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12 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ppt
56页第12章 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12.1 §12.1 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应力分析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应力分析12.1.0 预备知识 轴心受拉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中一般配有 轴心受拉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中一般配有预应力钢筋预应力钢筋Ap和非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As,而且应对称布,而且应对称布置,预应力钢筋一般布置于构件的中间部位,配置,预应力钢筋一般布置于构件的中间部位,配筋情况见图筋情况见图12.6所示 换算截面就是将钢筋和混凝土两种不同材料 换算截面就是将钢筋和混凝土两种不同材料组成的截面,根据应变相等的原则换算成相应的组成的截面,根据应变相等的原则换算成相应的纯混凝土截面所谓应变相等原则是指在截面的纯混凝土截面所谓应变相等原则是指在截面的同一纤维层上的钢筋应变同一纤维层上的钢筋应变εs和混凝土应变和混凝土应变εc是相是相等的图12.6 预应力轴心受拉构件配筋示意图 §12.1 §12.1 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应力分析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应力分析• 普通钢筋的应变普通钢筋的应变 εs=σs/Es• 预应力钢筋的应变预应力钢筋的应变 εp=σp/Es• 混凝土的应变值 混凝土的应变值 εc=σc/Ec• 因应变相等,即因应变相等,即 εs=εc,故,故 σs/Es=σc/Ec• 普通钢筋的合力普通钢筋的合力 σsAs=σcαEAs• 预应力筋的合力预应力筋的合力 σpAp=σcαEAp• 换算截面面积用换算截面面积用A0:: A0=Ac+αEAs+αEAp • 净截面面积净截面面积An 即:即: An=A0-αEAp=Ac+αEAs12.1.0 预备知识12.1.1 先张法构件1.1.施工阶段:施工阶段:§12.1 §12.1 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应力分析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应力分析((1)) 张拉预应力钢筋和浇筑混凝土。
张拉预应力钢筋和浇筑混凝土• 先张法构件在台座上按规定张拉好钢筋后, 先张法构件在台座上按规定张拉好钢筋后,将预应力筋锚固在台座上,布置非预应力筋,将预应力筋锚固在台座上,布置非预应力筋,浇捣混凝土,养护浇捣混凝土,养护• 预应力钢筋应力为 预应力钢筋应力为σcon12.1.1 先张法构件1.1.施工阶段:施工阶段:§12.1 §12.1 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应力分析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应力分析((2)) 张拉预应力钢筋和浇筑混凝土张拉预应力钢筋和浇筑混凝土• 预应力钢筋应力为 预应力钢筋应力为σp=σcon-σlⅠ;混凝土和;混凝土和非预应力钢筋均未受压,则相应的应力分别为:非预应力钢筋均未受压,则相应的应力分别为:σpc=0和和σs=0 ,详见图,详见图12.7所示 图12.7 放松预应力钢筋之前的受力状态 (a) 构件在台座上的情况;(b) 脱离体图 12.1.1 先张法构件1.1.施工阶段:施工阶段:§12.1 §12.1 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应力分析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应力分析((3)) 切断(放松)预应力钢筋切断(放松)预应力钢筋。
