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生物步步高必修三答案.pdf

22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574092387
  • 上传时间:2024-08-1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883.73K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生物步步高必修三答案 生物步步高必修三答案 【篇一:北师大(生物)步步高必修 3 习题第二章 训练15】 知识点一其他的植物激素 1.辣椒在盛花期遭遇连续暴雨,正常受粉受到影响,为防止减产, 菜农采取了喷洒一定浓度的植物激素类似物溶液的措施他们最可能 使用了哪种激素类似物() a .生长素 c .细胞分裂素b .赤霉素d .乙烯 2 .为了使从南方运到内地的生香蕉尽快成熟,以便及早上市,可 选用的措施是() a .将其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b .放在塑料薄膜袋中 c .与成熟的苹果共同存放 d.放入冷库低温保存 3.下列各项措施与生长素作用有关的是 () a .稻农将水稻种子置于流水中一段时间,促使其早发芽 b .将未成熟的果实密封一段时间,果实成熟时间缩短 c .修剪树篱,降低高度,可以使其枝繁叶茂 d .扦插的枝条一般要去掉部分叶子,枝条更容易存活 4 .关于植物激素的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适宜浓度的2,4 — d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b. 脱落酸能够促进种子萌发 c. 赤霉素能够促进茎的伸长 d. 乙烯可用于诱导产生无子果实 5. 分析下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①植物激素 a 与细胞分裂素在器官脱落方面表现为拮抗关系 ②植 物体的器官脱落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③从图示信息 可以获得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的特点④植物激素 a 与高浓度 的生长素在器官脱落方面表现为协同关系 a・ c.②③ 知识点二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应用 6.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是指一些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人工合成物质 b.②③④ d・①②③④ b. 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的优点 c. 乙烯利是一种具有催熟作用的生长调节剂 d. 生产上使用 2,4-d 时不需要考虑浓度 7. 在农业生产上,用生长素类似物蔡乙酸诱导无子果实的效果比 用天然的生长素要明显, 其原因是() a. 蔡乙酸成本低、用量大,而用号 I 喙乙酸成本高、用量少,影响效 果 b .萘乙酸分子上有两个发挥作用的基团,而吲哚乙酸分子上只有一 个 c .植物体内没有分解萘乙酸的酶,可长时间发挥作用;植物体内有 分解吲哚乙酸的酶,所以吲哚乙酸不能长时间发挥作用 d .萘乙酸化学性质稳定,不易挥发,可长时间发挥作用;而吲哚乙 酸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挥发,不能长时间发挥作用 8 .农业生产上用生长素类似物 2,4 - d进行麦田除草,其原理是( a .高浓度促进杂草衰老 c .低浓度抑制杂草生长 能力提升 9 .下图为种子发育过程和种子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种子含水量 以及营养物质积累量的变 化,据图分析,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有关植物激素的作用,不正确的 是( )b .高浓度抑制杂草生长 d .高浓度促进小麦生长 a .首先出现的是ck,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 b .其次增加的是ga和iaa,参与有机物向籽粒的运输与积累 c . aba促进种子贮藏蛋白的基因表达,并促进种子的脱水干燥,有 利于种子的萌发 d .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 同调节 10 .据了解,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蔬菜和水果提前上市,上市销售前 用大量的膨大剂、增红剂 和催熟剂等化学激素处理,在将其催熟的同时又令其外观变得更好 看,像长着长尖的西红柿、个头较大切开后却有空腔的草莓或西瓜, 还有一些看起来已经熟透、吃起来却没有什么味道的香蕉或菠萝等。

      其中的膨大剂和催熟剂可能是() a .生长素类似物和乙烯类似物 b. 细胞分裂素类似物和乙烯类似物 c .生长素类似物和细胞分裂素类似物 d .赤霉素类似物和乙烯类似物 11.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乙烯释放量、果实色素积累及细胞壁松 弛酶活性变化规律如图 从该图可得出乙烯能促进( ①细胞壁松弛酶活性升高 ②果实色素积累 ③番茄果实发育 ④番 茄果实成熟 a.①②③ c .②③④b .①②④d .①③④ 12 .丝瓜为雌雄同株异花传粉植物,将刚萌发的该植物种子先分别 放在下表五种物质的溶液 中泡24小时,然后种植比较植株上雌花与雄花的平均数,求出性 别比,实验观察结果如下表,分析数据,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b .该实验浓度下的乙烯利对丝瓜性别分化影响不大,对其他植物也 是如此 c .花的性别分化是各种激素和内外环境因子对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 d .该实验浓度下的赤霉素、cp有利于雌花的形成,整形素有利于 雄花的形成 13 .将休眠状态的枫树种子与湿砂混合后放在 0〜5 C的低温下1 2个月,就可以使种子提 前萌发,这种方法叫层积处理下图表示枫树种子在层积处理过程 中各种激素含量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 (1) ______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种子破除休眠的过程中, 存在 ____ 关系。

