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行对公信贷退出管理办法模版 (2).docx
4页银行对公信贷退出管理办法模版 (2)银行对公信贷退出管理办法模版第一章 总则为规范我行对公信贷资产退出管理,促进对公信贷风险控制与防范工作的顺利开展,维护我行合法权益,根据法律、法规及业务管理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章 退出管理的基本流程一、定期开展资产质量检查,及时确认存在风险问题的信贷资产二、查明风险问题或信用风险等级较高的信贷业务,将其列为退出考核名单三、逐项审核比对退出考核名单中信贷资产的审查材料与风险问题,认真分析问题性质、影响、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等四、对检查确认的信贷资产存在质量问题,必须立即启动退出工作程序五、进入资产处置期后,对于需要催收的项目,催收人员应及时采取催收措施,确保信贷资产的回笼六、资产处置期间,必须组织相关部门对退出工作进行监控并持续跟踪,及时反馈处置情况,供业务管理人员参考七、退出报告应当由资产退出小组进行汇总分析,编制退出报告,并批准实施退出方案第三章 退出名单的审核及逐笔把关要点资产退出工作的方案及操作程序必须得到授权并呈报有关领导批准银行对公信贷退出名单编制的有关要点: 1、退货资产类型、数额、出借行及余额情况等信息2、对于各类信贷业务,业务管理部门提供的退出名单,应按照出借行及余额顺序从大到小排列,注明“刚性限制和灵活调整”的退货资产金额及其他信息。
3、退出的名单应当由有关部门签字同意,并进行审核、把关、审定4、退出考核名单中的每一项资产必须经过审核后才能纳入退出名单第四章 退出报告的编制审核及审定要点资产退出方案应由资产退出小组汇总分析(附名单),编制退出报告,并按照有关工作程序批准实施退出方案编写退出报告的要求如下:1、退出报告应当由退出债权人处在退货名单中的业务管理部门编制2、具体跟进工作举措3、对退市信贷资产进行专项处置4、对退出资产在处置过程中所需的费用之和加以核算,并由资产退出小组负责5、执行退出方案的时间表和路径图6、说明资产的现状和目标处置价值,以充分减轻银行负担7、说明退出方案的基本方式、装备和措施8、具体说明后续追溯和监督的证据要求、补充和改进的措施,及需要向专家咨询的问题等9、退出报告须签署财务、风控、法律职能部门等授权的签署人员,并披露在有关管理专门网站上第五章 退出的机构设置及职责规定为了保证银行对公信贷退出工作的真实性、公正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应设立资产退出小组其职责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制订、实施、完善银行信贷资产退出管理办法和流程,并对退出工作进行全面监控和协调2、负责指导和协调各部门对公信贷退出管理工作,并处理相关业务问题。
3、负责组织优化信贷资产结构的职能部门的协调工作,提高资产质量并缓解压力4、组织资产处置工作,并确保资产市场价值尽可能得到充分体现,从而实现退出的目的5、承担处置资产风险的管理职能,并定期对资产存量进行回顾和检查,提高退出成功率6、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以便对公信贷退出管理可以进行到实处7、监督退出方案的具体执行情况,并及时汇报、反馈退出的目录、时效和处置结果等信息8、其他与退出工作有关的职责第六章 处置方式和资产去向1、处置方式(1)出售:将资产以现金或利率为基础,通过交易市场转让给其他的债权人或企业;(2)转让:将资产以现金或其他资产的形式,通过协议依法转让给其他的债权人或企业;(3)比例抵扣:在解决信贷资产纠纷后,采用部分信贷资产与时价进行抵扣的办法;(4)资产重组:在需要完善银行结构、推进战略发展的情况下,采用以资产交换方式进行;(5)其他:在银行管理规定能够实施的情况下,可采取其他的处置方式2、资产去向(1)现金流留存2)用于银行的经营管理,包括展期、转让、抵押和担保等3)用于存入储备金,支持其未来贷款和业务行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4)用于偿还债务,如银行负担等5)其他合法用途第七章 退出管理的逾期监督和现场检查银行应设立从事逾期监督和现场检查的部门,负责对公信贷退出工作迅速及时地进行检验、评估、管理、核查、监控和检索等工作。
针对特定退出项目,建立监控小组,以便及时调整、跟进和解决问题针对性的工作监督和现场检查必须在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行业伦理的基础上进行,并对现场检查结果进行书面报告第八章 附则本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生效银行各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完善相关工作流程和程序对于经本管理办法规定实施的坏账或其他信贷资产,银行应尽最大可能来维护其合法权益如遇到延误或其它问题,应随时向该项目负责人汇报情况,并迅速维护其利益本管理办法的有关内容应在银行管理网站上予以公布银行应当抽出部分时间,对本管理办法进行培训,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保证工作可以顺利进行本办法的解释权归银行所有4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