• 混凝土压应力沿截面均匀分布,其值为 混凝土压应力沿截面均匀分布,其值为σpcⅠ;非预应力钢筋应力自然为;非预应力钢筋应力自然为σsⅠ=αeσpcⅠ;预应;预应力钢筋因缩短,则应力为:力钢筋因缩短,则应力为:σpⅠ=σcon-σlⅠ-αeσpcⅠ• 由截面内力平衡条件可得由截面内力平衡条件可得 :(见图(见图12.8) • σpcⅠAc+σsⅠAs=(σcon-σlⅠ-αeσpcⅠ)Ap• 将上式整理得: 将上式整理得: 图12.8 先张法构件放松预应力钢筋时的受力状态 12.1.1 先张法构件1.1.施工阶段:施工阶段:§12.1 §12.1 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应力分析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应力分析((4)) 完成第二批损失之后完成第二批损失之后 • 预应力总损失为 预应力总损失为σl=σlⅠ+σlⅡ设此时的混凝设此时的混凝土压应力为土压应力为σpcⅡ,非预应力钢筋应力为,非预应力钢筋应力为σsⅡ=σl5+αesσpcⅡ,预应力钢筋应力为,预应力钢筋应力为• σpⅡ=σcon-σl-αeσpcⅡ• • 混凝土预压应力 混凝土预压应力σpcⅡ仍利用截面平衡条件仍利用截面平衡条件求得(图求得(图12.9););• 图12.9 先张法构件完成第二批损失之后的受力状态 12.1.1 先张法构件1.1.施工阶段:施工阶段:§12.1 §12.1 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应力分析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应力分析((4)非预应力钢筋对预应力的影响。
非预应力钢筋对预应力的影响 • 非预应力钢筋对预应力既有有利的一面, 非预应力钢筋对预应力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综合考虑后,规范近似取混也有不利的一面,综合考虑后,规范近似取混凝土的有效预压应力为凝土的有效预压应力为• 12.1.1 先张法构件2.2.使用阶段:使用阶段:§12.1 §12.1 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应力分析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应力分析• 使用阶段在轴向力逐渐增加时,预应力轴使用阶段在轴向力逐渐增加时,预应力轴心受拉构件不断伸长,混凝土预压应力逐渐减心受拉构件不断伸长,混凝土预压应力逐渐减少至零;接着混凝土应力变为拉应力(非预应少至零;接着混凝土应力变为拉应力(非预应力钢筋也会稍后一步受拉);当拉应力达到混力钢筋也会稍后一步受拉);当拉应力达到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时,构件处于开裂极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时,构件处于开裂极限状态;开裂后裂缝截面的内力全部由钢筋承限状态;开裂后裂缝截面的内力全部由钢筋承受,裂缝逐渐开展,当钢筋达到屈服强度时,受,裂缝逐渐开展,当钢筋达到屈服强度时,构件处于承载力极限状态构件处于承载力极限状态12.1.1 先张法构件2.2.使用阶段:使用阶段:§12.1 §12.1 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应力分析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应力分析((1)) 混凝土应力为零时。
混凝土应力为零时• 在外力 在外力Np0的作用下,使建立起来的预压的作用下,使建立起来的预压应力应力σpcⅡ全部抵消,混凝土应力为零,此状态全部抵消,混凝土应力为零,此状态也称为消压状态也称为消压状态• 由截面内、外力平衡条件可求得消压状态 由截面内、外力平衡条件可求得消压状态时的轴心拉力(时的轴心拉力(图图12.10)::• Np0=(σcon-σl)Ap-σl5As=σpcⅡA0图12.10 先张法构件消压状态时的受力状态 12.1.1 先张法构件2.2.使用阶段:使用阶段:§12.1 §12.1 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应力分析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应力分析((2)) 构件即将开裂时构件即将开裂时• 外外荷荷载载继继续续增增加加,,当当混混凝凝土土拉拉应应力力达达到到混混凝凝土土轴轴心心抗抗拉拉强强度度标标准准值值时时,,构构件件处处于于即即将将开开裂裂的的极极限限状状态态((图图12.11),,此此时时混混凝凝土土应应力力为为ftk,,非非预预应应力力钢钢筋筋应应力力为为σs=αes ftk-σl5,,预预应应力力钢钢筋筋应应力力为为σp=σcon-σl+αe ftk,,由由内内外外力力平平衡衡条条件可求得构件即将开裂时的轴心拉力件可求得构件即将开裂时的轴心拉力Np,cr,即,即• Np,cr=A0 ftk+σpcⅡA0=( ftk+σpcⅡ)A0• 即即 Np,cr=( ftk+σpcⅡ)A0图12.11 先张法构件即将开裂时的受力状态 12.1.1 先张法构件2.2.使用阶段:使用阶段:§12.1 §12.1 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应力分析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应力分析((3)构件开裂后)构件开裂后 • 此此时时荷荷载载不不再再变变化化,,混混凝凝土土中中的的应应力力全全部部转化给钢筋和预应力筋。
