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介绍礼仪名片礼仪.ppt

45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589629309
  • 上传时间:2024-09-1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757.50KB
  • / 4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介绍礼仪介绍礼仪 介绍礼仪介绍礼仪•  在交际礼仪中,介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人际交往中与他人进行沟通、增进了解、建立联系的一种最基本、最常规的方式通过介绍,可以缩短人们之间的距离,帮助扩大社交的圈子,促使彼此不熟悉的人们更多地沟通和更深 入的了解   •根据介绍的对象,场合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①依社交场合的方式来分,有正式介绍和非正式介绍     ②依介绍者的位置来分,有为他人介绍、自我介绍,他人为你介绍     ③依被介绍者的人数来分,有集体介绍和个人介绍 • 介绍的主要类型•第一类,自我介绍•第二类,他人做介绍•第三类,集体介绍 正式自我介绍的内容:正式自我介绍的内容:Ø单位单位Ø部门部门Ø职务职务Ø姓名姓名 • 自我介绍的具体形式:  • (1)应酬式 •   (2)工作式•   (3)交流式•   (4)礼仪式 • (5)问答式  自我介绍的具体形式 (1)应酬式:适用于某些公共场合和一般性的社交场合,这种自我介绍最为简洁,往往只包括姓名一项即可你好,我叫XX你好,我是XX •(2)工作式:适用于工作场合,它包括本人姓名、供职单位及其部门、职务或从事的具体工作等。

      如 “你好,我叫XX,是XX饭店的客房部经理 “我叫XX,在XX学校读书 •((3 3))交流式:适用于社交活动中,希望与交往对象进一步交交流式:适用于社交活动中,希望与交往对象进一步交流与沟通它大体应包括介绍者的姓名、工作、籍贯、学历、流与沟通它大体应包括介绍者的姓名、工作、籍贯、学历、兴趣及与交往对象的某些熟人的关系如兴趣及与交往对象的某些熟人的关系如““你好,我叫你好,我叫XXXX,,在在XXXX工作我是工作我是XXXX的同学,都是的同学,都是XXXX人 ” •((4 4)礼仪式:适用于讲座、报告、演出、庆典、仪式等一些)礼仪式:适用于讲座、报告、演出、庆典、仪式等一些正规而隆重的场合包括姓名、单位、职务等,同时还应加正规而隆重的场合包括姓名、单位、职务等,同时还应加入一些适当的谦辞、敬辞如入一些适当的谦辞、敬辞如““各位来宾,大家好!我叫各位来宾,大家好!我叫XXXX,是,是XXXX学校的学生我代表学校全体学生欢迎大家光临我校,学校的学生我代表学校全体学生欢迎大家光临我校,希望大家希望大家………… ” •((5 5)问答式:适用于应试、应聘和公务交往问答式的自我)问答式:适用于应试、应聘和公务交往。

      问答式的自我介绍,应该是有问必答,问什么就答什么介绍,应该是有问必答,问什么就答什么 自我介绍的具体形式自我介绍的具体形式 介绍时机介绍时机• 1.社交场合与不相识者.社交场合与不相识者• 2.聚会场合.聚会场合• 3.公关活动.公关活动• 4.访谈活动.访谈活动• 5.大众传媒进行自我推荐、自我宣传.大众传媒进行自我推荐、自我宣传时• 6.应聘、应试时.应聘、应试时 介绍的基本程序介绍的基本程序     先向对方点头致意,得到回应后再向对方介绍自己的姓名、身份和单位,同时递上事先准备好的名片一般以半分钟为宜  注意的问题注意的问题• 1.根据目的确定自我介绍的方式,自.根据目的确定自我介绍的方式,自我介绍宜简短(除应聘)我介绍宜简短(除应聘)• 2.充满自信,落落大方,笑容可掬,.充满自信,落落大方,笑容可掬,态度诚恳,自然、亲切、友好、随和要态度诚恳,自然、亲切、友好、随和要敢于正视对方的双眼,胸有成竹敢于正视对方的双眼,胸有成竹• 3.实事求是,富有特色,忌夸夸其谈.实事求是,富有特色,忌夸夸其谈   自我介绍的分寸: •( 1)注意时间。

      以半分钟左右为佳,如无特殊情况最好不要长于1分钟•( 2)讲究态度进行自我介绍,态度务必要自然、友善、亲切、随和、大方 • 他人介绍,又称第三者介绍,它是经第三者为彼此不相识的双方引见、介绍的一种介绍方式 1、姿势2、要先征求意见3、介绍内容4、介绍顺序5、被介绍者的礼节他人介绍注意:            介绍者的姿势介绍者的姿势•标准姿势站立•右臂肘关节略屈并前伸,手心向上,五指并拢,手指指向被介绍者 为他人介绍的内容为他人介绍的内容•一般介绍:姓名、称呼•正式介绍:姓名、称呼、工作单位、职务、关系、兴趣爱好     一位客户到公司,公关经理在机场接到这位客户后,要安排他和公司总经理见面,应该先介绍谁?介绍顺序            答案就是   让客人优先了解情况尊者有优先知情权             在工作场合,男女平等,在工作场合,男女平等,不分男女,不分老幼,不看职位不分男女,不分老幼,不看职位高低,而是依据宾主介绍高低,而是依据宾主介绍————从从主、客角度来介绍,先介绍主人,主、客角度来介绍,先介绍主人,后介绍客人,给客人优先知情权后介绍客人,给客人优先知情权。