      各种激素含量的变化说明了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马铃署块茎收获后也存在类似的休眠现象, 要破除休眠使之提前萌 发可以使用上图中的 处理但在生产上. 们常使用的是人工合成的此类激素的类似物,因为该类物质 (3) 小麦、玉米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又 遇大雨的天气,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这种现象与图中 _____________ 密切相关,推测可能的原因是 11),可促进多开雌花,提高黄瓜产量但乙烯利浓度低于或高于这 个范围时,其作用一 效果尚不清楚请设计实验,探究乙烯利浓度对黄瓜开雌花数量的 影响 (1) 方法步骤: ①将黄瓜幼苗平均分成a、b、c、d四组; ②赤霉素与脱落酸之间 rm ;④连续观察6周,记录并统计 (2) 实验结果预测:(请在图中将预测的结果以折线的形式表示 )个性拓展 15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以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植 物生长的作用不同”为 研究课题三位同学提出了甲、乙、丙设计方案,其主要步骤如下: 然后将其扦插在校园生物角的土壤中,观察枝条的长势情况分析 实验结果,得出促进植物生长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最适浓度。

      b、c三组,浸泡10 min,将其扦插在校园生物角的土壤中,观察枝 条的长势情况分析实验结果,得出促进植物生长的生长素类似物的 最适浓度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促进植物生长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最适浓度 上述三种方案是否都合理?请说明理由 (1) 甲方案: (2) 乙方案: (3) 丙方案: O 【篇二:【新步步高】2014-2015 学年高二生物浙科版 必修 3 课时作业:7.1 生物圈 word 版含解析】 第27课时 生物圈 全球人口动态 目标导航1.描述生物圈,树立科 学的生物层次观2.指出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关注全球人口的动 态变化3.简述人口数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一、生物圈 1 .生物圈:是指地球有生物存在的部分,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 及其 _____________ ,是最大的 ________________ 2.范围:生物圈是地球表面 ____________ 的一个薄层生物圈分布高度 最高可达离地面 _________ m 处或更高,是 _______________ 带,主要生 命形式是 _________ 和真菌抱子生物圈最低可达地下植物最深的 ________ 和深海地壳的 ___________ 处。

      3 .深海热裂口处生物代谢特点:与地球表面生物完全不同,主要表 现在能量来源和代谢途径的差异上,其能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4 .生物圈是人类的生命维持系统: 为人类制造 ____________ 、生产食物、 处理 _________ 和维持其他所有生物的生存生物圈中存在着上千万种 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但是它们的 dna、rna、蛋白质、脂质和糖 类的结构却惊人地相似 二、全球人口动态 1 .人口动态 (1) 8000年前:地球上人口不到 ________ 万 (2) 公元初:地球上人口增长到了 _________ 亿 (3) 17世纪初:地球上人口增长到了 _________ 亿, (4) 1800年:地球上人口增长到 ________ 亿 (5) 1900年:地球上人口增长到 ________ 亿 (6) 1965年:地球上人口增长到 ________ 亿 (7) 1977年:地球上人口已经超过了 _________ 亿 (8) 1987年7月11日:地球上人口增长到 _________ 亿 (9) 1999年10月12日:地球上人口增长到 _________ 亿。

