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区块链的快速机动指挥控制模式研究.docx
16页基于区块链的快速机动指挥控制模式研究* 黄松平,刘铁军,邓 鑫,3,唐 姝,姜 华*(1.国防科技大学信息系统工程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073;2.解放军75833 部队,广州 510080;3.湖南工商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长沙 410205;4.国防科技大学教学考评中心,长沙 410073)0 引言指挥控制概念在20 世纪50 年代被正式提出以后,对其研究就在不断深入在指挥控制机理研究方面,早在20 世纪70 年代,博伊德就基于自己的实战经验提出了OODA 环模型,该模型后来成为指挥控制领域的经典理论然而该理论也存在着战争尺度属性模糊、筹划和纠偏过程缺失等不足随后不少学者提出了新的模型,主要有Lawson 模型、SHOR 模型和HEAT 模型,这些理论各有偏重,但都不能很好地描述信息化作战条件下指挥控制的特点20 世纪以后,文献[1]提出了“自底向上”和“自顶向下”两种指挥控制模型方法在实践层面,2013年美军以条令的形式明确了任务式指挥为首选的指挥控制方式在韧性指挥控制研究方面,美国在2013 年就提出了在军事系统中加强韧性设计的要求同年美空军航天司令部提出将韧性作为评估军事空间体系的重要指标。
DARPA 随后提出构建分布式韧性指挥控制系统的建议目前国内外对韧性指挥控制的研究大多局限于理论层面,缺少对军事领域指挥控制系统的相关研究在韧性评估优化方法上,也缺少可操作方案的研究在指挥控制系统设计方面,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指挥控制概念框架、架构设计、系统部署优化等领域,没有深入考虑多域任务下的指挥控制系统相关的参考模型,设计过程中缺少对多域作战和全域作战任务背景下的敏捷性思考,对各类多域和全域系统资源如何稳健均衡发挥作用,及系统资源如何灵活适时部署等问题则较少研究在区块链与指挥控制结合的研究方面,文献[2]阐述了数字化指挥控制业务场景下的信息传输与追溯模式文献[3]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指挥信息系统用户权限管理方案文献[4]阐述了战术分队区块链的技术架构与运用模式上述研究偏重于区块链运用的微观层面,对于区块链技术如何在指挥控制领域特别是敏捷指挥控制领域发挥作用的研究则是空白,亟待加强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本文通过考察机动性在战争中的重要性,进而分析指挥控制因素在赢得战争胜利中的重要地位,得出机动力的实质是指挥控制水平的体现的观点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网络共识等特性在构建快速机动指挥控制模式方面具有内在契合性,应最大程度地分散指挥,赋权到边,实现不同部队之间的快速协调和切换。
1 实施机动是战争制胜的关键在战争中,战场机动力从古到今都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一个关键因素恩格斯指出:“军队在运动中要比停驻时有四倍的价值[5]”无独有偶,拿破仑也说时间就是军队,“力量等于质量乘以速度[6]”时间因素在军事行动中无疑是最宝贵的,在战争中行动缓慢必然受制于人速度快、机动性强的军队效率高,易于取得战斗、战役乃至战略主动权,因而获胜的可能性相对较大纵观世界军事史,任何一支留下光辉印记的军队,无不在机动性和指挥控制方面给人以深刻印象,这种运用之妙的机动性使其能够迅速实施军队部署并在作战中转换方位,令对手望而生畏在古代军队的组成、兵器的使用以及战术的运用方面,能否机动是十分重要的[7]”,一支军队战胜对手很大程度上凭借的是指挥控制的敏捷和机动性的相对优势同样的道理,当其他军队在指挥控制和机动性方面超越这支拥有辉煌历史的军队时,其地位便变得岌岌可危历史在记下缔造光辉的军队名字的同时,也见证了指挥控制和机动性水平一波高过一波的浪潮,见证了指挥控制水平和OODA 