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李涛第二章好》PPT课件.ppt

34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579729930
  • 上传时间:2024-08-2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13MB
  • / 3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化生学院李涛 欧俸成 一.客家人简介●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分支族群,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 ●从西晋永嘉之乱开始,中原汉族居民大举南迁,抵达粤赣闽三地交界处,与当地土著居民杂处,互通婚姻,经过千年演化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客家民系此后,客家人又以梅州为基地,大量外迁到华南各省乃至世界各地●客家四州为梅州(广东)、赣州(江西)、汀州(福建)、惠州(广东) ●几个概念:1.民系: 指一个民族内部的分支,分支内部有共同或同类的语言、文化、风俗,相互之间互为认同 ,其引申生活义用来指同属一地区有相互认同的人 ,民系使用仅限中国大陆 2.汉族主要民系:●东北民系:分布:东三省除大连以外的地区 语言:东北官话●华北民系分布:山东中西部和河北大部 语言:冀鲁官话 ●中原民系分布:河南、山东西南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 语言:中原官话 ●晋绥民系分布:陕西北部、山西、内蒙古河套地区 语言:晋语●关中民系分布:陕西中部、甘肃南部、宁夏南部 语言:关中官话●吴越民系(江浙民系)分布:江苏东南部、浙江大部、安徽东南部、江西东北部 ●客家民系分布:江西南部和西北部、广东东部和北部、广西北部以及南部沿海、福建西部,台湾全岛,湖南、四川部分地区,海外 语言:客家话 客家民系是所有民系中唯一不以地域来划分的一个民系。

      二.客家民系的迁徙背景:中国历史上因王权变更、农民起义或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引发的北方汉民南移运动第一次大迁徙:时间:两晋南北朝 原因: “八王之乱”使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等少数民族趁虚而入,西晋王朝灭亡后,中原成了胡人天下,不堪奴役的汉人大举南迁,遂形成以衣冠土族,官宦大户为主体的南迁潮流 路线:中原 -襄樊 –沿长江入湖北、安徽、江苏 -九江鄱阳湖 -顺赣江进入赣南 持续时间:170多年迁移人口:200多万客家南迁纪念鼎 第二次大迁徙 :时间:唐末五代 原因:“安史之乱” 之后藩镇割据 ,互相攻略、纵兵残民,民不聊生 后又爆发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起义军弛骋中原,辗转大江南北十数省战乱所及,唯有赣南、闽西南和广东东北“比较堪称乐土” 路线:沿赣江-赣南-武夷山-闽西、广东东北 持续时间:90多年12-3-“世界客家播迁路”圣土采集仪式商丘燧皇陵 第三次大迁徙 时间:南宋元朝 原因:北宋都城开封,于公元112年被金兵攻占 ,随高宗渡江南迁的臣民达百万之众处于黄河流域的汉族人民,为躲避战乱又一次渡江南迁随后由于元兵向南进逼,赣闽交界处,成为宋、元双方攻守的战场 人民继续往东南或西迁。

      路线:赣闽粤三角带-粤东梅州、惠州 等赣州郁孤台 第四次大迁徙时间:明末清初原因:一.受满族入主中原的影响清兵进至福建和广东时,客家节义之士,起面号召群众举义反清,失败后被迫散居各地 二. 清政府发起“移湖广、填四川”和移民运动由中原移居两湖两广的汉民,又大量入川 路线:赣闽粤-台湾,海外我国东南-四川广东梅州客家人石笔 第五次大迁徙 :时间:清朝咸丰、同治年间 原因: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以客家人为基本队伍,辗转征战十余年天京陷落后,起义军受到剿杀,百姓纷纷逃匿 路线:华南-海南、广西,海外 客家人五次大迁徙图腾 冯云山杨秀清李秀成石达开洪秀全 五次迁徙示意图 三.客家民系的形成一般认为在南宋时客家群体分化成为汉族的一个支系 依据:⑴客方言的形成这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重要标志据多方面的研究表明,客家方言最迟在南宋时已形成 ⑵相当的人口规模人口是民族、民系的载体,没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就无所谓民族、民系对客家人口的历史估量,难以用统计数字表示,但可从客家集中区的县治数量作分析 ⑶共同的地理环境赣闽粤三省交界地区为多山密林地区,交通闭塞,交往困难,十分有利于客家民系的形成 a.小盆地农耕经济,为客家民系形成奠定了经济基础。

