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省遵义市何家坝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9页贵州省遵义市何家坝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组成纤维素、纤维素酶和决定纤维素酶的遗传物质三者的基本单位依次是A.葡萄糖、葡萄糖和氨基酸 B.葡萄糖、氨基酸和核苷酸C.氨基酸、氨基酸和核苷酸 D.淀粉、蛋白质和DNA参考答案:B2. 可以鉴定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方法是:A、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B、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二苯胺试剂C、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苏丹Ⅲ试剂D、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参考答案:A3. 将记录仪的两个电极分别放置在神经纤维膜外的a、c两点,c点所在部位的膜已被损伤其 余部位均正常下图是刺激前后记录仪指针的偏转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注:图中黑色为兴奋部位,阴影区域为被损伤部位A.兴奋的产生与膜对Na+的通透性改变有关B.被损伤部位c点的膜外电位为负电位C.兴奋传到b点时记录仪的指针将向左侧偏转D.结果表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参考答案:C4.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规律;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以上科学发现的研究方法依次是( )A.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B.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法C.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D.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参考答案:C【考点】81:孟德尔遗传实验;61:细胞的减数分裂;8A:伴性遗传.【分析】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2、“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发现历程:萨顿通过类比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之后,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解答】解:①孟德尔提出遗传定律时采用了假说﹣演绎法;②萨顿采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③摩尔根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故选:C.5. 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病毒的遗传物质分别是①DNA ②RNA ③DNA和RNA ④DNA或RNAA.①②③ B.④④④ C.①③④ D.①①④参考答案:D6. 欲得到无籽番茄,需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滴在花的子房上,处理时期和条件是: A. 花蕾期,不去雄蕊 B. 花蕾期,去掉雄蕊 C. 开花后,不去雄蕊 D. 开花后,去掉雄蕊 参考答案:B7.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①生物的细胞壁都可以通过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分解掉②蓝藻在生物进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蓝藻具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③线粒体的基因在遗传时也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④在植物的叶肉细胞中,能够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溶胶⑤线粒体、叶绿体内可以合成DNA和RNA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参考答案:A8. 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刺激部位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是 ①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②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③膜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④膜内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的电位为静息电位,其电位表现是内负外正;当神经纤维受适宜刺激时,表现为动作电位,其电位表现是内正外负,故A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9. 将一黑色公绵羊的体细胞核移入到一白色母绵羊去除细胞核的卵细胞中,再将此重组细胞植入一黑色母绵羊的子宫内发育,生出的小绵羊即是“克隆绵羊”那么此“克隆绵羊”为 ( ) A.黑色母绵羊 B.黑色公绵羊 C.白色公绵羊 D.白色母绵羊参考答案:B10. 下列有关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脂质 B. 皮肤、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C. 艾滋病病毒只破坏人体B细胞 D. 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参考答案:D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A错误;皮肤、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B错误;艾滋病病毒主要破坏人体T细胞,C错误;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D正确11. 利用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可生产人类所需要的产品.下列各项中能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在受体细胞中表达的是( )A.棉花二倍体细胞中检测到细菌的抗虫基因B.大肠杆菌中检测到人胰岛素基因及其mRNAC.山羊乳腺细胞中检测到人生长激素DNA序列D.酵母菌细胞中提取到人干扰素蛋白参考答案:D【考点】Q2: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Q3:基因工程的应用.【分析】基因的表达即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只有合成了相应的蛋白质才能证明目的基因完成了在受体细胞中的表达.此题的重点就看是否产生相应的蛋白质.【解答】解:A、检测到细菌的抗虫基因并未产生蛋白质,A错误;B、检测到人胰岛素基因及其mRNAB并未产生蛋白质,错误;C、检测到人生长激素DNA序列并未产生蛋白质,C错误;D、提取到人干扰素蛋白,是蛋白质,D正确.故选:D.12. 为验证胰岛素具降血糖的作用,某同学给几只刚进食的小鼠腹腔内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溶液(用生理盐水配制)并观察现象,若出现惊厥则完成验证。
