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太平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

13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246404870
  • 上传时间:2022-01-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9.04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太平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型不同,表现型也不同C.非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D.孟德尔设计的测交方法能用于检测F1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参考答案:D本题考查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纯合子、杂合子、基因型、表现性、测交等相关的知识选D2. 下面甲图示洋葱根尖分生区连续分裂的细胞在各个时期细胞核内DNA含量的测定结果,乙图是一组目镜标有×5和×15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的镜头,丙图是某同学在乙图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5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图像欲将丙图视野中处于甲图c时期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进行600倍高倍镜观察,正确的镜头组合及操作程序应是[   ]                                A.(1)×(3);左上方  B.(2)×(3);右上方  C.(2)×(3);右下方  D.(1)×(3);右下方参考答案:B3. 一位同学研究某湖泊中X深度生物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时,设计了如下操作:①取三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标号a、b、c,并将a用不透光黑布包扎起来;②将a、b、c三个瓶子均在湖中X深度取满水,并测定c瓶中水的溶氧量;③将a、b两瓶密封后再沉入X深度水体中,24小吋后取出;④测定a、b两瓶中水的溶氧量,三个瓶子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

      关于24小时内X深度水体中生物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k-w)mol/瓶B. 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为(k-v)mol/瓶C.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k-v)mol/瓶D. 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为气里为vmol/瓶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过程.1、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2、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淀粉等有机物.解:AC、b瓶既进行有氧呼吸有进行光合作用,a和b两瓶有氧呼吸强度相等,则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量为(k﹣v)mol/瓶,A错误;C正确;BD、根据题意可知,c瓶中的含氧含量即为初始含氧量,a瓶包裹黑胶布则只能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瓶中氧气消耗,消耗量为(w﹣v)mol/瓶,BD错误.故选:C.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4. 如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①代表一定的能量值。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循环进行的 B.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时逐级递减 C.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 D.图中①代表呼吸作用所消耗的能量参考答案:B5. 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并用层析液进行纸层析,如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I、II、III、IV位色素条带)据此叙述正确的是A. 强光下的幼苗相比正常光照下的绿色更深B. 色素提取和分离原理是色素在无水乙醇中溶解度大小不同C. 强光照可能抑制叶绿素的合成,促进类胡萝卜素的合成D. 操作中如果滤液线触及层析液,会缩短得到四条色素带的时间参考答案:C6. 如图表示有关遗传信息传递的模拟实验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若X是RNA,Y是DNA,则试管内必须加入DNA连接酶B.若X是GTTGTACAA,Y含有U,则试管内必须加入逆转录酶C.若X与Y都是DNA,则试管内必须加入氨基酸D.若Y是蛋白质,X是mRNA,则试管内还要有其他RNA参考答案:D7. 雄蛙的一个体细胞(基因型为AaBb)经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C1、C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S1、S2)。

      比较C1与C2、S1与S2细胞核中DNA数目及其贮存的遗传信息,正确的是(   )A.DNA数目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     B.DNA数目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   C.遗传信息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 D.遗传信息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参考答案:C8.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含有集光绿色体的罕见好氧细菌,每个集光绿色体含有大量叶绿素,使得细菌能够同其他生物争夺阳光,维持生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该菌可通过无丝分裂的方式实现增殖B. 该菌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属于生产者C. 控制该菌叶绿素合成的基因位于细胞核内D. 该菌是好氧细菌,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参考答案:B【分析】考点是原核细胞的结构,考查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结合题干信息在新的题境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详解】细菌是原核生物,无丝分裂是真核细胞增殖的方式,A错误.该菌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B正确.细菌没有真正的细胞核,C错误.细菌没有线粒体,D错误.【点睛】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细胞中除了核糖体没有其它细胞器9. 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

