楼板等障碍物的保护措施;管道穿越墙壁、楼板等障碍物的保护措施;7 危及管道安全的不当行为;危及管道安全的不当行为;8 运行压力运行压力 10 用户管理用户管理 10.2.2 管道附件应评价下列内容:管道附件应评价下列内容:1 阀门;阀门;2 管道的固定;管道的固定;3 放散管10.2.3 用气环境应评价下列内容:用气环境应评价下列内容:1 用气现场;用气现场;2 环境温度;环境温度;3 通风条件通风条件10.2.4 计量仪表应评价下列内容:计量仪表应评价下列内容:1 安装位置;安装位置;2 仪表的外观仪表的外观 10 用户管理用户管理 10.2.5 用气设备应评价下列内容:用气设备应评价下列内容:1 型式和质量;型式和质量; 2 安装位置;安装位置;3 熄火保护功能;熄火保护功能; 4 运行状态;运行状态;5 火焰监测和自动点火装置;火焰监测和自动点火装置; 6 泄爆装置。

      泄爆装置10.2.6 安全设施应评价下列内容:安全设施应评价下列内容:1 燃气和有毒气体浓度检测报警装置;燃气和有毒气体浓度检测报警装置;2 火灾自动报警和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和灭火系统;3 防雷和防静电措施;防雷和防静电措施;4 防烟设施;防烟设施;5 电气设备的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6 防火隔热措施;防火隔热措施;7 超压切断和放散装置超压切断和放散装置 10 用户管理用户管理 10.2.7 维修管理应评价下列内容:维修管理应评价下列内容:1 维修制度;维修制度;2 故障报修;故障报修;3 维修记录;维修记录;4 维修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维修人员的培训和考核;5 维修工具;维修工具;6 配件供应配件供应 10 用户管理用户管理 10.2.8 安全宣传应评价下列内容:安全宣传应评价下列内容:1 安全宣传制度或计划;安全宣传制度或计划;2 宣传的形式;宣传的形式;3 宣传的内容宣传的内容10.2.9 入户检查应评价下列内容:入户检查应评价下列内容:1 检查制度;检查制度;2 检查频次;检查频次;3 检查记录;检查记录;4 检查人员培训与考核;检查人员培训与考核;5 检查设备;检查设备;6 隐患告知;隐患告知;7 隐患整改及监控档案。

      隐患整改及监控档案 10 用户管理用户管理 11 安全管理安全管理11.1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11.1.1 安全管理评价单元宜划分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与人员、安全管理评价单元宜划分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与人员、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生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生产投入、工伤保险、安全检查、隐患整改、劳动保护、重大产投入、工伤保险、安全检查、隐患整改、劳动保护、重大危险源管理、事故应急救援、事故管理、生产运行管理等危险源管理、事故应急救援、事故管理、生产运行管理等在评价工作中,可根据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划分评价单元在评价工作中,可根据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划分评价单元11.1.2 燃气企业安全管理的安全评价应符合本标准第燃气企业安全管理的安全评价应符合本标准第11.2 节和节和附录附录H 的规定 11.2 安全管理安全管理11.2.1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与人员应评价下列内容: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与人员应评价下列内容:1 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全生产委员会;2 日常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日常安全生产管理机构;3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体系;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体系;4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11.2.2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评价下列内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评价下列内容:1 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2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3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与考核;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与考核;4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落实与考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落实与考核 11 安全管理安全管理 11.2.3 安全操作规程应评价下列内容:安全操作规程应评价下列内容:1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安全操作规程;2 生产作业安全操作规程;生产作业安全操作规程;3 安全操作规程落实与考核安全操作规程落实与考核11.2.4 安全教育培训应评价下列内容:安全教育培训应评价下列内容:1 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资格;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资格;2 特种作业人员的上岗资格;特种作业人员的上岗资格;3 新员工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新员工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4 从业人员的安全再教育;从业人员的安全再教育;5 特种作业人员的复审特种作业人员的复审 11 安全管理安全管理 11.2.5 安全生产投入应评价下列内容:安全生产投入应评价下列内容:1 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和使用范围;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和使用范围;2 安全生产费用的核算;安全生产费用的核算;3 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的监管体系。

      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的监管体系11.2.6 工伤保险应评价下列内容:工伤保险应评价下列内容:1 工伤保险的覆盖;工伤保险的覆盖;2 保险费的缴纳;保险费的缴纳;3 从事高危作业人员的意外伤害保险从事高危作业人员的意外伤害保险 11 安全管理安全管理 11.2.7 安全检查应评价下列内容:安全检查应评价下列内容:1 安全检查工作的实施;安全检查工作的实施;2 安全检查的内容安全检查的内容11.2.8 隐患整改应评价下列内容:隐患整改应评价下列内容:1 隐患整改和复查;隐患整改和复查;2 事故隐患整改监督和奖惩机制;事故隐患整改监督和奖惩机制;3 向主管部门报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向主管部门报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11.2.9 劳动保护应评价下列内容:劳动保护应评价下列内容:1 职业危害告知;职业危害告知;2 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3 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4 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和记录;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和记录;5 现场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现场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 11 安全管理安全管理 11.2.10 重大危险源应评价下列内容:重大危险源应评价下列内容:1 重大危险源辨识;重大危险源辨识;2 重大危险源备案;重大危险源备案;3 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预警措施;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预警措施;4 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制度和应急救援预案;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制度和应急救援预案;5 重大危险源的检测与评估。

      重大危险源的检测与评估 11 安全管理安全管理 11.2.11 事故应急救援应评价下列内容:事故应急救援应评价下列内容:1 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2 应急救援指挥机构与应急救援组织的建立;应急救援指挥机构与应急救援组织的建立;3 应急救援预案的评审;应急救援预案的评审;4 应急救援预案的备案;应急救援预案的备案;5 应急救援器材和物资的配备;应急救援器材和物资的配备;6 应急救援培训和演练应急救援培训和演练11.2.12 事故管理应评价下列内容:事故管理应评价下列内容:1 事故管理制度;事故管理制度;2 事故台帐;事故台帐;3 事故统计分析事故统计分析 11 安全管理安全管理 11.2.13 设备管理应评价下列内容:设备管理应评价下列内容:1 设备维护保养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2 设备安全技术档案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11 安全管理安全管理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