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及对策.doc
6页北京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及对策 吴敬东 熊建新 黄炳彬 李文忠 孟庆义 何春利 来源: 2021-03-04 08:47:15 | 字号:大 中 小摘要:主要介绍了北京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产量现状,分析了污泥处理处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北京市污泥处理处置思路及对策关键词:污泥 处理处置 对策 北京污泥是污水处理厂在污水净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水率不同的废弃物,它是污水处理厂附属产物[1]近年来,北京市城乡污水处理量大幅增加,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也随之增长,产量十分惊人,由于全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和循环利用设施严重缺乏,致使大量污泥简单堆置于废弃沙坑和沙荒地,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社会反响强烈,污泥处理处置问题亟待解决[2]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是解决城市水污染问题同等重要而又紧密关联的两个系统,解决不好污泥的问题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实现水环境的改善[3]本研究对摸清北京市污泥处理处置现状,探索污泥问题解决途径及对策,建设“绿色北京〞有着重要意义1 北京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产量现状2021 年,北京市年污水排放量为13.4 亿m3,污水处理率达78%,年污水处理量为10.5 亿m3其中,城区年污水排放量9 亿m3,污水处理率达93%,年污水处理量为8.4 亿m3;郊区年污水排放量4.4 亿m3,污水处理率48%,年污水处理量为2.1 亿m3。
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 年— 2021 年〕?,预计2021年,北京市年污水排放量18 亿m3,污水处理率达90%,年污水处理量16.2 亿m3随着北京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增加、处理率的提高和处理程度的深化,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产量急剧增加2021 年,北京市污泥产量达100 万t 〔含水率80%〕,其中,城区2 400 t / d,郊区400 t / d预计到2021 年,北京市污泥产量将达5 000 t / d 〔年产量183 万t〕,其中中心城区3 300 t / d,郊区1 700 t / d2 北京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存在的主要问题2.1 处理能力缺乏目前,北京市仅有大兴区庞各庄堆肥厂、昌平区堆肥厂、方庄石灰干化厂、清河热干化厂、北京水泥厂5 座污泥处理厂,其处理规模分别为11.0 万t / a、2.9 万t / a、1.1 万t / a、14.6 万t / a、18.4 万t / a,总处理规模为48 万t / a 〔80 %含水率〕,缺乏当前污泥产量的50%2.2 经济实用技术不完善目前,只有高碑店、小红门污水处理厂具有污泥厌氧消化处理设施,但由于管理不到位, 2 处设施均未到达稳定运行。
其余污水处理厂污泥均采用浓缩—脱水工艺处理,污泥含水率高达80%左右,不能满足最终处置要求,而深度脱水〔80%~ 60%〕技术本钱较高,没有可推广的经济实用技术堆肥自动化程度低、周期长、效果不稳定,堆肥后农用的环境风险依然存在同时,堆肥过程中散发的臭味、蚊蝇等都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污染周围环境[4]2.3 资源化利用率低根据2021 年调查结果,污泥资源化利用主要为土地利用和建筑材料,两项合计仅占污泥总量的17.4%,造成大量有机质及氮、磷等养分流失和资源浪费2.4 环境平安风险大根据2021 年调查结果,北京市污泥处置方式为土地利用10.8 %、建筑材料6.5 %、填埋5.5 %、堆置70.1%、直接农用7.1%其中由于堆置不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分类?〔CJ / T 290—2007〕标准要求、直接农用不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土地改进用泥质?〔CJ / T 291—2021〕标准要求,两类处置方式均不合理,而且所占比例较大,到达了77.2%不合理处置污泥的细菌总数、大肠杆菌、蛔虫卵含量比拟高,并且含有一定数量的重金属离子、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及氮磷等元素,这些物质进入土壤,产生新的污染源,并随降水不断迁移、积累,对当地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及农作物等将产生严重平安影响,存在污染环境及威胁食物平安的风险[5]。
2.5 技术保障体系尚未建立污泥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及资源化包括污泥的处理和处置两个方面,污泥处理包括浓缩、消化、脱水、堆肥、干化和燃烧等;污泥处置包括土地利用、建筑材料利用、填埋、燃烧等[6]截至目前,国家制定和公布了关于污泥的8 项相关标准,但是,北京市还没有相关的地方技术导那么、标准或标准,技术保障体系尚未建立2.6 产业政策保障体系不健全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社会、企业参与程度还不明确包括污水厂的规划、设计、运行阶段污泥处理的配套政策机制,政府对污泥处理的投资比例,根据不同功能定位污泥的资金补助制度污泥处理处置的调控核算平台尚未建立在核定市级财政对于污泥处理处置补助费用根底上,核定跨区域污泥处理处置经济补偿费用,建立统一核算平台,加强污泥的处理处置、运输的监管计量,实现污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2.7 总体解决思路不明晰由于初期没有结合污水处理厂的布局、污泥产量等因素超前规划污泥最终处置途径,处置方式以填埋、直接农用为主近年来,随着污水处理水平显著提高,还没有与污水处理相配套的污泥处理处置规划,污泥处理处置完整的技术链、政策链、资金链尚未形成同时,由于城市扩展、农村城镇化建设和退耕还林工程等原因,可以作为污泥填埋场的地方越来越少,已有的近郊分散污泥消纳点急剧萎缩,将产生二次污染。
