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地理学第四章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课件.ppt
92页1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第四章)(第四章)n主讲人:李国平主讲人:李国平 博博士士20142014年秋季学期年秋季学期2第四章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第四章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 第一节第一节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第二节第二节 零售业区位论零售业区位论 第三节第三节 服务业区位论服务业区位论 3第一节第一节 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一、中心地理论形成的背景一、中心地理论形成的背景 二、基本概念二、基本概念 三、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三、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 四、意义和存在的问题四、意义和存在的问题4(资料来源:资料来源:Haggett P.Geography:A Modern Synthesis.Revised Third Edition.New York:Harper&Row Publishers,Inc,1983.369)图图4.1沃尔特沃尔特克里斯泰勒克里斯泰勒5(资料来源资料来源:Haggett P.Geography:A Modern Synthesis.Revised Third Edition.New York:Harper&Row Publishers,Inc,1983.374)德国南部的城市、城镇和村庄分布德国南部的城市、城镇和村庄分布克克里里斯斯塔塔勒勒计计算算了了德德国国南南部部中中心心地地的的中中心心性性。
然然后后,根根据据计计算算结结果果把把当当时时德德国国南南部部的的中中心心地地划划分分为为7 7个个等等级级(L(L,P P,G G,B B,K K,A A,M)M)测测定定了了各各级级中中心心地地间间的的距距离离,发发现现最最低低一一级级的的中中心心地地(M)(M)间间的的距距离离为为7 7 kmkm,高高级级的的中中心心地地间间的的距距离离是是次次一一级级中中心心地地间距离的间距离的3 31/21/2倍法兰克福法兰克福斯图加特斯图加特慕尼黑慕尼黑纽伦堡纽伦堡斯特拉斯堡斯特拉斯堡萨尔布吕肯萨尔布吕肯苏黎世苏黎世67一、中心地理论形成的背景与目的一、中心地理论形成的背景与目的背景:进入背景:进入2020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发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发展,加速了经济活动集聚的进程城市在整个社展,加速了经济活动集聚的进程城市在整个社会经济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会经济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目的:探索目的:探索“决定城市的数量、规模以及分决定城市的数量、规模以及分布的规律是否存在,如果存在,那么又是怎样的布的规律是否存在,如果存在,那么又是怎样的规律规律”这一课题这一课题8二、基本概念二、基本概念 1 1中心地(中心地(Central PlaceCentral Place)n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中心地可以是一个城市,也可以是一个镇或中心地可以是一个城市,也可以是一个镇或大的居民聚集点,也可以是一个商业或服务大的居民聚集点,也可以是一个商业或服务业中心92 2中心性(中心性(CentralityCentrality)概念:中心性是指就中心地的周围地区而言,概念:中心性是指就中心地的周围地区而言,中心地的相对重要性也可理解为中心地发挥中心职中心地的相对重要性也可理解为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能的程度测度:中心性一般可用下式表示:测度:中心性一般可用下式表示:C=BC=B1 1B B2 2式中:式中:CC中心地的中心性;中心地的中心性;B B1 1中心地供给中心商品的总量;中心地供给中心商品的总量;B B2 2中心地供给中心地自身的中心商品的中心地供给中心地自身的中心商品的数量103 3货物的供给范围货物的供给范围(range of a good)(range of a good)货物的供给范围有上限与下限两种:货物的供给范围有上限与下限两种:货货物物的的供供给给范范围围上上限限是是由由对对中中心心商商品品的的需需求求所所限限定定的的,为为中中心心地地的的某某种种中中心心商商品品能能够够到到达达消消费费者者手手中中的的空空间边界。
间边界货物的供给范围下限是由中心商品的供给角度所规货物的供给范围下限是由中心商品的供给角度所规定的边界中心地为供给某种中心商品而必须达到的该定的边界中心地为供给某种中心商品而必须达到的该商品的最小限度的需要量,叫做门槛值或最小必要需求商品的最小限度的需要量,叫做门槛值或最小必要需求量114 4中心地的等级中心地的等级中心地提供的货物和服务有高低等级之分中心地的等级取决其能够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水平,一般能够提供高级货物和服务的中心地等级相对较高,反之则较低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最大特征之一是中心地的等级和中心职能是相互对应的同一等级的中心地以一定的间隔布局12三、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三、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模型(一)市场原则与中心地系统(一)市场原则与中心地系统 (二)交通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二)交通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 (三)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三)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 (四)三原则适合的条件(四)三原则适合的条件 13n 第一,中心地分布的区域为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相同、第一,中心地分布的区域为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相同、且均质分布的平原;人口也是均匀地分布,且居民的收且均质分布的平原;人口也是均匀地分布,且居民的收入和需求,以及消费方式都相同。
