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原寒区复杂电磁环境下野战医疗分队应对措施.doc
7页1高原寒区复杂电磁环境下野战医疗分队应对措施【摘要】 本文分析了复杂电磁环境对高原寒区野战卫勤保障的影响,指出了我们所面临的通信联络不畅、战场隐蔽困难、仪器易受干扰等困难,并从完善预案、科学部署、健全体制、加强搜救、保护设备、统筹资源、信息防护七个方面阐述了在复杂电磁环境下高原寒区进行野战医疗救护过程中电磁防护的方式方法,切实做到了科学合理,灵活机动,大幅提高了野战救治能力和卫勤保障水平 【关键词】 复杂电磁环境;医疗救护;组织;实施复杂电磁环境的产生是由于敌我双方为争夺信息控制权,实施电子侦察与反侦察激烈对抗的结果高原高寒地区作战,伤员发生时间集中,地域分散、伤情复杂,人为因素和高原高寒自然因素相互作用,加之复杂电磁环境的影响,医疗救治和后送难度空前增大,这些都对野战医疗救护提出了新课题和新要求1 复杂电磁环境对高原寒区卫勤保障的影响本文所指高原寒区,主要是分布于青海、西藏的青藏高原地区这里平均海拔在 3500 米以上,高寒缺氧,地形复杂,路况差,隐蔽条件差,这些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对卫勤保障影响很大2复杂电磁环境下实施卫勤保障面临诸多问题,最为困难的是通信不畅、自我隐蔽困难和电磁对医疗设备的干扰引起的误诊误治,这些都是卫勤保障的重点和难点。
1.1 通信联络不畅,影响救治效能 复杂电磁环境下卫勤保障容易出现通信联络不畅、侦察不到、组织指挥不能有效实施的局面1.1.1 战场感知茫然,时效救治困难 由于通信不畅,卫勤指挥人员对战场情况知之甚少,对人员损伤情况不能有效掌握,损伤人员的地域、时间也不清楚,无法及时派出应急医疗分队实施有效救治,时效救治困难1.1.2 上传下达紊乱,医疗体系低效 强敌实施电子干扰时,可造成我指挥通信系统瘫痪,指挥失效卫勤分队无法领受上级任务; 外派的医疗分队同派出单位联络困难; 各级医疗机构难以按战伤救治规则要求顺利完成阶梯救治,降低了救治效率[1]1.1.3 合同协作受阻,医疗救治迟滞 在复杂电磁环境下,情报来源受阻,各医疗单元难以相互配合、协同保障,影响了卫勤保障的顺利实施;空军后送是现代卫勤最为快捷的运输方式,一旦遇敌3干扰,空运后送势必难以完成1.2 侦察技术先进,自我隐蔽困难 高原寒区地广人稀,隐蔽物少,复杂电磁环境下,战场透明度增加,野战医疗机构隐蔽极为困难此外,野战医疗机构配备了大量电子设备,使用时会释放大量电磁信号,易被敌方捕获另外夜视仪、红外制导武器的广泛使用,也使得野战医疗机构的一些消毒设备极易被发现,受到袭击。
1.3 干扰仪器设备,增加救治难度 敌方采用电磁攻击时,会干扰野战医疗救治机构一些电子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影响信号传输,导致医务人员对伤病员进行检查治疗时会产生错误信息,出现误诊误治情况,影响野战医疗救治尤其是危重伤病员的有效救治,增加了救治难度,降低了工作效率2 复杂电磁环境下野战医疗分队应对措施复杂电磁环境下野战医疗机构分类、后送、治疗、手术、特诊等工作程序与方法与一般情况下卫勤保障基本相同,本文不多作介绍针对受复杂电磁环境影响的环节,下面重点论述2.1 全面掌握情况,完善各种预案 指挥机构应通过各种渠道,全面了解掌握复杂电磁环境情况,并根据掌握的复杂电磁情况,深4入分析研究,解决好战场电磁兼容完善应对复杂电磁环境下各种突发情况的野战救护应急预案,更好的实现卫勤保障目标2.2 科学部署机构,力求安全灵活 高寒地区作战时医疗救治机构的部署要充分利用地形隐蔽,并采用与高原地表颜色相似的伪装网,避开敌人可能空中侦察的地域,保障救治机构的安全灵活,另外充分考虑到复杂电磁环境的影响,要做到以下几点2.2.1 做好战场电磁兼容 各种电气及电子设备在共同的电磁环境中都能正常工作而又不互相干扰,从电磁角度具有相容性的状态,相容性包括设备内电路模块之间的相容性、设备之间的相容性以及系统之间的相容性。