大量污泥处理处置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日益严重的二次污染,已经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污泥处理处置问题成为市政府重要的议事日程,政府屡次组织有关部门及科研院所、高校召开专题研讨会,并组织相关部门技术人员到美国、欧洲等地进行考察,北京市迫切需要平安、环保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及产业政策支持污泥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正成为北京水务实现城镇污水截流净化目标后凸显的另一急迫的重大任务,也是水污染控制技术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和难点问题3 北京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思路及对策3.1 明确污泥处理处置的工作定位和目标污泥无害化处理及循环利用应是城市管理和公共效劳的重要组成局部,对提高城乡环境质量、保障城市平安运行有着重要意义,应将其作为一项根底性的公益事业来开展工作本市污泥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含有一定的热能和养分资源,重金属、有毒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含量较低,资源循环利用潜力较大,针对本市经济社会开展阶段和土地资源紧缺特征,综合考虑污泥处置技术的适应性,本市污泥处置总体思路是:坚持“因地制宜、技术多元、协同处置〞的原那么,以干化和燃烧方式为主,堆肥等土地利用方式为辅,实现污泥的资源循环利用3.2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应按照统筹城乡、因地制宜、因泥而异、分级管理、适度集中的原那么,尽早制定与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污水处理规划、垃圾处理规划等综合规划和专业规划相协调,与北京市相关地方法规相适应的全市污泥处理处置总体规划,各区县政府要完本钱区县污泥无害化处理与处置规划。
规划要依据北京市现状条件及经济社会开展状况、综合考虑人口增长、污水处理厂建设规划及污水处理水平,合理预测北京市未来几年的污泥产量要依据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对污泥建筑材料利用和土地利用的前景从环保平安性、经济可行性、社会接受性角度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确定合理的污泥消纳分配方案3.3 做好过渡期污泥处置管理工作〔1〕制定过渡期污泥处置方案在污泥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到位之前,垃圾卫生填埋场作为污泥应急处置的途径之一,是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完成前的过渡消纳方式和污泥处理处置发生故障时的应急消纳方式〔2〕对现有污泥简易堆置场进行平安风险评估布设污染监测设施,建立监测制度,开展污泥中污染物对地下水和周边环境的污染风险评估,研究治理措施〔3〕加强过渡期污泥简易堆置场管理在选址、规模、操作规程、污染控制等方面制定严格的技术要求,并加强跟踪监管〔4〕对存在二次污染风险的污泥简易堆置场,制订专项治理方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综合治理3.4 强化保障措施〔1〕要完善相关政策污泥循环利用是循环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开展循环经济的假设干意见?的精神,结合本市实际,以污泥处置为突破口,进一步研究明确本市推进循环经济实践的领域及支持政策〔包括投资、运行补贴和税费减免等〕,加快构建本市循环经济开展的政策体系。
对参与污泥循环利用的企业或个人给予资源循环利用的有关优惠政策;政府投资的沙荒地治理、园林绿化、土壤改进等工程,将优先采购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污泥衍生产品〔2〕完善标准和监管体系建立市区两级污泥产量、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技术标准与监管体系加快建立污泥处理处置的技术标准体系,标准污泥处理处置及循环利用凡进行污泥产品的资源化利用,必须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建立有毒有害污染物源头控制、环境影响、设施建设和运营、资源循环利用全过程跟踪监管体系,确保处置和循环利用平安建立污泥处理处置及循环利用信息公开制度,鼓励公众参与,实行社会监督〔3〕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将污泥处理处置与循环利用的科技创新工作作为建设科技北京的重要内容,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开展新技术、新工艺及相关技术标准研究工作,大力推广使用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不断提高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水平〔4〕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北京市污泥处理处置及循环利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污泥处理处置及循环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方案、重大政策的审定及统筹协调工作主管副市长任组长,市开展改革委、水务局、环保局主要领导任副组长,财政局、市科委、监察局、国土局、规划委、农委、园林绿化局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水务局,负责日常管理和督查考核工作各区县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形成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工作体系4 结语自2021 年以来,北京市相继开展了?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及产业政策需求分析与技术选择?、?北京市污泥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北京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利用意见?等专题研究,这些成果对全市污泥科学管理奠定了良好根底目前,全市正积极谋划“十二五〞期间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开展方向及解决途径,开展“十二五〞期间污泥处理处置规划的编制工作,相信北京市的污泥处理处置问题会得到妥善地解决参考文献[1] 王静,卢宗文,田顺,等.国内外污泥研究现状及进展[J].市政技术,2006,24〔3〕:140-142.[2] 张义安,高定,陈同斌,等.城市污泥不同处理处置方式的本钱和效益分析[J].生态环境,2006,15〔2〕:234-238.[3] 余杰,田宁宁,王凯军,等.中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问题探讨分析[J].环境工程学报,2007,1〔1〕:83-86.[4] 王助贫,黄鸥,王伟,等.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的市场分析[J].中国建设信息,2021,5:6-16.[5] 彭琦,孙志坚.国内污泥处理与综合利用现状及开展[J].能源工程,2021,5:47-50.[6] 解光武,蔡明招,郑文芝.国内外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J].环境技术,2003,5:24-26.作者简介:吴敬东〔1974—〕,男,高级工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