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一历史-成语故事总结.pdf
3页纸上谈兵纸上谈兵历史典故:历史典故:典出自《典出自《史记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记载: :战国时战国时赵国赵国名将名将赵奢赵奢之子之子赵括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廉颇为赵将,在为赵将,在长平之战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 ,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现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现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比喻空谈理论, ,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烽火戏诸侯烽火戏诸侯历史典故: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烽火戏诸侯, ,指指西周西周时时周幽王周幽王, ,为为褒姒褒姒((bāo sìbāo sì)一笑)一笑, ,点燃了点燃了烽火台烽火台,戏弄了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戏弄了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了,也就渐渐不来了后来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了,也就渐渐不来了后来犬戎犬戎攻破攻破镐京镐京,杀死周幽王,后来,杀死周幽王,后来周幽王的儿子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周平王即位,开始了东周时期。
即位,开始了东周时期围魏救赵围魏救赵历史典故历史典故: :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 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战术现借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他撤兵的战术现借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他撤兵的战术卧薪尝胆卧薪尝胆历史典故历史典故: :公元前公元前 496496 年年, ,吴王阖闾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打得大败,阖闾也受了重伤,临死前,嘱咐儿子派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打得大败,阖闾也受了重伤,临死前,嘱咐儿子 夫差夫差要替他报仇夫差牢记父亲的话,日夜加紧练兵,准备攻打要替他报仇夫差牢记父亲的话,日夜加紧练兵,准备攻打越国越国 过了两年,夫差率兵把勾践打得大败,勾践被包围,过了两年,夫差率兵把勾践打得大败,勾践被包围,无路可走无路可走, ,准备自杀这时谋臣准备自杀这时谋臣文种文种劝住了他劝住了他, ,说:说:“ “吴国吴国大臣伯嚭贪财好色大臣伯嚭贪财好色, ,可以派人去贿赂他可以派人去贿赂他 ”勾践听从了文种的建议,勾践听从了文种的建议,就派他带着珍宝贿赂伯嚭,就派他带着珍宝贿赂伯嚭,伯嚭伯嚭答应和文种去见吴王。
答应和文种去见吴王文种见了吴王,献上珍宝,说:文种见了吴王,献上珍宝,说:“ “越王越王愿意投降,做您的臣下伺候您,请您能饶恕他愿意投降,做您的臣下伺候您,请您能饶恕他 ”伯嚭也在一旁帮文种说话伯嚭也在一旁帮文种说话伍子胥伍子胥站出来大声反对道:站出来大声反对道:“ “人常说人常说‘ ‘治病要除根治病要除根’ ’,勾践深谋远虑,勾践深谋远虑, ,文种、范蠡精明强干,这次放了他们,他们回去后就会文种、范蠡精明强干,这次放了他们,他们回去后就会想办法报仇的!想办法报仇的!" "这时的夫差以为越国已经这时的夫差以为越国已经不足为患不足为患,就不听伍子胥的劝告,就不听伍子胥的劝告, ,答应了越国的投降,把军队撤回了吴国答应了越国的投降,把军队撤回了吴国吴国撤兵后,勾践带着妻子和大夫吴国撤兵后,勾践带着妻子和大夫范蠡范蠡到吴国伺候吴王,放牛牧羊,终于赢得了吴王的欢心和信任三年后,他们到吴国伺候吴王,放牛牧羊,终于赢得了吴王的欢心和信任三年后,他们被释放回国了被释放回国了勾践回国后勾践回国后, ,立志发愤图强立志发愤图强, ,准备复仇准备复仇. .他怕自己贪图舒适的生活,消磨了报仇的志气,晚上就枕着兵器他怕自己贪图舒适的生活,消磨了报仇的志气,晚上就枕着兵器 , ,睡在稻草堆上睡在稻草堆上, ,他还在房里挂上一只苦胆他还在房里挂上一只苦胆, ,每天早上起来后就尝尝苦胆,门外的士兵问他:每天早上起来后就尝尝苦胆,门外的士兵问他:“ “你忘了三年的耻辱了吗你忘了三年的耻辱了吗?”?”他派文种管理国家他派文种管理国家政事,政事,范蠡管理军事范蠡管理军事, ,他亲自到田里与农夫一起干活他亲自到田里与农夫一起干活, ,妻子也纺线织布。
