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行诗稿.docx
1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江西行诗稿 江西行诗稿 谢五八 2022年11月22日至26日,我与初华、本锦宗长驾车去江西,有两个任务:一是应赣州谢氏联谊会志耕会长之邀,去赣州加入江西谢氏第三次筹备工作会议二是去永丰县古麻田乡、今谢坊村寻根问祖一路所经所历,感受良多,成诗词联一组,以记其怀 踏入江西地界感怀 一 驱车入赣怕来迟,重踩油门似箭驰 修谱寻根雷火急,惦记误事族人嗤 二 踏入江西别样亲,似曾相识梦中云 南京迁此先人择,我忖当年可掘金 三 古代吴西我不知,今观赣景想吟诗 高楼屹立车流疾,碧水蓝天最入时 四 湘赣渊源自古奇,楚人故地在吴西 当年背井徙他邑,先辈披荆另奠基 五 早年谢族旺吴西,伊始宋朝往外移 相近湖南迁入最,分枝发叶互联稀 六 我祖迁徙自赣篱,悠悠千载谱中稽 而今掀起寻根热,我到江西觅祖溪 七 万吉祖居在永丰,宋时携眷向湘行 裔孙发派开新化,荜路蓝蒌步步惊。
八 万吉之孙是禄廊,开基发派建新乡 繁衍十万苗昆茂,尚武崇文个个强 2022.11.22 参观江西瑞金 唐天祐元年(公元904年),析雩都县象湖镇淘金场置瑞金监,瑞金之名始此,因“掘地得金,金为瑞”故名瑞金是有名中外的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中央红军长征启程地,是苏区时期党中央驻地、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诞生地,所以又有“瑞京”之称瑞京者,京都也 2022年11月23日,趁在赣州市加入江西谢氏联谊会第三次筹备会议的机遇,在赣州谢氏联谊会谢志耕会长、谢敏副会长等人的陪伴下,参观了瑞金市的片面红色景点瑞金是革命老区,共和国的摇篮 1931年11月7日至20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叶坪乡叶坪村谢氏宗祠召开,选举产生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央工农 民主政府下设组织 、军事 、外交 、劳动、财政、土地、教导、内务、司法、检察、政治保卫局等人民委员会选举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项英、张国焘等63人为中央执行委员,毛泽东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项英、张国焘为副主席。
通过了宪法大纲以及土地法、劳动法和婚姻法等 1934 年10月撤离江西苏区,1935年10月转移至陕甘苏区,1937年9月22日宣布取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建立意义重大、深远,被称为“一棵子弹击碎了一代王朝,一座宗祠建立了一个国家,一颗红星照亮了世界,一口红井孕育了一代栋梁”其中的“一棵子弹”指的是建在谢氏宗祠旁边的红军子弹头烈士塔;“一座宗祠”指的是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办公地点:谢氏宗祠;“一颗红星”指的是谢氏宗祠旁边红军检阅台上的红色五角星;“一口红井”指的是瑞金旁边沙洲坝境内红军挖的水井,即小学课本中的《吃水不忘开井人》这是红都瑞金的五大标志更加是当地“共和国从谢氏宗祠走来”这句口号很定听,很别致,也很真实 瑞金当地有还有“四大天地”之说的段子:“上海建党,开天辟地;南昌建军,惊天动地;瑞金建政,翻天覆地;北京建国,欢天喜地”概括得很好,故尔录之 一 红色摇篮曰瑞金,当年烽火见前村 人言创业艰苦事,换代改朝血路真 二 中央政府谢家祠,一族支撑危难时 不是东山能效力,哪来遍地尽红之 三 瑞金建政地翻天,一座宗祠托梦圆 此后红星天下亮,东方挺立万邦瞻。
