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破谈判僵局的策略和技巧.docx
11页打破谈判僵局的策略和技巧 在谈判碰到僵局的时候,要想突破僵局,不仅要分析原因,而且还要搞清分歧的所在环节及其具体内容,比如是价格条款问题,还是法律合同问题,亦或是责任分担问题等等要仔细研究突破僵局的具体策略和技巧,以便确定整体行动方案,并予以实施,最终突破僵局以下我整理了打破谈判僵局的策略和技巧,供你阅读参考 谈判僵局的成因 不论是谈判中的何种僵局,其形成都是有一定原因的只要我们能够对这些原因正确地加以判定与适度地把握,突破僵局也就有的放矢了那么,当我们仔细而冷静地对僵局的成因进行分析时,就会发现,其原因不外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立场观点的争执 纵观许多谈判实践,其产生僵局的首要原因就在于双方所持立场观点的不同,因而产生争执,形成僵局 谈判过程中,假如对某一问题各持自己的看法和主张,并且谁也不愿作出让步时,往往轻易产生分歧,争执不下当双方越是坚持自己的立场,双方之间的分歧就会越大这时,双方真正的利益被这种表面的立场所掩盖,而且为了维护各自的面子、非但不愿作出让步,反而会用坚强的意志来迫使对方改变立场于是,谈判变成了一种意志力的较量,谈判自然陷入僵局。
经验证明,谈判双方在立场上关注越多,就越不能注重调和双方利益,也就越不可能达成协议,甚至谈判双方都不想作出让步、或以退出谈判相要挟,这就更增加了达成协议的困难拖延谈判时间,轻易致使谈判一方或双方丧失信心与爱好、最终使谈判以破裂而告终立场观点的争执所导致的谈判僵局,是比较常见的,因为人们最轻易在谈判中犯立场观点性争执的错误,这也是形成僵局的主要原因 (二)有意无意的强迫 谈判中,人们常常有意无意的由于采取强迫手段而使谈判陷入僵局非凡是涉外商务谈判,由于不仅存在经济利益上的相争,还有维护国家、企业及自身尊严的需要因此,某一方越是受到逼迫,就越是不会退让,谈判的僵局也就越轻易出现 由于强迫造成的谈判僵局是屡见不鲜的比如在国际业务交往中,有些外商常常要求我方向派往我国的外方工作人员支付高薪报酬,或要求低价包销由其转让技术所生产的、市场旺销产品,或强求购买其已淘汰的设备,如此等等,都属强迫行为假如我方不答应,就反过来以取消贷款、停止许可证贸易等等相威胁有时,我国有些公司或企业也用同样的方法强迫那些渴望与我们合作的外商接受他们难以理解的条件诸如此类,都是导致僵局出现的原因,因此而形成形形色色的僵局。
(三)人员素质的低下 俗话说事在人为,人的素质因素永远是引发事由的重要因素谈判也是如此,谈判人员素质不仅始终是谈判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而且当双方合作的客观条件良好、共同利益较一致时,谈判人员素质高低往往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事实上,仅就导致谈判僵局的因素而言,不论是何种原因,在某种程度上都可归结为人员素质方面的原因所致但是,有些僵局的产生,却往往很明显地由于谈判人员的素质欠佳,在使用一些策略时,因时机把握不好或运用不当,也往往导致谈判过程受阻及僵局的出现因此,无论是谈判人员作风方面的原因,还是知识经验、策略技术方面的不足或失误都可导致谈判的僵局 (四)信息沟通的障碍 由于谈判本身就是靠“讲”和“听”来进行沟通的事实上,即使一方完全听清了另一方的讲话内容并予以了正确地理解,而且也能够接受这种理解,但这仍不意味着就能够完全把握对方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恰恰相反谈判双方信息沟通过程中的失真现象是时有发生的实践中,由于双方信息传递失真而使双方之间产生误解而出现争执,并因此使谈判陷入僵局的情况是屡见不鲜这种失真可能是口译方面的,也可能是合同文字方面等等,都属于沟通方面的障碍因素。
