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第三次月考生物(有答案).doc
11页武汉市汉阳一中高一年级月考——第四章生物生命活动调节综合练习本试卷分为第Ι卷(选择题)和第Π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题,每小题3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是燕麦胚芽鞘尖端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后,定量测定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就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 )A.光照抑制生长素的合成 B.光照引起生长素向下运输C.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 D.光照促进生长素的合成2.下图中曲线Ⅲ描述关于植物生长素浓度和茎组织细胞生长的关系如果对侧芽施用同样浓度范围的生长素,将会有哪种曲线代表其生长关系 ( )A.Ⅰ B.ⅡC.Ⅲ D.Ⅳ3.如下图所示,甲、乙分别用不透光的锡箔纸套在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丙、丁、戊、则分别用不透水的云母片插入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 )A.甲不生长也不弯曲、乙直立生长、丙向左生长、丁直立生长、戊向右生长B.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向左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左生长C.甲向左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向右生长、戊向左生长D.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右生长4.荷兰学者Frits.Went于1928年把燕麦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在琼脂薄片上,约1h~2h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小块放在去顶的胚芽鞘一侧,然后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胚芽鞘逐渐向放置琼脂小块的对侧弯曲生长,该实验结果不能直接证明的问题是 ( )A.胚芽鞘顶端能产生影响生长的物质B.影响生长的物质自顶端向下运输C.该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 D.单向光使该物质在胚芽鞘内呈不均匀分布5.温室栽培的茄果类蔬菜,因花粉发育不良,影响传粉受精,如果要保证产量,可采用的补救方法是 ( )A、喷洒氮肥 B、提高CO2浓度 C、喷洒磷肥 D、喷洒生长素类似物6.右图表示植物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的关系。
依此图回答顶端优势现象的产生是侧芽的生长素浓度进入图中的哪个区间的结果 ( )A. O~A区间 B. O~B区间C. 进入大于OA区间 D. 进入大于OB区间7.对果树压条时,需要把压条的树皮环割一圈,环割后剥圈以下的侧芽会迅速发育成侧枝,这是因为 ( )A.顶芽不会产生生长素 B.剥圈以下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低 C.剥圈以下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高I D.剥圈以上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低8.把成熟的苹果与未成熟的香蕉密封在一起,可促使香蕉成熟,是由于苹果放出了 ( ) A.乙烯 B.赤霉素 C.脱落酸 D.细胞分裂素9.下列各项生产实践,与植物激素无关的是 ( ) A.果树的整枝修剪 B.摘心促进侧芽发育 C.无籽番茄的获得 D.嫁接保持原品种的特性10.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 ( )A.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11.农业上用生长素类似物,2,4一D进行麦田除草,其原理是 ( ) A.高浓度促进杂草衰老 B.高浓度抑制杂草生长 C.低浓度抑制杂草生长 D.高浓度促进小麦生长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生长素处理扦插的枝条是其成活的必要条件 B.生长素的浓度越高植物生长越快 C.发育着的种子能产生大量的生长素,是子房发育成果实的必要条件 D.只有顶芽能产生生长素,所以顶芽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抑制,此现象称顶端优势13.发育着的幼果,若被虫蛀后,不再生长的主要原因是蛀食了幼果的 ( ) A.子房壁形成的果皮 B.受精卵 C.幼嫩种子 D.幼果果肉14.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生长素能够促进插条生根 B.生长素浓度越高,植物生长越快C.除掉顶芽可以促进侧芽生长 D.植物的向光性运动是生长素不均分布所致15.在棉花栽培过程中,需要摘心(打顶)使侧芽的生长素量( ) A.增加,以抑制其生长 B.增加,以利其生长C.减少,以抑制其生长 D.减少,以利其生长16.某人因意外车祸而使大脑受损,其表现症状是能够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谈话,但却不会说话。
这个人受损伤的部位是 ( )A.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 B.大脑皮层中央前回底部之前(S区)C.大脑皮层颞上回后部(H区) D.大脑内侧面某一特定区域17.人体中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递质实现的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电位变化)转化为化学信号(递质释放)再转化为电信号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D.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18.下列各项中皆属于动物的后天性行为的是 ( )A.印随、本能、反射 B.趋性、本能、反射C.模仿、趋性、条件反射 D.模仿、印随、条件反射19.下列两种激素同属于拮抗作用的是 A.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 B.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C.雌激素和孕激素 D.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20.下列有关激素和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激素的作用与神经系统的作用密切联系B. 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 C.激素产生后一般作用于其他细胞 D.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雄性激素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甲3.80.15.8乙3.62.80.1丙0.835.5丁43621.体重近似、发育正常的甲、乙、丙、丁四只雄性小狗,丁狗不作处理,甲、乙、丙狗分别做不同的手术处理。
几个月后查得各自血液中三种激素的含量如下表,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狗可能出现的症状有行动呆笨而迟缓,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身体发育停止B.乙狗可能出现的症状有生长立即停滞 C.丙狗可能出现的症状有性情变得温顺D.在相同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其个体大小变化为:甲、丁狗个体小,基本处于术前状态,丙、乙狗不断长大22.如果给呆小症、侏儒症和糖尿病患者分别口服相应的激素,有疗效的是 A.呆小症和侏儒症 B.侏儒症和糖尿病 C.侏儒症 D.呆小症23.关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的浓度与人血浆中葡萄糖浓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肠系统中大量的葡萄糖从食物中转运入血浆时,胰脏就会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 B.当某人在数小时内不进食时,胰脏就会增加胰岛素的分泌 C.高浓度的胰高血糖素会刺激肌肉细胞从血浆中吸收葡萄糖 D.高浓度的胰岛素刺激肝脏分泌葡萄糖24.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
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25.下列关于兴奋沿神经纤维向前传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膜内电流由非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 B.膜外电流由兴奋部位流向非兴奋部位 C.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内为负电荷 D.兴奋在细胞间的传导方向是树突→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和细胞体26.用人工方法繁殖鲤鱼,常取鲤鱼的垂体研磨后注入到亲体内,以提高产卵量,这主要是利用垂体的 ( )A.生长激素 B.促肾上腺素 C.促甲状腺素 D.促性腺激素27.人体血糖浓度为80~120mg/dL,下列激素中能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的激素是 ( )A.胰岛素 B.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C.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 D.生长素和胰岛素28.对肉产品禽畜进行阉割的主要目的是 ( )A.使其失去第二性征 B.使其不能生育 C.使其营养物质集中用于增加体重 D.使其适应环境能力增强29.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 ( )A.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B.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完全相同30.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相比,不同的是 ( )①先天性的 ②经过学习形成的 ③会消退 ④固定不变的 ⑤脊髓参与调节 ⑥大脑参与调节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②③⑥31.某同学右手臂打预防针未缩回,参与这一反射活动的大脑皮层中枢是 ( )A.左侧躯体感觉中枢和右侧躯体运动中枢B.左侧躯体感觉中枢和左侧躯体运动中枢 C.右侧躯体感觉中枢和左侧躯体运动中枢D.右侧躯体感觉中枢和右侧躯体运动中枢32.关于高等动物激素的正确叙述是 ( )①由无导管的腺体分泌 ②化学成分都是蛋白质 ③直接进入血液 ④血液里含量极少,但作用显著 A.①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③④33.人在惊险情况下,会出现心跳加速、瞳孔放大等生理变化,引起这些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活动分别 ( )A.加强, 减弱 B.减弱, 加强 C.均加强 D.均减弱34.下列哪一项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