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10.2《保护人身权》探究训练(含答案).docx
47页第4单元 生活在法治社会 第十课 走近民法典 第2框 保护人身权板块导航01/学习目标 明确内容要求,落实学习任务 02/思维导图 构建知识体系,加强学习记忆03/课前导学 梳理教材内容,掌握基础知识04/课堂探究 课堂知识探究,全面学会知识 05/分层训练 基础提升拓展,突破学习任务 1、 了解为什么要保护人身权,人身权的内容2、理解法律保护哪些人身权(重点、难点)1、 为什么要保护人身权:我们都希望享有充分的人身自由,拥有健康的体魄和乐观的精神状态,能够有尊严地生活拥有人身权,我们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我们既要保护自己的人身权,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2、 人身权的内容:人身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肖像权、隐私权等3、 法律保护哪些人身权:(1)法律保护生命权和健康权生命和健康是我们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当自身生命和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我们有权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我们要关爱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做侵害他人生命和健康的事情2)法律保护肖像权肖像是每个人人体容貌的有形识别标志,再现了个人基本特征。
我们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3)法律保护隐私权隐私是我们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法律规定隐私权,划定了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保障了我们私生活的自由与安宁,保护我们的正常生活不受干扰、内心世界不被侵扰尊重和保护隐私权既是法律规定,也是道德要求,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文明和谐1、 “情境一:学校为身体不适的学生提供帮助,并及时联系学生家长情境二:快递电子运单上隐去姓名、号码和地址的一部分以上情境反映了人们的哪些权利受到保护?当这些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如何维护?提示:生命权、健康权、隐私权等当自身生命和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我们有权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2、“马某在网络群聊中使用了一个用同事杨某照片制成的表情包杨某看到后找到马某,要求马某删除表情包,否则将向人民法院起诉马某马某觉得杨某小题大做,认为自己将杨某有搞怪动作的照片制成表情包,使用范围仅局限在群聊中,自己的行为并不侵犯杨某的肖像权。
你如何评价马某的行为?杨某该维权吗?说说你的理由提示:马某的行为属于侵权行为,应该马上停止,并给对方道歉应该维权,因为我国法律规定,我们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3、“李某和汪某是门对门的邻居李某为了监控自家门外的情况,在其入户门上安装了一款采用人脸识别技术、可自动拍摄视频并存储的可视门铃汪某找到李某,表示这款可视门铃长期监控着自家住宅,自己心里很不舒服,建议李某拆除法律会支持汪某的主张吗?为什么?提示:会因为法律保护隐私权隐私是我们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法律规定隐私权,划定了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保障了我们私生活的自由与安宁,保护我们的正常生活不受干扰、内心世界不被侵扰尊重和保护隐私权既是法律规定,也是道德要求,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文明和谐Ø 基础过关练一、单选题1.街心公园,如炸雷般的甩鞭声惊吓到旁人;护城河边,钓友甩出的鱼钩钩伤他人;广场街头,五彩的风筝线割伤路人……这些市民常见的娱乐健身活动,却引发了不少纠纷和意外伤害。
民法典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 )①警示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不能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②明晰了公民受到意外伤害后依法维权的途径和方式③启示我们违反法定义务须担责,要承担刑事责任④明确了意外伤害他人须担责,是对公民人身权的保护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等,对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等作出明确详实的规定,并规定侵权责任,被誉为“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这说明民法典( )①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②是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③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④是人们的生存发展的法律保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在我国人权的内容非常广泛下列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有( )①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 ②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③包括平等权、人身权、政治权利 ④包括财产权、劳动权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4.《求是》杂志发表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
下面关于民法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宪法是民法典的立法依据,民法典是宪法的具体化②制定民法典有利于调整公民之间民事权利义务关系③民法典保护财产权、人身权和各项政治权利④最常见的违法行为都是违反民法典的行为A.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5.下框内容是我国《快递电子运单》国家标准要求快递企业、电商经营主体必须采取的措施,这些要求是为了保护公民的( )收寄件人姓名 应隐藏 1个汉字以上联系 应隐藏 6位以上地址 应隐藏 单元户室号A.财产权 B.名誉权 C.隐私权 D.人身权6.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继承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这说明宪法保护人权的内容具有( )A.真实性 B.广泛性 C.公平性 D.民主性7.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幼有所育,弱有所扶,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建设美丽中国……翻开中共九大报告,直抵人心的字句,为人权事业发展擘画更加壮美的画卷下列关于人权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B.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C.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很广泛,包括平等权政治权利、受教育权等D.在我国,宪法只保护我国人民的人权8.刘某因投资失败,以极端方式发泄情绪,在城市中心区域道路冲闯红灯,冲撞行人,造成5死8伤。
