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最新海洋科学导论-复习资料.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1980****057
  • 文档编号:274463185
  • 上传时间:2022-04-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52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最新海洋科学导论-复习资料 海洋科学导论试题 一、填空题 1、按照海所处的位置可将其分为陆间海、内海和边缘海,据此则东海属于边缘海海,渤海属于内海,地中海属于陆间海海 2、一只船在极地融冰区通过时, 船只不能前进或进速甚为缓慢,这就是”死水”现象.其原因是在淡咸水的界面上产生内波 3、海水的沸点和冰点与盐度有关,即随盐度的增大,沸点升高而冰点下降 4、源地和形成机制相近,具有相对均匀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及大体一致的变化趋势,而与周围海水存在明显差异的宏大水体称为水团,温-盐特性作为分析水团的主要指标 7、地球绕地月公共质心公转所产生的公转惯性离心力与月球引力的合力称为引潮力9、海洋中水的收入主要靠降水、径流和融冰;支出主要有蒸发 和结冰 10、大洋西岸流线密集、流速大;而大洋东岸稀疏、流速小,这种现象被称为洋流西向强化 11、深水波的群速为波速的一半;浅水波的群速与波速相等,群速也可视为波动能量的传递速度 12、根据潮汐静力理论,在赤道上永远出现正规半日潮;当月赤纬不等于0时,两极高纬地区出现正规日潮;当月赤纬不等于0时,在其他纬度上出现日不等现象,越靠近赤道,半日潮的成分越大,反之,越靠近南、北极日潮的成分越显著。

      13、活动型大陆边缘是全球最强烈的构造活动带,集中分布在太平洋东西两侧,故又称太平洋型大陆边缘,其可进一步分为岛弧亚型和安第斯亚型两个亚型 14、Wilson旋回将大洋盆地的形成和构造演化归纳为胚胎期、幼年期、成年期、衰退期、终了期和遗痕期据此则东非大裂谷属于胚胎期,而大西洋属于成年期 3、水分子由水面逃出和同时回到水中的过程达到动态平衡时,水面上水汽所具有的压力称为饱和水汽压 6、大洋上层西边界流主要有湾流、黑潮 7、表面波的恢复力主要为重力,而内波的恢复力则为科氏力和弱化重力 8、海洋向大气提供热量有两种方式分别是潜热输送和感热交换 9、深层环流的驱动力是海水密度差异 12、在不考虑海水的湍应力和其它能够影响海水流动的因素时,在水平压强梯度力作用下运动的海水,当其水平压强梯度力与科氏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的定常流动称为地转流 13、海水混合的方式主要有分子混合、涡动混合和对流混合 14、对小振幅重力波而言,深水波波速取决于波长,而浅水波波速取决于水深 1. 2.1.3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大圈层构成。

      2. 2.2.2海洋的划分------ 世界大洋通常被分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所组成 3. 2.3.2大陆边缘------ 太平洋型大陆边缘活动性可分为(岛弧亚型)和(安第斯亚型)两种类型 4. 2.3.2大陆边缘------ 大陆边缘是(大陆)与(海洋)之间过度带组成,其构造活动性分为 (稳定性)和(活动型)两大类 5. 2.3.2大陆边缘------ 稳定性大陆边缘是由(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隆)三个部分组成 6. 2.5.4大洋沉积-----海洋沉积分类具体是指(水深分布)、(成分粒度)和(成因)沉积三种主要形式类型 7. 大洋盆地形成和演化为(胚胎期)、(幼年期)、(成年期)、(衰退期)、(终了期)、(遗痕期)六个阶段,即Wilson旋回 8.现代陆架分布的沉积物是(残留沉积)、(现代沉积)、(准残留沉积)三种物质构成 大洋沉积物按成因分类可划分5种类型,分别为(远洋粘土)、(钙质生物)、(硅质生物)、(陆源碎屑)、(火山碎屑沉积) 9.边缘海盆的形成演化为(残留型)、(大西洋型)、(陆缘张裂型)、(岛弧张裂型)四个类型。

      10. 7 .1.2 潮汐不等和潮汐类型-----海洋学通常将潮汐类型分为(正规半日潮)、(不正规半日潮)、(正规日潮))、(不正规日潮)四种类型 一、名词解释 1、海洋科学:研究地球上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与其变化规律,以及和开发与利用海洋有关的知识体系 2、海洋科学分支:物理海洋学、化学海洋学、生物海洋学、海洋地质学、环境海洋学、海气相互作用以及区域海洋学等 3、海洋科学研究的对象及特点:特殊性与复杂性: 1.它明显地依赖于直接的观测 2.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方法,在海洋科学研究中越来越显示其作用 3.学科分支细化与相互交叉、渗透并重,而综合与整体化研究的趋势日趋明显 4、海岸:是高潮线以上狭窄的陆上地带,大部分时间裸露于海水面上,仅在特大风暴或暴风浪时才被淹没,又称潮上带 5、海湾:是洋或海延伸进大陆且深度逐渐减小的水域,一般以入口处海角之间的连线或入口处的等深线作为与洋或海的分界 6、海峡:两端连接海洋的狭窄水道 7、大陆架:邻接海岸但在领海范围以外深度达200m或超过此限度而上覆水域的深度容许开采其自然资源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底土以及邻近岛屿与海岸的类似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8、大陆坡:是一个分开大陆和大洋的全球性巨大斜坡,其上限是大陆架外缘(陆架坡折),下限水深变化较大。

