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人教版化学九上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奇异
  • 文档编号:190441695
  • 上传时间:2021-08-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3.85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最新新人教版化学九上课题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 ,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的方法2、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并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并能明确地表述探究所得到的结论教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探究的情趣实验准备】教师准备:烧杯、澄清的石灰水、火柴、蜡烛、水等学生准备:蜡烛、火柴【教学设计】导入新课1 .引导设问:我们的生活处处都离不开化学 ,化学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那么化学又是以什么为基础建立的呢?2 .讲述:大家是否还记得《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我们不要小看这个 炼丹炉,其实古代炼丹和炼金的作坊就是今天的化学实验室的前身3 .导入新课: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许多的化学成果与创造都是在实验室中反复地实验而得出的,所以说要想学好化学就必须重视化学实验板 书:课题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探究:点燃蜡烛“前”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物理知识进行开放性的探究学生观察蜡烛的结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等 ,并嗅其气味,用小刀切一小块石蜡放入水里看是否沉入水底点燃蜡烛“中”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观察燃烧过程1、取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中 ,1s 后取出 , 观察火柴梗燃烧的情况。

      2、取一只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 观察烧杯壁的现象 , 取下烧杯 , 迅速倒入小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 观察现象学生猜测蜡烛燃烧后的产物、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及得出的结论:发出明亮火焰有浊泪 , 外焰最先碳化 , 内焰燃烧不充分 , 说明外焰温度最高 , 内焰温度较低 , 焰心温度最低 , 杯壁有水滴 ,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教师演示:从蜡烛火焰中 , 可以引出一缕白烟学生观察结论:石蜡可以气化〔可观察到的现象〕熄灭蜡烛“后”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发生的现象学生合作去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 , 看能否燃烧分析、交流及得出结论:蜡烛熄灭后有白烟产生白烟能燃烧交流汇报探究过程及结果教师 比较谁观察到的现象多 , 谁的描述更细致、更准确?与同学交流进行观察和描述的体验各小组交流实验结果及体验再探究教师:对于有的组在交流中提出“异常情况” , 请同学们各抒已见学生 1 、对图 1-11 操作的改进〔 1〕 用冷、干燥的玻片 , 在火焰外不同距离可观察到不同的现象〔2〕用石灰水润湿烧杯内壁如图 1-11罩在火焰上方……2 、对用火柴梗实验的异议改用洗净干燥的“雪糕”木片削成细木条来代替火柴梗结论: 1、有的组 , 由于操作不当引起烧杯内气体扩散 , 使石灰水变浑不明显。

      2、火柴梗短不安全 , 有的同学未去掉火柴头就更不安全填空实验报告课本P9探究活动报告,仅供同学们参考学生自己设计完成实验报告课后作业(弹性):1、同学们有兴趣的话,可围绕今天的探究实践,写一篇关于蜡烛的习作体裁不限:综合报告、科技小论文、科普小小说、科幻故事…… 题目自拟:如“蜡烛自述”、“烛光探秘”、“小小蜡烛知多少”……2、可尝试将自己的习作向有关报刊投稿 ,投稿地址可向老师咨询练习】1.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人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 度比水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 火焰中(如右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处最先碳化 二结论:蜡烛火焰的 层温度最高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 ,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广宁厂珞心取 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 , [ ]振荡,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结论:石蜡中一定含 、元素板书设计】 课晅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探究步骤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点燃前组成颜色状态密度硬度燃烧时火焰的分层及温度烛身的变化生成的产物熄灭后(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 ,能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

      2 、学习对化学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的方法 ,培养发现生活中值得探究的问 题和解决问邃的能力3、体验化学探究学习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 认识科学实验可以获得有价值的探究结果教学难点】 收集呼出气体的操作实验准备】教师:集气瓶、水槽、玻璃片、饮料管、澄清石灰水 ,滴管、火柴梗(或细木条)、盛满氧气的集气瓶若干,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若干学生:利用玻璃杯、盆子、吸管、进行收集呼出的气体的操作训练教学设计】导入新课1 .提问:人每时每刻都要呼吸 ,那么大家是否想过我们呼出的是什么 ,吸入的又是什么呢?(呼出的二氧化碳,吸入的是空气2 .导入新课:大家知道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的吗?如何来验证这个结论的正确性 呢?我们今天就来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究竟有什么不同板书: 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信息平台学生回忆小学自然(或科学)课 ,七、八年级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教师演示学生当助手:①向一瓶氧气中伸入燃着的细木条②向一瓶空气中伸入燃着的细木条③向一瓶二氧化碳中伸入燃着的细木条④向一瓶二氧化碳中倾倒少量澄清石灰水 ,振荡观察分析思考得出如下结论:A、氧气可以支持燃着的细木条燃烧 ,燃烧越旺,说明氧气相对含量越多。

      日 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C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出现的白色浑浊越多,说明二氧化碳越多问题质疑“呼吸”是生命现象的特征之一,在这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有什么科学的奥秘呢?人吸入 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讨论交流请提出你们的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活动探究1、分别收集两瓶空气(A B)、两瓶呼出的气体(C、D)向A、C中分别滴入澄清石 灰水,盖上玻璃片振荡做好观察的记录2、另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 B和D瓶气体中,观察木条燃烧的情况3、对着玻璃片呼气展示交流交流分组实验的现象和结论评价整合1、对异常现象的分析:①对C瓶内无浑浊现象的分析:a、滴入澄清石灰水后没有盖玻璃片就振荡 ,二氧化碳扩散后,瓶内量少b、可能是没有进行深呼吸而收集的气体②对点燃的木条不是同时放入两集气瓶内 ,产生的实验现象评价你认为怎样操作更简便?2 、对异常观点的分析:不对着玻璃片呼气 ,也可得出类似的结论此说法是否有道理?为什么?【反思小结】通过上述活动探究:1 、你对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所含哪些物质的多少有什么初步结论?2、通过对异常现象的分析,你有什么感受?3、通过对异常观点的分析,你有什么感受?4、在探究实验和交流反思的基础上完成实验报告。

      成长记录】请将本节课你感受最深的情节或体验 ,记入你的成长记录中深化拓展】竹节在受热后由于节内气体膨胀炸裂依据所学的生、化知识设计实验来探究竹节内 的气体成分与空气成分有何异同?【板书设计】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吸入的空气 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供Z^呼吸,也不能支持燃烧)氧气〉氧气(能供给呼吸,也能支持燃烧)水蒸气〈水蒸气 5 / 6。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双减”背景下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趣味化教学策略探析.docx 超越表面趣味: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真实情境创设与高阶思维培育的优化路径.docx 高中语文整本书读写结合教学实践探究——新课标背景下的模式创新与能力培养.docx 新课标视域下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反思与能力提升路径探析.docx 初中班主任在日常教育中渗透感恩教育的实践路径与策略研究.docx 初中班级管理中德育渗透的实践路径探究.docx 基于真实学情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探索.docx 手术器械物品清点安全管理与操作规范.docx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实践研究.docx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研究.docx 10《苏武传》(教案)-【大单元教学】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09《屈原列传》(教案)-【大单元教学】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01《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大单元教学】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同步训练答案.docx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和反思.docx 激励性评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docx 浅析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的现状及应用策略.docx 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学生习作水平.docx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阅读教学策略的探索.docx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优化策略.docx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