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外贸企业出口商品的成本.doc

14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2549980
  • 上传时间:2017-10-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1.93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在《外贸企业出口商品的成本核算》中,我们从经济效益指标角度来分析了外贸企业出口商品的成本核算本文从商品来源角度来解析出口商品的成品熟悉掌握商品成本的成本计算以后,对出口退税、换汇成本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核算均有很大的帮助出口商品的成本可以包括生产成本、加工成本和采购成本三种对于贸易型出口企业(外贸企业)而言,商品成本在一般情况下即为采购成本,是指外贸企业向供货商采购商品的价格(增值税发票上的计税金额)在出口价格中,正常采购成本所占比例最大,因而成为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讲,供货商所报的价格就是外贸企业的采购成本,但是由于增值税是转嫁税,需要购买方负担税款,因此供货商报出的价格包含增值税,由于出口商品实行退税政策,外贸企业因购买货物所负担的税款由国家全额或按一定比例(有征退税率差的商品)退还如果是全额退税的商品,如:征税率 17%、退税率 17%的商品,商品成本即为不含税的采购成本因为购货商所负担的税款,国家全额退付给企业,不需要企业承担这里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假如该商品用于内销,商品成本也是不含税的采购成本,因为购货商所负担的税款,抵顶内销的销项税金,转嫁到下一家购货企业或消费者来负担。

      如果是按一定比例(有征退税率差的商品)退税的出口商品,如:征税率 17%、退税率 13%的商品,商品成本应该是采购成本和征退税率差部分,因为征退税率差部分由企业负担增加成本换句话讲:外贸出口企业购进出口退税商品的实际采购成本应将出口退税部分从含税的采购成本中予以扣除,从而得出实际采购成本实际采购成本的计算程序如下:含税采购成本=购货成本=货价+增值税额(增值税额=货价×增值税率)=货价+货价×增值税率=货价×(1+增值税率)货价=含税采购成本/(1+增值税率)出口退税额=货价×出口退税率实际采购成本=含税采购成本-出口退税额=货价×(1+增值税率)-货价×出口退税率=货价×(1+增值率-出口退税率)=含税采购成本/(1+增值税率)×(1+增值税率-出口退税率)含税采购成本=实际采购成本/(1+增值税率-出口退税率)×(1+增值税率)由此,得出如下公式:含税采购成本=实际采购成本/(1+增值税率-出口退税率)×(1+增值税率)实际采购成本=含税采购成本/(1+增值税率)×(1+增值税率-出口退税率)退税额=含税采购成本/(1+增值税率)×出口退税率财务核算是对业务过程的正确反映,结合财务核算对上述内容举例说明。

      例:一件产品的含税采购成本(价税合计)是 117 元人民币,其中包括 17%的增值税,若该产品的退税率为 13%,那么该产品的实际采购成本为:实际采购成本=117/(1+17%)(1+17%-13%)=104 元财务核算:购进该产品应该记库存商品借方增加额为 100 元,同时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金借方增加额 17 元根据这个实例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1、假如该产品用于内销,内销后同时结转成本,简单说就是 100 元从库存商品贷方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那么该产品的实际采购成本是 100 元,进项税金 17 元用于抵顶内销的销项税,由下一购货方或消费者负担税款 2、假如该产品用于出口销售,退税率 17%,简单说就是 100 元从库存商品贷方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那么该产品的实际采购成本也是 100 元,进项税金17 元通过应交税金贷方结转到应收出口退税科目,税款由国家退付给出口企业3、假如该产品购进时取得的是增值税发票,出口是免税的(如:出口含金产品),进项税金 17 元通过应交税金贷方结转到销售成本,由该企业负担税款,那么该产品的实际采购成本是 117 元4、假如该产品用于出口销售,征税率 17%,退税率 13%,简单说就是 100元从库存商品贷方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进项税金 17 元通过应交税金贷方结转到应收出口退税 13 元,4 元结转到销售成本由该企业负担,那么该产品的实际采购成本是 104 元。