转化给钢筋和预应力筋• σp=σp0II+αe ftk+ ftkAc/(Ap+As)• =σp0II+ ftkA0/(Ap+As)• σs=σl5-αe ftk- ftkAc/(Ap+As)• =σl5- ftkA0/(Ap+As)• 12.1.1 先张法构件2.2.使用阶段:使用阶段:§12.1 §12.1 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应力分析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应力分析((4)构件破坏时构件破坏时• 当当荷荷载载继继续续再再增增加加时时,,构构件件开开裂裂并并逐逐渐渐贯贯穿穿整整个个截截面面裂裂缝缝截截面面上上全全部部荷荷载载由由钢钢筋筋承承担担当当钢钢筋筋达达到到屈屈服服时时构构件件宣宣告告破破坏坏((图图12.12),,即达到其承载力极限状态即达到其承载力极限状态• 由平衡条件可得,极限承载能力 由平衡条件可得,极限承载能力Nu为:为:• Nu=fpyAp+fyAs 图12.12 先张法构件破坏时的受力状态 12.1.2 后张法构件1.1.施工阶段:施工阶段:§12.1 §12.1 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应力分析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应力分析((1)) 张拉阶段张拉阶段• 张拉同时,混凝土及非预应力钢筋受压, 张拉同时,混凝土及非预应力钢筋受压,但同时预应力钢筋产生摩擦损失但同时预应力钢筋产生摩擦损失σl2,预应力钢,预应力钢筋拉应力为筋拉应力为 σcon- σl2 。
• 12.1.2 后张法构件1.1.施工阶段:施工阶段:§12.1 §12.1 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应力分析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应力分析((2)) 张拉至预应力钢筋锚固后张拉至预应力钢筋锚固后• 非预应力钢筋的应力为 非预应力钢筋的应力为αesσpcⅠ,预应力钢,预应力钢筋的应力则为筋的应力则为σpⅠ=σcon-σlⅠ• 混凝土预压应力 混凝土预压应力σpcⅠ由平衡条件(由平衡条件(图图12.13)求得:求得:• σpcⅠAc+σsⅠAs=σpⅠAp• 整理后得: 整理后得: 图12.13 后张法构件预应力筋锚固后的受力状态 12.1.2 后张法构件1.1.施工阶段:施工阶段:§12.1 §12.1 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应力分析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应力分析((3)) 完成第二批预应力损失之后完成第二批预应力损失之后• 此时已完成全部预应力损失 此时已完成全部预应力损失σl, σl=σlⅠ+σlⅡ;设混凝土预应力为;设混凝土预应力为σpcⅡ,则非预应力钢筋应,则非预应力钢筋应力为力为σsⅡ=αesσpcⅡ+σl5,预应力钢筋应力为预应力钢筋应力为σpⅡ=σcon-σl.• 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 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σpcⅡ可由平衡条件可由平衡条件((图图12.14)求得:求得:• σpcⅡAc+σsⅡAs=σpⅡAp • 经推导和整理得: 经推导和整理得: 图12.14 后张法构件完成第二批损失后的受力状态 12.1.2 后张法构件2.2.使用阶段:使用阶段:§12.1 §12.1 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应力分析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应力分析((1)) 混凝土应力等于零时。
