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二语文试卷2005―2006学年度巴一中学高二语文期末复习试卷.doc
9页2005—2006学年度巴一中学高 二 语 文期末复习 试 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共20分)一、(8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家畜(chù) 体恤(xù) 杞人忧天(qǐ) 甘之如饴(yí) B.干涸(hé) 鸟瞰(kàn) 自出机杼(zhù) 暴殄天物(zhēn) C.莅临(wèi) 赝品(yàn) 否极泰来(pǐ) 好高骛远 (wù) D.戏谑(xuè) 谙习(yīn) 居心叵测(pǒ) 中流砥柱(dǐ)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神志不清 老态龙肿 自惭形秽 另辟蹊径B、交头接耳 犄角之势 专心致志 茅塞顿开C、一脉相承 走投无路 圆滑世故 淋漓尽致D、理曲词穷 忧心忡忡 一泻而下 抵掌而谈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海尔集团创新发明了集节水、节电、不用洗衣粉、降噪、洗毛毯等8项仿造技术于一身的“变频A8双动力”洗衣机,一次性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的鉴定。
B、对于玛蒂尔德,有人可怜她,有人赞美她,还有人鄙弃她,我赞同这种意见C、经过组委会成员全面细致的检查和认真评议,最后合肥十中等四所学校被授予“省绿色学校”D、渔民夏氏兄弟和周星弛等“大腕”一起走进央视《艺术人生》,并在现场为全国电视观众高歌一曲苍凉道劲的渔歌号子4.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的一项是( )A.这口梳妆匣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是一个受难的亲属的,他托我保管,我得原封不动地还他B.此地虽好,不是久恋之所,虽然还剩得有二三个钟点,又带不走,忍痛放弃算了C.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D.“应该给你的朋友写信,”他说,“说你把项链的搭钩弄坏了,正在修理这样,我们才有周转的时间二、(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客家”一词,在客家语与广东方言中均读作“哈嘎”(Ha Ka),含有“客户”之义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我国南方的一个分支据考证,客家人的先民,有过六次大规模的南迁: 第一次南迁是在秦始皇时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政治和军事的需要,派兵60万人“南征百越”南下的秦军,从闽粤赣边入抵揭岭,直抵兴宁、海丰二县界。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派50万兵丁“南戍五岭”(今两广地区)这些兵丁长期“戍五岭,与越杂处”秦亡后,两批南下的秦兵都留在当地,成为首批客家人 第二次南迁是在东晋“五胡乱华”时期当时,为了避难,一部分中原居民辗转迁入闽粤赣地区稍后,由于南北对峙,又有大约96万中原人民南迁至长江中游两岸其中一部分人口流入赣南,一部分经宁都、石城进入闽粤地区 第三次南迁是在唐末黄巢起义时期先是唐代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灾难,迫使大量中原汉人南逃唐末黄巢起义,又有大批中原汉人逃入闽粤赣地区 第四次南迁是宋南渡及宋末时期金人入侵,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太湖流域一带另一部分士民或南渡大庾岭,入南雄、始兴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下,又有大量江浙及江西宋民,从莆田逃亡广东沿海潮汕至海南岛 第五次南迁是在明末清初时期其时,生活在赣南、粤东、粤北的客家人因人口繁衍,而居处又山多地少,遂向川、湘、桂、台诸地以及粤中和粤北一带迁徙这次大规模的迁徙,在客家移民史上被称为“西进运动”四川的客家基本上来源于这次“西进运动”当时四川人口因战乱、瘟疫以及自然灾害锐减,清政府特别鼓励移民由“湖广填四川” 第六次南迁是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时期。
当时为避战乱,有一部分客家人迁徙到南亚,有的被诱为契约劳工,被押往马来西亚、美国、巴拿马、巴西等地 除以上六次大规模的南迁外,中原汉人也有因旱灾水灾逃荒而南迁者,另有历代官宦、贬谪、经商、游学而定居闽粤赣边地区的,但并不是所有南迁的汉人都成为客家人,他们中只有闽粤赣系和源自这一系的人,才被称为客家人 客家人的迁徙,大多是由人口稠密、文化经济比较发达的中原地区向人烟稀少、经济落后的偏远荒蛮地区迁移的这些来自中原汉族的客家先民们,在辛勤耕耘创立新的家园的过程中,不断与南方的百越族融合,不仅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社会群体,而且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一方面,他们保留了中原文化的主流特征,始终崇尚华夏正统文化,崇尚诗礼传家,极为注重对传统、文化、语言、习俗、信仰和观念的完整保存,并以共同的生活样式、习俗、信仰和观念将自己紧密团结在一起;另一方面,又善于从当地少数民族中汲取养分,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 