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历史小论文的撰写方法和技巧.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l****i
  • 文档编号:265632010
  • 上传时间:2022-03-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9.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中历史小论文的撰写方法与技巧撰写历史小论文可以反映出学生历史的基本素养和综合能力高考试卷中的历史小论文题,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史论题,要求考生论证说明某一历史观点;二是史料题,要求考生从给出的史料中提炼出文章的主题,自拟题目,撰写论文一、一篇好的小论文的标准是什么?我这儿选取了20XX上海高考阅卷专家组的一篇点评文章 应对挑战,融入世界——中国近代化的足迹 古人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且看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破旧立新、应对挑战、融入世界,向独立富强前进的近代化足迹 <点评:论题以"应对挑战,融入世界"来概括中国近代化的足迹,既突出醒目,又有自己的见解;开篇文字简洁明了,既概括了小论文的全部内容,又为具体论述张目,甚佳> 19世纪40年代,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为谋求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海外殖民扩张加大于是,对中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XX条约》,中国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开关,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林则徐、魏源为首的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迷梦中清醒,开眼看世界,并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对近代化起了思想启蒙作用19世界60年代,中国面临内忧外患。

      对内有太平天国运动余波,对外又有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于是地主阶级改革派开展了自救运动——洋务运动提出"自强"与"求富"口号,创办大量近代民用、工用企业,培养大量这方面人才和留学生,以巩固其统治洋务运动只是器物改革,没有触及封建体制,所以不可能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之路但是,它在客观上刺激了资本主义发展,抵御了外资在华的扩张总理衙门的设立也是清政府最早设立的外交机构中国终于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展开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生产力突飞猛进,对外扩张进一步加强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日益严重其它列强又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划分势力范围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时,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应运而生从变法图存到自下而上推翻封建王朝,从封建专制到资产阶级民主XX国,中国的近代化正一步一步深入〔点评:三段文字有条不紊地叙述了从XX条约到辛亥革命的历史,提出中国由闭关锁国到被迫门户开放,爱国知识分子的觉醒对近代化的启蒙作用,上层变法自救与自下而上的辛亥革命有根本的不同等论点,从而得出从学习器物到学习制度乃近代化进程步步深入的结论论从史出,坚实有力。

      在论述中国变化的同时,密切联系了导致这些变化的外部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向外扩张,欧洲第二次工业革命等等近百年历史的论述,线索明晰,突出了中国在近代化过程中,不断遭受侵略,不断反抗、图强的主题 1915年以后,以陈独秀、胡适、李大钊为首的爱国知识分子展开了一场思想解放斗争--新文化运动批判封建思想,呼唤"民主"和"科学"〔点评:世界背景何在?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传来了马克思主义,为共产党成立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干部准备中国近代化又上了一层台阶 1972年,美苏冷战日趋激烈,美国解除对中国封锁,周恩来与尼克松会晤,中国开始正式向世界开放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将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十二大改革开放,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开放力度日益加大21世纪,政治、经济全球化中国西部开发、申博成功、加入WTO,对中国是机遇也是挑战中国必须更开放〔点评:论述符合题目要求,但部分史实的理解有误最后一句与主题无关的文字可删去 历史告诉我们,从被迫融入世界到主动融入世界,中国的近代化是曲折的、开放的过程所以,我们要珍惜今天的机遇,开发开放,科教兴国,将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得更好。

      总评:这是一篇较好的符合小论文规范的文章标题醒目合理,论述根据题目要求,围绕材料展开,史实清楚,观点鲜明而且言之有据开头有概述,结尾有呼应不足之处是个别史实解读有误,如1972年冷战形势,周恩来与尼克松会谈标志中国开放等等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一篇好的小论文可能应具备以下一些要素:① 主题明确符合要求,力争富有创意② 论据充实,引用的材料恰倒好处③ 论证过程科学准确,逻辑严密,详略得当④ 结论正确,首尾呼应能由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能抓住本质,给人以深刻启示⑤ 语言要有史学之一般特点要真实准确又颇具文采,要讲究理性又富感染力,切忌文学之朦胧浪漫和虚构夸张的散文化倾向二、答好历史小论文题,可采用如下思路: 第一步是阅读审题:可先看问题后读材料,再审题目中特别强调的要求   这样做即可克服阅读的盲目性,节约时间,还能保证论文不会游离主题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内悬挂着一幅清末民初一位诗人写的对联:"文明新旧能相益,心理东西本自同"对联赞叹了人类文明的时间和空间上的传承与交融,哲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科学家、文字家……各有讨论假如你是历史学家,对这幅对联作何评论?请自拟一个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选题2分,观点12分,史实12分,文字4分20XX很多学生未能兼顾文明在时间〔纵向和空间〔横向上的传承和交融 第二步是确立主题.    对于史论题,由于题干题目已经提供,只要略加改造即可改造的思路是观点明确即可例如20XX我们可以用"文明在传承和交往中发展"作为史料题,先要阅读史料,阅读时必须注意材料〔包括题干和引文中能给我们思考提供的信息点〔主要是我们已知的知识,如时间、人物和事件,文献材料可以找到中心句或关键词,图片题要联系时代背景和图片主题例如20XX题的六幅图片,《XX条约》是中国"千年变局"的开始〔外因促成内变的,总理衙门是洋务运动中的产物,洋务运动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产生的……再通过归纳法,就可以概括出贯穿六幅图的主线: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变迁如果范围要小或具体些,可以选择中国社会结构中某一领域的变化加以深化如政治、经济、外交、思想等当然主题的选择要扬长避短,最好是自己比较熟悉的,以便能保证自己下文有话可说〔20XX.以世界眼光观察与理解下列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30分第三步是谋篇布局〔也就是拟定提纲或打腹稿   1、构想框架:论文总体结构为:总—分——总。