混凝土应力等于零时• 此状态为消压状态此时预应力钢筋的应 此状态为消压状态此时预应力钢筋的应力为力为σp0=σcon-σl+αeσpcⅡ,非预应力钢筋应力为,非预应力钢筋应力为σs0=σl5(压)• 由截面平衡条件可求得消压状态时构件的 由截面平衡条件可求得消压状态时构件的轴向拉力轴向拉力Np0为(为(图图12.15)::• Np0=σp0Ap-σl5As=σpcⅡA0图12.15 后张法构件处于消压状态时的受力状态 12.1.2 后张法构件2.2.使用阶段:使用阶段:§12.1 §12.1 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应力分析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应力分析((2)) 构件即将开裂时构件即将开裂时 与先张法构件相似,此时混凝土的应力为与先张法构件相似,此时混凝土的应力为ftk,非预应力筋的应力为,非预应力筋的应力为σs=αesftk-σl5,预应力,预应力钢筋的应力为钢筋的应力为 σp=σcon-σl+αeσpcⅡ+αeftk• 由平衡条件可求得构件开裂时的轴心拉力 由平衡条件可求得构件开裂时的轴心拉力Np,cr为为• Np,cr=ftkAc+σsAs+σpAp=(ftk+σpcⅡ)A012.1.1 先张法构件2.2.使用阶段:使用阶段:§12.1 §12.1 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应力分析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应力分析((3)构件开裂后)构件开裂后 • 此此时时荷荷载载不不再再变变化化,,混混凝凝土土中中的的应应力力全全部部转化给钢筋和预应力筋。
转化给钢筋和预应力筋• σp=σp0II+αe ftk+ ftkAc/(Ap+As)• =σp0II+ ftkA0/(Ap+As)• σs=σl5-αe ftk- ftkAc/(Ap+As)• =σl5- ftkA0/(Ap+As)• 12.1.2 后张法构件2.2.使用阶段:使用阶段:§12.1 §12.1 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应力分析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应力分析((4)构件破坏时构件破坏时 • 与先张法构件一样,裂缝截面上的内力部 与先张法构件一样,裂缝截面上的内力部分由钢筋承担,承载力公式为分由钢筋承担,承载力公式为Nu=fpyAp+fyAs• 根据构件破坏时的受力状态(图12.16),可得计算公式为:• γ0N≤fyAs+fpyAp 12.2.1 正截面承载力正截面承载力图12.16 预应力轴心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简图 §12.2 §12.2 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设计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根据构件对裂缝根据构件对裂缝控制的要求,将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裂缝控制等控制的要求,将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裂缝控制等级划分为以下三级:一级、二级和三级。
级划分为以下三级:一级、二级和三级• 对裂缝控制等级为一、二级的预应力混凝 对裂缝控制等级为一、二级的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可分别按下列规定进行抗裂土轴心受拉构件,可分别按下列规定进行抗裂验算:验算: •1.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 在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下应符合下列规定:在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下应符合下列规定:• σck-σpc≤0 12.2.2 抗裂验算抗裂验算•2.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 在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下应符合下列规定: 在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下应符合下列规定:• σck-σpc≤ftk• 在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下宜符合下列规 在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下宜符合下列规定:定:• σcq-σpc≤0 •1. 