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城关中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9页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城关中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8. 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 )A. 正相关 B. 负相关 C. 成反比 D. 没有相关性9. 此图所反映的问题是( )A. 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能扰动地球的电离层B. 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气候C. 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D. 太阳活动时,太阳风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并影响中高纬度地区树木的生长参考答案:8. A 9. B8. 据图可知:太阳黑子相对数多时,年轮宽度数值大;太阳黑子相对数少时,年轮宽度数值小,正比例是严格的数量比例关系,图中显示的不属于正比例关系,应该属于正相关9. 年轮宽度的大小表示植物生长的茂盛状况,年轮宽,说明植物生长快,光热水充足,气候条件好;年轮宽度小,说明植物生长较缓慢,光热水资源配合欠佳,气候恶劣,太阳黑子的多少对年轮宽度的影响其实就是对气候产生的影响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黑子数增多→太阳活动强烈→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影响气候②耀斑爆发→电磁波进入电离层→电离层扰动→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③太阳活动强烈→高能带电粒子a.扰乱地球磁场→“磁暴”现象→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b.冲进两极高空→使空气分子电离→产生极光2. 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有 A.海洋水、冰川 B.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C.河流水、大气水 D.淡水湖泊水、深层地下水参考答案:B3. 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空气流动的是(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参考答案:B市区由于热岛效应,气温较郊区高,盛行上升气流,①错。
北纬30°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赤道低气压带地区盛行上升气流,②对夜晚陆地降温较同纬度海洋快,气流下沉,白天升温快,气流上升,③错、④对4. 2017年,挪威被联合国评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挪威领土南北狭长,海岸线漫长曲折,沿海岛屿很多读挪威简图,完成下面小题36. 挪威西部海岸线曲折的成因是( )A. 板块运动 B. 冰川作用 C. 流水作用 D. 风力作用37. 图中甲地的自然带是( )A.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 苔原带 C. 冰原带 D. 温带草原带38. 挪威东北部的瓦尔德港终年不结冰,与其成因相关的是( )A. 阿拉斯加暖流 B. 北太平洋暖流C. 北大西洋暖流 D. 日本暖流参考答案:36. B 37. A 38. C36.挪威西部海岸线曲折的成因是冰川作用,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许多峡湾,使海岸曲折,B对挪威西部位于板块内部,与板块运动无关,A错流水作用形成的是V形谷,C错位于湿润区,风力作用影响小,D错37.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图中甲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A对。
苔原带分布在北冰洋沿岸,B错冰原带位于苔原带以北,C错温带草原带位于温带大陆内部,D错38.挪威东北部的瓦尔德港终年不结冰,与其成因相关的是北大西洋暖流,暖流势力强,延伸到北冰洋沿岸,使瓦尔德港成为不冻港,C对阿拉斯加暖流、北太平洋暖流、日本暖流位于太平洋,A、B、D错 5. 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近年来,阿拉善高原采用滴灌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早熟的棉花品种,并引种彩色棉和有机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 导致该地种植早熟棉花品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 土壤 B. 热量 C. 光照 D. 水分23. 该地引种彩色棉、有机棉,主要是为了A. 降低运输成本 B. 改善生态环境C. 增强市场竞争力 D.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24. 该地发展棉花种植业面临一些问题其中,机械化作业可缓解的问题是A. 劳动力缺乏 B. 交通不便C. 资金不足 D. 土地多盐碱参考答案:22. B 23. C 24. A【22题详解】影响农作物生长的最主要因素是热量,读图可知,阿拉善高原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夏季太阳高度较大,晴天多,气温高,热量充足,有利于早熟棉花品种的种植,B对23题详解】彩色棉、有机棉是新型棉花品种,市场前景广阔,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而其运输成本、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单位面积产量与普通棉花的种植差异不大,C对。
