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业设计论文)-《浅谈南唐后主李煜其人其词》.doc
16页*****学院成教院(毕业论文)题 目 浅谈南唐后主李煜其人其词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年 级 **** 指导教师 **** 学员姓名 **** 学 号 **** 二0一0年十月十五日目 录摘要关键词(中文)……………………………………………………1摘要关键词(英文)……………………………………………………2引言………………………………………………………………………3一、李煜——悲剧皇帝…………………………………………………3二、从人生的变迁看李煜词风的转变…………………………………5三、李煜词的艺术特点…………………………………………………10结束语……………………………………………………………………13参考文献 ………………………………………………………………13****学院论文写作提纲姓名 学号 专业汉语言文学层次 题目:浅谈南唐后主李煜其人其词提纲内容:王国维《人间词话》里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李煜的词,优美婉转,含蓄中凭添了几许忧愁、无奈,记录着他的欢乐,倾诉着他的悲哀,是最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他的词不加雕琢,写得非常真实、具体、率真,他的生活境遇、精神状况与文学素养诸因素熔炼出其词遗世独立的艺术风格,是中国文化宝库里珍贵的遗产之一本文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阐述:一、李煜——悲剧皇帝二、从人生的变迁看李煜词风的转变三、李煜词的艺术特点李煜的词之所以取得高超的艺术成就,我认为主要在于真实他的词都是他真实感情的流露,把他自己年轻的生命换成了词的绝唱,用单纯明净而颇富意味的词语,用真实生活与真率情感千锤百炼的结晶,成就了他一生的献祭指导教师意见签字日期浅谈南唐后主李煜其人其词内容摘要:王国维《人间词话》里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李煜的词,优美婉转,含蓄中凭添了几许忧愁、无奈,记录着他的欢乐,倾诉着他的悲哀,是最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他的词不加雕琢,写得非常真实、具体、率真,他的生活境遇、精神状况与文学素养诸因素熔炼出其词遗世独立的艺术风格,是中国文化宝库里珍贵的遗产之一关 键 词:李煜;真实率真;愁绪;离别Discusses the Southern Tang emperor Li Yu and His wordAbstract: Wang Guowei, "Human World" says, "words to the beginning of Li Yu and great vision, emotion, then deep, then change the words of the workers Ling words for the literati." Li Yus words, beautiful mellowed, implicit in the tales a dash of sadness, helplessness, a record of his joy, the sorrow of his talk is the most natural expression of real feelings. His words do not add polish, written in a very real, specific, straightforward, and his living conditions, mental health literacy factors and literature melting the word aloof from the world of its art style, is the treasure house of Chinese culture in one of the precious heritage.Key words: Li Yu; the real Frank;melancholy; separation引 言 李煜是公认的五代词人的颠峰,他与北宋词人柳永苏轼,南宋词人李清照辛弃疾,形成了词的历史上的三座高峰。
细数我国历代君主,能文者众,但诗词作品能流传后代的则寥寥无几清乾隆皇帝,一生写诗共达43392首,一人可敌全唐诗48900首,以诗的数量来说堪称举世“诗帝”,然而时至今天,竟无一首传世而一千年前在位仅15载的南唐后主李煜,一生只写了三十五首阕词,却能流传千古,这不是异数,而的确都是至情至性之作,动人心弦,流芳百世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几乎人人都能传诵,“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几乎个个皆知一、李煜——悲剧皇帝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史称李后主李煜出生在了一个帝王之家,工书善画,能诗擅词,又精通音乐,还会点武艺李煜不适合做皇帝,正如宋朝的徽宗他也无意于皇位,但命运却偏偏钟情于他,虽然他有六个哥哥,但他们不是夭折,就是病死就这样,不想作皇帝的李煜,在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在没有接受任何政治培训的条件下,登上了大位此时的南唐岌岌可危,这“危”在他父亲李璟在位时就已出现他继位时宋已代周,南唐对宋称臣,颓势已就,无法挽回而李璟也不是一个有为的皇帝,也是一个多愁善感的种,喜欢摆弄文字,从他现存的四首词中,可以看出危机已很严重,故字里行间除了“愁”,便是“恨”。