混凝土轴心受压承载力验算混凝土轴心受压承载力验算 • 规范规定,张拉钢筋(后张法)或切断预 规范规定,张拉钢筋(后张法)或切断预应力筋(先张法)时,构件应满足下列条件:应力筋(先张法)时,构件应满足下列条件:• σcc≤0.8fck′+Mk/W0• 其中,对先张法构件 其中,对先张法构件σcc按下式计算:按下式计算:• 对后张法构件: 对后张法构件: 12.2.3 施工阶段验算施工阶段验算•2. 后张法构件锚固区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后张法构件锚固区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后张法构件中,预压应力是通过锚具传给 后张法构件中,预压应力是通过锚具传给垫板,再由垫板传递给混凝土的。
预压应力在垫板,再由垫板传递给混凝土的预压应力在构件的端面上是集中于垫板下一定的范围之内,构件的端面上是集中于垫板下一定的范围之内,然后在构件内逐步扩散,经过一定的扩散长度然后在构件内逐步扩散,经过一定的扩散长度后就均匀地分布到构件的全截面上,一般取扩后就均匀地分布到构件的全截面上,一般取扩散长度等于构件的截面宽度散长度等于构件的截面宽度b(图图12.17) • 规范规定,在预应力筋锚具下及张拉设备 规范规定,在预应力筋锚具下及张拉设备的支承处,应配置预埋钢垫板及附加横向钢筋的支承处,应配置预埋钢垫板及附加横向钢筋网片或螺旋式间接钢筋(网片或螺旋式间接钢筋(图图12.18) •((1)) 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当配置方格网式或螺旋式间接钢筋且其核 当配置方格网式或螺旋式间接钢筋且其核心面积心面积Acor≥Al时,构件锚固区的局部受压承载时,构件锚固区的局部受压承载力应按下式计算(力应按下式计算(图图12.19):):• Fl≤0.9(βcβlfc+2αρvβcorfy)Aln • 当配置方格网时( 当配置方格网时(图图12.20(a)))• ρv=(n1As1l1+n2As2l2)/Acors • 当配置螺旋式配筋时( 当配置螺旋式配筋时(图图12.20(b))• ρv=4Ass1/dcors((2)) 局部受压区的截面尺寸要求。
局部受压区的截面尺寸要求 • 规范规定,为了防止构件端部局部受压面 规范规定,为了防止构件端部局部受压面积太小而在使用阶段出现裂缝,混凝土局部受积太小而在使用阶段出现裂缝,混凝土局部受压区的截面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压区的截面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 Fl≤1.35βcβlfcAln ((3)间接钢筋的构造要求间接钢筋的构造要求• 计算需要的间接钢筋应均匀地配置在图 计算需要的间接钢筋应均匀地配置在图12.20规定的范围内,且其体积配筋率规定的范围内,且其体积配筋率ρv不应小不应小于于0.5%对方格网配筋,在对方格网配筋,在h≥l1范围内配置的范围内配置的方格网钢筋不应少于方格网钢筋不应少于4片;对螺旋式配筋,在片;对螺旋式配筋,在h≥dcor范围内配置的螺旋式钢筋不应少于范围内配置的螺旋式钢筋不应少于4圈图12.17 构件端部锚固区的应力传递 图12.18 预埋钢垫板及附加横向钢筋网 图12.19 确定局部受压计算底面积Ab 图12.20 钢筋网及螺旋钢筋的配置 • 截面形式一般为矩形、 截面形式一般为矩形、T形、工字形和箱形、工字形和箱形。
形• 因预应力对构造刚度和抗裂能力有提高作 因预应力对构造刚度和抗裂能力有提高作用,故构件截面可选得小些一般取截面高度用,故构件截面可选得小些一般取截面高度h为(为(1/20~1/14)l,l为构件跨度,宽度也相应减为构件跨度,宽度也相应减小12.3.1 截面形式及尺寸截面形式及尺寸§12.3 §12.3 预应力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构造要求结构的构造要求12.3.2 构件端部的构造钢筋构件端部的构造钢筋• 为防止预应力构件端部及预拉区的裂缝,对 为防止预应力构件端部及预拉区的裂缝,对各种预制构件应按下述构造措施配置防裂钢筋:各种预制构件应按下述构造措施配置防裂钢筋:• ( (1)) 对于槽形板类构件,应在构件端部对于槽形板类构件,应在构件端部100mm范围内沿构件板面设置附加的横向钢筋,范围内沿构件板面设置附加的横向钢筋,其数量不少于其数量不少于2根,根,如图如图12.21所示所示 • ( (2)) 在预应力混凝土屋面梁、吊车梁等构件在预应力混凝土屋面梁、吊车梁等构件靠近支座的斜向主拉应力较大部位,宜将一部分靠近支座的斜向主拉应力较大部位,宜将一部分预应力钢筋弯起。
