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管理与法规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管理考试题.doc
8页福建省管理与法规: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管理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 25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为了对某宗商业用地进行估价,估价人员对宗地附近区域商业用房出租、买卖等市场交易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按运用商业用地估价方法的要求,下列不需要进行交易情况修正的是A:承租首层商业用房时附带承租建筑夹层,租赁合同约定租金优惠 15%B:出租房屋的物业管理费 1.2 元/平方米,由承租人自行向物业公司缴纳C:买卖合同约定在房产过户时由买方按成交价的 3%和 1%分别缴纳契税和土地增值税D:买卖合同约定在房产过户时由卖方按成交价的 5.5%和 1. 0%分别缴纳营业税及附加和土地增值税E:合法性2、除利用价格指数对地价进行时间修正外,还可利用 __的基本原理,建立地价和时间的相关关系,求取相关系数,利用指数修正交易案例A.对照法B.比较法C.相关法D.长期趋势法3、在工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中, __发挥着重要作用A.土地的质量B.土地的数量C.土地的位置D.土地的价格4、下列观点中不正确A:某土地估价机构可以承接某宗土地拥有者的代理人委托对该宗土地估价业务B:某土地估价机构可以对自己拥有的土地进行评估C:某土地估价机构可以承接银行委托对估价机构自己拥有的土地进行评估,并为抵押贷款提供参考价格D:某土地估价机构可以承接某宗土地拟受让方委托的对该宗土地的评估业务【 2004年考试真题】E:时间因素5、耕地保护工作的原则是 __。
A.一要吃饭、二要建设、兼顾生态B.一要保护生态、二要吃饭、三要建设C.一要保护生态、二要建设、三要吃饭D.一要吃饭、二要生态、三要建设6、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的基本原理是 __A.收益原理B.替代原理C.地租理论D.区位理论7、在西方古典经济学家的地租理论中,对马克思级差地租理论影响最大、思想脉络最为接近的是 __的地租理论A.威廉·配第B.亚当·斯密C.大卫·李嘉图D.弗朗西斯·魁奈8、生地价格、熟地价格、毛地价格是按进行分类的A:权利类型B:价格形成方式C:价格表示方法D:土地的存在形态E:时间因素9、某城市基准地价对应的商业、工业、居住用地的平均容积率分别为2、1、2.5,根据容积率测算表规定,容积率上下每相差 0.5,容积率修正幅度分别为± 15%、± 5%、± 10%.有甲、乙、丙三宗土地,用途分别为商业、工业、住宅,容积率分别为 2、1.5、3.三宗地的容积率修正系数的大小排序正确的是A:甲=乙=丙B:甲>乙>丙C:乙>甲>丙D:丙最大,乙次之,甲最小E:时间因素10、全面反映房屋及其用地的位置和权属等状况的基本图是.【2008 年考试真题】A:地籍图B:房产分丘图C:房产分户图D:房产分幅图E:土地11、商品的价格是由所决定的。
A:反映该商品将来的总收益B:市场对该商品的需求量C:生产商生产该商品的数量D:该商品对人们的实用度E:时间因素12、承租人将承租土地转租给第三人,承租土地使用权归 __所有A.原承租人B.承租人和第三人共有C.第三人D.原承租人和第三人协商13、记载土地基本状况的图册是指 __A.土地记录册B.地籍C.地图D.土地地形册14、关于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2008 年考试真题】A:,称为缺乏弹性,表示当价格变动 1%,需求量变动则不足 1%B:,称为富于弹性,表示当价格变动 1%时,需求量同样变动 1%C:=∞,称为完全无弹性,表示当价格变动 1%时,需求量变动无穷大D:=0,称为完全弹性,表示当价格变动时,需求量不变E:土地15、采用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评估宗地价格时,需要通过各方面的比较将对应用途和级别的基准地价修正为估价对象宗地价格,在比较修正的因素中不包括对 __的修正A.建筑物成新状况B.土地开发程度C.土地使用权年限D.容积率16、某城市按季度编制土地出让价格环比指数如下表,若将发生在1月 31日的交易案例按季度修正到当年 8 月 31 日,期日修正系数为2004 年考试真题】A:102.36B:110.63C:112.99D:113.24E:时间因素17、营业外收入是指的各项收入.【2002 年考试真题】A:为取得其他业务收入而发生B:与企业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C:与产品制造无直接关系D:进行加工劳务而发生E:土地18、《国土资源听证规定》规定,主管部门对本规定有关事项举行听证的,应当在举行听证会 __日前,向社会公告听证会的时间、地点、内容和申请参加听证会须知。
A.10B.15C.30D.4519、土地价格水平由同一供需圈内具有的替代性土地的价格所决定A:相同区域B:相同性质C:相同级别D:相同用途E:时间因素20、下列关于农用地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__A.农用地既是劳动对象,又是劳动手段,是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B.农用地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C.农用地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显著D.农用地资源,只要利用得当,不仅有自行恢复和再生的能力,而且可以永续利用21、判断土地是否为最有效使用状态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A:该地块的最佳利用方式B:该地块的收益是否均衡C:最有效使用方式可以持续多久D:目前利用方式是否为最有效E:合法性22、城市市区的土地 __A.全部属于国家所有B.有的属于国家所有,有的属于市民所有C.全部属于单位所有D.全部属于市民所有2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原则有 __A.提高土地利用率B.统筹安排用地C.耕地占补平衡D.提高农用地生产率E.可持续利用24、因处分抵押财产转移土地使用权的,被处分土地使用权的受让方、抵押人和抵押权人应在抵押财产处分后 __日内,持有关证明文件到土地管理部门办理变更土地登记手续A.20B.30C.45D.6025、按照权属类型划分,我国土地政策分为土地所有权政策、等。