客家人特别崇尚华夏正统文化如果你有机会翻开客家人的族谱,或者观赏客家民居的门联,会发现各家各户都有着中原的郡望他们恪守中华民族共有的礼乐教化,弘扬爱国家爱民族的优良传统客家人特别看重读书人在客家人看来,要想改变境遇,只有通过读书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才能实现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家境再困难,也要供子弟读书为了光耀门楣,客家人往往集中全家族、全宗族的力量来培养子弟读书客家人讲究一个“义”字,即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他们认为,要想在新的客居地立足,必须面对重重困难,团结互助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他们提倡“天下客家是一家”,要求客居他乡的同族人或同宗人精诚团结客家人还有崇尚节俭的美德 中国的语言主要分为五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及印欧语系其中,汉藏语系中包含了我国主要的语言:汉语至于客家话是属于哪一个语系,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它属于汉语十一支系之一;也有人认为,它起源于原始阿尔泰民族的通古斯语但无论它属于哪一个语系,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它来源于最远古的中原的语言,因为时至今日,在客家话中仍能找到许多中原古音 5.下列对“客家人”这个概念解说最准确的一项是( ) A.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人南迁渡江至闽、粤、赣、川一带繁衍留存了下来,这批人被称为“客家人” B.祖先源自中原,从公元前一直到19世纪中叶因征战、避乱以及人口繁衍等原因迁徙到南方闽、粤、赣等地的汉人,为了与原土著居民加以区别,这些汉人就被称为“客家人” C.特别崇尚华夏正统文化,特别重视教育,特别节俭,特别讲究义气,特别团结互助的一批汉人被称为“客家人”。
D.历代从中国北方迁徙到中国南方的大批汉人被称为“客家人” 6.对客家人先后几次大规模南迁的原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原战乱频仍,中原人为逃避战火蹂躏而南逃到比较荒僻的闽粤一带 B.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政治和军事的需要,先后两次派兵南下,后留于当地 C.金兵入侵,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南方各地元军大举南下,赣南、粤东、粤北的客家人大规模向川、湘、桂、台诸地迁徙 D.清朝政府鼓励移民“由湖广填四川”还有因历代官宦、贬谪、经商、游学而滞留定居南方各地的 7.对文章中相关信息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客家人具有独特的语系,基本可以认定客家话属于汉语十一支系之一,因为它具有汉语的语言特点 B.客家人特别注重保持方言乡音,使得中原古音在客家话中得以保留 C.所有南迁的汉人都被称为客家人 D.客家人过于怀念过去,死守传统,显得过于保守 三、(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犹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又归视汝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既又与汝就食江南 不知东方之既白B.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C.吾佐董丞相于汴州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D.以求升斗之禄 池之中为愚岛9.下列各组语句中,全能表现作者对“十二郎”情深意挚的一组是( ) ①未尝一日相离也 ②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 ③其后四年,又归视汝 ④将成家而致汝 ⑤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⑥ 诚知其如此,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③④⑥ D.②⑤⑥10.下列对文段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段从家世和身世的不幸,写两人幼时孤苦相依,强调了骨肉亲情关系。
B.文段叙述两人三别三会,终于不得会合而成永别,使作者悔恨无穷,抱恨终生C.文段中“少孤”“兄殁”“吾与汝俱幼”看似平淡,却包含着作者的无限辛酸D.文段通过追忆往事,赞颂了十二郎的功业和德行,同时又具有浓厚的感伤色彩 第Ⅱ卷(共80分)四、(20分)11.用现代汉语把下列句子翻译出来8分) ①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②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③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④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12.阅读下面两首《西江月》,然后回答问题4分)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红楼梦》中称这“《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请从作品运用的手法及其所取得的表达效果上简析词的“极恰”之处答: .13.用课文中的原句补写出下列空缺部分。
(8分)语文给人以审美享受,使我跟王勃一道,领略了落霞、秋水的辽阔风光(① , );又让我明白了苏轼面对长江对人类渺小的感叹(② , );语文还给人以世间真情,使我懂得了李密对祖母大限临头的关切(③ , , , )学语文,使我文化品位不断提升,人格修养逐步完善五、(12分)阅读下面一篇小说,完成14-15题烟囱里的兄弟安 勇一天晚上,我打开吸油烟机准备炒菜,忽然听到一阵奇怪的声音我以为是吸油烟机出了毛病,关掉后,那声音还在响着这次听得很清楚,声音来自吸油烟机的烟囱里我站在厨房仔细听了一会儿,泪不由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