大连中院一审判决被告人刘某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情绪的宣泄要在道德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②他的行为触犯了刑法,这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③任何人的违法行为,都会受到刑罚处罚④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禁止任何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二、非选择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近来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再次引发社会关注材料一 以下是对校园欺凌行为具体形式的调查图表校园欺凌行为所侵犯的权利推搡或殴打等行为生命健康权当众嘲笑、在互联网上辱骂等行为①敲诈、勒索②将隐私发到互联网上隐私权(1)依据所学法律知识,分析图表中的欺凌行为侵犯了被欺凌者的哪些权利?请你为被欺凌者维权提供合理建议材料二 小张与小黄是同校学生,因私人矛盾,小张在网上向他人转发含有大量贬损小黄言论的笔记、群聊记录及虚假的“不雅视频”,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小黄将小张告上法庭,法院判决实施欺凌的学生朋友圈赔礼道歉,其家长作为监护人赔偿对方各项经济损失5000元2)结合材料,运用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相关知识,对小张的行为进行评析2.【预防校园欺凌维护公平正义】2024年3月25日是第29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今年的主题是“预防学生欺凌,共创和谐校园”。
为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某校八年级一班召开“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其中:【认识校园欺凌】校园欺凌行为行为评价殴打、脚踢、掌掴、抓咬、推撞、拉扯等行为侵犯了他人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辱骂、讥讽、嘲弄、挖苦、起侮辱性绰号等行为①抢夺、强拿硬要或者故意毁坏他人财物②将同学关押几个小时③(1)上述案例中,校园欺凌行为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哪些权利?【剧情再现】2024年2月10日,张艺谋执导的电影《第二十条》上映,电影中有这样一个片段:高中生韩雨辰在厕所看到被霸凌的同学,他没有躲事,敢把衣服递给被欺负的同学,虽然霸凌的同学人多、霸道,但是他也敢于正面对峙……(2)韩雨辰的做法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正义感,大家纷纷表达守护正义的决心个别同学对此表达了不同意见:“维护正义很有必要,但未成年人应量力而行请你针对上述观点发表看法,以正视听法律护航】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日前在宁夏调研时,表示要加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坚持对侵害未成年犯罪“零容忍”,深化综合履职,以检察司法保护促进“六大保护”,合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法治蓝天3) “合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法治蓝天为预防和减少校园欺凌,请你从不同角度建言献策。
Ø 能力提升练一、单选题1.故意推人入坑、用脚绊倒他人、用手捂人眼睛……现实中,校园恶作剧不乏其例小杰在学校午休期间趁同学思思起身之时,偷偷将其椅子向后拉离,致使其视神经挫伤,视力急剧下降,因头痛、眼睛痛、脖子痛等不得不休学一年人民法院判决小杰及其父母向思思赔偿各种费用共计 10万余元对此,下列点评正确的( )A.小杰做了法律禁止做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B.同学之间开个玩笑,如此判决实属小题大做C.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赔偿损失不应该D.法律保护生命健康权,判决彰显公平正义2.《中小学教育惩成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规则》)于2021年3月1日起实施《规则》指出,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学校、教师可以在学生存在不服从管理、扰乱秩序、行为失范、实施危险行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等情形时实施教育惩戒下列对赋予教师惩戒权认识正确的是( )①立德树人是目的,过度惩戒不可取②防微杜渐禁于未然,健康成长共同心愿③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惩戒学生予法不容④教学生考高分是教师的职责,教师应当履行职责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全国首位时代楷模朱彦夫14岁参军,身经百战,3次立功,10次负伤,动过47次手术。
他在朝鲜战场失去了四肢和左眼,却坚持实现了生活自理材料告诉我们①做人要自信、自立、自强 ②要挫而不折,积极进取③坚强意志是重要的心理品质 ④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4.八年级学生小飞在网上发帖,写道:“学习困难成绩差,别人戏我豆腐渣升学渺茫枉费力,弃学打工挣钱去作为小飞的好友,你应该这样劝他( )A.打工是件苦差事,还是上学轻松些B.受教育是你享有的权利,你有放弃的自由C.受教育既是我们的权利,也是应履行的义务D.外出打工,我们的生命健康权得不到法律保护5.某校八年级同学在开展“法律与生活大讨论”活动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主动申报纳税,是自觉履行基本义务的体现B.破坏文物古迹,均属一般违法行为C.法律保护个人隐私,是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的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