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的现场鉴别及描述手册.doc
19页岩土的现场鉴别与描述手册"2012—09—20 发布国土工程地质勘察0904岩土的现场鉴别与描述粘性土、粉土的现场鉴别 表B-1鉴别方法粘土粉质粘土粉土湿润时用刀切切面非常光滑,刀刃有粘腻的阻力稍有光滑面,切面规则无光滑面,切面比拟粗糙用手捻摸的感捻摸湿土有滑腻感,当水分较大时极易粘手,感觉不到有颗粒的存在仔细捻摸感觉到有少量细颗粒,稍有滑腻感,有粘滞感感觉有细颗粒存在或感觉粗糙,有轻微粘滞感或无粘滞感粘着程度湿土极易粘着物体〔包括金属与玻璃〕,枯燥后不易剥去,用水反复洗才能去掉能粘着物体,枯燥后容易剥掉一般不粘着物体,干后一碰就掉湿土搓条情况能搓成小于0.5mm的土条〔长度不短于手掌〕手持一端不致断裂能搓成0.5~2mm的土条能搓成2~3mm的土条干土的性质坚硬,类似器碎片,用锤击才能打碎,不易击成粉末用锤易击碎,用手难捏碎用手很易捏碎粘性土状态的现场鉴别 表B-2稠度状态坚硬硬塑可塑软塑流塑粘土干而坚硬,很难掰成块1、用力捏先裂成块后显柔性,手捏感觉干,不易变形2、手按无指印1、手捏似橡皮有柔性2、手按有指印1、手捏很软,易变形,土块掰时似橡皮2、用力不大就能按成坑土柱不能直立,自行变形粉质粘土干硬,能掰开或捏成块,有棱角1、手捏感觉硬,不易变形,土块用力可打散成碎块2、手按无指印1、手按土易变形,有柔性,掰时似橡皮2、能按成浅坑1、手捏很软,易变形,土块掰时似橡皮2、用力不大就能按成坑土柱不能直立,自行变形 粉土湿度的现场鉴别 表B-3湿度稍湿湿很湿鉴别特征土扰动后不易握成团,一摇即散土扰动后能握成团,摇动时土外表稍出水,手中有湿印,用手捏水即吸回用手摇动时有水流出,土体塌流成扁圆形砂土现场鉴别 表B-4鉴别特征砾砂粗砂中砂细砂粉砂颗粒粗细约有1/4以上颗粒比荞麦或高梁粒〔2mm〕大约有一半以上颗粒比小米粒〔0.5mm〕大约有一半以上颗粒与砂糖或白菜籽〔>0.25mm〕近似大局部颗粒与粗玉米粉〔>0.1mm〕近似大局部颗粒与小米粉近似枯燥时的状态颗粒完全分散颗粒完全分散,个别胶结颗粒根本分散,局部胶结,胶结局部一碰即散颗粒大局部分散,少量胶结,胶结局部稍加碰撞即散颗粒少局部分散,大局部胶结〔稍加压即能分散〕湿润时用手拍后的状态外表无变化外表无变化外表偶有水印外表有水印〔翻浆〕外表有显著翻浆现象粘着程度无粘着感无粘着感无粘着感偶有轻微粘着感有轻微粘着感砂土湿度的现场鉴别 表B-5湿度稍湿很湿饱和鉴别特征呈松散状,用手握时感到湿、凉、放在纸上不会浸湿,加水时吸收很快可以勉强握成团,放在手上有湿感、水印,放在纸上浸湿很快,加水时吸收很慢钻头上有水,放在手掌上水自由渗出碎石、卵石土密实度的现场鉴别 表B-6状态天然陡坎或坑壁情况骨架和充填物挖掘情况钻探情况说明密实天然陡坎稳定,能陡立,坎下堆积物少;坑壁稳定,无掉块现象骨架颗粒含量大于总重的70%,呈交织排列,连续严密接触,孔隙填满,坚硬密实,掏取大颗粒后填充物能成窝形,不易掉落用镐挖掘困难,用撬棍方能松动,用手掏取大颗粒极困难用镐挖掘困难,用撬棍方能松动,用手掏取大颗粒极困难1、密实程度按表列各项综合确定2、本表不包括半胶结的碎石、卵石土3、本表未考虑风化和地下水影响中密天然陡坎不能陡立或陡坎下有较多的坍塌物,自然坡大于颗粒的安息角骨架颗粒含量占总重的60~70%,呈交织排列,大局部接触,疏密不均,孔隙填满,填充砂土时掏取大颗粒后填充物难成窝形用镐可挖掘,用手可掏取大颗粒钻进较困难,冲击钻探时钻杆和吊锤跳动不剧烈稍密不能形成陡坎,自然坡接近于颗粒的安息角坑壁不能稳定,易发生坍塌骨架颗粒含量小于总重的60%,排列混乱,大局部不接触,而被填冲物包裹填充砂土时,掏取大颗粒后砂随即坍塌用镐易刨开,手锤轻击即可引起局部塌落钻进较容易,冲击钻探时钻杆稍有跳动ASTM1.