      上述内容的介绍虽然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在这里并不是单纯为了说明什么是商品成本以及财务如何核算的问题,而是根据增值税价税分流的原理,来说明由于出口退税的原因对商品成本的构成做一些基本分析,这样才能对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换汇成本、出口退税核算以及企业经济效益有了正确理解外贸财务人员在核算出口商品成本的时候,因为涉及到汇率问题,因此,与内销产品的成本核算是不同的.出口商品的成本核算主要有两个经济效益指标:A.出口商品换汇成本(换汇率)该指标反映出口商品每取得一美元的外汇净收入所耗费的人民币成本换汇成本越低,出口的经济效益越好、计算公式为 :出口换汇成本=出口总成本(人民币元)/出口外汇净收入(美元)  这里的出口总成本,包括进货(或生产)成本,国内费用(储运、管理,预期利润等,通常以费用定额率表示)及税金出口外汇净收 入指的是扣除运费和保险费后的 FOB 外汇净收入  例:某商品国内进价为人民币 7270 元,加工费 900 元,流通费 70O 元,税金 30 元,出口销售外汇净收入为 11O0 美元,则:出口总成本=727O 十 9O0+7O0+30=8900 元(人民币)换汇成本=89O0 元人民币/11O0 美元=8 人民币元/美元 B.出口商品盈亏率 该指标说明出口商品盈亏额在出口总成本中所占的百分比,正值为盈负值为亏。

      出口商品盈亏率=(出口人民币净收入-出口总成本)/出口总成本 X 100%其中 出口人民币净收入=FOB 出口外汇净收入 X 银行外汇买入价  盈亏率和换汇成本之间的关系为:出口商品盈亏率=[1-出口换汇成本/银行外汇买入价]X 100%  可见,换汇成本高于银行买入价,盈亏率是负值换汇成本低于银行外汇买入价,出口才有盈利   在《外贸企业出口商品的成本核算》中,我们从经济效益指标角度来分析了外贸企业出口商品的成本核算本文从商品来源角度来解析出口商品的成品熟悉掌握商品成本的成本计算以后,对 出口退税 、换汇成本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核算均有很大的帮助出口商品的成本可以包括生产成本、加工成本和采购成本三种对于贸易型出口企业(外贸企业) 而言,商品成本在一般情况下即为采购成本,是指外贸企业向供货商采购商品的价格(增值税发票上的计税金额 )在出口价格中,正常采购成本所占比例最大,因而成为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讲,供货商所报的价格就是外贸企业的采购成本,但是由于增值税是转嫁税,需要购买方负担税款,因此供货商报出的价格包含增值税,由于出口商品实行退税政策,外贸企业因购买货物所负担的税款由国家全额或按一定比例(有征退税率差的商品)退还。

      如果是全额退税的商品,如:征税率 17%、退税率 17%的商品,商品成本即为不含税的采购成本因为购货商所负担的税款,国家全额退付给企业,不需要企业承担这里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假如该商品用于内销,商品成本也是不含税的采购成本,因为购货商所负担的税款,抵顶内销的销项税金,转嫁到下一家购货企业或消费者来负担如果是按一定比例(有征退税率差的商品 )退税的出口商品,如:征税率 17%、退税率 13%的商品,商品成本应该是采购成本和征退税率差部分,因为征退税率差部分由企业负担增加成本换句话讲:外贸出口企业购进 出口退税 商品的实际采购成本应将 出口退税 部分从含税的采购成本中予以扣除,从而得出实际采购成本实际采购成本的计算程序如下:含税采购成本=购货成本=货价+ 增值税额(增值税额=货价×增值税率)=货价+货价×增值税率=货价×(1+增值税率)货价=含税采购成本/(1+ 增值税率)出口退税额=货价×出口退税率实际采购成本=含税采购成本- 出口退税额=货价×(1+增值税率)-货价×出口退税率=货价×(1+增值率-出口退税率)= 含税采购成本/(1+增值税率)×(1+增值税率- 出口退税率)含税采购成本=实际采购成本/(1+ 增值税率-出口退税率)×(1+增值税率)由此,得出如下公式:含税采购成本=实际采购成本/(1+ 增值税率-出口退税率)×(1+增值税率)实际采购成本=含税采购成本/(1+ 增值税率)×(1+增值税率-出口退税率)退税额=含税采购成本/(1+ 增值税率)×出口退税率财务核算是对业务过程的正确反映,结合财务核算对上述内容举例说明。