      b.小盆地造成的风俗习惯这些移民生活在小盆地山村之中,借封闭性的地理条件获得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原有的方言、习俗在与原住居民融合后得以保持下来 ⑷共同性的社会行动这是客家人争取自身利益的表现,是群体意识浓厚的反映,也是客家人成为一个独立民系的重要依据赣闽粤客家居住区联成一片,彼此的经济往来频繁,被压迫者进行的反抗斗争相互呼应相对应的封建王朝实施统治时也将这片地区当作一个特定政治单位来处理经济来源方面如南宋时期赣南和汀州人佃耕梅州农田等政治斗争方面如南宋时范汝为、陈三枪领导的农民起义往复进出于三省之地,文天祥在汀梅赣诸州领导的抗元斗争等 赣州文天祥故居 四. 客家人分布 国内:客家地区分为纯客家县和非纯客家县一般认为,在日常工作中,不使用其它方言(“其它方言”不包含普通话),只会讲客家话的人口占该县总人口数89%,且该县文化不受其它方言的文化影响,仍为典型的客家文化的,为纯客家县 江西 纯客家县市有:赣县、南康、信丰、上犹、大余、崇义、安远、龙南、全南、定南、宁都、于都、兴国、瑞金、会昌、寻乌、石城和铜鼓等18个 非纯客家县市有:赣州、广昌、永丰、吉安、吉水、泰和、万安、遂川、井冈山、宁冈、永新、万载、宜丰、奉新、靖安、修水、武宁、萍乡、横峰、鹜源等20个。

      福建 纯客家县市有:长汀、宁化、清流、明溪、连城、上杭、武平、永定 非纯客家县市有:建宁、将乐、泰宁、崇安、光泽、邵武、顺昌、沙县、永安、三明、南靖、平和、诏安等10个 广东  纯客家县市有:梅州的梅县、梅江区、梅州、大埔、蕉岭、平远、兴宁、五华; 非纯客家县市有:深圳、东莞、乐昌、丰顺、连南、揭西、惠来、普宁、陆丰、海丰、连山、阳山、连州、佛冈、仁化、曲江区、龙门、增城等,还有广东西部茂名的电白、化州、高州、信宜,阳江的阳西、阳春,湛江的廉江等部分县区 广西  非纯客家县市:合浦、防城、钦州、博白、浦北、陆川、灵山、宁明、崇左、扶绥、邕宁、玉林、横县、北流、容县、武鸣、贵港、宾阳、藤县、桂平、平南、武宣、马山、苍梧、梧州、来宾、象州、全秀、柳州、柳江、昭平、蒙山、鹿寨、宜山、贺州、钟山、柳城、环江、河池、荔蒲、平乐、阳朔、罗城、融水、融安、三江、凤山等47个县市 广西  非纯客家县市:合浦、防城、钦州、博白、浦北、陆川、灵山、宁明、崇左、扶绥、邕宁、玉林、横县、北流、容县、武鸣、贵港、宾阳、藤县、桂平、平南、武宣、马山、苍梧、梧州、来宾、象州、全秀、柳州、柳江、昭平、蒙山、鹿寨、宜山、贺州、钟山、柳城、环江、河池、荔蒲、平乐、阳朔、罗城、融水、融安、三江、凤山等47个县市。

      江西 纯客家县市有:赣县、南康、信丰、上犹、大余、崇义、安远、龙南、全南、定南、宁都、于都、兴国、瑞金、会昌、寻乌、石城和铜鼓等18个 非纯客家县市有:赣州、广昌、永丰、吉安、吉水、泰和、万安、遂川、井冈山、宁冈、永新、万载、宜丰、奉新、靖安、修水、武宁、萍乡、横峰、鹜源等20个 福建 纯客家县市有:长汀、宁化、清流、明溪、连城、上杭、武平、永定 非纯客家县市有:建宁、将乐、泰宁、崇安、光泽、邵武、顺昌、沙县、永安、三明、南靖、平和、诏安等10个 广东  纯客家县市有:梅州的梅县、梅江区、梅州、大埔、蕉岭、平远、兴宁、五华;非纯客家县市有:深圳、东莞、乐昌、丰顺、连南、揭西、惠来、普宁、陆丰、海丰、连山、阳山、连州、佛冈、仁化、曲江区、龙门、增城等,还有广东西部茂名的电白、化州、高州、信宜,阳江的阳西、阳春,湛江的廉江等部分县区 中国其他主要客家人分布区:湖南,四川,贵州,重庆,陕西,河南,浙江海南,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外:客家方言在海外的分布可分为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五个地区 其中亚洲讲客家方言的共有350万人,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印度、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国家。