2.2.2 做好战场电子防护 在敌方或己方实施电子侦察及电子进攻时,保护己方电子信息系统、电子设备的电磁辐射不被发现和识别,免遭精确打击,保持设备正常有效的工作,以保障卫勤任务的顺利实施防护的主要方法有:第一,减小电磁辐射,加强电磁屏蔽,隐蔽电子设备;第二,设置虚假目标,利用战场环境,欺骗迷惑敌人;第三,加强电磁伪装,隐蔽诱饵并施,防止电子杀伤2.2.3 加强防护器材保障 在战场复杂电磁环境下,电子防护器材的科学使用,会有效防护电子攻击防护器材可分为反射型和遮盖型反射型主要依靠反射电磁波来形成虚假目标,达到欺骗的5目的,主要有干扰箔条、角反射器、干扰气球等遮盖型主要依靠对电磁波或红外光的衰减,达到阻止敌方发现目标的目的,主要有气溶胶、发烟罐等2.3 健全联络体制,力求科学合理 作战期间,各医疗救治机构之间、上下级之间以及救治机构与保障对象之间的通信联络尤为重要,为避免遭敌电磁干扰,保障通信安全,建立健全科学的联络体制势在必然2.3.1 采用保密认证技术,确保信息安全 救治机构与其他单位进行通信联络时,通信信息要采取复杂加密技术,信息接收方要进行解密认证才能正常读取我方信息,这样有效保证了我方的信息安全,即使信息被敌方窃听也无法获取我方的真实情况。
2.3.2 采用随机变频技术,影响敌方干扰 电子通信设备都有自身的工作频率,敌方就是利用我方的设备频率实施电磁干扰,如果我方的电磁设备频率可以随机变频,并在我方范围内仍然保持统一,这样既保障了通信的正常进行,也让敌方摸不清我方的联络频率,就不能有效实施干扰2.3.3 备用人工联络方式,确保万无一失 当我方的各种电子通信联络手段都被敌方破坏时,我方可采取人工互相联络方式各6单位之间事先统一标识语,需要人工联络时,各单位派出侦察联络员若干赶赴联系单位,途中做好标记,对方联络员发现后可以即时找到我方联络员,我方联络员也可直接赶到对方指挥部门,报告相关情况,接受上级命令2.4 加强搜救手段,力求快速准确 复杂电磁环境下,先进电子搜救工具往往不能有效使用,因此要配备抗干扰设备,并使用保密性和电磁攻击防护性更强的搜救探测仪同时,所有人员必须了解和熟悉作战区域的主要地形,还要事先统一适于高原特点的人工联络信号与标志,比如用击掌、喊话、哨音等联络,用醒目黑、红和绿色物件作标志,以便在信息呼救系统出现故障时使用,提高搜救速度2.5 保护医疗设备,保障救治能力 野战救护机构的野战方舱及各种电子设备容易遭到敌方干扰,所以必须对电子设备进行电磁防护,可采用金属材料电磁屏蔽的方法,使敌方电磁干扰失效。
同时注重人工诊疗技术训练,一旦胆子设备失灵,也不会阻碍救治工作的进行2.6 统筹战场资源,加强电磁管控 对各种医疗保障力量和保障行动进行周密及时的统筹协调,才能使战场和各种保障行动有条不紊的进行7要整合好所属的救护力量,尤其是电磁防护方面的专家,要在专家的指导下开展电磁安全防护工作,切实保障救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强电磁管控,协调好各医疗保障力量之间的行动与协作,及时处理好各种矛盾,协调好电磁管控工作,从而使战场救治行动形成一个有机的、协调统一的整体[2]2.7 强化信息防护,保证安全有效 在信息化条件下,野战医疗救治机构充分运用信息化的指挥平台和数据库系统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但是信息化手段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容易被敌方电磁武器侦察及破坏,所以要加强信息电子信息系统技术保障,使用抗干扰保密强的信息系统设备,另外及时将数据库系统进行备份,在受敌破坏时可以及时恢复运行,保障医疗救治顺利进行如果恢复失败,也可采用手工医疗及作战文书,确保卫勤工作有效持续运行参考文献】[1] 王东辉,刘成刚 .复杂电磁环境下卫勤保障训练方法和措施[J].国防卫生论坛, 2008,17(1):22-23.[2] 胡荣满,李永功,尚国瑛. 信息化条件下部队远程机动中8的战场救护[J].国防卫生论坛, 2008,17(1):28-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