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分类复习提纲.doc
13页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分类复习提纲基础知识积累一、字词积累:(一)熟记下面的汉字并注音润 酝酿 薄烟 黄晕 蓑 笠 擞 撑 胳膊 阙 蔽 嶂 曦 襄陵 溯 御 湍 献( ) 悬 漱 峻 啸 肃 属引 哀 裳 济 着落 看护妇 藻 澄清 贮蓄 肌肤 髻 镶 慈 卧 促 芊 黛 宰 磅礴 匍匐 澹 涩 粱 遗憾 旋 迸 骈 蔷薇 韩 酥 茅 溪 禹 锡 寂寥 碧霄 沁 廓 曳 凋敝 谧 穗 琐屑 衰 斑点(二)积累下列词语,记住写法,会释义能活用呼朋引伴 花枝招展 朗润 酝酿 吹面不寒杨柳风 抖擞 一年之计在于春 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乘奔御风 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清荣峻茂 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 响晴 安适 秀气 澄清 贮蓄 空灵 轻飞曼舞 春华秋实 承前启后 细滋慢长 潜滋暗长 闲情逸致 匍匐 澹澹 融融 磅礴 寂寥 碧霄 星罗棋布 正儿八经 素净 肃静 摇曳 静谧 优游 凋敝二,名句积累(会背,理解意思,能活用)14,《春》(1)赞春的三个比喻句。
(2)几个排比句 (3)南宋志南的《绝句》 (4)古谚“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 )”“一生之计( )”15,《三峡》(1)写夏季江水凶猛迅疾的句子 (2)总写三峡地貌的语句 (3)写春冬之景的语句 (4)写凄清悲凉的秋景的语句 (5)侧面表现三峡渔民船夫悲惨生活的渔歌 (6)李白的〈朝发白帝城〉16,《济南的冬天》(1)几个比喻句子 (2)第3节17,《夏》(1)总写夏季特点的句子 (2)〈山亭夏日〉(高骈)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诵读欣赏》: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谣看近却无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秋词〉(刘禹锡)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三.内容梳理:14,《春》是一卷春的画图,是一首春的赞歌全文按照“盼春—绘春—赞春”的思路展开,绘春是课文的重点先宏观勾勒春山光泽、春水涣涣、春日融融。
然后微观描绘了五幅图画:春草勃发图、春花竞放图、春风和悦图、春雨静谧图、春早人勤图这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抓住春景的特点,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激励人们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15,《三峡》描写了三峡四季山水景物:三峡群山(连绵险峻)、夏季江水(凶险迅疾)、春冬景色(清荣峻茂)、秋季景色(凄清悲凉),表现了三峡的壮丽风光16,《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作者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图:阳光朗照下的山(可爱)、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城外远山(小水墨画)水(温暖、澄清)抒发了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17,《夏》用生动形象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写出了夏天热烈、紧张、急促,收获之已有而希望未尽的特点,描绘了夏天金黄色的大地上暑气蒸腾、麦浪翻滚、万物蓬勃生长的景象,表达了对夏天的喜爱之情,深情赞美了辛勤劳作的农民《诵读欣赏》: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抓住早春特有的景致,把若隐若现,似有还无的春草描摹得淋漓尽致,通过与晚春的对比,以“绝胜”突出了诗人对早春的情有独钟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从视觉、听觉、嗅觉多方面抒写夏夜的农村风光,动静结合的描绘幽色清景,有丰收的喜悦,有柳暗花明的惊喜。
〈秋词〉一改前人悲秋的感慨,抒写了奋发进取的豪情一、读准下面红色的字酝酿(yùn niàng ) 黄晕( yùn)应和(hè ) 蓑笠( suō lì)沿溯(sù ) 素湍( tuān)飞漱( shù) 属引(zhǔ)澄清(chéng) 髻( jì) 着落(zhuó) 芊芊( qiān)磅礴(páng bó) 主宰( zǎi)匍匐( pú fú) 澹澹( dàn)迸发( bèng) 黛色( dài) 酥( sū) 寂寥(liáo) 沁(qìn) 静谧( mì)二、找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1.重岩叠障 ( 嶂 ) 2.一年之际在于春 ( 计 ) 3.清荣俊茂 ( 峻 ) 4.春花秋实( 华 ) 5.闲情逸至( 致 ) 6.春日溶溶(融融 ) 7.碧宵( 霄 ) 8.轻飞慢舞( 曼 ) 9.细滋漫长 ( 慢 ) 10.星罗其布( 棋 ) 11.抑扬顿错 ( 挫 ) 12.认劳认愿( 任 ) 13.永往直前 (勇 ) 14.自出心才 ( 裁) 15.提心掉胆 ( 吊 ) 16.难以值信( 置 ) 17.无原无故 ( 缘 ) 18.狼狈不甚( 堪 ) 19.举一返三( 反 ) 20.改斜归正(邪 ) 21.千头万序( 绪 ) 22.无可耐何( 奈 ) 6.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许多写“春”景的,请写出其中两句。