      9、大陆隆:又称大陆裾或大陆基,是自大陆坡坡麓缓缓倾向洋底的扇形地,位于水深2000—5000m 10、莫霍面:地壳同地幔间的分界面 11、岛弧:大陆边缘的岛屿在平面分布上多呈现弧形凸向洋侧 12、海滩:是高低潮之间的地带,高潮时被水淹没,低潮时露出水面,又称潮间带 13、海沟:是由于板块的俯冲作用而形成的深水狭长洼地,往往作为俯冲带的标志 14、中央裂谷:大洋中脊的轴部都发育有沿其走向延伸的断裂谷地,向下切入约1—2m,宽至十至一百多千米 15、位温:海洋中某一深度(压力为p)的海水微团,绝热上升到海面(压力为大气压P0)时所具有的温度 16、大洋中脊:又称中央海岭,是指贯穿世界四大洋、成因相同、特征相似的海底山脉系列 17、大洋盆地:是指大洋中脊坡麓与大陆边缘(大西洋型的大陆隆、活动型的海沟)之间的 广阔洋底,约占世界海洋面面积的二分之一 18、热容:海水温度升高1k(或1C°)时所吸收的热量 19、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海水热容 20、饱和水蒸气压:水分子由水面逃出和同时回到水中的过程达到动态的平衡时,水面上水汽所具有的压力 21、“死水”现象:一只船在极地融冰区通过时, 船只不能前进或进速甚为缓慢,这就是”死水”现象.其原因是在淡咸水的界面上产生内波. 22、八分算潮法:八分算潮法计算公式为第一高潮时=0.8×[农历日期-1(或16)]+高潮间隙 第二高潮时为第一高潮时+或-12小时25分 23、最小风时:在定常风的作用下,对应于风区内某点,风浪达到定常状态所用的时间是一定的,这段时间称为最小风时。

      或者说,对应于某一风区(长度),风浪成长至理论上最大尺度所经历的最短时间称为最小风时 24、最小风区:当实际风时一定时,当然对应于某一风区(长度)内的波浪达到定常状态,此一风区长度称为最小风区最小风区的定义为,对应于某一风时,风浪成长至理论上最大尺度所需要的最短距离当实际风区小于最小风区时风浪为定常状态,反之为过渡状态 二、简答题 25.风浪与涌浪的区别?形成风暴潮的条件? 风浪:当地风产生,且一直处在风的作用之下的海面波动状态;特征:往往波峰尖削,在海面上的分布很不规律,波峰线短,周期小,当风大时常常出现破碎现象,形成浪花涌浪:海面上由其他海区传来的或者当地风力迅速减小、平息,或者风向改变后海面上遗留下来的波动;特征:波面比较平坦光滑,波峰线长,周期、波长都比较大,在海上的传播比较规则 形成风暴潮一般有三个条件:一是有利的地形,即海岸线或海湾地形呈喇叭口状,海滩平缓,使海浪直抵湾顶,不易向四周扩散二是持续的刮向岸的大风,由于强风或气压骤变等强烈的天气系统对海面作用,导致海水急剧升降三是逢农历初一、十五的天文大潮,它是形成风暴潮的主体当天文大潮与持续的向岸大风遭遇时,就形成了破坏性的风暴潮。

      ☆[风浪的三种状态] ?过渡状态:风吹到大洋上,风浪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大风浪的成长取决于风时长短 ?定常状态:指恒定的风长时间吹在有限的水域上,使海面各点的风浪要素趋于稳定 ?充分成长状态:风速越大,风时越长,风浪就越发展但风浪的发展不是无限的,当波陡接近1/7时,波浪开始破碎这是因为风传给风浪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增大波高,一部分消耗于涡动摩擦,当风传给风浪的能量与涡动摩擦消耗的能量相平衡时,风浪不再继续增大,即风浪达到极限状态,这种状态称为风浪充分成长 风浪成长主要与风速、风区和风时有关另外,还受水深及海域特征等因素影响浅水海区风浪不易发展,海底地形可能改变波向 海流部分 描述海流方法 拉格朗日方法—跟踪水质点运动 欧拉方法—同一时间观测海流 海流运动方程 一、运动方程: 牛顿第二定律 二、连续方程: 质量守恒定律 风海流:海面在稳定风场长时间作用下,当垂直湍流引起的 水平摩擦力 与 水平科氏力 平衡时,所形成的海水稳定流动 [基本假定]1.稳定风场只沿y 轴吹,切长时间作用。

      2.水深无限,海水密度均匀分布,海面水平 3.只考虑垂直湍流引起的水平摩擦力 4.科氏力不随纬度变化 [世界海洋表层(0-1000m)主要海流的分布特征] 1、海流隔赤道大致呈南北对称而流动 2、亚热带海域存在着高气压性(北半球为顺时针、南半球为逆时针)大的环流 3、黑潮、墨西哥湾暖流、东澳大利亚海流、巴西海流那样的强劲海流都存在于大洋的西岸 4、大部分表层海流一年中的流向基本相同,仅印度洋西北部的索马里海流因季节风的影响夏季流向东 北、冬季流向西南 28.半日潮时简易算法? 平均波高N 为在固定点连续观测到的波高总数1/p 大波平均波高p 为在固定点连续观测到的N 个波高中前N /p 1/p 表示当p =3时,H 1/3称为1/3大 波平均波高(有效波高);当p =10时,称为1/10大波平均波高(显 著波高) 其余依次类推平均周期N 为在固定点连续观测到的周期总数1/p 平均周期N 、p 同上。

      当p =3时称为有效周期T 1/3;当p =10时称为1/10平均周期依次类推通常有T 1/3= 1.15平均 周期,T 1/10=1.31平均周期,T 1/10=1.14T 1/3 一天内有两次高潮,两次低潮,潮周期约为12小时25分,称作半日潮 正规半日潮:一个太阴日(24时50分)内,有两次高潮两次低潮,潮差相等相应的港口称为正规半日潮港 高潮时=(日差)0.8×+高潮间隙低潮时=高潮时-6时12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