      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  )A.三倍体、染色体片刻重复、三体、染色体片段缺失B.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重复C.三体、染色体片段重复、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D.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重复,三倍体参考答案:C10. 将二倍体西瓜植株的茎尖进行离体培养成幼苗后,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茎尖得到新的西瓜植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育种利用了细胞的全能性和染色体变异的原理B.新植株体细胞中不含有等位基因C.新植株所结的果实中没有种子D.新植株根部细胞含四个染色体组参考答案:A【考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分析】1、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利用特定的培养将离体的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培养成完整植株的过程,所以花药的离体培养、基因工程中的受体细胞的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后杂种细胞的培养以及植物的大量快速繁殖都要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微型繁殖、作物脱毒、人工种子)、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单倍体育种、突变体的利用)、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解答】解:A、二倍体西瓜植株的茎尖进行离体培养成幼苗属于植物组织培养,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茎尖得到新的西瓜植株属于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A正确;B、亲本二倍体西瓜的基因型无法判断,则无法判断新植株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等位基因,B错误;C、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得到的植株,地上部分属于四倍体,含有四个染色体组,则能形成种子,C错误;D、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得到的植株,地上部分含有4个染色体组,根细胞仍然含有2个染色体组,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旨在考查染色体变异、植物组织培养等知识,提升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通过分析、比较、综合等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11. 如图为人体内两种重要有机物B、E的组成及相互关系图,关于此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E的结构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B具有多样性B.T2噬菌体体内主要含有B、G、E三种成分C.G→B和E→G的场所分别是核糖体和细胞核D.鉴定B时加甲基绿并镜检发现主要在核中呈绿色参考答案:C12. 生命世界多姿多彩,既统一又多样。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①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病毒 ②光合作用不一定要在叶绿体中进行 ③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一定有DNA的复制④单倍体生物的细胞中不一定只有一个染色体组 ⑤人为因素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⑥物种多样性越高的生态系统,其营养关系就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⑦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体现了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统一性A. 一项         B. 两项       C. 三项       D. 零项 参考答案:D13. 将两株植物杂交,子代植株的性状为:37株红果叶片上有短毛,19株红果叶片无毛,18株红果叶片上有长毛,13株黄果叶片上有短毛,7株黄果叶片上有长毛,6株黄果叶片无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果实红色对黄色为显性性状B.若只考虑叶毛性状,则无毛个体是纯合体C.两亲本植株都是杂合体D.两亲本的表现型是红果长毛参考答案:D【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红果和黄果这对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叶片的长毛、无毛和短毛受另一对基因控制,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于子代红果与黄果分离比为3:1,此对性状的双亲均为杂合体,表现为红果;子代短毛:无毛:长毛=2:1:1,双亲也为杂合体,表现为短毛.【解答】解:A、根据子代红果与黄果分离比为(37+19+18):(13+7+6)=3:1,说明果实红色对黄色为显性性状,A正确;B、就叶毛来说,子代短毛:无毛:长毛=2:1:1,说明其基因型为Bb:BB:bb=2:1:1,所以无毛与长毛都是纯合体,B正确;C、根据亲本杂交后代都发生了性状分离,说明两株亲本植株都是杂合体,C正确;D、根据子代红果与黄果分离比为(37+19+18):(13+7+6)=3:1,说明此对性状的双亲均表现为红果;根据子代子代短毛:无毛:长毛=(37+13):(19+6):(18+7)=2:1:1,说明此对性状的双亲均表现为为短毛,因此两亲本的表现型都是红果短毛,D错误.故选:D.14. 蝴蝶的体色,黄色(C)对白色(c)为显性,而雌的不管是什么基因型都是白色的。

      棒型触角没有性别限制,雄和雌都可以有棒型触角(a)或正常类型(A)据下面杂交实验结果推导亲本基因型是              亲本:白、正常(父本) × 白、棒(母本)    雄子代:都是黄、正常    雌子代:都是白、正常    A.Ccaa(父)×CcAa(母)           B.ccAa(父)×CcAa(母)    C.ccAA(父)×CCaa(母)           D.CcAA(父)×Ccaa(母)参考答案:C15. 下列探究实验中使用的研究方法正确的是A. 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中,需设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的对比实验,两组均为实验组B. 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中,CO2浓度为实验的自变量C.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变化实验使用了标志重捕法D.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实验使用了样方法参考答案:A【分析】1、探究酵母菌的有氧呼吸方式,其中瓶中的质量分数为10%NaOH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瓶中澄清石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