妻子也纺线织布勾践的这些举动感动了越国上下官民,勾践的这些举动感动了越国上下官民,经过十年的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越国终于兵精粮足,转弱为强艰苦奋斗,越国终于兵精粮足,转弱为强. .而而吴王夫差吴王夫差盲目力图争霸盲目力图争霸, ,丝毫不考虑民生疾苦丝毫不考虑民生疾苦他还听信伯嚭的坏话,他还听信伯嚭的坏话,杀了忠臣伍子胥杀了忠臣伍子胥最终夫差争霸成功最终夫差争霸成功, ,称霸于称霸于诸侯但是这时的吴国,貌似强大诸侯但是这时的吴国,貌似强大, ,实际上已经是走下坡路了实际上已经是走下坡路了公元前公元前 482482 年年, ,夫差亲自带领大军北上夫差亲自带领大军北上, ,与与晋国晋国争夺诸侯盟主,越王勾践趁吴国精兵在外争夺诸侯盟主,越王勾践趁吴国精兵在外, ,突然袭击,一举打败吴兵,突然袭击,一举打败吴兵,杀了杀了太子友太子友. .夫差听到这个消息后,急忙带兵回国,并派人向勾践求和勾践估计一下子灭不了吴国,就同意了公元前夫差听到这个消息后,急忙带兵回国,并派人向勾践求和勾践估计一下子灭不了吴国,就同意了公元前473473 年,勾践第二次亲自带兵攻打吴国这时的吴国已经是年,勾践第二次亲自带兵攻打吴国。
这时的吴国已经是强弩之末强弩之末,根本抵挡不住越国军队的强势猛攻,屡战屡败根本抵挡不住越国军队的强势猛攻,屡战屡败最后,夫差又派人向勾践求和,范蠡坚决主张要灭掉吴国最后,夫差又派人向勾践求和,范蠡坚决主张要灭掉吴国 . .夫差见求和不成,才后悔没有听伍子胥的忠告夫差见求和不成,才后悔没有听伍子胥的忠告, ,非常羞愧,就拔非常羞愧,就拔剑自杀了剑自杀了现义:卧薪尝胆后演变为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图强,最后果真可以现义:卧薪尝胆后演变为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图强,最后果真可以 苦尽甘来苦尽甘来. .退避三舍退避三舍历史典故:历史典故:春秋晋公子春秋晋公子重耳重耳出亡至楚,出亡至楚, 楚成王楚成王礼遇礼遇重耳,并问重耳,并问:“:“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重耳对曰:重耳对曰:“ “若以君之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 ,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 "舍,军行三十里后重耳返国执政,舍,军行三十里后重耳返国执政, 晋楚城濮之战,晋军果晋楚城濮之战,晋军果“ “退三退三舍以辟之舍以辟之" "现义: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现义: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冲突. .三顾茅庐三顾茅庐历史典故历史典故: :汉末汉末刘备刘备三次诚访诸葛亮出山三次诚访诸葛亮出山辅佐辅佐的故事的故事现义:现在常用来比喻现义: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真心诚意,一再邀请、,一再邀请、拜访拜访有专长的有专长的贤人贤人。
约法三章约法三章历史典故历史典故: :公元前公元前 206206 年年, ,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 ,到达离秦都咸阳只有几十里路的霸上子婴在仅当了到达离秦都咸阳只有几十里路的霸上子婴在仅当了 4646 天的天的秦王秦王后后, ,向刘邦投降向刘邦投降刘邦进咸阳后刘邦进咸阳后, ,本想住在豪华的王宫里,本想住在豪华的王宫里,但他的心腹但他的心腹樊哙樊哙和和张良张良告诫他别这样做告诫他别这样做, ,免得失掉人心免得失掉人心刘邦接受他刘邦接受他们的意见,们的意见,下令封闭王宫下令封闭王宫, ,并留下少数士兵保护王宫和藏有大量财宝的库房并留下少数士兵保护王宫和藏有大量财宝的库房, ,随即还军霸上随即还军霸上为了取得民心,为了取得民心,刘邦把关中各刘邦把关中各县父老、豪杰召集起来,郑重地向他们宣布道:县父老、豪杰召集起来,郑重地向他们宣布道:“ “秦朝的严刑苛法,把众位害苦了,应该全部废除现在我和众位约定,秦朝的严刑苛法,把众位害苦了,应该全部废除现在我和众位约定,不论是谁,都要遵守三条法律这三条是: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不论是谁,都要遵守三条法律这三条是: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 !”