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5.回忆历代名人咏雨的诗句,把你记得的一些名句默写下来,至少写二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水槛遣心二首》)【基础积累】(一)根据拼音写汉字:Yùn niàng( )( ) liáo( )亮 zhù( )蓄 宽chǎng( )主zǎi( ) páng bó( )( ) 苦sè( ) xī( )月【答案】酝 酿 嘹 贮 敞 宰 磅 礴 涩 曦(五)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1、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平和的夜。
2、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漫漫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3、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答案】1、衬托 2、清澈明亮 3、主管统治(六)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并简述出表达的作用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2、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3、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答案】1、拟人,形象地描绘了各种花在春天竞相开放的美好景象2、比喻,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温暖是由于像小摇篮一样的特殊地形造成的,这比单纯的术语解说有人情味3、比喻,形象地写出了从春到夏的过程文学常识】1、 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其散文以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代表作《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2、《济南的冬天》是现代著名文学家、剧作家、小说家老舍先生创作的一篇散文,选自《老舍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著名作家,因作品颇多被人们称为“人民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和话剧《茶馆》、《龙须沟》等3、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北魏范阳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北魏平东将军、青州刺史、永宁侯郦范之子,我国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他一生好学,博览群书,所著《水经注》是一部具有很高文学价值的地理专著,也是一部山水游记和民俗风土录《水经》记述我国河流水道的一部专著,而《水经注》是给它做的注文由于郦道元酷爱自然,有意探寻祖国山川美景,通过实地考察体验,才写出如此形象生动,富有生命力的文字他的著作写景部分历来被文学史推为山水游记的首倡注释: (1)自:在,从 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省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2)略无:毫无阙:通“缺”,空缺 这里是中断 (3) 嶂(zhàng):高的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4)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若; 非:不是 (5)亭午:正午夜分:半夜 (6)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7)襄(xiāng):上 陵,丘陵,小山包 (8)沿:顺流而下(的船)。
溯(sù):逆流而上(的船) (9)或:有时王命:皇帝的圣旨宣:宣布,传达 (10) 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白帝:城名,在重庆奉节东朝:早晨 (11) 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 (12)虽:即使 奔:飞奔的马御:驾着 (13)不以:不如此句谓和行船比起来,即使是乘奔御风也不被认为是(比船)快,或为“以”当是“似”之误见清赵一清《水经注刊误》) 疾:快 (14)素湍:白色的急流素:白色的绿潭:碧绿的潭水 (15)回清倒影:回旋着清波,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 (16)绝巘(yǎn)(写作“山献”):极高的山峰 绝:极 巘:高的山峰 (17)悬泉:悬挂着的泉水 飞漱:飞流冲荡 漱:冲荡 (18)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19)良:实在,很 (20)晴初:天刚晴霜旦:下霜的早晨 (21)属引:连续不断属(zhǔ):动词引:延长凄异:凄凉怪异 (22)哀转久绝: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绝:消失 (23)巴东:汉郡名,在现在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 (24)沾:打湿。
(25)三声:几声三,这里不是确数 (26)裳:(cháng)衣裳 译文: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高山连绵不断;重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