      例:一件产品的含税采购成本(价税合计) 是 117 元人民币,其中包括 17%的增值税,若该产品的退税率为 13%,那么该产品的实际采购成本为:实际采购成本=117/(1+17%)(1+17%-13%)=104 元财务核算:购进该产品应该记库存商品借方增加额为 100 元,同时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金借方增加额 17 元根据这个实例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1、假如该产品用于内销,内销后同时结转成本,简单说就是 100 元从库存商品贷方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那么该产品的实际采购成本是 100 元,进项税金 17 元用于抵顶内销的销项税,由下一购货方或消费者负担税款2、假如该产品用于出口销售,退税率 17%,简单说就是 100 元从库存商品贷方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那么该产品的实际采购成本也是 100 元,进项税金 17 元通过应交税金贷方结转到应收出口退税科目,税款由国家退付给出口企业3、假如该产品购进时取得的是增值税发票,出口是免税的(如:出口含金产品) ,进项税金 17 元通过应交税金贷方结转到销售成本,由该企业负担税款,那么该产品的实际采购成本是 117 元4、假如该产品用于出口销售,征税率 17%,退税率 13%,简单说就是 100 元从库存商品贷方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进项税金 17 元通过应交税金贷方结转到应收出口退税 13元,4 元结转到销售成本由该企业负担,那么该产品的实际采购成本是 104 元。

      上述内容的介绍虽然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在这里并不是单纯为了说明什么是商品成本以及财务如何核算的问题,而是根据增值税价税分流的原理,来说明由于出口退税的原因对商品成本的构成做一些基本分析,这样才能对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换汇成本、出口退税核算以及企业经济效益有了正确理解您正浏览的文章《外贸企业出口商品的成本核算解析_外贸会计_世贸人才网》由 世贸大学 : 整理,访问地址为: 年 01 月 18 日换汇成本及对外报价的计较要领一、 换汇成本及出口商品盈亏率(一)出口商品换汇成本  出口商品换汇成本是指:商品出口净收益每美元所需要的人民币总成本,即用几多人民币换回一美元换汇成本越低,出口的经济效益越好、计较公式为 : 出口换汇成本=出口总成本(人民币元)/出口外汇净收益(美元)=(采集购买合同价/1.17*1.04+各种用度)/美元净收益人民币出口总成本包孕:商品的现实采集购买成本(要是出口商品属于退税补贴商品扣除出口退税金额后的成本)及国内用度(通常有运脚,保费,银行用度,综合用度等) 出口发卖美元净收益:外销商品的美元收益减去国外银行用度、海运脚、保费、给客户的佣金扣头等以美元支付的用度后的美元净收益。

      换汇成本反应了出口商品的盈亏环境,是考查出口企业有无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其衡量的规范是:人民币对美元的汇价要是换汇成本高于人民币对美元汇价,则该商品的出口为吃亏,虽则有创汇,但出口自己却无经济效益,换汇成本越高,吃亏越大是以,要避免吃亏,必需准确测算换汇成本 在计较出口换汇成本时还必需注意:1、使用正确的运价规范计较运脚;二、准确掌握整集装箱所能装商品数量,避免交付空载运脚;三、注意计较托盘+集装箱的装运方式分外用度;4、正确计较高投保加成发生的分外保费;五、不能漏算指明货物需要加计的保费;6、正视出口商品保险免赔问题;七、正确估算正常的银行用度;八、适当估计非正常银行用度的支出;九、 注意减去佣金;10、远期放债所产生的利钱应记入成本二)出口商品盈亏率 该指标申明出口商品盈亏额在出口人民币净收益中所占的百分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