信息沟通本身,不仅要求真实、正确,而且还要求及时迅速但谈判实践中却往往由于未能达到这一要求而使信息沟通产生障碍,从而导致僵局这种信息沟通障碍就是指双方在沟通彼此情况、观点,洽商合作意向、交易的条件等等的过程中所能碰到的由于主观与客观的原因所造成的理解障碍,主要表现为:双方文化背景差异所造成沟通障碍;由于职业或受教育程度等原因造成的一方不愿接受另一方意见的沟通障碍等等,这些都可能使谈判陷入僵局 (五)合理要求的差距 从谈判双方各自的角度出发,双方各有自己的利益需求当双方各自坚持自己的成交条件,而且这种坚持虽相去甚远,但却是合理的情况时,这时只要双方都迫切希望从这桩交易中获得所期望的利益而不肯作进一步的让步,那么谈判就很难进行,交易也没有希望成功,僵局也就不可避开了这种僵局出现的原因就在于双方合理要求差距太大,不能形成共识所致在商务谈判实践中,即使双方都表现出十分友好、真诚与主动的态度,但是假如双方对各自所期望的收益存在很大差距,那么就难免会出现僵局 以上是造成谈判僵局的几种因素谈判实践中,很多谈判人员害怕僵局的出现,担心由于僵局而导致谈判暂停乃至最终破裂。
其实大可不必如此,谈判经验告诉我们,这种暂停乃至破裂并不绝对是坏事因为,谈判暂停,可以使双方都有机会重新审慎地回顾各自谈判的出发点,既能维护各自的合理利益又注重挖掘双方的共同利益假如双方都逐渐熟悉到弥补现存的差距是值得的,并愿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作出必要的进一步妥协,那么这样的谈判结果也真实地符合谈判原本的目的即使出现了谈判破裂,也可以避开非理性的合作,即不能同时给双方都带来利益上的满足有些谈判似乎形成了一胜一负的结局实际上,失败的一方往往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弥补自己的损失,甚至以各种隐蔽方式挖对方墙脚,结果导致双方都得不偿失,所以说,谈判破裂并不总是以不欢而散而告终的双方通过谈判,即使没有成交,但彼此之间加深了了解,增进了信任,并为日后的有效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这种意义看来,也并非坏事,倒可以说是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件有意义的好事 因此,僵局的出现并不可怕,更重要的是要正确地对待和熟悉它,并且能够仔细分析导致僵局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打破僵局,使谈判得以顺利进行 打破谈判僵局的策略和技巧 打破谈判僵局的策略和技巧(一)从客观的角度来关注利益 在谈判陷入僵局的时候.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脱离客观实际,盲目地坚持自己的主观立场,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出发点是什么。
因此,为了有效地克服困难,打破僵局,首先要做到从客观的角度来关注利益 在某些谈判中,尽管主要方面双方有共同的利益,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双方存在着利益冲突,而又都不肯让步这种争执对于谈判全局而言可能是无足轻重.但是假如处理不当,由此而引发的矛盾,当激化到一定程度即形成了僵局由于谈判双方可能会固执己见.又找不到一项超越双方利益的方案.因此很难打破这种僵局这时,应设法建立一项客观的准则,即让双方都认为是公平的,既不损害任何一方的面子,又易于执行的办事原则、程序或衡量事物的标准,这往往是一种一解百解的枢纽型策略,实际运用效果较好 在客观的基础上,要充分考虑到双方潜在的利益到底是什么,从而理智地克服一味地希望通过坚持自己的立场来“赢”得谈判的做法这样,才能回到谈判的原始出发点,才有可能突破谈判的僵局 商务谈判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多种可以满足双方利益的方案.而谈判人员常常简单地采用某一种方案,而当这种方案不能为双方同时接受时,僵局就会形成实践中,这种例子不胜枚举 事实上,不论是国际商务谈判,还是国内业务磋商.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双方之间磕磕碰碰是很正常的事情这时,谁能够制造性地提出可供选择的方案,谁就能把握谈判中的主动。
