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力的分解讲义(已修改).doc
4页3.5力的分解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力的分解,了解力的分解的一般方法. 2.能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矢量运算.教学方法 : 1.通过设置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启迪学生的物理思维. 2.通过演示实验,训练学生明辨是非、格物致理的能力.学习重点: 1.平行四边形定则在力的分解中的应用. 2.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对力进行分解. 3.分解法解决简单的平衡问题.学习难点: 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矢量运算.教学过程:思考:1、拖拉机斜向上拉耙的力F产生了什么效果?作用效果: ; 2、这样的效果能否用两个力F1和 F2来实现,方向怎样?一、力的分解1、定义:求一个力的分力称为力的分解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2、基本方法: F1F2平行四边形:力的分解是已知合力求分力,其方法是以表示合力的线段为对角线作出平行四边形,求其邻边.理论上根据一条对角线可以作出无数个平行四边形,可以求得无数组邻边,即一个力可以分解为无数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
FF1F2F3F4F5F6要根据力的实际效果和实际需要分解,同一个力在不同条件下产生的效果不同实例分析:GF1F2【例1】光滑斜面上的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斜面下滑,并压紧斜面⑴合力与分力: G:物体所受的重力 F1:使物体平行于斜面下滑的力 F2:使物体垂直于斜面并压紧斜面的力⑵作图法求F1、F2:选标度,画平行四边形二邻边,量出长度计算大小⑶几何法求F1、F2:直角三角形中F1=Gsinθ,F2=Gcosθ⑷注意:①若物体静止在粗糙斜面上,物体受三个力,即重力、弹力、摩擦力,而不是受到五个力②合力和分力都对共点力而言的,题中F1、F2的作用点都在物体上总结:1、力的分解要根据一个力产生的实际效果来分解2、力分解的基本步骤:①分析待分解力的作用效果 ②确定分力的方向 ③作平行四边形 ④利用三角形关系列式计算实例展示:三脚架受力演示(视频)【课堂训练】分析下列各力的效果并分解G2F1abG4G3 OM6θFFO5 二、 用力的分解法解决力的平衡问题三力平衡【例2】如图,重为50N的球,被一竖直光滑挡板挡住,静止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试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对物体所受重力进行分解,并求出两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30°G【例3】在竖直墙上固定一个轻支架,横杆OM垂直于墙壁,斜杆ON跟墙的夹角为θ,在支架的O点挂有一个重为G的物体,如图所示怎样确定杆OM、ON的受力方向?θOMN【例4】把物体挂在互成角度的两根细绳MO,NO上,易知物体对悬点O的拉力T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G如图所示,怎样把拉力T按其作用效果分解?它的两个分力的大小、方向如何?(sin370=0.6, cos370=0.8)370 530MNO【课堂检测】1.如图所示,物体沿斜面下滑,根据重力的作用效果将重力分解,关于分解后的两个分 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平行于斜面方向使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力B.垂直于斜面压紧斜面的力C.垂直于斜面使物体压紧斜面的力D.物体至少要受到重力以及重力的两个分力三个力的作用 2、如图所示,两根轻杆OA和OB各有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O处悬挂50 N的重物,试求OA和OB杆在O点处所受到的力. 【课后预习】多力平衡如图所示,重力为500 N的人通过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牵引重200 N的物体,当绳与水平面成60°角时,物体静止.不计滑轮与绳的摩擦,求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