周期的创新发展可以说,指挥控制和机动力是军队的生命历史上更强大的一流军队,往往属于指挥控制水平和机动性更高的军队军事历史学家杜普伊在《武器和战争的演变》一书中以详实的史料反复指出指挥控制和机动性占据优势的重要性:亚述军队与当时别国的步兵相比,机动性更强;亚历山大统帅下的马其顿军队所向披靡的重要原因在于把具有高机动性的重步兵方阵当作骑兵实施突击冲锋的机动基地;哥特人将兵器与骑兵的机动性充分结合,使大批骑兵从远处迅速逼近古罗马军队的侧翼,使后者在阿德里安堡战役中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匈奴人之所以能够所向无敌的原因,并非由于他们具有数量上的优势,而是因为他们具有高度的机动性”[8];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基本的线式机动作战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一直贯穿到了20 世纪;“腓特烈大帝通过反复加强从父亲那里学来的训练方法和纪律手段,提高军队的机动性和速度”[7];拿破仑是把机动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的伟大军事家。
通过机动,即便处于兵力上的劣势,“他也能在局部的关键性战场上集结起优势的兵力[9]”进入20 世纪,从“二战”初期的德军到今天可以全球快速布署、远程机动的美军,都因其敏捷指挥控制和高度机动性而实力超群同样的道理,德军在“二战”后期因各种原因失去了先前机动性的优势,因而逐步转变成了一支弱势军队,最终归于失败值得一提的是,骑兵能够成为西方各国军队中最主要的兵种并称雄上千年时间完全在于其快速机动因为骑兵与别的兵种相比纪律更严,技术更熟练,而且更加机动灵活一匹战马在冲锋时的冲击力量与机动性使得步兵几无招架之力赵武灵王称雄一时、汉武帝驱逐匈奴、蒙古大军横扫欧亚,凭借的全是骑兵恩格斯正是因为看到了骑兵突出的机动性而断言:“骑兵仍然是、而且将永远是一个必然的兵种[7]”在物理作战领域,占据战争历史舞台最久的陆域机动性的重要性已不容置喙海域和空域的机动性在战争中的重要性更是不容置疑就海域而言,在波希战争中,船只的高机动性成为雅典海获胜的重要因素;西班牙制海权的丧失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自身舰艇机动性差,在英舰队机动灵活的远射程炮火打击下陷入被动,并因此不得不将海上霸权拱手相让;在1841 年至1842 年鸦片战争的几次战役中,清军水师的机动性与英国海军不可同日而语[10];甲午战争中后期北洋水师猬集于威海消极避战,结果全军覆没;对马海峡之战,“日本取胜的原因在于速度快、机动性强,装备着有效射程远达一万码的重炮”[11];马汉关于利用海洋机动的便利条件建立海军强国的理论,给美国海军的发展以强大的动力,在20 世纪世界海军的扩张浪潮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空域,从历史上多次战例看,不论是近战格斗还是远程空袭,具备良好机动性的一方往往能占到更多优势以色列把机动性最强的空军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故能连战连胜,至今不衰;伊拉克战争中伊军米格-25 飞机都被埋藏起来,消极避敌,同样没有发挥任何作用在未来空战中,空军机动性的重要性非但没有减小,反而更为重要了由此可见,不论是在陆、海、空域,机动性都是至关重要的2 与强敌对抗能否保持局部机动能力至关重要现代战争中交战双方很难做到势均力敌,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军事技术差距然而战争的结局并不与这种差距高度吻合,弱势的一方仍然可以通过有效的指挥控制保持灵活机动,获得不菲战绩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海湾战争,交战双方的实力都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前两场战争美军伤亡惨重,海湾战争则达到了美军预期的效果正如军事分析家所指出的那样,海湾战争交战双方武器水平整整相差了一代然而,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交战双方的武器水平之悬殊,何止一代!可以十分公正地说,在这三场战争中,美军与对手的军事技术差距最小的恰恰是伊拉克兵败如山倒的海湾战争那么,为什么技术差距最小的战争却结局最糟糕呢?除了前两场战争正义性和士气的原因,能否保持局部机动性至关重要。
