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日本高等学校服务性学习的应用:制度化与系统化.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27574800
  • 上传时间:2021-12-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07.33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日本高等学校“服务性学习”的应用制度化与系统化 张腾飞 【摘要】服务性学习理念最早由美国南部地区教育董事会于1967年提出,是将课程学习与社会服务有机统一的教育方法日本高等教育历来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发挥大学与地方的协同作用,90年代末,日本引入服务性学习理念通过分析近10年日本文部科学省中央教育答申、《公职选举法案》修订后的大学生公民教育、日本高质量大学推进计划等,可以发现在国家教育政策导向、高校和地方社会的合作以及高校服务性学习中心等的协作下,服务性学习在日本已初步形成制度化、系统化的应用模式,并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果,为我国高等学校教育发展提供借鉴关键词】服务性学习 日本高等学校 制度化 系统化G640 A 2095-3089(2018)41-0219-03一、引言服务性学习理念起源于美国,是将志愿活动、课程学习和公民教育三者有机统一的教育方法服务性学习倡导将服务性活动整合到课程学习中,使学生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区域问题的解决和社区服务中,并在此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与总结,提高实践能力和问题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及公民意识培养人才、发展科技和服务社会是目前公认的高等教育的三项职能。

      在经济全球化和少子高龄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学校与区域社会协作培养“地域活性化人才”成为近年来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服务性学习理念从被引入日本之初就备受重视,并取得迅速发展二、服务性学习理念的起源及其教育学理论基础(一)服务性学习理念的起源服务性学习理念最早是由美国南部地区教育董事会于1967年提出伯恩斯(Leonard T. Burns)[1]指出服务性学习不同于学校组织的单纯的社区服务,是否具有课程整合和反思的要素是二者的本质区别表1列出了服务性学习与志愿者服务以及实习的区别20世纪80年代开始,该理念在美国迅速发展在基督教所倡导的“志愿”服务的背景下,学习者通过社会志愿活动将自身与社会相联系,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服务性学习在教育机构中逐渐被重视1985年旨在推进社会服务的“校园盟约”成立,以此为契机,服务性学习在大学校园中迅速发展1990年美国制定《国家与社区服务法案》,强调学校与社区、服务与课程的结合,重视学生的自我学习和发展随后,美国成立“国家社区服务协会”负责全国范围内服务性学习的开展1994年以服务性学习介绍为主的专门杂志——《密歇根社区服务性学习》正式发行同年,美国国家实验教育协会(NSEE)将服务性学习定義为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在服务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积极反思的有组织的服务活动。

      二) 服务性学习的教育学理论基础服务性学习其本质是一种体验教育(Experimental educa?鄄tion)服务性学习和体验教育有着相同的核心要素:经验(experience),反思(reflection),分析(analysis)和应用(applica?鄄tion)在体验教育中,教师与学生在与知识直接相关的环境中教学与学习关于体验教育的理论基础,包括Dewey,Freire,Gandhi和 Giroux在内的很多教育学家都有严格的论述教育学家Dewey 早在 1938 年就论述了体验教育的重要性[2]他提出知识来源于人对周围环境的积极的适应和改造,教育的基础应当建立在教师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之上在体验教育中,学生通过实践建立对知识的经验经验可以在学生思维中长期储存(持续性,Continuity),新旧经验存在交互(交互性,Interaction)所以相比传统教育,学生在体验教育中对知识的掌握更牢固,也更容易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新的实践中1984年,Kolb[3]进一步发展体验教育理论,形成了“四分学习法(4MAT)”分析和设计具体教学项目他认为在他的模型中一个学习周期包含四个关键步骤:具体经历(concrete experience),思维观察(reflective observation),概念抽象(abstract conceptualization)和主动实践(active experimentation)。

      首先学生通过直接的实践获得经验(具体经历),在经历的过程中通过反省性的观察对经验进行梳理(思维观察),然后再对观察到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抽象(概念抽象),最后将其运用到新的实践中去(主动实践)主动实践后得到的具体经历又能引发新的循环经过如此循环往复,学生完成知识的积累和运用三)基于服务性学习理念的活动设计原则服务性学习分为事前学习、服务活动、反思和汇报四部分事前学习是指对服务项目进行充分的论证,分析学生所需技能,并有针对性的进行事前学习和指导服务活动是指学生利用课堂知识解决区域社会的实际问题,在此过程中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解决课题的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反思环节是服务性学习的中心环节,应贯穿于服务性学习的始终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反思活动,学生将已有知识与服务活动中习得的新知识进行有机的统合,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汇报指在服务性学习结束后,在小组或集体内进行反思汇报通过汇报可以对所学课程知识以及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加深对服务性学习活动的理解,并尝试提出目前存在的不足和下一步应解决的课题三、服务性学习理念在日本的发展90年代末期,日本引入服务性学习理念,并逐渐形成制度化、系统化的应用模式本文选取日本文部科学省中央教育答申、日本高质量大学教育推进计划(GP)和《公职选举法案》修订后的公民教育(主权者教育)等日本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导向性模块进行梳理、分析,以此窥见服务性学习在日本的发展态势。

