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奇奇的“多动症”.doc
6页浅谈奇奇的“多动症”摘 要:这是对一个老师口中的“多动症”幼儿四个星期的观察,在期间对该幼儿的深入了解,发现该幼儿并非患有多动症让该幼儿成为“特殊”个体的原因有很多,由此,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关键词:多动症 特殊 态度某幼儿园大(三)班有个比较特殊的小男孩名叫奇奇(化名),老师都认为该幼儿患有多动症,他的家长也曾带他外出就诊,但医生无法给出正确的结论,当奇奇小朋友重回班级后,老师眼中的奇奇就真的成了个“特殊”的孩子,从此,奇奇的座位总是在最边一组上的最后一排,老师上课几分钟后,豆豆都会被批评:“奇奇,请你坐正、奇奇,请你······”等教师让幼儿室内活动时,也总会有许多孩子告奇奇的状,因此,教师里总会有“奇奇,请你······”的声音,由此,也引发了我对奇奇小朋友观察的兴趣1、前言室内活动是孩子在幼儿园内做得最多的活动,该班级的室内活动分两种,一种时让幼儿自由游戏;另一种,由教师组织手工活动,在这些时候,老师接到的告状大都是由奇奇引发的“案件”案件一:奇奇一个人在涂从家里带来的涂色本,有个小朋友也在涂,刚还那个小朋友蓝色彩笔没有墨了,而奇奇也在用自己的蓝笔,那个小朋友直接夺了他手中的笔,奇奇说:“你快还我,我都快画好了!”说完,准备把笔抢回,那小朋友不还。
奇奇一手捏笔,另一只手掐着那个小朋友,直到抢回了笔,他又继续画自己的,而那位小朋友却跑去向老师告状,奇奇被老师骂了一顿,却一直在涂颜色,那个下午,他没有和任何人说过话案件二:老师从卫生间走出来,生气的问小朋友:“是谁上厕所没有冲水?”所有的小朋友都说:“是奇奇!”奇奇茫然的看着老师,小声说:“我早上没上过厕所老师生气的要求奇奇去冲,奇奇低着头进了卫生间,冲了水,那个上午,奇奇也没和任何人讲过话奇奇在园内的生活,每天都会被批评无数次,只要事情与奇奇有关,老师都不会耐心的问清原因,而是直接“警告”奇奇,再调皮就把他送去小班每当这个时候,奇奇都会安静的,不辩解,一天中,只要接到“警告”后,奇奇就会望门外,只到接园时,一看到他的妈妈他就会笑着跑到妈妈的身边,奇奇这个时候会忘记跟老师说再见,而奇奇的妈妈也从不与老师交流或了解奇奇的表现奇奇每天到幼儿园,与妈妈说再见后,都会神情冷漠的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又继续重复他“特殊”的一天2、引发多动的原因2.1孩子的气质类型从对奇奇小朋友一个月的表现可以看得出,奇奇小朋友的气质类型他容易察觉别人不易察觉的事情在做实验或上科学课的时候,一些细微的差异,他会发现到,有时候会告诉身边的小朋友。
他不太喜欢说话,一个人玩的时间比较多有其他小朋友凑过来的时候会厌烦的把他们推开,当小朋友不走,他会攻击其他的小朋友他情绪不容易外露,遇到开心的事会笑,但受到老师表扬或批评的时候会面无表情,在园里受委屈,也可以毫无表情,但看到妈妈之后,会忘掉园内的事,也不会像妈妈告状从他一系列的表现可以看出,他是个偏抑郁质的孩子,他敏感、受到拒绝,便会一整天孤僻,有时候也会因此对老师产生反感情绪,表现出不愿意听老师的话,不按老师的要求做事,只做自己的事,因此,就在老师的批评中、拒绝中,变成了一个“特殊”甚至是患有多动症的孩子2.2老师对该幼儿的“特别”态度每当某件事是关于奇奇的,老师的第一个反应都是:一定是奇奇的错有小朋友和奇奇发生冲突,老师都不会多加了解情况,就直接批评奇奇,时间长了,奇奇就不会像其他小朋友一样想向老师解释,取得老师的理解,而是对批评没有反应,继续做自己的事这一系列的事情,造成了奇奇对老师本人以及老师说话内容不再感兴趣,无论上课还是室内活动,奇奇都没有兴趣再注意老师说什么?要求什么?2.3教师影响下,同伴对该幼儿的态度幼儿的模仿力极强,一般都会把家长、老师作为模仿对象班上的绝大多数幼儿都会关注老师的行为及处事,从中自然模仿。