当然,这种替代方案一定既能有效地维护自身的利益,又能兼顾对方的利益要求不要试图在谈判开始时就确定一个什么唯一的最佳方案,因为这往往阻止了许多其他可作选择的方案的产生相反.在谈判预备期间,就能够构思出对彼此有利的更多方案,往往会使谈判如顺水行舟,一旦碰到障碍,只要及时调拨船头,即能顺畅无误地到达目的地 有时,当商务谈判陷入僵局时.运用客客气气的商议,平平和和地谅解往往不一定是惟一的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假如这种僵局完全是由于对方理屈所致,那么我们就要勇敢地据理力争,从而主动打破僵局 假如僵局的出现是由于对方提出的不合理要求造成的,非凡是在一些原则问题上所表现的蛮横无理时,要做出明确而又果断的反应因为这时任何其他替代性方案都将意味着无原则的妥协,且这样做只会助纣为虐,增加对方日后的欲望和要求,而对于我们自身来讲,却要承受难以弥补的损失因此,要同对方展开必要的争执,让对方自知观点难立,不可无理强争,这样就可能使他们清醒地权衡得失,作出相应的让步,从而打破僵局 需要指出的是,当我们面对对手的无理要求和无理指责时,采用一些机智的办法应付,往往比直接正面交锋要有效因为这同样可以起到针锋相对、据理力争的作用,这也是谈判的艺术所在。
谈判实践告诉我们,谈判双方实现有效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要设身处地,从对方的角度来观察问题.这同样是打破僵局的好办法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就能够多一些彼此间的理解这对消除误解与分歧,找到更多的共同点,构筑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有主动的推动作用 的确,当僵局出现时,首先应审阅我们所提的条件是否是合理的,是不是有利于双方合作关系的长期进展,然后再从对方的角度看看他们所提的条件是不是合理实践证明:假如善于用对方思考问题的方式进行分析,会获得更多突破僵局的思路可以肯定地说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问题是很有效的,因为这样一方面可以使自己保持心平气和,可以在谈判中以通情达理的口吻表达我们的观点;另一方面可以从对方的角度提出解决僵局的方案,这些方案有时确实是对方所忽视的,所以一经提出,就会很轻易为对方所接受,使谈判顺利进行下去 谈判实践告诉我们,在一些特定的形势下,抓住对方的漏洞,小题大做,会给对方一个措手不及,这对于突破谈判僵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是所谓的从对方的漏洞中借题发挥 从对方的漏洞中借题发挥的作法有时会被看作是无事生非、有伤感情的做法然而,对于谈判对方的某些人的不合作态度或试图恃强欺弱的做法,运用从对方的漏洞中借题发挥的方法作出反击,往往可以有效地使对方收敛。
相反,不这样做反而会招致对方变本加厉地进攻,从而使我们在谈判中进一步陷入被动局面事实上,当对方不是有意地在为难我们,而我方又不便直截了当地提出来时.采用这种旁敲侧击的作法,往往可以使对方知错就改,主动合作 谈判陷入僵局时,假如双方的利益差距在合理限度内.即可采用釜底抽薪策略来打破僵局釜底抽薪同孤注一掷、背水一战相似,是一种有风险的策略它是指在谈判陷入僵局时有意合作条件绝对化,并把它放到谈判桌上.明确地表明自己无退路,希望对方能让步,否则情愿接受谈判破裂的结局 运用釜底抽薪策略解决僵局的前提是:双方利益要求的差距不超过合理限度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对方才有可能忍痛割舍部分期望利益,委曲求全,使谈判继续进行下去相反,假如双方利益的差距太大,只靠对方单方面努力与让步根本无法弥补差距时,就不能采用此种策略,否则就只能使谈判破裂 需要指出的是,这一策略不可随便地轻易使用,必须在符合上述前提条件时方可运用但是.当谈判陷入僵局而又实在是无计可施时,这一策略往往是最后一个可供选择的策略在作出这一选择时,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否则就会显得茫然失措切忌在毫无预备的条件下盲目滥用这一做法,因为这样只会吓跑所求的对手,结果将是一无所获。
另外,在整个谈判过程中,我们应该严格地遵守商业信用和商业道德,不能随意承诺,但一旦承诺就要严格兑现因此,假如由于运用这一策略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