      一)服务性学习理念在日本的起源日本历来注重志愿服务教育,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中有超过130万的志愿者参与抗震救灾活动,日本政府将这一年称为“志愿者元年”据日本学生支援机构的统计,截至2008年日本有80%以上的大学设置了专门负责提供志愿服务、组织实践活动的机构以志愿服务为主的实践教育在学生的学业能力和人格形成以及思想道德修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日本高等院校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引进美国的服务性学习理念国际基督大学(ICU)于1999年开设相关科目,介绍服务性学习理念,被公认为是日本采用服务性学习理念的先驱2002年该大学主办的“服务性学习亚洲会议”顺利召开,超过30多所大学参加,讨论研究服务性学习的推进方式同年10月,日本第一个服务性学习中心在该校成立,标志着有组织、系统化推进的开始经过10多年的发展包括早稻田大学、立命馆大学、上智大学、淑德大学和日本福祉大学等在内的多所高等院校建立了服务性学习中心,有计划地推行服务性学习二)中央教育答申与服务性学习理念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4]是文部科学省下属的重要审议机构该机构根据文部科学大臣的咨问,对教育等相关政策進行调查审议,向文部科学大臣建言(答申)。

      中央教育答申”成为日本教育发展的重要风向标2002年针对18岁以上的学生志愿活动的奖励及支持政策的答申中指出“大学、短期大学、专科学校等要将志愿活动教育、服务性学习相关科目等进行学分认定”2005年关于高等教育改革的答申——“日本高等教育未来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指出“高等教育培养要从量到质进行转变,将素养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进行有机结合”2012年在以“构筑大学教育人才培养新未来——培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主体思考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主题的答申中指出“终身学习能力、主体思考能力的养成单凭学生被动的学习是无法实现的,需要从传统的满堂灌的课堂教育方式逐步转换到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动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认知、伦理及社会参与能力大学的课程学习和人才的培养仅仅依靠校园是不够的,服务性学习等体验性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梳理日本近10年的中央教育答申可以发现,日本高等教育逐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并进行了诸多探索服务性学习”成为有效的教育方法之一三)大学生公民教育与服务性学习理念为提高年轻一代的社会参与意识,2015年6月日本通过《公职选举法》修正案,将选举权年龄从20岁下调至18岁。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表示,针对选举年龄的调整加大对高中生、大学生的主权者教育和启蒙成为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主权者教育[5],即公民教育,是指培养公民的主权意识、政治参与意识及社会独立性2011年12月,日本总务省在《常时启发事项年度报告》中提出,培养高水平的“主权者”的关键在于培养其“社会参加能力”和“政治判断力及批判力”主权者教育”背景下,日本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基本理念在于不仅是针对年轻一代政治参与以及政治制度等方面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在学校、地方公共团体等共同努力下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独立性和搜集及分析信息的能力、区域问题的关注及解决能力、与人协作沟通的能力等日本淑德大学服务性学习中心主任矢尾板俊平在2016年年报中指出,服务性学习通过“闻慧”(通过课堂习得的知识),“思慧”(对所学基本知识、社会基本问题的思考)和“修慧”(通过实践获得的智慧、经验)三个阶段,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得到提升服务性学习等参加型学习方式是新形势下日本公民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7](四)GP计划与服务性学习日本文部科学省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发展输送应用及创新能力强的人才,从2003年开始定期从大学、短期大学、高等专科学校中遴选优秀教育改革项目进行经费支持,并向全国高校推广。

      该计划被称为GP (good practice)计划,包括特色GP、现代GP、学生支援GP其中,2008年将现代GP和特色GP合并统称教育GP,即“高质量大学教育推进计划”[8]GP计划受到日本国内外教育界的高度关注,成为日本评价大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1.特色大学教育支援计划(特色GP)该计划始于2003年,目的在于将具有特色的优秀教育项目向全社会推广,并对大学的教师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促进高等教育的活性化女子美术大学的“美术大学的服务性学习实践”获得该年度示范项目2.现代教育需求解决计划(现代GP)该计划始于2004年文部科学省根据各类教育审议会的审议意见及经济社会发展中所急需解决的课题等制定申报指南例如2005年的申报指南为“大学对区域发展的贡献”和“基于人才交流的产学合作教育”两方面立命馆大学的“地域活性化志愿服务的深化和发展——基于服务性学习中心的建设”项目,关西国际大学的“大学、居民及行政的协作和地域活性化——高年级学生接纳方式和服务性学习的模式开发”项目、新见国立短期大学的“地域需求背景下看护专业知识的养成——独居高龄者志愿项目和服务性学习”项目入选该计划3.高质量大学教育推进计划(教育GP)[9] [10]2008年,现代GP和特色GP进行了合并,统称教育GP(即高质量大学教育推进计划)。

      合并后该计划分为“教育课程改革项目”、“教育方法改革项目”和“其他项目”三大类2008年共有488所高等教育单位提交了939份项目论证,148项获立项,合计经费86亿日元大学教育改革共立项118项,其中以服务性学习理念为背景立项的达25项,占比21.2%,直接以“服务性学习”为标题立项的项目2项短期大学和高等专科学校立项30项,其中基于服务性学习理念的立项为7项,占比23.3%通过综合分析发现,2008年立项的高质量大学推进计划项目中,以服务性学习理念为背景的立项项目达34项,占立项总数的22.97%4.学生支援计划(学生支援GP)该计划以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感等为目标,站在学生的视角,遴选具有组织性及良好效果的项目上智短期大学的“基于服务性学习的学生培养的综合化——生活规划和社会基础能力的培养”获得立项通过对中央教育审议会的答申、日本公民教育的相关理念以及G。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