24题详解】机械化作业就是用机械来代替人工劳动完成生产作业,因此机械化作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可以缓解是劳动力缺乏的问题,A对,机械化作业对交通、资金和土地多盐碱化没有影响,所以选A6. 有关工业地域的叙述,正确的是① 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 ② 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面积小,潜力小,发育程度低③ 规划建设形成的工业地域,其工厂之间只存在空间利用上的联系④ 钢铁工业区是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参考答案:C7.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人口迁移规模空前庞大,他们主要目的是为了务工与经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 有关对该时期人口流动主要方向描述错误的是( )A. 乡村流向城市 B. 从欠发达到发达地区C. 从内地到沿海 D. 从东南迁往西北地区6. 影响该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 资源因素 B. 政治因素 C. 经济因素 D. 文化因素参考答案:5. D 6. C5. 该时期人口流动主要是自发的,以务工和经商为主,主要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经济收入,所以人口流动的主要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地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区,从欠发达到发达地区。
D错误6. 由上题可知,该时期人口流动主要是自发的,以务工和经商为主,主要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经济收入所以影响该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8. 读我国城市数量分布表,回答53~55题经度范围800以西800—900900—10001000—11001100—12001200—13001300—1350城市数3161111436914212占全国城市总数的比率(%)0.452.401.6517.0955.3221.291.80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青藏高原区城市数6429917712115占全国城市总数的比率(%)9.6144.8326.5418.14O.150.7553. 影响我国城市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 B.交通 C.气候 D.经济54. 我国最东部(经度1300E以东)和最西部(经度900E以西)城市数少的主要原因是A.最东部面积范围小 B.最东部冬天太冷C.最西部为少数民族聚居区 D.最西部自然条件差55. 以下关于自然条件与城市区位的叙述不正确是 A.我国和世界上的城市大多数都位于平原地区 B.世界城市主要分布于中、低纬度地区,我国城市多分布于湿润、半湿润地区 C.河流的人海口和发源地,都是城市建设的最优地点 D.我国大部分城市都是沿江河湖道发育壮大起来的参考答案:AC AD CD9. 有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环境问题更为严重 B.发展中国家将往往污染物转移至发达国家 C.发达国家由于经济水平高,可自行解决本国的环境问题 D.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 参考答案:D10. 下图为长江全年补给水源示意图,a、b、c代表三种补给形式,包括雨水、冰雪融水和地下水,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5. 判断长江补给水源A. a是雨水补给,b是冰雪融水补给B. a是地下水补给,c是冰雪融水补给C. b是雨水补给,c是地下水补给D. a是冰雪融水补给,b是地下水补给16. 图中显示 a补给形式夏秋多,其原因是A. 多雨季节,降水较多 B. 地下水丰富,补给河流多C. 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 D. 植被茂盛,涵养水源丰富参考答案:15. A 16. A15. 长江补给主要来自雨水;图中夏秋季a补给量最大,应是雨水;b主要 春季补给,应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c是全年都有且全年稳定,应是地下水选A正确16. 夏秋季降水多,是多雨季节,所以a补给量最大;地下水丰富,应是全年都有补给,无季节差异;冰雪融水补给,冬季无;植被茂盛应是全年影响,不应有季节变化选A正确11. 下列四幅图中关于A相对B的方向判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参考答案:D12. 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的商业街的区位及其经营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建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处②建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③以零售商店为主 ④以批发市场及超级市场为主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参考答案:B13. 下列对水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连续而规则 B. 连续但不规则C. 不连续但规则 D. 不连续不规则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它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14. 列举措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是( )A.世界各国承担同等责任,共同保护地球B.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C.改变生产方式,寻求经济活动的利润最大化D.制定全球统一目标和政策,以解决跨国界环境问题参考答案:B15. 下列地形区中,以外力作用为主形成的有( )A.汾河谷地 B.长江三角洲 C.泰山 D.喜马拉雅山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外力作用为主形成的地貌是长江三角洲,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B对汾河谷地是在内力作用形成的地堑,A错泰山是断层构造形成的,喜马拉雅山是褶皱构造形成的山,C、D错16. 下图为位于平原地区的某城市等地价线分布概况图(地价等值线数值a、b、c、d依次递减)读图回答16-17题 16.根据图中信息可推知A.图中等值线弯曲与交通通达度有关B.a→d分布有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C.市区边界应在d线附近D.城市主干道为环行道路网17.该城市计划新建一座大型火电厂,在图中①②③④处选择厂址,则最佳位置可能是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参考答案:AC17. 甲地位于(40°N,120°E),乙地位于(20°N,20°W)。
据此回答16~17题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ks5u A. 甲地的时间比乙地早 B.甲地位于东十二区C.乙地位于西二区 D.甲地在乙地的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