A:土地承租权政策B:土地收益权政策C:土地开发权政策D:土地保护权政策E:35%~ 50%二、多项选择题(共 25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 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1、在敏感性分析中,选择分析影响因素的原则是.【2008 年考试真题】A:能对该因素加以严格控制B:对该因素数据的准确性把握不大C:该因素变动会较大地影响方案的经济效果D:能说明该因素发生的可能性E:不需对该因素作定量描述2、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为实施城市规划占用土地的,按照下列规定办理A:市、县人民政府按照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拟订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分批次逐级上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B: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拟订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分批次逐级上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C: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其中,补充耕地方案由批准农用地转用方案的人民政府在批准农用地转用方案时一并批准D: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经批准后,由市、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按具体建设项目分别供地E: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经批准后,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组织实施,按具体建设项目分别供地3、在土地评估中,涉及房屋折旧年限计算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__。
A.取建筑的耐用年限B.取土地的剩余使用年限C.取可使用年限D.耐用年限与可使用年限谁小取谁4、制约土地自然供给的因素主要包括等2004 年考试真题】A:社会需求B:资源条件C:交通运输条件D:气候条件E:契据登记制5、土地价格是土地在的价格2002 年考试真题】A:某一权利状态下B:某一时点C:某一土地利用方式D:某一经营管理水平下E:土地的“公有价值”部分是真正的地租6、供地行为主要涉及等问题A:是否供用地B:供地方式C:供地数量D:供地位置以及供地条件E:供地质量7、根据()确定的投资数额,经主管部门审批后,就成为该项工程基本建设投,资的最高限额A.投资估算B.设计总概算C.修正总概算D.施工图预算8、耕地保护的重要性体现在 __A.耕地保护关系到人民生活生产需求B.耕地保护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C.耕地保护事关我国社会稳定D.耕地保护事关我国的粮食安全E.保护耕地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发展全局和民族安危9、无形资产的特点不包括 __A.非实体性B.确定性C.专有性D.收益的持续性10、根据马克思地租理论,土地价格存在的根源是 __A.垄断地租B.级差地租C.绝对地租D.农业地租11、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是政府宏观管理中 __的主要内容。
A.土地市场动态监测制度B.土地价格评估制度C.土地交易申报制度D.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制度12、在建设项目工程的概预算中,施工定额是由以下的构成的A:劳动定额B:材料消耗定额C:市政工程定额D:间接费定额E:机械班台使用定额13、企业在年度中间终止经营活动的,应当自实际经营终止之日起()日内,向税务机关办理当期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A.30B.60C.90D.12014、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遵循客观、公开、公正的原则从 2006 年起,每()年为一个规划期,在每个规划期的期中和期末,国务院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考核一次A.3B.5C.7D.215、牧草地是指生长草本植物为主,用于畜牧业的土地牧草地分为 __草地A.天然B.改良C.荒D.劣质E.人工16、除可以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外,行政机关应当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 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