      (10) 2025年:地球上人口将会增长到 _________ 亿 (11) 世界人口最终达到 _______ 亿时才会稳定下来 2 .人类的出路:唯一出路就是设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至U 知识点一 生物圈的概念 1 .下列关于生物圈概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地球上凡是有生物分布的区域都属于生物圈的范围 b. 生物圈是由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统一 整体 c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多层次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不断变化 不断趋向相对稳定 d .生物圈就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形成的特殊的圈层,是生物的总和 2 .关于生物圈稳态的自我维持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 a .源源不断的太阳能提供正常运转的动力 b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各种必需的物质 c .具有多层次的自我调节能力 d .人类的活动不会影响生物圈的稳态 知识点二 我国人口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3 .如图为我国近几百年来人口增长的曲线图,请分析下列有关说法 中正确的是() a .图示曲线为“ j形曲线,表明近几百年来我国人口增长不受任何 限制 b .图示曲线的形成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无关, 只取决于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c .人口的增长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人口激增在一定程度上表明 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 d .我国地大物博,受人口激增影响不大 知识点三 人口增长对环境影响的综合考查 4 .如图所示为1910年梅托斯提出的 人口增长、自然资源、环境污 染的世界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口剧增将导致土地利用过度,其结果是粮食必然 (3) 人口膨胀必然使自然资源 5 .关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人的生存需要粮食,因而会使人们过度利用耕地和开垦更多的农 田,因此又会使人口继续增加 b .人的生存除需要粮食等各种农产品以外,还有多种物质和精神需 求,也会给生态环境造成更大压力 c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压力将会自然减少 d .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许多都与人口众多有直接关系 基础落实 1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及全部的无机环境 b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c .生活在深海热裂口的生物的能量来自于地热和 h2s的氧化 d .生活于副生物圈带的生物主要是细菌和真菌抱子 2. 下列关于人口动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农业的诞生和发展是世界人口激增的重要原因 b .人口增长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 .由于各国都实施人口控制和计划生育,所以世界人口在今后几十 年内不再增长,保持动态稳定 d .人类在近几百年来及将来的数量增长一直呈指数增长 (2)人口剧增,环境污染加剧会加快粮食 ,并使人口死亡率 3 .下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 长率最咼的国家是 () a.①b.②c.③ d.④ 4.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与进行, 科学家估计到本世纪中叶 我国总人口将不会超过16亿,顺利实现人口零增长,然后缓慢下降。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优生优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 c .禁止近亲婚配可以减少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d .我国人口增长符合 “j形曲线,k值为16亿 5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圈自动调节能力的基础, 有关说法合理的是( a .引入外来物种,对于营养结构简单的生态系统来说一定能提高抵 抗力稳定性 b .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度咼,其自动调节能力强,抵抗力稳定性低 c .生物圈能依靠自身的各种成分提供多层次的自我调节能力 d .生物圈的自动调节能力一般是固定不变的 能力提升 6 .在下列四种措施中能提咼区域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是 (a .减少该生态系统内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 b .增加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 c .使该生态系统内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数量上保持平衡 d .减少该生态系统内生物的种类 7 .有关生物圈稳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太阳能是生物圈赖以生存的能量基础 b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是生物圈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c .生物圈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接通了物质循环的回路 d .生物圈的调节能力反映在一种生物灭绝后有新的物种产生 8 .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我国现有的人口已经超过了我国自然环境的人口环境容纳量 b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各种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 口增长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 c .因我国自然资源丰富,人口增长过快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并不 影响生态环境 d .人口快速增长有利于解决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9 .人具有较强的能动性,人能够根据自己的意志来改变自然的面貌。

      下列关于人类活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为了人类的发展,人类应想方设法改造自然 b .集体力量大于个体力量之和,故应大力增加人口数量 c .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可以放心大胆使用 d .人类的活动应在兼顾自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适当地开发和利用 各种资源 10 .下列关于我国环境和资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实施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b .由于我国生产技术总体水平较低,资源的浪费和破坏相当严重 c .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人均资源占有量也比较咼 (1)1949年代以来,每年出生的人数有所下降,其原因是 ⑵1990年和1953年相比,我国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总体上趋于 _______ ,发展到目前,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已出现 _____________ 的趋势 (3)由于人口政策得力,我国现在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⑷在全世界范围内人口增长引发的环境问题有 12 .观察下列两幅图,据图答题: (1)水是生命之源,地球表面约 70%被水覆盖,淡水仅占总水量的 2.5%,而能被人类利 用的淡水只占总水量的 0.3%,可见 ⑵从图2可知,至U 2000年时,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与建国初期相比, (3)导致可用淡水、人均耕地迅速减少的直接原因是 第27课时生物圈全球人口动态答案 知识清单 1.所有生物生存环境生态系统 2 .不连续10 000副生物圈 细菌 根际处 热裂口 3. 地热硫化氢的氧化 4 .氧气废物 二、1.(1)1 (2)1.5 (3)5 (4)9 (5)16 (6)35 (7)43 (8)50 (9)60 (10)83 (11)110 2 .降低出生率自我控制 对点训练 1 . d [生物圈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的非生物环境,是地球上最 大的生态系统,是地球表面不连续的一个薄层。

