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必考知识点集锦.doc
6页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必考知识点集锦 (一)四则运算:1、运算顺序:⑴、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依次)计算⑵、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⑶、算式里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2、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3、有关0的运算:⑴、一个数加上0得原数⑵、任何一个数乘0得0⑶、0不能做除数0除以一个非0的数等于0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二)位置与方向:1、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或者绘制物体的具体地点比例尺、角的画法和度量)2、位置间的相对性会描述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位置关系观测点的确定)3、简单路线图的绘制数学四年级下册必考知识点(三)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1、加法运算定律:⑴、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⑵、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a+b)+c=a+(b+c)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如:165+93+35=93+(165+35)依据是什么?2、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
a-b-c=a-(b+c)3、乘法运算定律:⑴、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a b = b a⑵、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a b) c = a ( b c )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如:125788的简算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a+b)c=ac+bc4、连除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a b c = a ( b c)5、有关简算的拓展:10238-382 125253212588 3.25+1.98 10.32-1.98 3796+373+37易错的情况:0.6+0.4-0.6+0.4 3899+99(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2、小数是十进制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3、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4、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5、小数的读写法:读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读法来读,小数部分要顺次读出每一个数。
写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0就写0,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一个数6.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注意:小数中间的0不能去掉,取近似数时有一些末尾的0不能去掉作用可以化简小数等7.小数大小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比较十分位,十分位相同比较百分位,8.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10倍,(小数就缩小为原数的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100倍,(小数就缩小为原数的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1000倍,(小数就缩小为原数的9.名数的改写:1吨30千克+800克=()吨长度单位:千米米 分米 厘米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质量单位:吨千克克10、求小数的近似数(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与精确到百分位的提法)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取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大数的改写先改写,再求近似数注意:带上单位五)三角形:1、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或重合),叫三角形。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重点:三角形高的画法3、三角形的特性:1、物理特性:稳定性如:自行车的三角架,电线杆上的三角架2、边的特性: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4、三角形的分类:按照角大小来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按照边长短来分:三边不等的△,等腰△(等边三角形或正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等边△的三边相等,每个角是60度顶角、底角、腰、底的概念)5、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有关度数的计算以及格式6、图形的拼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7、密铺:可以进行密铺的图形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以及正六边形等六)小数的加减法:1、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按照整数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得数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的小数点对齐结果是小数的要依据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2、竖式计算以及验算注意横式上要写上答案,不要写成验算的结果3、整数的四则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在小数中同样适用简算)(七)统计: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再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优点:不仅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预测今后的趋势,对今后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指导和帮助。
八)数学广角:植树问题间隔数=总长度间隔长度情况分类:⑴、两端都植:棵数=间隔数+1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⑵、一端植,一端不植:棵数=间隔数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⑶、两端都不植:棵数=间隔数-1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⑷、封闭:棵数=间隔数第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