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地学考试题上课讲义.docx
14页草地学考试题1. 草地概念是什么?通常 steppe ,veld ,pampas ,prairie savanna 指的是哪地方的草 地?草地(grassland)是具有一定面积和牧用价值的植被及其生长地的总体,是畜牧业生产资料,并具有多种用途的植物资源,同时也是生态保护和人类生存 鹅重要条件Steppe 斯太普 欧亚大草原 ,西伯利亚大草原 平坦,广大,中旱生丛生禾草 为主Veld 维尔德 南部非洲,干旱而灌从较多的草原Pampas 潘帕斯 拉丁美洲,南美洲大草原,稀树高原草地Prairie 普列里 北美洲大草原Savanna 萨王纳 热带或亚热带稀树大草原2. 饲用植物的株丛类型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在生产中如何利用这些特点?1) 上繁草:植株高达,高 50~70厘米或更高,株丛多半是生殖枝和长营养枝, 茎上的叶片分布比较均匀这类牧草常用作建立割型人工草地,割草后留茬的 产量不超过总产量的 5-10%羊草、赖草、披碱草、无芒雀草、鸭茅、象草、 猫尾草、苜蓿等属于上繁草2) 下繁草:植株矮小,高度一般不超过 50厘米,株丛多半是短营养草,大量 叶片集中于株丛基部,收割后的留茬数量大,约占总产量的 20-60%。
因此这类 牧草适合于放牧利用草地早熟禾、羊茅、针茅、冰草、白三叶等属于下繁 草3)半上繁草:长营养枝于短营养枝约各占一半,介于上繁草于下繁草之间,植 株高度约 50~70厘米,收割或放牧后产生稠密而多叶的再生草,适合割牧兼 用多年生黑麦草、草地羊草、新麦草、杂三叶、红三叶黄花苜蓿等属于半上 繁草4)莲座丛草:根出叶成叶簇状,没有茎生叶或茎生叶很小由于它们比较矮 小,因此在长期放牧而变坏的草地上最普遍,饲用价值普遍不大蒲公英、车 前、凤毛菊等属于莲座丛草3. 什么是分蘖?多年生草类枝条形成有哪几种类型? 分蘖指枝条自地表或地下茎节,根颈,根蘖上形成枝条的现象1根茎状草类 2 疏丛状草类 3密丛状草类 4根茎疏丛状草类 5匍匐茎草类 6轴根 性草类 7根蘖性草类 8粗壮须根状草类 9 鳞茎型草类4. 营养繁殖和营养更新有什么区别?多年生草类营养繁殖和更新的器官主要有 哪些?为什么天然草地上的植物多以营养繁殖为主?1)营养繁殖:从植物体的某一营养器官部分获得一个完整的植株个体2)多年生草类营养繁殖与更新的器官是:匍匐茎,根茎,块茎,鳞茎,分蘖节 及其许多它们的衍生物和多度类型,如根蘖3)多年生草类主要以营养繁殖为主,种子繁殖所占比重小。
在放牧场和割草场 上,牧草在结实之前就被家畜采食或收割,没有机会形成种子;有机会形成种 子的牧场,种子不宜发芽,就是发芽也得不到生长发育的机会;即使发育成幼 苗,也难以发育形成新的植株5. 牧草再生能力的概念是什么?有几种表示方法,各是什么?哪些因素影响牧 草的再生能力?牧草牧草被收割或放牧后重新恢复绿色株丛的能力叫牧草的再生性一般以 再生速度,再生次数,再生草产量三个指标衡量影响因素:牧草的生物学特性,牧草的种类,品种,豆科牧草,禾本科牧 草牧草生长地的自然环境条件,日照,温度,雨量,地势,土壤水分,养分 条件(生长地条件好的,能加强其再生)6. 多年生草类的营养价值表现在哪几方面,营养价值的高低受哪些因素的影 响?营养成分,多年生草类营养物质的消化率,饲用植物的适口性影响饲草化学成分的因素:1)从植物的生育期来看,随植物的生长,化学成 分的含量显著不同2)从植物种类来看,含蛋白质高的是豆科和百合科葱属, 其次是禾本科和杂草类3)从植物的生态类型来看,化学成分的特点与环境条 件特别是土壤有密切关系4)植物的不同器官和部位营养成分含量不同影响消化率的因素:1)动物方面:动物种类,动物年龄 2)饲草方面:植物 生长阶段,植物的不同部位,日粮的组分。