      介绍的礼节介绍的礼节介绍的顺序介绍的顺序• 年少者年少者 → → 年长者年长者• 职位低的人职位低的人 → → 职位高的人职位高的人• 亲近的人亲近的人 → → 初次见面的人初次见面的人• 男性男性 → → 女性女性• 未婚者未婚者 → → 已婚者已婚者•男方是年长者而且有社会地位时先把女方男方是年长者而且有社会地位时先把女方介绍给男方比较自然介绍给男方比较自然•都是女性时都是女性时• 同事职员同事职员 → → 客户客户•相反的一个人介绍好几个人的时候相反的一个人介绍好几个人的时候 - -一般从左侧开始一一介绍一般从左侧开始一一介绍( (地位或者年龄特别高时先介绍他地位或者年龄特别高时先介绍他) )2/5 介绍的礼仪介绍的礼仪◈ ◈介绍的时候无论被介绍的人或介绍别人的人都站起来是种礼仪介绍的时候无论被介绍的人或介绍别人的人都站起来是种礼仪 介绍女方时男方要站起来介绍女方时男方要站起来•介绍男方时女方可以不站起来介绍男方时女方可以不站起来•坐在椅子上的女性或者年长的妇人坐着被介绍也无妨坐在椅子上的女性或者年长的妇人坐着被介绍也无妨 但是女性为主人的聚会时即使对方是男性,也不得不站起来。

      但是女性为主人的聚会时即使对方是男性,也不得不站起来•同性之间互相介绍时都要站起来同性之间互相介绍时都要站起来•介绍比自己高职位的人时无论男女都要站起来是原则唯独患者和老年介绍比自己高职位的人时无论男女都要站起来是原则唯独患者和老年者除外 •同性之间的礼节一般都是握手,异性时女性先注目礼或面带微笑比较好同性之间的礼节一般都是握手,异性时女性先注目礼或面带微笑比较好年长者用简单的礼仪代替了握手时年少者跟着年长者的礼仪年长者用简单的礼仪代替了握手时年少者跟着年长者的礼仪3/5介绍的礼节介绍的礼节   •同性之间的礼节一般先介绍年少者后介绍年长者同性之间的礼节一般先介绍年少者后介绍年长者 •异性之间的介绍一般先介绍男性异性之间的介绍一般先介绍男性 唯独,男方为年长者或上司时先介绍女方唯独,男方为年长者或上司时先介绍女方 •介绍很多人时从较近处或较远处开始,只介绍姓名介绍很多人时从较近处或较远处开始,只介绍姓名 可根据情况一并介绍职业与职责可根据情况一并介绍职业与职责•向客人介绍公司职员时从年长者或职位顺序来介绍向客人介绍公司职员时从年长者或职位顺序来介绍介介绍别绍别人的人的时时候候4/5介介绍绍的的礼节礼节 •相互介绍时双方都要起立,相互致意。

      相互介绍时双方都要起立,相互致意 •坐着打招呼是与礼仪不符的坐着打招呼是与礼仪不符的•准确记忆介绍的姓名准确记忆介绍的姓名    •在介绍时要准确的记忆对方的姓名,在交谈中叫出对方的姓名可以增加亲近感在介绍时要准确的记忆对方的姓名,在交谈中叫出对方的姓名可以增加亲近感•如不清楚对方的姓名时,可悄悄通过其他人确认如不清楚对方的姓名时,可悄悄通过其他人确认•将名片放在方便取用的地方将名片放在方便取用的地方    •向对方说向对方说 “ “你好,我是你好,我是○○○○○○同时恭敬地将名片递给对方同时恭敬地将名片递给对方•名片尽可能的保持整洁状态下多准备一些名片尽可能的保持整洁状态下多准备一些 •在接待室等场所,一定要说在接待室等场所,一定要说““请坐请坐””之后再坐下之后再坐下 •与初识者交谈时尽可能选择天气、旅游、体育等适合任何人的轻松话题与初识者交谈时尽可能选择天气、旅游、体育等适合任何人的轻松话题•避免个人性的问题、政治、宗教、金钱等话题避免个人性的问题、政治、宗教、金钱等话题被介绍给别人的时候被介绍给别人的时候5/5介绍的礼节介绍的礼节 •      集体介绍是他人介绍的一种特殊形式,被介绍者一方或双方都不止一人。