然而,有着一副纤弱柔肠,习惯吟风弄月的李煜,如何能整军治国?他想复兴国家,只可惜能力不济,于是整日与莺歌燕舞,琴棋书画为伴,在对宋的委曲求全中度过了十五年的帝王生活宋灭南唐后,被封为违命侯此时朝夕只以泪洗面”,过着囚徒般的生活作为悲剧人物的李煜,在经历了极盛之荣与绝悲之辱之后,失去了生活的自由,生命遭压抑、围困,毁灭的痛苦时时吞噬他的生命,他的灵魂倍受煎熬,他在绝望中苦苦地挣扎那国破家亡的深悲巨痛,抚今思昔的无穷悔恨,身陷囹圄的忧惧,遭受玩弄的屈辱,忍辱负重的凄凉,以及在痛苦绝望中对人生的思索、对生命的思考、对前途的迷茫,使得他在词中频频回望故土,环思宇内,力图找到一份人生的答案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是何等的悲惨!“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又是何等的凄凉……两年的囚徒生活,李煜是在泪雨与愁雾中度过,到了他的《虞美人》一下子将家“愁”国“恨”推到了顶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宋太宗不愿意了,于是在他四十二岁生日的时候,命其大儿子楚王元佐送去放有“牵机药”的寿酒,把他送上不归路。
我们可以想见李煜颤微微的举起酒杯时那写在脸上的无奈的表情,他是不是有些后悔,他一定还有好多的话要说,还有好多的情要诉,可……他于是猛然举起了酒杯,在极度痛苦中,结束了他的“愁”,他的“恨”短短的两载时光,李煜的文学天才得到了最彻底的释放,为此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可以说李后主是老天开的一个玩笑,如果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也许真能成为一代词宗,可老天偏偏使他成为了皇帝,而且是一个亡国的败家子但无论怎么说,李煜总有他的特别之处政治家称其为落孱之君,历史学家称其为末路之王,小说家说他是风情万种,文学家说他是绝代词人二、从人生的变迁看李煜词风的转变974年秋,宋军攻破金陵,南唐灭亡,作为皇帝的李煜离开了我们,然而作为词人的他却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我们可以将974年作为李煜词创作的分水岭,而将他的词分为前后两期一)前期创作----绮丽奢华,流露命运哀愁亡国前,他的词主要是描写酒酣歌舞、靡丽奢侈的宫廷生活虽然,整个风格柔靡绮丽,是梁陈宫体和花间词风的继续,但是也有写别离怀抱和其他伤感情调的具有真实爱情因素的作品,他的“愁绪”在这些作品中已经出见端倪自小生活在皇宫的李煜,更比一般人更早懂得爱恨情愁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王国维《人间词话》)皇子在这里鲜活成一首首爱情小令——一种并非只为美丽的流动所陶醉,而是灌输入人生的感觉,又报偿以文化精气的大融注从少年便对词充满灵性的皇子,因这灵性的催动和包围所哼起来的爱情小令,自然充满了无限感动李煜是个浪漫多情的人:樱花落尽阶前月,象床愁倚薰笼远似去年今日,恨还同双鬟不整云憔悴,泪沾红抹胸何处相思苦?纱窗醉梦中《谢新恩》)櫻花随春去而掉落满地,但相思却依然恼人,台阶前的明月高挂,照着坐卧在象牙床而斜倚薰笼的愁人儿,但只令人愁上加愁,就好像去年的今日一样佳人只因相思苦而无心整理散乱的头发,而脸色也显得憔悴无光彩,泪沾湿了衣裳,却无人怜爱,唉!有谁能了解相思的滋味呢?夜晚,帘外的芭蕉在雨声中又奏响了催人泪下的情曲,他的思念便流成一首美丽的《长相思》:云一朵,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棵,夜长人奈何!(《长相思》)通过这些看出,李煜即便处在甜蜜的爱情里,他的词也会透着一种凄楚,一种哀愁这与他从小在皇宫长大不无关系他看者南唐的日益衰败,心有余而力不足无助而又柔弱的他只有将感情寄托于外物或者外人。
他将所有的心思都投入到恋人身上他逃避着父皇留下的烂摊子,一心扎身于温柔乡中而他生来又是多愁善感的,他留恋于眼前的美好更怕失去爱情,为他筑就了心灵的乐园,只要有娥皇的相伴,有文化的围绕,他的人生就得到满足而他的词中流露出的哀愁,正是怕这种满足与美好转瞬即逝这期间他的词大多辞藻华丽,不甚成熟,所忧愁的也不过是情爱之事虽然写爱的作品很多,唐代大诗人李商隐也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样的名句以此来描写爱的坚贞,但李煜前期的香艳风流篇却又不如李商隐深刻,崇高再说到精神呢,可以想见,一个说话不算话,宁愿做臣虏的君王会有什么崇高的精神?对大好河山,他很爱,却无能为力,拱手让人;对于黎民百姓,他根本顾及不到,在他心中没有帝王应尽的责任,没有人民疾苦,大概只有贪图享乐吧!对于自己他大有自欺欺人的倾向,何来精神呢?于是,我认为后主前期作品中无精神可言,除了在艺术上的成就,其他就不值一提了二)后期创作----哀怨缠绵,尽抒亡国家恨随着娥皇、母亲的相继离去,李煜开始将自己的心寄托于国家,而当时的南唐、荆南:亡了;后蜀:败了;国库:空了奋起挽回国运颓势,做一个角逐于五代十国的霸王?不能他,只是一介书生,风流文人。
于是,他想到了佛祖憔悴年来甚,萧条益自伤风威侵病骨,雨气咽愁肠夜鼎唯煎药,朝髭半染霜前缘竟何似,谁与问空王李煜,这一生中经历过悲喜两重天生活的人,在尽享宫廷的奢靡后,他度过了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这也是他人生中最困难、最耻辱的日子同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更是他诗词创作的巅峰时刻李煜当上偏安皇帝,开始写心情沉痛的离愁别恨,由对外界事物的描绘转入内心情感的表白,抒写孤独、惆怅和无奈等难以明言而又牵肠挂肚的茫然心绪和抑郁情怀,显得格外沉痛南唐亡国后,李煜的词总散发出一股浓得化不开的愁从“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到“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