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随班就读课堂教学与管理.ppt

39页
  • 卖家[上传人]:F****n
  • 文档编号:109127598
  • 上传时间:2019-10-2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858.50KB
  • / 3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五章 随班就读课程与教学,随班就读的质量观 几个误区: 随班就读会不会带来教育质量的整体下降? 随班就读是不是不注重残疾儿童的教育质量? 提高随班就读质量是不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1)促进残疾儿童的社会化是随班就读的基本质量要求与原则 特殊教育最根本的目标是促进儿童的社会化,能够正常融入到普通学校、普通班级、普通社会中2)通过课程与教学的调整来提高教学质量 基本原则:共性与个性;群体与差异 随班就读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共性,又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性;既要照顾到群体,又要兼顾差异 “人类差异是正常的,因此应使学习过程适合每个儿童的需要,而不是将儿童套入预先规定的有关学习速度和学习特点的假说 ——《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一、随班就读的课程,每个儿童都有独一无二的个人特点、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 应使课程适应儿童的需要,而不是使儿童的需要适应课程的设置所以,学校应为不同能力和不同需要的儿童提供相宜的课程机会 ——《萨拉曼卡宣言》、《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传统的课程模式:平行分立课程 普通学校的课程 特殊学校的课程(聋校课程、盲校课程、培智学校课程) 传统的课程模式已不能适应随班就读的发展需要。

      随班就读的课堂既不能同时使用两套课程体系,又不能直接沿用普通学校的课程随班就读的课程模式:融合参与课程 课程的特点: 1.在课程目标上,适合所有儿童,面向全体、兼顾差异 2.在课程的具体安排上,以普通学校的课程为主,适当调整,促进特殊儿童的参与 融合参与课程并不是一种全新的课程体系,而是以传统的普通学校课程为基础,经过调整的课程 3.融合参与课程是不分类的,既不分普通学校与特殊学校,也不分障碍类别而是以一种统一的普通课程框架为基础标准,然后根据每一个障碍学生的具体情况再作适应性调整融合参与课程的结构与实施,,课程的四种变式 普通课程——不需要调整的普通课程 变通课程——不改变内容,运用辅助技术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以及内容呈现的方式 增扩课程——增加学生参与普通课程学习的基本技能或知识 替代课程——根据学生的特殊需要对课程内容、目标、学习水平进行替换、改变普通课程、变通课程、增扩课程、替代课程 这四种课程之间存在层次性,只有上一种课程不能满足学生需要时,才会转向下一种课程课程的变通 改变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改变知识呈现的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绕开或补偿学生的认知缺陷,从而降低学生学习普教课程的难度。

      对于盲生来说,提供丰富的听觉信息或触觉信息来呈现课程内容盲文、录放机等的使用对于有残余视力的低视生来说,增加课程呈现的对比度如适当的放大倍数、助视器具的使用对于聋生来说,提供更多视觉信息,辅之于手语或手势语对于重听生来说,放大音量,读懂口形都是可变通的知识传导方式课程的增扩 课程增扩是指以某些方式对普通课程内容进行强化或扩展以满足学生的特殊需要它针对的不仅仅是普通课程的内容,同时也包括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参与普通课程学习所必需的技能,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其他技能增扩的主要方式是在普通课程框架的基础上采取附加、添加的方法来补充课程内容为随班就读学生增扩的特殊课程,1.视觉障碍学生需要的特殊课程 视觉障碍学生需要的特殊课程主要有盲文、生活指导、视功能训练、定向行走等 2.听觉障碍学生需要的特殊课程 听觉障碍学生需要的特殊课程主要是语言训练、沟通与交往等 3.智障学生需要的特殊课程 智障需要的特殊课程主要是社会和生活适应、语言训练、行为改变等例如,视觉障碍学生需要的增扩课程主要有阅读和书写盲文、生活指导、定向行走等 听觉障碍学生需要的增扩课程主要是语言训练 智力落后学生需要的增扩课程主要是社会和生活适应、语言训练、感觉统合训练等。

      课程的替代,课程替代是指在普通课程的基本框架下,因为学生的特殊需要而对内容、目标的调整改变 包含两个层面: 1.调整课程内容,降低课程目标 2.转换课程要求1.课程调整的基本方法:,删除:高于基本要求和用于扩展和提高的教材内容,减少数量和难度等 补充:对于原有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部分要适当增加学习与练习的数量,以达到牢固掌握基本知识的目的 变动:主要是指对教材的顺序、进度做一些较小的变动课程调整的原则:,(1)课程的调整要从特殊学生的教育目标出发 根据各类特殊学生的特点,我国专门制定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盲生、聋生、弱智学生的教育目标调整后的课程至少应该保证特殊学生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关教育目标课程调整的原则:,(2)课程的调整要从课程的特点出发 调整后的课程应保持原有课程的基本结构,应系统地呈现学科的核心知识教师应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水平的基础上选取课程的核心知识,并保证核心知识之间的逻辑体系课程调整的原则:,(3)课程的调整还应根据每个特殊学生的实际情况 特殊学生是有很大的个体差异的不同障碍种类之间、同一障碍不同障碍水平之间、同一障碍种类和水平之间的特殊学生在能力、特性等方面有很大的个体间差异。