影响适口性的因素:牧草的化学成分,牧草的生长期,牧草的形态特点,家 畜的种类不同的家畜或家畜的不同体况,不同肥度和饱食度,对同一种牧草 喜食程度也大不相同7. 简述饲料中常规成分的测定方法,其中粗纤维的测定存在哪些缺陷?105 度烘干至恒重水分(DM)550度灼烧至恒重灰分(Ash)有机物质(OM)凯氏定蛋法粗蛋白(CP)无氮物质(NFM)乙醚回流浸提粗脂肪(EE)粗纤维(CF)无氮浸出物(NFE)缺陷:有一部分粗纤维会未能被溶解,而混入无氮浸出物中,至使测得的粗纤维含量低于实际粗纤维含量,而测得无氮浸出物含量高于实际含量8•简述Van Soest测定饲料碳水化合物的方法和特点3%十二烷基硫酸煮细胞内容物半纤维素酸性洗涤纤维(ADF) 72%硫酸处理20〜30度3h纤维素酸性洗涤木质素(ADD度灼烧2h木质素灰分 中性洗涤纤维: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硅酸盐; 酸性洗涤纤维:纤维素、木质素、硅酸盐; 酸性洗涤木质素:木质素、硅酸盐9. 多年生草类的物候期分为哪几个时期?物候期,生育期,生长期的概念各是 什么?生育期:指草类从出芽到种子成熟这段时期;生长期:指适合草类生长发育 的时期多年生草类的物候期:多年生草类没你啊随着气候的变化,在其生长发育过程 中,要通过在形态特征和完成生理功能上彼此不同的几个时期。
1、返青期 2、 分蘖—分枝期3、拨节期 4、抽穗—现蕾期 5、开花期6、结实期 7、过后营养 期 8 、枯黄期10. 如何评价多年生草类的经济类群?经济价值评价:1)饲用价值:营养成分、消化率、适口性2)生产价值:丰 富度(产量)、出现率(频度)、加工调制特性、利用方式、适应性、再生能 力、抗病虫害能力11. 饲用植物适口性的概念,影响牧草适口性的因素及其评定牧草适口性的方法 适口性是指家畜对某种牧草的喜食程度影响适口性的因素:牧草的化学成 分,牧草的生长期,牧草的形态特点,家畜的种类不同的家畜或家畜的不同 体况,不同肥度和饱食度,对同一种牧草喜食程度也大不相同 评定牧草适口 性的方法:1)访问有经验的放牧人员 2)跟群放牧,观察采食情况 3)可用放 牧时每种牧草利用的百分数来表示12. 简述多年生草类营养物质贮藏,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对割 草,放牧利用的关系营养物质贮藏动态:春天当牧草开始萌发生长时,由于它们没有能力进行同 化作用,此时的生长主要依靠贮藏的营养物质在这个阶段,植株体内的贮藏 物质含量大大下降牧草在秋季贮藏的营养物质,大约 75%用于含纯牧草的生 长牧草再生后经过 15~20天,当新枝长出足够的叶片时,它便能进行同化作 用,并开始补充可塑性营养物质。
因此,贮藏量渐渐增加,至春季分蘖结束时 达到第一个高峰牧草拔节抽穗期,由于抽茎需要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因而 贮藏营养物质的含量又开始下降,直至初花期后,茎的强烈生长停止,贮藏物 质的含量又重新增加,并一直延续至结实期,形成第二个高峰当植物成熟植 株枯萎后,贮藏物质含量又开始下降,秋季有些牧草开始分蘖,死亡母枝的可 塑性贮藏物质被新一代枝条的形成所利用冬季植物休眠时,也需要消耗营养 物质,以维持必要的生命活动因此,可塑性贮藏营养物质继续下降,并一直 延续到翌年分蘖枝产生较多的叶片以后,菜开始重新上升多年生牧草营养物质贮藏有两个季节地峰:第一次在早春牧草生长后不久, 第二次是在夏季牧草生长最迅速时期,即抽茎拔节期两个季节高峰:第一次 是分蘖期后,第二次在牧草的开花期多年生草类产量动态:在一年之中,牧草在春季开始生长时,发育比较缓 慢,干物质积累较少随着气温逐渐升高,牧草生长加快在有营养状态转变 生殖状态的过程中,生长速度达到最大限度开花盛期直末期干物质积累达到 最大量,以后随着牧草的枯黄,叶片和种子大量脱落,其产量逐渐减少多年生草类的营养价值动态:随着 牧草的生长发育,其营养价值不断降低, 生长初期降低速度较慢,后期尤其是禾本科牧草抽穗期、豆科及杂类草始花期 后,营养价值降低较为迅速。