      其结构和功能在不断 变化中,趋向相对稳定] 2 . d [生物圈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组成,大气圈、水圈、岩石 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各种必需的物质,源源不断的太阳能提供正常 运转的动力,复杂的营养结构具有多层次的自我调节能力但是这种 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活动会影响生物圈的稳态 ] 3 . c [虽然曲线为“j形曲线,但人口增长还是受到生活条件和医疗水 平等条件的限制;其增长虽然反映了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但与社会经 济的发展、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人口激增在一定程度上表 明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虽然我国地大物博,但 人均量就没有优势可言了] 4 . (1)产量下降 ⑵不足 升高 ⑶枯竭加剧 解析 人口增长,土地利用过度,使粮食单产不高不稳,甚至病虫害 频繁出现,导致粮食减产人口继续增加,由于土地开垦,植被破坏, 环境污染加剧会加速粮食短缺人口由于食物不足、自然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等因素,死亡率升高,所以人口数量下降 5 . c [人的生存需要粮食和耕地,因而促使人们过度利用耕地和开垦 更多的农田,要想耕地多,就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去开垦土地,因而就 会使人口增多;人的多种需求,都会随人口的增多而给生态环境造成 压力,而且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类的多种需求水平还将不断 提高,这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 和问题,如人均耕地、人均淡水量都极低,这都与人口众多有直接关 系。

      ] 课后作业 1. a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的无机环境,而不是全部 无机环境] 2 . b [工业革命的诞生和发展是世界人口激增的重要原因;世界人口 由于基数大,在未来几十年内仍将继续增长;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 物都不能按指数式增长,因为会受到诸多环境压力的制约 ] 3 . c [①④两个国家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人口出现负增长 ②③两个 国家自然增长率是正值,但是 ③大于②] 4 . d [在理想的条件下,种群的数量变化呈 “j形曲线增长,在自然 条件下,人口的增长不可能符合 “j形曲线,至怵世纪中叶,我国总人 口将不会超过16亿,并不是说我国人口增长的 k值为16亿] 5 . c [由于外来物种的入侵或引种到缺少天敌的地区,往往使这些地 区原有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物种丰 度越高,抵抗力稳定性越强;生物圈的自动调节能力受物种丰度的影 响,同时也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6. b [增加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使营养结构更加复杂,生态系统 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7 . d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太阳能是生物圈赖以生存的 能量基础,生物圈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接通了物质循环的回路, 使生态系统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决定于生 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8 . b [环境容纳量表示的是环境所允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我国现 有的人口并没有超过我国自然环境的人口环境容纳量随着人口的增 长,会带来相应的环境问题,如人均生存空间的减少、 土地资源压力、 水资源压力、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等,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 9 . d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环境容纳人口的数量也是有限的,所以要 控制人口数量;人类虽有较强的能动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造自然, 但必须遵循自然界的发展规律;若人类对可再生资源利用速度超过更 新速度,则将使其破坏] 10 . c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已经 对环境和资源产生了沉重压力,在 114个国家有关土地面积、草地面 积、森林 面积以及淡水总量等 6项自然资源总量综合排序中,我国排 在第8位,但人均各项自然资源的数量却退居后位 ] 11. (1)上升 实行了计划生育(2)上升 老龄化 (3)人口基数大,低增长率高增长量 【篇三:北师大(生物)步步高必修 3 习题第三章 训练 3】 ass=txt>知识点一环境容纳量 1 .下列条件会使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增加的是 () a .地面硬化后的家鼠 b .干旱环境中的东亚飞蝗 c .引入北极狐后的旅鼠 d.干旱环境中的大熊猫 2 .下列有关自然界中种群数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种群是一个动态系统,种群数量会发生波动 b .所有生物种群的数量均会出现一个达到相对平衡时的特定值 c .所有生物种群的数量均不会出现一个达到相对平衡时的特定值 d .种群数量增至最大环境容纳量时,种内斗争最为激烈 3.如图表示了鲸的生殖数量变化速率、死亡数量变化速率与种群 大小的关系。