四 红井当年育栋梁,江山争夺奋疆场 成名一将枯千骨,覆地翻天史上伤 题瑞金联 一 红旗一举九州应; 黑手三呼万众随 二 星火燎原焚赤县; 飓风倒海荡霾天 三 换代改朝从古有; 立地成仙至今无 四 谢氏宗祠诞共和,开天辟地成佳话; 瑞金红井育元老,倒海翻江作美谈 注:黑手,指劳动者粗黑的大手如农人光腿卷袖在地里劳作,皮肤被太阳晒得拗黑而共产党领 导的革命,参与者的主要成分是农人,从某和意义上说是“农人起义”,所以这里用“黑手”代表以农人为主体的劳动者 2022.11.26 拜谒谢氏宗祠 宗祠是家族的标志,是族人心目中的神圣殿堂所以千古百年来,各个姓氏都不遗余力地修宗祠建家庙,乐此不疲2022年11月23日,在参观完当年中华苏维埃所占用的那座世界有名的谢氏宗祠后,在志耕会长的率领下,我们一行又去他的家乡拜谒了三座谢氏宗祠一处是叶坪乡谢排村的龙峰公祠,一处是志耕会长他们的的老祖祠、叶坪乡的友安公祠,一处是叶坪乡松坪村的玉琳公祠。
龙峰公祠是2022年重修的,竣工庆典时我还发了贺电,不过11月23日那天祠堂里正在办白事,我们就没有扰乱他们,只站在远处看了看友安公祠那天正在举行仪式接“华光福主”,祠堂上大书“乌衣增色”、“宝树遗荫”等谢氏专用词语玉琳公祠正在重建,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装修,气势恢弘它是由湖北黄石大冶市的中鲁公司卢华佳、卢中军父子承建的,定于2022年3月1日举行竣工庆典 一 咱家谢氏祖祠多,千古百年树楷模 但看叶坪红色地,林林总总互攀摹 二 祠堂文化是奇葩,浓缩族魂见光华 敬祖尊贤歌典范,中华凝结不离它 为谢氏瑞金叶坪乡松坪村玉琳公新祠撰联 荫汉家硕望,万叶千枝荣宝树; 秉淝水奇勋,亿昆百世旺东山 2022.11.26 加入江西谢氏第三次筹备会感怀 2022年11月23日至24日,江西省谢氏联谊会第三次筹备工作会议在赣州市火车站旁边的唐苑大酒店举行,我与武汉的贞超宗长作为中华谢氏联谊总会的副总会长应邀加入,并发表了讲话筹备会议议论了会名、会章、组织机、推举名单、成立日期、成立仪式主办单位、主办地点等内容。
共有72人加入了会议,其中湖南有4人加入了这次会议(我本人及湖南谢氏宗亲会副会长谢本锦,秘书长谢初华,湖南岳阳特邀代表谢金华) 一 谢家兴旺促联谊,赣省宗亲奔主题 筹备来年建族会,东山再起树旌旗 二 江西谢氏俊才多,百业千行尽楷模 但见今天参会者,风流倜傥又婀娜 加入江西谢氏赣州会议即兴联 一 章江兮,贡江兮,双江汇赣水; 炎帝也,黄帝也,二帝生谢源 二 章江也是江,贡江也是江,双江合口成赣水; 炎谢亦为谢,黄谢亦为谢,两谢归宗共族源 2022.11.24 到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陶塘乡谢坊村寻根 据新化《陈留家乘》谱载,我支属安公世系,为江左派、楚南派安公第十九世孙元辅公于五代后唐的同光时期自建业(今南京)迁吴西(今江西))吉安府永丰县麻田家焉,历七传至万吉万吉公生活在北宋中期的庆历年间(公元1040)前后,他由吴西迁徙湖南,先后迁居长沙、益阳羊角岭、宁乡烂上、湘乡鹦口,安化县南岳殿(今涟源市六亩塘镇)万吉公生龙、虎、豹三兄弟,其中虎公生禄廊,禄廊公又叫六郎,由安化县再迁新化县,生八子:朝贵、朝信、朝广、朝禄、朝富、朝孝、朝辅、朝宝。