      即使同一特殊学生的不同能力和特性之间也有差异2.转换课程要求,把一些学科性的课程内容替换为功能性的课程要求 一名智力障碍学生,对于有关四则混合运算的课程学习,就必须改变纯认知取向的学习训练,而把它调整为使用计算器进行运算来替代原有的课程要求 如果一个智力障碍的学生不能辨析“苹果”和“梨子”两个词,也不能用它们各自造句,那么可以把目标降低为将相应的字词与其实物或图片配对起来因人而异设计调整随班就读课程,首先要明确学生残疾的类别、性质、程度,然后在此基础上具体地分析它们是如何影响学生学习,以及如何满足其身心发展的特殊需要 譬如,视力、听力障碍影响课程信息的呈现和反馈,就应该采取信息转换或替代的措施;粗大运动或精细运动存在障碍,就应该提供相应的运动康复训练等;认知上学习速度慢、记忆力差,就需要考虑对学习目标、内容的调整;情绪行为方面不能遵守常规或行为失当,就应该进行行为矫正、自我监控等社会适应训练二、随班就读教学,随班就读教学是指在有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普通班级内,由课堂教学教师所实施的对包括特殊儿童在内的所有儿童的统一教学 随班就读教学活动是学校的中心任务和内容,是随班就读儿童参与的最基本的活动。

      随班就读教学对于特殊儿童的发展具有核心的意义与价值一)随班就读的教学计划,什么是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前拟定的教学内容和步骤的方案它既是进行教学活动的前提,也是进行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和检验教学成效的重要依据 对于一门课程来说,教学计划通常包括: 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什么是随班就读教学计划? 是针对班级中两类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为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或有关任务,精心设计的满足学生学习需要、补偿缺陷、发挥潜能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案随班就读教学计划包括两个部分: 一是班级教学计划即有随班就读学生所在班级的各个学科的教学计划这个教学计划由学科任课教师制定 另一是指随班就读学生的个别教学计划个别教学计划由资源教师、班主任、学科教师、家长、学生等人组成的个别教学计划小组共同制定,并经过教导处批准1.班级教学计划的内容 班级教学计划主要是指针对班级普通儿童的实际特点和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的教学计划 它的内容与一般教学计划基本相同,包含学年度或学期教学计划、单元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 由于班级内有随班就读的学生,因此,班级教学计划中的相关内容同时要兼顾到这些学生。

      2.个别教学计划的内容 随读学生基本情况 教育安置意见 教育目标 教学措施及相关服务 教育评估,随班就读教学计划的制定,1.随班就读教学计划制定的基本程序 摸清两类学生的基本情况 对两类学生进行差异比较,随班就读教学计划的制定,2.随班就读教学计划的形式 分离式教学计划(案例一) 插入式教学计划 (案例二) 并列式教学计划: 单元(案例三) 课时(案例四),(二)随班就读的课堂教学,“以全班为主,兼顾随读” “以全班为主”就是把全班的整体教学、全班同学的发展作为我们教学展开的重点 “兼顾随读” 就是在各种教学活动中注意到对随读生参与活动的安排,注意到随读生的特殊教育需要要根据普通生与随读生的共性,去寻求更多、更佳的融合点,以使他们能够在一起听课、一起练习、都得到训练和发展 同时也必须区分他们的差异与不同的目标,在同一时间段内,安排既不互相干扰,又有区别的训练与活动,分别达到自己的目的具体的讲就是:,阅读案例:随班就读学生的课堂教学,(三)随班就读教学中的合作,(1)小组合作学习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探索精神,间接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2)合作教学 合作教学模式:1+1主辅教学模式 资源教室模式:抽离式补救教学 巡回指导模式:康复训练与教学指导,(四) 随班就读学生的学业评价,评价是考核随班就读质量、提高随班就读效果的重要方式。

      评价是评估教师工作成绩的重要手段,更是评估随班就读学生发展的重要方式 随班就读学生的考核与评价是随班就读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一个难题 两种不良倾向的存在:不计成绩、不加区别的计成绩 要有利于随班就读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和提高,有利于随班就读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班就读学生学科成绩考核的参考方法 1.等第法等第可分五等,或四等,或三等,或及格、不及格 2.由任课教师、或随班生所在学校,或特殊学校、或区县单独命题 3.统一试卷,不同评分标准,对随班生适当放宽评分标准 4.统一试卷,统一评分标准,但随班生成绩加1至2个标准差 5.统一试卷,统一评分标准,但只做其中一部分,其成绩折算如做70%,则记作X十70%.,注意: 成绩的考核不宜一刀切,可从实际出发选用一种或几种进行 考卷应归档考核成绩须在考核成绩栏内注明选用上列的哪一种,以便检查督促其考核成绩可计入班平均成绩中,作为学校考核教师教学实绩的依据之一 随班就读学生不唯成绩论,应注重发展性评价一是比较学生的进步情况二是结合学生社会适合能力的发展情况避免五个倾向 防止应试倾向:既不能取消知识质量的评价,又不能将此作为唯一标准。

      防止脱离实际:评价应实事求是,不迁就、不拔高、不留水份、不搞形式主义 防止静止观点:不把学生看死,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使其有成功感,树立其自信心 防止片面观点:评价还须汪意随班就读学生素质发展的特殊性和全面性,防止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片面性 防止弄虚作假:评价须有真心、真情、真感,避免说教和套话、空话、假话第四次作业,编写或查找一例随班就读教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1.2 乘法的初步认识(二)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图片版 含答案).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2.2 2、3、4的乘法口诀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5 解决问题(2)(教案)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doc 2025秋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2 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教案)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3 逐层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年秋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金木水火土集体备课(教案)设计.doc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2 按不同的标准分类整理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年秋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案设计(第6单元).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1 按一定的标准分类与整理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四年级教学设计人教版四上第一单元第3课时亿以内数的写法 教学设计.doc 2025秋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3 带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案)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1 观察物体(1)(教案)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docx 2025年秋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设计.docx 2025年秋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天地人集体备课教案设计.doc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第二单元 整理和复习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年秋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卷(附答案).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2.5 解决问题(一)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2.3 乘加、乘减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2.6 解决问题(二)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