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接触网施工与设计.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第***
  • 文档编号:38907197
  • 上传时间:2018-05-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4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接触网施工与设计——丁天甲1、 开工报告:施工单位开工前十天报工程局或铁路局审批开工前一式两份,审批后,批复一份,另存一份 2、 工程概算的费用:①建筑工程安装费 ②设备工具购置费 ③其他费 ④预备费 ⑤工程造价增加预留费 3、 机具分为:通用机械、专用机械、小型机具 机具的使用原则是:少而精不能大而全 4、 施工测量的目的: ① 接触网设计平面图与现场实际情况是不是一样 ② 初步判断基坑土质条件 ③ 确定支柱位置 ④ 确定隧道内悬挂点、定位点位置 5、测量顺序(现场用):首先由主管技术人员根据设计图复诵跨距尺寸,拉尺人员则从测量起点根据跨距依次测 量,并在每一杆位处的钢轨腰部用白色油漆作出标记(P235 见测量标记图) 6、测量步骤:初测→定测 7、基础开挖的原则: ① 准确判断土壤稳定性,采取合理的开挖形式及防塌措施② 严格遵守施工防护规定,确保人身及行车安全③ 集中力量,快挖、快打、快立 ④ 避开雨季施工,难以避开时,应随打随立 8、土质:硬土类、碎石类、流砂、高水位土质、坚石、次坚石 9、机械开挖法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标出坑中心→钻机对位→钻坑→复核→清理现场 10、每钻 1 米深度时,应测量复核坑的垂直度,有问题时应及时矫正。

      11、开挖过程中,可按设计允许跨距偏差+1m、-2m 调整,调整后跨距不得大于 65 米 12、混凝土(人造石材)=水泥+砂+石子+水水泥的标号表示的是水泥的 28 天抗压强度水灰比是指混凝土中水 量和水泥用量的重量之比钢筋和混凝土的收缩比差不多,密度也差不多,所以做配合使用 13、基础螺栓孔距偏差不得大于 ±2mm主角钢弯曲度不大于 1/750 14、钢柱基础的工艺流程:施工准备→安装钢筋网→安装模版→固定螺栓→浇筑基础→制作试块→基础养护→基础 拆模→制作基础帽→结束 注:每当注入的混凝土达到 300~400mm 时,按照规定分层捣固基础顶面倾斜度满足向支柱载荷方向有 5‰ 的倾斜度模版与混凝土接触面,刷废机油方便脱模基础浇筑完毕后,如实填写基础隐蔽工程记录,清 理施工现场工机具,将弃土以及其他施工垃圾清运至指定地点 15、每组软(硬)横跨支柱中心连线应垂直于车站正线,偏差不应大于 3° 16、钢筋混凝土支柱埋深的允许施工偏差为 ±100mm,实际埋深不应小于设计值 17、接触网支柱侧面限界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施工偏差为:向铁路内侧为-60mm,向田野侧为+100mm 18、吸流变压器支柱均应直立,两支柱中心连线应与线路中心线平行,施工偏差为向内侧-60mm,向田野 +100mm。

      两支柱应等高,两支柱实际埋深允许施工偏差为 100mm 19、支柱安装整正的工艺流程:检查基础设施→材料运输→检查支柱外观质量→支柱吊装→支柱整正→结束(填写 记录)基础检查的内容:跨距检查、侧面限界检查、螺栓外露程度与防腐质量检查、螺栓间距检查、基础接地端子预 埋质量检查、基础顶面高程偏差检查、基础方位检查 20、硬横梁吊装的工艺流程:施工准备→硬横梁的组装→硬横梁的安装→结束另:边段与支柱的螺栓从支柱外向内穿连接,边段与中段连接时螺栓从中段向边段外穿 (2 个边段 1 个中段)21、拱度:f=(h1+h2)/2-H (两边段平均高度减中间高度) 22、接触线安装完毕后,要测:导高、拉出值 (接触线的安装要在吊弦全部安装完成后进行)接触悬挂的调整分为:粗调、细调 23、隧道吊柱吊装的工艺流程:施工准备→预留滑道质量检查和数据测量→吊柱外观质量检查→吊柱的吊装→吊柱 的整正→测量检查→填写记 录注:吊装时滑轮不能安装在同一滑道内;梯子要固定在地上;安装完成后,应进行吊柱的倾斜率和侧面限界测 量 24、承力索架设的工艺流程:施工准备→起锚→承力索展放→落锚→结束注:架线车编组顺序:恒张力架线车+轨道吊车+平板车(速度恒定) ;防线前放线距离数值清零;放线前检查线盘号与锚段号是否一致;25、电力线、通信线跨越接触网时,安全间距如下:110KV 以下不小于 3000mm,220KV 不小于 4000mm,330KV 不小于 5000mm。

      26、接触网竣工验收步骤:滑行试验、竣工文件、交接开通与验收 27、冷滑:接触网全面检查合格后,在接触网不受电的情况下,对接触网进行的动态试验检查 冷滑试验的工艺流程:检测准备→第一次冷滑检测→根据检测报告整治→第二次冷滑检测→根据检测报告整治 →结束冷滑时受电弓与接触网压力:第一次 10N,20㎞/h;第二次 70N,30~40㎞/h;第三次大于等于 70N,80㎞/h 冷滑时受电弓要临时接地,保证人员安全 28、腕臂的三种固定方式:角钢式、绑扎式、对拉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