      •     •集体介绍的时机•规模较大的社交聚会 •大型的公务活动 •涉外交往活动 •大型宴会、婚礼、生日晚会 、•演讲、报告、比赛、会见、会谈等 •1、少数服从多数•2、强调地位、身份•3、单向介绍•4、人数多一方的介绍•5、人数较多各方的介绍n集体介绍的顺序 集体介绍注意事项: 1、不要使用容易产生歧义的简称,在首次介绍时要准确地使用全称• 2、不要开玩笑,要很正规介绍时要庄重、亲切,切勿开玩笑         名片在国际社会中人们喜欢讲两句话,突出了名片的重要性1)一个没有名片的人是没有社会地位的人   如果不是公务影响所限,有地位、有身份的人是有名片的2)不会使用名片的人是没有交际经验的人 一、名片的分类((1)本名式(社交名片))本名式(社交名片)     社交名片,亦名私用名片,它所指的是人们在工作之余,以私人身份进行交际应酬时所使用的名片  ((2)公务式名片)公务式名片       在政府交往中,公司交往中,学术交往中,办公事的时候使用的名片,它需要提供较为丰富的资讯,三个内容 ①① 称谓称谓     包括自己姓名,职务,学术性、技术性头衔②② 归属归属 包括单位名称,所在部门,企业标志③③联络方式联络方式 包括单位地址,办公,邮编需要强调的是:①一般不提供私宅②一般不提供移动③头衔要少而精 二、名片的使用(一)名片携带与收藏      名片不仅要带,放在什么地方也是讲究的最好是装在名片夹里,一般放在上衣的内袋里边,男同志穿西装,女士放在手袋也行。

      二)名片的索取      一般情况下,交换名片正规的顺序应该是地位低的首先把名片递给地位高的,地位高的有优先知情权 直接了当地索要名片往往会自寻尴尬((1)交易法)交易法      所谓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最简单的的就是直接把名片递给对方,来而不往非礼也,一般情况下对方会回递 2)暗示法)暗示法所谓暗示法,是指在索取他人的名片时采用婉言暗示的作法通常,向尊长暗示自己索取名片之意时,可以说:“请问以后如何向您请教?”而向平辈或晚辈表达此意时,则可以询问对方:请问今后怎样与您联络?” (三)名片的接受原则((1)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两意)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两意    接受他人的名片时,不论自己多忙,均应暂停手中所作的一切事情,并且起身站立,面含微笑地迎向对方尽量使用双手接过名片,至少也要使用右手,而不能仅用左手  ((2)迎向对方,双手捧接)迎向对方,双手捧接((3)有来有回敬对方,要回敬)有来有回敬对方,要回敬  问题:假如对方递你名片,而你没有名片怎么办?       如“这个名片刚好用完了或名片没有带” 相反,如果对方这样说,有三种情况:        ①名片真的用完了 ②对方地位高,双方有落差,不想给你       ③对方地位低,还没有名片((4)接到名片一定要看)接到名片一定要看      看对方名片实际有两个作用:       ①表示尊重       ②了解对方确切身份(四)使用名片禁忌(1)残缺折皱的名片不使用 (2)名片不宜涂改(3)在比较重要的场合不能提供两个以上的头衔,要简单(4)不要把名片当作传单随便散发。

      5)不要随意地将他人给你的名片塞在口袋里6)不要随意拨弄他人的名片7)在对方的名片上作一些简单的记录和提示,是帮助我们记忆的好办法但是,不要在他人的名片上乱写一些有关名片主人特征的词,如“小个子”、“戴眼镜”等 二、名片的制作((1)格式)格式        名片格式是有讲究的,名片的大小有专业的尺寸一般人用的名片长9厘米,宽厘米,国际社会有长10厘米,宽6厘米 ((2)质材)质材        名片要求的是实用功能,不以奢侈无用来见长,印制名片,最好选用纸张,并以耐折、耐磨、美观、大方的白卡纸、再生纸、合成纸为佳注意无特殊需要不要选择黄金、白银、木材、不锈钢材料3)色彩)色彩      一般不能太花枝招展,印制名片的纸张,宜选庄重朴素的白色、米色、淡蓝色、淡黄色、淡灰色,并且以一张名片一色为好 ((4)图案)图案        一般名片上不允许出现过多的图案,顶多允许出现的图案有企业的徽记;再者从公关营销的角度,可以出现产品的图案5)内容)内容       一般名片上应该印上工作单位、姓名、身份、地址、邮政编码等等也有些名片在背面印上企业、公司的简介、经营范围、产品及服务范围以方便客户和作为宣传。

      很多企业有标准的员工名片格式,有的要加印公司的标识、甚至企业经营理念 ((6)文字)文字        比如我们是大陆中国人,一般交往中使用的名片大概以简化标准汉字为佳再如你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出于尊重少数民族文化习惯和传统要求,可按照国家法律使用文字和当地民族文字 •名片功能之一是代替信函在社交名片的左下角,可用铅笔写上一行字或一句短语,然后装入信封,寄交他人在涉外活动中,此种作法甚为流行,但多采用法文缩略语较为常用的法文缩略语有:•n·b·意为“注意”;•p·r·意为“感谢”;•p·f·意为“祝贺”;•p·p·意为“介绍”;•p·p·c·意为“辞行”;•p·f·n·a·意为“新年愉快”。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