为了让该实验更完善,他又进行了改进, 其中不合理的是 ( ) A.为使反应出现得较快且明显,实验前应将小鼠饥饿处理,以消耗肝糖元 B.应设置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的对照组,且注射的部位、方法同实验组 C.应设置口服胰岛素的实验组,对照组灌喂等量的清水 D.出现惊厥现象后,还应对其中的一半个体注射葡萄糖溶液进行抢救,另一半则不予抢救 参考答案:C13. 马达加斯加群岛与非洲大陆只相隔狭窄的海峡,但是两地生物种类有较大差异,造成这种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A 他们的祖先不同 B 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 C 变异的方向不同 D 岛上的生物没有进化 参考答案:B 14. 20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假若有一个多肽化合物,由10个氨基酸构成一条肽链,那么该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是( )含有的氨基和羧基的数目至少是 ( ) A.1280 ,11,11 B.1262,1,1 C.1118,1,1 D.1100,9,9 参考答案:C15. 若将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核中的DNA分子用15N进行标记,并供给14N的原料。
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子中,含有15N标记的DNA的精子所占比例为A.0 B.25% C.50% D.100%参考答案:D16.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 )A.物质经过了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B.每一级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C.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D.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参考答案:C 17. 甲状腺有缺陷会导致甲状腺激素缺乏有一种耕牛,其甲状腺缺陷可由两种原因引起:一是缺碘,二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状下列有关这种牛叙述不正确的是:A.缺少甲状腺激素的个体,其双亲可以是正常的B.甲状腺正常的个体,可能具有不同的基因型C.甲状腺有缺陷的个体,一定具有相同的基因型D.双方有一方是缺陷者,后代可以出现正常个体参考答案:C18. 普通小麦是六倍体,每个体细胞中有42条染色体,科学家们用花药离体培养出小麦幼苗是 A.三倍体、21条染色体 B.单倍体、21条染色体 C.三倍体、三个染色体组 D.单倍体、一个染色体组参考答案:B19. 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则尿量增加D.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加强参考答案:D20.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甲、乙、丙3块实验地栽种南瓜,做了如下处理:甲、乙两块地在开花前套袋,开花后对甲地南瓜花的雌蕊涂以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乙地一直套袋,丙地不做任何处理。
最后,可能会结出无子南瓜的是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甲地和乙地参考答案:A21. 一只母羊一胎生了一公一母两只小羊,两只小羊来自( )A.一个受精卵 B.两个受精卵C.一个卵细胞分别与两个精子结合 D.两个卵细胞与一个精子结合参考答案:B22. 某蛋白质由n条肽链组成,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控制该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含b个碱基对,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约为( ) A. B. C. D.参考答案:D23. 同一个体内的各类活细胞所含酶的 A.种类有差异,数量相同 B.种类有差异,数量不同 C.种类无差异,数量 D.种类无差异,数量不同参考答案:B24.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顶端优势是由于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B.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C.农民最终收获的草莓与生长素有关而与乙烯无关D.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参考答案:B25. 很多同学都曾尝试设计制作小生态瓶,但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设计并不成功。
下面罗列了设计生态瓶应遵循的原理,其中不合理的是 ( )A.瓶内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上的联系 B.瓶内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应合理C.应定时向瓶内通气,保证生物的有氧呼吸 D.瓶内生态系统应获得充足的能量供应参考答案:C26. 下图是某同学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在透明的容器B中放入湿润的活种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从C瓶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与空气相比没有变化B. 种子不进行光合作用,检测到的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产生的C. 在黑暗条件下,种子不进行呼吸作用D. 在光照条件下,澄清石灰水不会变浑浊参考答案:B空气中的O2依次通过A、B、C瓶的过程中,会被B瓶中的种子用于呼吸作用,因此与空气相比,从C瓶导出的气体中O2的含量减少,A项错误;种子不进行光合作用,由于空气中的CO2被A瓶中的NaOH溶液吸收,所以检测到的CO2是呼吸作用产生的,B项正确;在黑暗条件下,种子也进行呼吸作用,C项错误;在光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