      图中表示生殖数量变化速率的曲线和 k点代表的含义分 别是( ) a .曲线1,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b .曲线2,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 .曲线1,某一环境条件下的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d .曲线2,某一环境条件下的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4 .如图描述了一种鹿的种群增长速度的变化则在 1935年,能在 特定的环境中生存下去而不会饿死的鹿的数目大约为 ( ) a. 12 000 c. 50 000 知识点二种群数量的调节 5 .下列因素都能引起鸟类种群数量的变化其调节作用不随鸟类 种群密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b . 35 000 d . 100 000 是() a.气候 c. 捕食者b .食物d.寄生病原体 6.北极旅鼠数量发生剧烈骤变的主要原因是 () ) a .食物 c .气候b .寄生d .捕食 .下列调节种群数量的因素中,全属于密度制约因素的是 () .刮风、下雨 .疾病、下雪b.传染病、食物 d.温度、刮风 .对种群数量影响最强烈的调节因素是 () .食物 .气候 能力提升 如果一个种群的增长速率为 0,以下哪种情况会出现() 种群数量增加,并出现激烈的食物和栖息地的斗争 种群数量增加,寄生和捕食的情况增加 种群会因为有毒废物的沉积而减少 种群接近环境容纳量 F列现象是种群密度过大时将会引起的生态学反应,其中错误 .寄生虫增多 .竞争加剧b .传染病易于流行 d.繁殖率升高b .寄生物和病丿 d .捕食11.如图为用不同方式培养酵母菌细胞时种群的增长曲 曲线⑤是对照组,④保持恒定酸 性,其余分别是每3 h、12 h、24 h换一次培养液。

      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a .更换营养液的周期越长,种群平均增长速率越大 10 . 的是() ) b . k值随环境条件(资源量)的改变而改变 c .造成⑤的k值较小的原因有资源缺乏、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 的变化 d .曲线②表示每12 h换一次培养液,曲线 ①表明资源基本不受限 制 12 .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 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 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在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 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 a点以后个体 数量变化不符合逻辑 斯蒂增长 b .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超过 c .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 段相似 d .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 d段相似 13 .如图在四个不同国家中,在相同的时间内人口种群大小与每英 亩土地粮食产量的关系(实 线为种群大小,虚线为粮食产量/英亩)请分析在无粮食进口的情况 下,能生存最长久的国家是(14 .下图是1845年到1943年的90年间,北美加拿大森林中猞猁 和雪兔种群数量的变化曲 线。

      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 雪兔的种群数量变化用字母 ___________ 表示,其数量最多的年份曾 达到 _________ 千只 (2) 雪兔的数量在一段时间内能够急剧增加的密度制约因素主要是: Ph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猞猁的存在对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所起到的作用具体是 (4)在所研究的1890〜1935年间,该生态系统中雪兔的环境容纳量为 ________ 左右从图中任意一时段可以看出, 当雪兔种群达到环境容 纳量后,猞猁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变化是 ____________ (填早于”或晚于”) 雪兔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出现(注: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 15 .回答下列有关生态学的问题: (1) 研究人员将s1和s2两个种群放在一起培养,在环境温度为t1和 t2条件下,测得种群数量的变化如 a图和b图所示: 如果环境温度是不稳定的,在一定频率下发生 t1、t2的交替变化, s1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如 c图,s2种群数量变化将会怎样?试在 c图的坐标中表示出来 (2) 科研人员对海洋中的某种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 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图所示。

      分析下图,回答问题: ① 在 _____________ 点时,种群数量的净增长量最大;在 _____________ 点时,表示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② 该图所示的原理在海洋生物捕捞中有什么指导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 个性拓展 16 .拟谷盗是危害粮食的一类昆虫,现将甲、乙两种拟谷盗等量混 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同 种面粉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统计两种拟谷盗种群的数量 (以两 种拟谷盗数量总和为100%),结果如下表: (1) (2)在本实验中,引起两种拟谷盗种群数量变化的非密度制约因素是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实验中可看出,在同一环境条件下两种拟谷盗种群的数量变化 不同,表明物种 因素起重要作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