!”父老、豪杰们都表示拥护父老、豪杰们都表示拥护约法三章。
接着约法三章接着, ,刘邦又派出大批人员,到各县各乡去宣传约法三章刘邦又派出大批人员,到各县各乡去宣传约法三章. .百姓们听了,都热烈拥护,纷纷取了牛羊酒食来慰劳百姓们听了,都热烈拥护,纷纷取了牛羊酒食来慰劳刘邦的军队刘邦的军队现义:指事先约好或明确规定的事现义:指事先约好或明确规定的事破釜沉舟破釜沉舟历史典故:历史典故:《《史记史记· ·项羽本纪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 ,无一还无一还心心" "公元前公元前 209209 年年, ,我国历史上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我国历史上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牺牲后,陈胜吴广牺牲后,刘邦刘邦和项羽率领的两支军队逐渐壮大和项羽率领的两支军队逐渐壮大起来起来. .公元前公元前 207207 年,年,项羽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巨鹿(今河北(今河北邢台市邢台市)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引兵渡漳水( (由巨鹿东北流向东南的一条河)。
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由巨鹿东北流向东南的一条河)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 “ “皆沉船,破釜甑皆沉船,破釜甑, ,烧庐舍烧庐舍, ,持三日粮持三日粮, ,以示士卒必死以示士卒必死现义:现义:破釜沉舟: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无一还心 .”巨鹿一战,大破秦军,项兵威震诸侯.霸王别姬霸王别姬历史典故:历史典故:《《史记史记· ·项羽本纪》记载:霸王项羽在和项羽本纪》记载:霸王项羽在和刘邦刘邦夺封建统治权的战争中夺封建统治权的战争中, ,最后兵败最后兵败, ,自知大势已去自知大势已去, ,在突围前夕在突围前夕, ,不不得不和虞姬决别得不和虞姬决别现义: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现义: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楚河汉界楚河汉界历史典故:历史典故:秦末楚汉争霸时期秦末楚汉争霸时期, ,公元前公元前 205205 年夏,年夏,项羽项羽在在彭城彭城( (今今徐州徐州)大败汉军,)大败汉军,刘邦刘邦退到黄河南岸重镇退到黄河南岸重镇荥阳荥阳, ,楚军楚军乘乘胜追击,在荥阳一带互相攻伐长达两年之久胜追击,在荥阳一带互相攻伐长达两年之久楚河汉界”“楚河汉界”指的是指的是中原中原地区今河南省地区今河南省荥阳荥阳市黄河南岸市黄河南岸广武山广武山上的鸿沟。
上的鸿沟沟口宽约沟口宽约 800800 米,米,深达深达 200200 米米, ,是古代的一处军是古代的一处军事要地西汉初年楚汉相争时,汉高祖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仅在荥阳一带就爆发了事要地西汉初年楚汉相争时,汉高祖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仅在荥阳一带就爆发了“ “大战七十,小战四十大战七十,小战四十” ”,因种种原因,因种种原因项羽项羽“ “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 ",鸿沟便成了楚汉的边界现在鸿沟两边还有当年两军对垒的,鸿沟便成了楚汉的边界现在鸿沟两边还有当年两军对垒的城址,东边是城址,东边是霸王城霸王城,西边是汉王城,西边是汉王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