干强度试验塑制一个立方体或球形的土样,在太阳下或空气中风干,也可以在不超过110℃的烘箱烘干,用手指捏压的方法试验土的干强度。
干强度等级手感特征无干强度或干强度很低仅用手压就碎低干强度用手指能压成粉末中干强度要用相当大的压力才能将土样压得粉碎高干强度用手指虽然能压碎,但不成粉末状极高干强度不能在大拇指和坚硬外表土之间压碎2.剪胀性-摇震反响制备很软但不粘手的土膏,做成饼状,放在手中,手掌作水平摇动,并用这只手的手背有力地敲击另一只手,记下土膏的反响,然后用手指侧向挤压土样并记下其反响摇震反响等级观察到的反响反响迅速摇动时水很快在外表渗出〔外表发光〕,挤压时很快消失〔外表变暗〕反响缓慢如果需要用力敲打才能使水从外表渗出,且挤压时外表改变甚少无反响看不出试样有什么变化3.塑性搓条试验-韧性将做完剪胀性试验的土样搓成直径3mm的土条,然后将土条迭成团在滚搓,至3mm时如不断裂则继续折迭成团后再滚搓,直到土团碎裂,记下滚搓时的压力大小和土条软硬的手感韧性等级土条滚搓的成型特点弱和软在接近塑限含水量时,只能用很轻的压力搓滚,土条极易碎裂,碎裂以后土条不能再重塑成土团中等在接近塑限含水量时,需要用中等压力搓滚,几英寸长的土条能支持其自身的重量,并在碎裂以后可以捏拢重塑成土团,但轻搓又碎裂很硬在接近塑限含水量时,需要用相当大的压力搓滚,几英寸长的土条能支持其自身的重量,在碎裂之后土条可以重塑成土团4.ASTM按目力鉴别结果划分土类土名干强度摇震反响韧性可塑性描述砂质粉土无—很低快弱—软无—稍有粉土很低—低快弱—软无—稍有粘质粉土低—中快—慢中硬稍有—中等砂质粘土低—高慢—无中硬稍有—中等粉质粘土中—高慢—无中硬稍有—中等粘土高—很高无很硬高有机粉土低—中慢弱—软稍有有机粘土中—很高无中硬中—高1979"土质学及土力学"光泽反响:用小刀切开稍湿的土,并用小刀抹过土面,观察土面有无光泽以及粗糙的程度。
摇动试验:用含水量接近饱和的土搓成小球,放在手掌上左右摇晃,并以另一手震动该手,如土球外表有水渗出并呈现光泽,但用手指捏土球时水分与光泽很快消失,称摇震反响反响迅速的表示粉粒含量较多,反之粘粒含量较多韧性试验:将土调成含水量略高于塑限、柔软而不粘手的土膏,在手掌中搓成约3mm的土条,在搓成土团二次搓条,根据再次搓条的可能性,分为低韧性、中等韧性、高韧性三种干强度试验:将风干的小土球,用手指捏碎的难易程度来划分土的目力鉴别土类光泽反响摇动试验韧性试验干强度试验粉土土面粗糙摇动时出水与消失都很迅速土条不能在搓成土团后重新搓条易于用手捏碎和碾成粉末粉质粘土土面光滑但无光泽反响很慢或根本上没有反响可以再搓成土团,但手捏即碎裂用力才能捏碎,容易折断粘土土面有油脂光泽没有反响能再搓成土团后再次搓条,用手指压不碎捏不碎,抗折强度大,断后有棱角,断口光滑土的简易鉴别、分类和描述第一节 简易鉴别方法1.1条 土的简易鉴别方法适用于本标准第2.0.6条中的各类土,其中特殊土的分类定名还应该遵照本标准第3.0.15条的规定 1.2条 本方法用目测法代替筛分析法,以确定土颗粒组成及其特征;用干强度、手捻、搓条、韧性和摇震反响等定性方法,代替用仪器测定土的塑性。