放牧利用时,始牧期不应遭遇牧草的分蘖期,终牧期不能太晚,应考虑利用 后牧草有时间贮藏营养物质放牧程度应当适当,不可采食过低和频繁地多次放牧,使草类贮藏营养物质 降低到影响其分蘖和再生割干草应在牧草开花期进行,最后一次割草不应晚于牧草生长停止前 30天 退化草场应采取休闲、施肥、更新等技术措施,使草类复壮产量在花后期达到最大,营养价值在初花期后下降明显,总营养价值在初花 期达到最大13. 什么是草地类型?简述中国草地类型的划分标准和分类系统草地类型:一定空间,具有特定自然特征与经济特征的草地单元,称为草地 类型,草地类型组合称为草地分类系统:第一级类亚类第二级 组第三级 型1)类的划分标准:草地类是草地类型分类的高级单位在发生学上成因一致, 具有相同水热大气带特征和植被特征,具有独特地带性的草地,或具有广域分 布的隐域性特征的草地,各类之间的自然特征和经济利用特性有质的差异2)亚类的划分标准:亚类是类的补充,在类的范围内,亚类可以根据大地形、 土壤基质或高级植被类型差异的草地进行划分3)组的划分标准:组是草地分类的中级分类单位以组成草地建群层片的优势 种或共优势种植物所属的经济类群进行划分。
组是草地经营的基本单位4)型的划分标准:型是草地分类的基本单位以主要层片(饲用植物层片)的 优势种或共优势种相同,生境条件相似,利用方式一致来划分14. 简述我国草地类型分类中温性草甸草原类和温性草原类的特点1)温性草甸草原类:发育与温带,处于半湿润,半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年降水 量 350--550mm,>=10 度积温在 1800--2200 度之间,湿润度 0.6--1.0 ,由多年生 中旱生草本植物为主,较多旱中生植物参与,并或多或少混生中旱生小灌木组 成的草地类型植物种类丰富,生长繁茂,产草量和质量都较其它草地类型好,是我国最好的天然草地之一土壤为黑钙土、暗栗钙土及草甸土土质肥沃 该类型总面积14519331公顷,占全国草地面积的3.7%其中内蒙古占 59.81%, 新疆占15.96%,黑龙江 9.45%吉林7.97%分布:东北平原的西部,内蒙古高原的东部半湿润地区,以及温带地区各大山 地的垂直分布带上主要优势种:羊草,多叶隐子草,羊茅,新疆早熟禾、裂叶蒿、贝加尔针茅、线叶菊、沟羊茅、脚苔草、披针叶苔草2)温性草原类:发育于温带,处于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年降水量250〜350mm,热量充分,>=10度积温在2000〜3000度之间,湿润度在0.3〜0.6之间,由旱生的多年生丛生禾草占绝对优势,并混生一定数量的小半灌木组成 的草地类型。
该草地类型分布广泛,生境条件较为复杂因而发育形成的草地类型多种多样,地带性分异明显土壤类型以暗栗钙土,栗钙土及淡栗钙土为主分布:分布范围广泛,从呼伦贝尔高平原西部至锡林郭勒高平原的大部分地区,及相连的阴山北麓,大兴安岭南部低山丘陵至西辽河平原是我国温性草原典型分布区以此为中心,其分布范围北于蒙古相连,向东北延伸到松嫩平原中部,向南达到冀北丘陵于晋陕黄土丘陵一带,西南边缘与青藏高原上的高寒草原相邻,西北至内蒙古西部的乌兰察布高原边缘此外,温性草原类超越水 平地带分布范围,在干旱和极干旱气候区海拔较高的山地如昆仑山,天山,阿 勒泰山呈垂直带分布该草地类型总面积 41096571公顷,占全国草地面积的10.46%其中内蒙古占66.86%,新疆占7.83%,甘肃 7.52%,青海 5.15%,西藏 4.17%15. 我国有多少草地类型?在我国北方地区从东到西,草地类型如何变化?其中 变化的主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