禄廊公为新化谢氏奠基祖,谱上奉为一世祖 江西永丰麻田是新化谢氏始祖迁出地从宋代万吉公徙湘,距今已九百七余年但几个朝代下来,两地失去了联系2022年,我在网上与谢氏刊物上发出了《寻亲启示》,2022年10月,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陶塘乡谢坊村的谢德有宗亲在网上察觉了《寻亲启示》,就与我联系,并发了一些永丰麻田的老族谱图片给我,说明现在的谢坊村就是古麻田我在网上查询,与永丰县城相邻的佐龙乡有一个麻田村,村里有一个叫“谢家”的地方,住有几百谢姓宗亲陶塘乡距县城也只有38公里,因此,我认为现在的陶塘乡与佐龙乡可能都属于古代的麻田乡由于那时一个县只有三、五个乡(如新化县作为一个头等大县也只有太阳、永宁、石马三个乡),乡下设几个至几十个都,一个“都”比现在的乡还要大大量都下再设村,有些村的大小与现在的乡差不多所以当时一个乡的范围是相当大的还有,我们谱上“麻田家焉”中的“家焉”在哪里?今天又叫什么名称?有人见有一个“焉”字,就认为“家焉”可能是修饰语,不是指概括地址但按惯例,族谱除了序言、艺文卷等之外,世系、齿录等正文一般不用“之乎者也矣焉哉”等虚词作为语气助词的所以“家焉”一词确定是比麻田乡更小的地名,是村庄名?抑或是院落名?现在不得而知。
到底何处是万吉公的故土,我们心里没有底,于是我抉择去江西一趟,举行实地考证为此,我请在广东惠州做事的德有宗亲与其父坤生宗长联系,要其告知村中的族老与宗亲,湖南本家要派人去寻根,请他们打定好族谱,以便与之核对联宗 2022年11月22日至26日,我组团并带队去江西祖地寻根问祖,先在赣州加入江西谢氏联谊会第三次筹备会议巧了,永丰县加入筹备会的二位代表正好是陶塘乡谢坊村的正、副村支书谢传云与谢圣昌宗长25日,我们一行便在传云、圣昌的率领下,于入夜来到了谢坊村宗亲们在祠堂用鞭炮迎接我们谢坊村有500多户,计3000多人因世代居民都姓谢,没有杂姓,故名“谢坊村”全村有几座宗祠,我们在其中的总祠举行了瞻仰和祭拜总祠大门口有一副“东晋太保地;南宋御史家”的对联,看了让人肃然起敬进入祠堂,内有“崇本堂”、“翰林院”等匾额和刻有“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道光皇帝诏书石碑这些对联、匾额与碑记,记录着咱们谢族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辉煌 谢坊村的发派祖是仲坚公,往上只到仲坚祖父适中公止就断了源谢坊村的新老谱上没有其他支派的信息,亦没有我始迁祖万吉公与湖南新化开基祖禄廊公的线索(只有禄廊公第四代孙磷公的名讳与谢坊村仲坚公一裔孙的名讳相重,考取的功名、职位与配偶也大体相近,但磷公的上下代名字不对,其本人生庚也有差异。
这事还需考证)我们虽然没能对上谱,没能找到本支世系,但可以确定谢坊村就是古麻田乡的一片面,是我们的祖居地在传云、圣昌、炳太等宗亲的陪伴下,我们参观了谢坊村全境和几家谢氏骨干企业,见看到了这里的环境美好、资源丰富与谢氏族人的勤劳与机灵;也感受到了宗亲们的热心、友善与厚道;更为感到奇异的是,我们九百年后回故土,俨然乡音不改,大量方言的词汇与发音完全一致或根本一致所以故园之行我们特别很欣喜、特别惬意 在谢坊村期间,我们受到了谢坊村全体村干部与传云、圣昌、炳太、坤生、龙来、谢冰、志发、小军诸位宗长及大量不知名的宗亲的热心接待与扶助查谱核对临走时,还送给了我 们腊肉与特产圆萝卜、红薯粉丝、腐乳等纪念品,圣昌等宗长还开车送我们上高速马路对此,我们表示深深地感谢! 真是血浓于水啊!! 可能,自先祖九百年前迁徙出来后,可能再也没有人回去造访过故地因此,对于作为第一批踏入故地的人来说,我们已是感到分外荣幸了故欣然题以诗联,以资纪念 江西永丰麻田寻根问祖有感 一 九百年才回故土,胸中突突两眸汪 喉咙哽咽声难发,见到家山我欲狂 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