      非洲的客属华侨华人共有5.4万人,分布在毛里求斯、留尼旺、南非等12个国家在美洲约有46万人讲客家方言,分布在秘鲁、美国等21个国家和地区欧洲、大洋洲的客属华侨华人有16万和4.4万人 •客家名人张九龄曾巩丘逢甲朱德孙中山宋美龄 吴伯雄李登辉蔡英文阿基诺三世李光耀他信 五.客家人的习俗1.主要节日 客家习俗客家人的习俗大致上包括全国性的传统岁序节俗,地方性崇拜、礼节等  ☆春节:有拜年,游乐活动等,是最隆重的节日  ☆立春:即交春  ☆元宵节:正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元宵节吃元宵,玩灯,赏灯,猜灯谜  ☆二月二:开正节  ☆清明:客家扫墓习俗多从春分开始,清明达到高潮  ☆端午:客家普遍称为五月节或者端阳节节日主要内容是吃粽子,雄黄酒,龙舟赛  ☆七月节:也即鬼节  ☆中秋:民间通称八月节吃月饼,赏月等风俗大体各地相同  ☆重阳节:客家人叫“九月节”  ☆冬至:客家人有“冬大过年”之说 2.婚礼习俗☆说媒☆看妹子 ☆写庚帖 ☆编红单 (写彩礼)☆看家门 ☆送日子 ☆送菜和抬嫁妆 ☆过门 ☆拜堂 六.客家人的文化特征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起源于中原文化,但是又有自己的特色。

      第一、质朴无华的风格第一、质朴无华的风格 大本营地区简单、小规模的农业耕作,使客家人的现实生活只能停留在比较简单的、粗放的、低下的状态 “山多田少,树艺无方土地所出,不给食用走上川,越重洋,离了井,背父母,以蕲补救未及 成童,既为游子,比比皆是”(民国《大埔县志》) 这是很多客家人所经历的共同生活尚“简”崇“拙”,贬“奢”抑“侈”,长期以来不仅成为客家人固执的生活态度,而且发展成为他们持久、强劲的人生理念和审美时尚这种根植于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务实精神,不仅体现在客家人的现实生活中,而且还牢固地植根于客家人的深层意识之内第二第二.反本追源的气质反本追源的气质客家人有强烈的祖先崇拜意识这种由反本追祖而产生的浓厚的历史意识,使客家地区的各种文化事象,无不带有古风和古意 第三第三.浸染浸染“乡土情结乡土情结”“乡土情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特征之一,更是客家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汉民族在数千年前从游牧转向农业,中国就成为了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在农业社会里,人们世世代代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生于斯长于斯的人,对自己的乡土有无限的眷恋之情 西安一处祠堂 七.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是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华人盛会之一,是海内外客属乡亲联络乡谊和进行跨国跨地区交往的重要载体,也是各国各地区客家人开展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舞台。

      它缘起于1971年,基本上每隔两年在世界各地有关城市举行一届 各届举办时间和城市:第一届 1971年香港 第二届 1973年台北第三届1976年台北 第四届1978年旧金山第五届 1980年东京 第六届 1982年曼谷 第七届 1984年台北 第八届 1986年毛里求斯 波累第九届1988年旧金山 第十届 1990年马来西亚 亚庇第十一届1992年高雄第 十二届 1994年梅州第十三届 1996年新加坡 第十四届 1998年台北市第十五届 1999年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 第十六届 2000年龙岩市 •第十七届 2002年印尼雅加达 第十八届 2003年郑州市•第十九届 2004年赣州 第二十届 2005年成都•第二十一届 2006年台北 第二十二届 2008年西安•第二十三届2010河源市 第二十四届 将于2011年在广西北海市第十七届 2002年印尼雅加达 第十八届 2003年郑州市第十九届 2004年赣州 第二十届 2005年成都第二十一届 2006年台北 第二十二届 2008年西安第二十三届2010河源市 第二十四届 将于2011年在广西北海市 天下客,一家人 总结•本文主要讲述了客家人的定义,来源,历史变迁,以及客家人的一些风俗习惯和文化特质。

      •作者:•08应化 李涛 学号108273010107•08环境 欧奉承 学号108273060142•联系方式:13197716647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