入和需求,以及消费方式都相同n 第二,具有相同的交通条件,运费与距离成正比第二,具有相同的交通条件,运费与距离成正比n 第三,消费者都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即就近购第三,消费者都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即就近购买n第四,相同的商品和服务在任何一个中心地价格都一第四,相同的商品和服务在任何一个中心地价格都一致,消费者购买商品和享受服务的实际价格等于销售价致,消费者购买商品和享受服务的实际价格等于销售价格加上交通费格加上交通费1 1基本前提条件基本前提条件(一一)市场原则与中心地系统市场原则与中心地系统142 2中心地系统的构造中心地系统的构造 图图4.2单一中心商品构成的中心地分布结构单一中心商品构成的中心地分布结构 15图图4.3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形成原理示意图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形成原理示意图16图图4.44.4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173 3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各各等等级级中中心心地地的的市市场场区区域域数数具具有有如如下下关关系系,即即:1 1,3 3,9 9,2727,81,81,从从这这一一数数字字排排列列关关系系可可看看出出,是是按按3 3的的倍倍数数在在变变化化,因因此此在在市市场场原原则则基基础础上上形形成成的的中中心地系统也称为心地系统也称为K K=3=3的中心地系统。
的中心地系统各各等等级级中中心心地地的的数数量量关关系系,为为1 1,2 2,6 6,1818,5454,即即从从区区域域内内次次级级中中心心地地开开始始,中中心心地地的的数数量量关关系系为为低低级级中中心地数量为其上一级中心地的心地数量为其上一级中心地的3 3倍4 4中心地之间的数量关系中心地之间的数量关系185 5市场原则中心地系统的特点市场原则中心地系统的特点中中心心地地具具有有等等级级性性,且且各各级级的的中中心心地地与与中中心心职职能能相相对对应中中心心地地按按照照一一定定的的规规则则分分布布,一一般般是是三三个个中中心心地地构构成成的三角形的重心是低一级中心地布局的区位点的三角形的重心是低一级中心地布局的区位点各各等等级级间间的的中中心心地地数数量量、距距离离和和市市场场区区域域面面积积呈呈几几何何数变化19表表4.14.1市场原理基础上的中心地及其服务范围市场原理基础上的中心地及其服务范围 中心地中心地等级等级中心中心地数地数服务服务区数区数服务半服务半径径/km服务范服务范围围/km2提供商提供商品的种品的种类数类数中心地中心地的人口的人口数数服务区服务区人口数人口数MAKBGPL486162541862172924381279314.06.912.020.736.062.1108.0441344001 2003 60010 80032 40040901803306001 0002 0001 0002 0004 00010 00030 000100 000500 0003 50011 00035 000100 000350 0001 000 0003 500 000合计合计72972920(二二)交通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交通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1 1特点特点交交通通原原则则基基础础上上形形成成的的中中心心地地系系统统的的特特点点是是,各各个个中中心心地地布布局局在在两两个个比比自自己己高高一一级级的的中中心心地地的的交交通通线线的的中中间间点点。
比比如如m-1(m1)m-1(m1)中中心心地地是是布布局局在在两两个个mm中中心心地地连连接接线线的的中中间间点点(如如图图4-64-6),因因此此,如如果果同同一一级级的的中中心心地地间间铺铺设设一一条条交交通通线线,那那么么在在这这条条交交通通线线上上布布局局着着比比它它等级低的所有中心地等级低的所有中心地212 2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各各等等级级中中心心地地的的市市场场区区域域关关系系为为:1 1,4 4,1616,6464,256256,因因此此,在在交交通通原原则则基基础础上上形形成成的的中中心心地地系系统统也也称称为为K K=4=4的中心地系统的中心地系统3 3中心地之间的数量中心地之间的数量在在交交通通原原则则基基础础上上形形成成的的中中心心地地系系统统的的中中心心地地的的数数量关系为:量关系为:1 1,3 3,1212,4848,192192,22图图4.6交通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交通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 23(三三)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1 1特点特点在在行行政政原原则则基基础础上上形形成成的的中中心心地地系系统统中中,低低级级中中心心地地从从属属于于一一个个高高级级中中心心地地。
原原因因是是在在行行政政区区域域划划分分时时,尽尽量量不不把把低低级级行行政政区区域域分分割割开开,使使它完整地属于一个高级行政区域它完整地属于一个高级行政区域242 2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中,各等级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中,各等级的中心地的市场区域数为:的中心地的市场区域数为:1 1,7 7,4949,343343,以以7 7的倍数增加因此,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的倍数增加因此,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中心地系统也称为=7=7的中心地系统的中心地系统253 3中心地之间的数量关系中心地之间的数量关系在在行行政政原原则则基基础础上上形形成成的的中中心心地地系系统统中中,中中心心地地间间的的数数量量关关系系为为:1 1,6 6,4242,294294,2 0582 058,26图图4.74.7行政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行政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 27(四四)三原则适合的条件三原则适合的条件市场原则适用于由市场及其市场区域构成的市场原则适用于由市场及其市场区域构成的中世纪的中心地的商品供给中世纪的中心地的商品供给交通原则适用于如交通原则适用于如1919世纪交通大发展时期,世纪交通大发展时期,以及新开拓的殖民地国家、新开发区、交通过境以及新开拓的殖民地国家、新开发区、交通过境地带或聚落呈线状分布区域。
在文化水平高、工地带或聚落呈线状分布区域在文化水平高、工业人口多(人口密度高)的区域,交通原则比市业人口多(人口密度高)的区域,交通原则比市场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