幼儿看到老师对奇奇的态度后,都会自然的觉得奇奇是个坏孩子,因此,他做什么事都是错的,只要有什么坏事出现不知道“罪犯“的时候,孩子们都会异口同声的回答:“是奇奇干的!”2.4父母性格的影响父母通过自己的语言、表情、行为,用自己立身处世的态度和世界观、价值观,向孩子的性格进行立体渗透,在教育这身上留下无数痕迹如父母热情和蔼、作风民主,孩子容易养成独立、协作、直爽、善交际等良好的性格特征;如父母冷淡严厉、专制压制,就容易造成孩子胆怯、顺从、依赖、固执、冷酷、残忍等不良性格特征奇奇小朋友的父母从不一起接园,一般是由他的妈妈来接,他妈妈性格比较内向,极少与人交流,从不像其他家长一样与老师交流孩子的近况,也不主动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不与老师打招呼,每次都是急匆匆的接着奇奇就走,受这样的影响,奇奇的待人接物也与他的母亲有点像,少于与同伴交流,不愿与人交谈2.5教师的儿童观与职业道德在学前教师的职业道德,爱护儿童中指出,学前教师热爱儿童不是出于个人情绪的爱,不是个人的好恶,不是自然的爱而是理智的爱显然,奇奇班上的老师对奇奇的“爱”是带着浓重的个人色彩,再提到教师集体和家长要互相尊重、团结,奇奇老师与家长的联系基本是为零的。
很显然,奇奇老师总认为“听话”的孩子、基本上顺着老师心意走的孩子是好孩子;先告状的孩子一定是对的一方,而不愿更多的去弄清原因,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从而助长了一些孩子告状的行为,也伤害了另一些孩子的心灵,被伤害的孩子在园内变得没有安全感,不信任老师与同伴,对老师、同伴从心里上的排斥,造成了他们不合群、“捣乱”、不听话等一些老师不喜欢的行为3、对奇奇的指导策略3.1不轻易给幼儿下结论——多动症表现的分析老师对奇奇小朋友的“特殊待遇”,完全是因为奇奇小朋友曾外出就诊后,让老师更加坚定的认为:奇奇就是有多动症,正因为有病,他的家长才会带他去看病因此,奇奇在老师的眼里,他就是一个特殊的小孩,他做错事就骂他,但是要是某一天没人告他的状,老师便会觉得不正常那奇奇小朋友是真的有病吗?老师们的“诊断”是对的吗?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疾病,主要指智力接近正常的儿童,以注意缺陷、多冲动为主要表现,并可伴有知觉和认识障碍、中枢神经失调的一种综合症,主要表现为易分心、易激动、好冲动、坐立不安等,与人交往时缺乏正常的谨慎与克制,做事常常有始无终、呆想、破坏自己的东西、学习能力差、动作不灵活、言语有一定问题。
他的确实需要医疗机构认真综合诊断才能下定论的因此,多动症并不是家长和教师能随便下结论的上述多动症的特征中,不能以一两个特征给幼儿冠以多动症,奇奇的“病”医生都没有下结论,而且还有医学的临床诊断教师要慎重对待幼儿的多动现象,既不能轻率的把幼儿的爱动和闹情绪现象归为多动症,也不能忽视幼儿注意的不稳定、与老师闹情绪的现象,教师要善于分析幼儿不稳定的原因,注重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在活动中,逐渐提高幼儿的注意力水平3.2端正儿童观,尊重和赏识每个幼儿当前的教育领域正在进行一场深刻的教育观、儿童观的变革而我们的老师却还守着陈旧的、甚至是错误的观点来教育我们的孩子,这样下去还会有多少个奇奇受伤?老师儿童观的改革显得十分重要,我们的老师应当做到尊重和赏识每个幼儿3.3家长以身作则,充分了解孩子,关心他们的思想与表现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要求家长要以身作则,待人接物应给孩子做好榜样,主动与人打招呼、待人和善,让自己的孩子也学会礼貌待人父母还应当充分了解孩子,关心他们的思想、兴趣、学习、劳动、交友与待人接物在日常生活中应挤出时间与孩子谈心,分享他的挫折、喜悦,做他的听众,帮自己的孩子解决难题,对自己子女的理想、性格、能力、爱好、气质类型做到心中有数,改变自己的教养方式。
综上所述,该园大班小朋友奇奇,其实并非是真的有多动症,而是教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方法、方式用的不恰当,家园联系的断层,造成了对孩子的“误解”,在教学生活中,教师应当注意自身素质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让每一个孩子在阳光下无差异的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