      具体工作就是围绕〔论点,确立分论点,选择论据和预设的结论例如以"文明在传承和交往中发展"为论点,分论点可以是:文明在传承中发展,文明在交往中丰富结论:文明是全人类共同创造的论据:传继概括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时代文明交替加以说明,交融:可以选择概括中原文明与草原文明,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按照古代到近代现代加以概括说明2、草拟小标题:材料式的小标题〔分论点可以从材料中归纳提出,小标题不宜太多,否则变成罗列史实的流水账史论式的小标题可以采取结构分析法剖析文明社会的结构:可以按照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展开,而各自文明又有本身的结构,例如物质文明——农工商,政治文明——各种制度,精神文明——文史哲艺科有时为了说明文明社会结构中的某一部分面貌及其特点,或综合描述某一文明结构的整体面貌及其特点,还就必须正确理解各个结构之间的辨证关系〔实际就是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对于事件的分析,可以以背景〔原因——经过——影响纬线,可以根据事件的演变过程确立小标题,再结合内在逻辑进行论说其中对于背景的分析,我们基本可以按照由大到小,由远到近,由世界到中国,由概括到具体的思路组织材料;经过应该概括;影响的剖析可以按照由小到大,由近到远,有本国到世界,由具体到概括的思路。

      有的观点也可以运用对照法〔正论和驳论,来论证我们的观点第四步是撰写成文: 历史小论文结构 〔l题目:要简洁、醒目,既能概括论文的中心内容,又能引人注意为了更好地揭示论点,也常常用副题,作为对正题的补充 〔2绪论:主要导出论点绪论必须写得简明扼要,在整篇文章中所占的比例要小 〔3本论:必须根据论点,或正面立论,或批驳不同的看法,要周详地论证文中的全部论点这一部分内容多,为求眉目清楚,可以加上小标题或用不同的序码其中小标题可以是并列式、递进式、正驳对照式基本要求:符合题目要求,做到史论结合,层次分明,段、文中要兼顾逻辑性〔主要包括知识逻辑——历史学科的四大要素、思维逻辑,书写工整本论部分是论文的核心,必须全力把它写好 〔4结论:这一部分要对绪论中提出的、本论中分析论证的问题加以综合概括,从中引出结论和思考,使读者能够明确了解作者独到见解之所在 正文结构需要具备四要素:论点、论据、论证、结论 a>论点是论文阐述的具体观点,相当于文章的主题和小标题,要明确、简练、不能含糊费解 b> 论据服务于论点,一般用题目所给材料,相关历史事实或自己的拓展性思考来说明论点; c> 论证是用理论〔文明史理论做指导,选取典型的事例或运用严密的逻辑分析来阐述和证明论点。

      d>结论是对全文进行扼要概括或总结三 、真题回顾典型例题1、〔20XX全国卷第40题第3问<13分>,〔难度系数0.26,全省平均分3.42分材料三: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恩格斯:《反杜林论》 请回答: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的认识〔要求:以对"历史前提"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3分典型例题2、20XX高考全国文综卷〔课标第41题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对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界进入文艺复兴时期。

      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发达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临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改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的事情——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难度系数为0.43,全省平均分5.02分>教育部考试中心提供的评分参考:第一等〔13—11分:①观点明确 ;②能有机结合材料并充分利用中外史实,多角度论证观点;③逻辑严密,论述充分,表达清晰第二等〔10~6分①观点较明确;②能结合材料或利用相关史实论证观点;③论述较充分,表达清晰第三等〔5~0分①观点不明确;②未能利用材料或史实解释观点;③论述欠充分,表达不清晰细读评分参考,我们看到可以清楚的看到要想答好此题必须做到:1、观点明确;2、论据〔证明观点的证据充分3、论证〔用证据证明观点的过程逻辑严密、充分;表达清晰〔语言、文字例文赏析:1、恩格斯所说的"历史前提",主要是指欧美国家由"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需要的条件。

      理由有四:<1>、在政治方面: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最先、完善并得到发展在英国、法国、德国等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确立过程与反封建求民主的进程结合在一起二在明清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