1.3条 土中有机质应按本标准第2.0.5条的规定鉴别 1.4条 确定土粒粒组含量时可将研散的风干试样摊成一薄层,凭目测估计土中巨、粗、细粒组所占的比例再按第三章中的有关规定确定其为巨粒土、粗粒土〔砾类土或砂类土〕或细粒土 1.5条 干强度试验时应将一小块土捏成土团,风干后用手指捏碎、掰断及捻碎根据用力的大小区分为: 一、很难或用力才能捏碎或掰断者为干强度高; 二、稍用力即可捏碎或掰断者为干强度中等; 三、易于捏碎和捻成粉末者为干强度低 注:当土中含碳酸盐、氧化铁等成分时会使土的干强度增大,其干强度宜再用湿土作手捻试验,予以校核1.6条 手捻试验时应将稍湿或硬塑的小土块在手中揉捏,然后用拇指和食指将土捻成片状,根据手感和土片光滑度可区分为: 一、手感滑腻,无砂,捻面光滑者为塑性高; 二、稍有滑腻感,有砂粒,捻面稍有光泽者为塑性中等; 三、稍有粘性,砂感强,捻面粗糙者为塑性低 1.7条 搓条试验时应将含水量略大于塑限的湿土块在手中揉捏均匀,再在手掌上搓成土条,根据土条不断裂而能到达的最小直径可区分为: 一、能搓成直径小于1mm土条者为塑性高; 二、能搓成直径为1~3mm土条而不断者为塑性中等; 三、搓成直径大于3mm的上条即断裂者为塑性低。
1.8条 韧性试验时应将含水量略大于塑限的土块在手中揉捏均匀,然后在手掌中搓成直径为3mm的土条,再揉成土团,根据再次搓条的可能性,可区分为: 一、能揉成土团,再搓成条,捏而不碎者为韧性高; 二、可再揉成团,捏而不易碎者为韧性中等; 三、勉强或不能再揉成团,稍捏或不捏即碎者,为韧性低 1.9条 摇震反响试验时应将软塑至流动的小土块捏成土球,放在手掌上反复摇晃,并以另一手掌振击此手掌,土中自由水将渗出,球面呈现光泽;用二手指捏土球,放松后水又被吸入,光泽消失根据上述渗水和吸水反响快慢,可区分为: 一、立即渗水及吸水者为反响快; 二、渗水及吸水中等者为反响中等;三、渗水吸水慢及不渗不吸者为反响慢或无反响 第二节 鉴别分类 2.1条 巨粒土和粗粒土可根据本标准第4.1.4条的目估结果,按表3.0.2、表3.0.5及表3.0.6的规定进展分类定名 2.2条 细粒土可根据本标准第4.1.3条和第4.1.5条至第4.1.9条的试验结果,按表4.2.2进展分类定名 半固态时的干强度硬塑—可塑态时的手捻感和光滑度土在可塑态时软塑—流动态时的摇震反响土类代号土条可搓成的最小直径〔mm〕韧性低—中粉粒为主,有砂感,稍有粘性,捻面较粗糙,无光泽>3或3~2低—中快—中ML中—高含砂粒,有粘性,稍有滑腻感,捻面较光滑,稍有光泽2~1中慢—无CL中—高粉粒较多,有粘性,稍有滑腻感,捻面较光滑,稍有光泽2~1中—高慢—无MH高—很高无砂感,粘性大,滑腻感强,捻面光滑,有光泽<1高无CH注:凡呈黑灰色有臭味的土,应在相应土类代号后加代号“O〞,如MLO、CLO、MHO、CHO。
第三节 土状态描述 3.1条 在现场采样和试验室开启试样时,应按以下容描述土的状态: 一、粗粒土:通俗名称及当地名称;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巨粒、砾粒、砂粒组的含量百分数;土颗粒形状〔圆、次圆、棱角或次棱角〕;土颗粒的矿物成分;土颜色和有机质;细粒土成分〔粘土或。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