无疑,险要的地形可以缩小劣势装备军队与拥有先进武器装备军队之间的机动性差距,弱势军队甚至可以凭借有利地形在局部保持相对较强的机动能力朝鲜与越南都是地形复杂的国家朝鲜绵延起伏的山地形成大量天然障碍和死角隐蔽区,有利于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穿插机动而不利于机械化部队展开美方虽有现代化的装备,在行动上却要受地形、道路、天候等条件的更大制约,这又给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寻找美军弱点加以歼击的机会;同样,越南境内也多山,这给美军地面部队的重型装备输送带来了极大困难,但对于轻装上阵的越军来说,限制性则要少很多与此相反,伊拉克沙漠即占国土面积的40%,大部分国土是一马平川的地形同时,伊拉克植被极少,森林覆盖率不及越南的1/10,这种地形为美军实施机动创造了绝佳的条件机动力从来就是部队的生命,且机动性对于相对弱小、处于战略和战役防御的一方尤为重要可以说,实力较弱的军队也可以利用地形的优势实施相对较强的机动,使实力较强一方的武器装备难以在复杂地形上实施有效机动,减少武器代差之间的不利局面从二战后美军用兵规模最大的几场战争的比较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现代战争中,弱势军队应对强敌能否保持有效的指挥控制,进而保持机动至关重要。
3 机动力的实质是指挥控制水平的体现机动性说到底是一个军事效率问题军队机动能力的基础是军纪,军纪的基础是有效的指挥控制因而,机动性更具体地说是指挥控制的效率问题,就是用最快的时间进行态势认知,遂行部队作战任务指挥控制效率越高,机动性越快,指挥控制与机动性两者成正比关系在未来战争中比拼的其实就是指挥控制周期的快慢,战争制胜机理是以敏捷胜美国著名的作战理论研究专家博伊德正基于对“以快胜慢”的制胜规律及其作用条件和作战范围认识不断深化的基础上,提出了OODA 环理论作战双方中谁的OODA 周期更短,谁就更占优势这也非常容易理解如在小规模战争中,假设空中有两架飞机正在交战,其中一架需要请示授权才能开火,另一架飞行员可以视情况自主开火,胜算的概率一目了然美军提出的‘快速决定性’理论认为要求提高OODA(观察—判断—决策—行动)循环速度,模式‘以快制慢’,手段在于谁能以更快的速度完成OODA 周期”[12]谁在较短的时限内搜集到必要的情报和定下决心,规定任务和组织军队的行动,准备和实施对各个目标的突击,及时调集预备队和把它投入战斗,谁就能赢得胜利从指挥控制的视角看,鸦片战争也好,甲午战争也罢,我国军队失败的原因都是以慢对快,指挥控制周期过长。
甚至到了今天,我军存在的主要问题仍然是机动速度过慢正如大家都承认的那样,时间是战争中一种最重要的因素”[13]局部战争要求具有高机动性和火力相当大的作战部队,它们要能够很快地调到出事地点,并且要能够有区分地发挥它们的威力,快速部署的能力是最为重要的快速机动无疑也是未来战争对军队的基本要求托夫勒指出,“第三次浪潮的战争形式更加重视时间而不是空间”[14],因此,在24 h 内运来一个营远比一个星期后运来一个师更重要所以把部队迅速调到出事地区的能力,便是抵抗决心的表示,从而有利于在任何一方把太大的力量投入以前重新建立均势而且未来战争中,“交战双方更多在机动战背景下,实施基于信息系统的、多维空间的非线式体系对抗作战”[15]机动力的提高将带来战斗力的非线性提高,机动力每提高一倍,战争力就提高2~3 倍因此,应该不断提升多域指挥控制能力,取得战争主动权4 构建基于区块链的快速机动指挥控制模式在现代战争中,胜利或失败不仅要看交战双方武器的对比,而且还要看双方的机动能力,以及其背后体现的指挥控制水平胜利的一方往往制人而不受制于人从某种程度上看,信息化就是利用强大的感知能力和快速打击能力,迟滞和限制敌人的机动能力。
未来战争快节奏的要求与指挥控制如何做到快速反应,是未来作战指挥控制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需要打破中心化指挥控制模式,实施基于区块链的自组织事件式指挥模式4.1 实施基于区块链的自主化事件式指挥区块链、人工智能和边缘信息技术的结合,使一线部队能够获得以前难以企及的作战资源、信息和能力,使一线部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自主行动,贯彻灵活的事件式指挥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到,以往机动性更胜一筹、获胜一方在指挥控制方面往往实现了自组织和他组织的有机结合,也即该自组织发挥优势的时候就大胆运用分散指挥,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