预应力钢筋弯起• ( (3)) 当构件在端部有局部凹进时,应增设折当构件在端部有局部凹进时,应增设折线构造钢筋或其它有效的构造钢筋(线构造钢筋或其它有效的构造钢筋(图图12.22) • ( (4)) 对预应力钢筋在构件端部全部弯起对预应力钢筋在构件端部全部弯起的受弯构件或直线配筋的先张法构件,当构件的受弯构件或直线配筋的先张法构件,当构件端部与下部支承结构焊接时,应考虑混凝土收端部与下部支承结构焊接时,应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及温度变化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宜在缩、徐变及温度变化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宜在构件端部可能产生裂缝的部位设置足够的非预构件端部可能产生裂缝的部位设置足够的非预应力纵向构造钢筋应力纵向构造钢筋图12.21 附加横向钢筋 图12.22 端部凹进处构造配筋 1—折线构造钢筋;2—竖向构造钢筋 12.3.3 先张法构件的构造要求先张法构件的构造要求•1.钢筋(丝)间距钢筋(丝)间距• 先张法预应力钢筋之间的净间距应根据浇 先张法预应力钢筋之间的净间距应根据浇筑混凝土、施加预应力及钢筋锚固等要求确定筑混凝土、施加预应力及钢筋锚固等要求确定• 预应力钢筋之间的净间距不应小于其公称 预应力钢筋之间的净间距不应小于其公称直径或等效直径的直径或等效直径的1.5倍,且应符合下列规定:倍,且应符合下列规定:对热处理钢筋及钢丝,不应小于对热处理钢筋及钢丝,不应小于15mm;对三;对三股钢绞线,不应小于股钢绞线,不应小于20mm;对七股钢绞线,;对七股钢绞线,不应小于不应小于25mm。
•2.钢丝的并筋配筋方式钢丝的并筋配筋方式• 当先张法预应力钢丝按单根方式配筋困难 当先张法预应力钢丝按单根方式配筋困难时,可采用相同直径钢丝并筋的配筋方式并时,可采用相同直径钢丝并筋的配筋方式并筋的等效直径,对双并筋应取为单筋直径的筋的等效直径,对双并筋应取为单筋直径的1.4倍,对三并筋应取为单筋直径的倍,对三并筋应取为单筋直径的1.7倍• 并筋的保护层厚度、锚固长度及预应力传 并筋的保护层厚度、锚固长度及预应力传递长度等均应按等效直径考虑递长度等均应按等效直径考虑• 当预应力钢绞线、热处理钢筋采用并筋方 当预应力钢绞线、热处理钢筋采用并筋方式时,应有可靠的构造措施式时,应有可靠的构造措施•3.钢筋的保护层钢筋的保护层• 纵向预应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取值同普通钢 纵向预应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取值同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筋混凝土构件•4.端部附加钢筋端部附加钢筋•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预应力钢筋端部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预应力钢筋端部周围的混凝土应采取下列加强措施:周围的混凝土应采取下列加强措施:• ( (1)) 对单根预应力钢筋,其端部宜设置长对单根预应力钢筋,其端部宜设置长度不小于度不小于150mm且不少于且不少于4圈的螺旋筋(圈的螺旋筋(图图12.23(a));当有可靠经验时,亦可利用支座垫);当有可靠经验时,亦可利用支座垫板上的插筋代替螺旋筋,但插筋数量不应少于板上的插筋代替螺旋筋,但插筋数量不应少于4根,其长度不宜小于根,其长度不宜小于120mm(图图12.23(b))。
• ( (2)) 对分散布置的多根预应力钢筋,在对分散布置的多根预应力钢筋,在构件端部构件端部10d(d为预应力钢筋的公称直径)范为预应力钢筋的公称直径)范围内应设置围内应设置3~5片与此预应力钢筋垂直的钢筋片与此预应力钢筋垂直的钢筋网• ( (3)) 对采用预应力钢丝配筋的薄板,在对采用预应力钢丝配筋的薄板,在板端板端100mm范围内应适当加密横向钢筋范围内应适当加密横向钢筋 图12.23 端部附加钢筋的插筋 12.3.4 后张法构件的构造要求后张法构件的构造要求•1.