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小学语文《乞巧》教案.pdf
4页1 乞巧 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展示的动人故事,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认会写4 个生字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并背诵 本首古诗 3、热爱祖国的神话故事,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读懂古诗内容,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2、了解这个神话故事,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读懂古诗内容,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知道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元宵、端午、七夕、中秋、重阳, , ) 在上新课之前老师与你们来做一个小小的游戏,老师诵古诗的第 一句,其余的由同学们来补充好吗?(独在异乡为异客)今天 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节日的古诗乞巧 2 板书课题 乞巧 (让学生伸出自己的小手一起跟老师写“乞巧”并齐读一遍)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读) 1、诗人简介这首古诗的作者是林杰唐代诗人林杰小时候 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年仅十 七这是他流传下来两首古诗中的一首 2、生自由读古诗 3、指名读(同学正音) (1) 、乞(q) (2) 、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的字形呢?(比气字少了一横) (3) 、有同学知道怎么组词吗?(乞讨、乞求、乞丐, ,) 4、学生再读古诗。
提示:每首诗都有它的韵律存在,如果把它的节奏读出来,会更 好听让学生按自己停顿的方式读读这首诗 (师范读让学生在停顿的地方画出“/ ” )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句(问、解) 让学生在不理解的字、字词句后面打上“?”再总结 1、学习“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他们相会时, 不仅牛郎和织女是这么高兴, 连人间女子也是非常 的高兴的 (1)请同学们读“家家乞巧望秋月” 3 人间女子在高高兴兴地乞巧乞巧是什么意思呢?(乞取智 巧 ) (2)请同学们读“穿尽红丝几万条” 人间女子除了会乞求心灵手巧以外,还会乞求些什么呢? (也许 是健康,也许是快乐,也许是父母的长寿 ) (3)一条红丝一个心愿,穿尽红丝几万条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人间女子心愿之多, 虽然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 心愿,这样是为了给人们留下想象的空间) (4)这七夕在人们心中就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呀? (美好 ) (5)同学们能把这两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吗? (在七夕这天晚上,人们对着月亮穿针引线,向织女乞取智巧) 2、学习“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1) 、师范读 (2) 、读了第一句诗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吗?(同音字:宵、霄) (3) 、两个字的意思一样吗? (宵今宵今天的晚上; 霄碧霄深蓝色的天空) 、 两个字的写法一样吗?( “宵”是宝盖头,“霄”是雨字头) (3) 、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夜晚?(美丽,美好,神奇 ) (4) 、牵牛织女渡河桥的“渡”是什么意思?(渡过) (5) 、有同学知道牛郎织女的故事吗? (6)生齐读“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4 (读出相会时的高兴) (7)同学们能把这两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吗? (在七月初七这天晚上, 人们都会仰望那深蓝色的星空,因为牛 郎和织女将在这天晚上在鹊桥上相会)意思对即可。
3、朗诵古诗,体会意境指名读、师示范读、齐读、 (正音、齐读) 四、总结升华,课外延伸 这节课和我们传统节日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相信大家对我国传 统文化又有了新的了解 希望大家也能在七夕这个传统节日那一天来 乞取自己的希望 五、布置作业(诵) 1、背诵古诗 2、课堂练习 3、课后读有关牛郎织女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