预留孔道预留孔道• ( (1)) 对预制构件,孔道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对预制构件,孔道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小于50mm;孔道至构件边缘的净距不宜小于;孔道至构件边缘的净距不宜小于30mm,且不宜小于孔道直径的一半且不宜小于孔道直径的一半• ( (2)) 在框架梁中,预留孔道在竖直方向的净在框架梁中,预留孔道在竖直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孔道外径,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间距不应小于孔道外径,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于1.5倍孔道外径;从孔壁算起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倍孔道外径;从孔壁算起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梁底不宜小于度:梁底不宜小于50mm,梁侧不宜小于,梁侧不宜小于40mm。
• ( (3)) 预留孔道的内径应比预应力钢丝束或钢预留孔道的内径应比预应力钢丝束或钢绞线束外径及需穿过孔道的连接器外径大绞线束外径及需穿过孔道的连接器外径大10~15mm• ( (4)) 在构件两端及跨中应设置灌浆孔或在构件两端及跨中应设置灌浆孔或排气孔,其孔距不宜大于排气孔,其孔距不宜大于12m• ( (5)) 凡制作时需要预先起拱的构件,预凡制作时需要预先起拱的构件,预留孔道宜随构件同时起拱留孔道宜随构件同时起拱•2.曲线预应力钢筋的曲率半径曲线预应力钢筋的曲率半径•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曲线预应力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曲线预应力钢丝束、钢绞线束的曲率半径不宜小于钢丝束、钢绞线束的曲率半径不宜小于4m;;对折线配筋的构件,在预应力钢筋弯折处的曲对折线配筋的构件,在预应力钢筋弯折处的曲率半径可适当减小率半径可适当减小•3.锚具锚具• 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所用锚具的形式和质量 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所用锚具的形式和质量应根据国家现行标准应根据国家现行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和连接器》》((GB/T 14370)标准的有关规定选)标准的有关规定选用。
用•4.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端部锚固区的间接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端部锚固区的间接钢筋钢筋• 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端部锚固区, 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端部锚固区,还应按有关规定配置间接钢筋还应按有关规定配置间接钢筋•5.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端部的钢筋布置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端部的钢筋布置• ( (1)) 宜将一部分预应力钢筋在靠近支座宜将一部分预应力钢筋在靠近支座处弯起,弯起的预应力钢筋宜沿构件端部均匀处弯起,弯起的预应力钢筋宜沿构件端部均匀布置• ( (2)) 当构件端部预应力钢筋需集中布置当构件端部预应力钢筋需集中布置在截面下部或集中布置在上部和下部时,应在在截面下部或集中布置在上部和下部时,应在构件端部构件端部0.2h范围内设置附加竖向焊接钢筋网、范围内设置附加竖向焊接钢筋网、封闭式箍筋或其它形式的构造钢筋封闭式箍筋或其它形式的构造钢筋• ( (3)) 附加竖向钢筋宜采用带肋钢筋附加竖向钢筋宜采用带肋钢筋•6.局部挤压、施工工艺及耐久性的要求局部挤压、施工工艺及耐久性的要求• 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预拉区和预 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预拉区和预压区中,应设置纵向非预应力构造钢筋;在预压区中,应设置纵向非预应力构造钢筋;在预应力钢筋弯折处,应加密箍筋或沿弯折处内侧应力钢筋弯折处,应加密箍筋或沿弯折处内侧设置钢筋网片。
设置钢筋网片• 在预应力钢筋锚具下及张拉设备的支承处, 在预应力钢筋锚具下及张拉设备的支承处,应设置预埋钢垫板并按上述后张法构件的构造应设置预埋钢垫板并按上述后张法构件的构造要求设置间接钢筋和附加构造钢筋要求设置间接钢筋和附加构造钢筋• 对外露金属锚具应采取可靠的防锈措施 对外露金属锚具应采取可靠的防锈措施。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