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教案 寓言故事四则.doc

17页
  • 卖家[上传人]:亦明
  • 文档编号:153999515
  • 上传时间:2020-12-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57.35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教案 寓言故事四则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教案:寓言故事四则   导语:教案通常又叫课时计划,包括时间、方法、步骤、检查以及教材的组织等鉴于教案的重要性,以下是为大家精心的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教案:寓言故事四则,欢迎大家参考!   1.积累词语理解“饶头、智、亦云、亡、吊、何遽、居、将、十九”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寓言的文体特点及《伊索寓言》《韩非子》《淮南子》的有关文学常识   3.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领悟所蕴含的道理   1.学习阅读寓言的方法   2.从不同角度灵活理解寓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3.揣摩、理解寓言故事巧妙、合理的想像,通过续编或自编进行想像思维训练   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意,培养健全人格   诵读;教给学生“通过品味关键词语理解寓言含义”的阅读方法   联系生活经验,选定角度灵活理解寓意   1.诵读法通过跟录音仿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方法感知寓言故事情节,理解关键语词的表达效果   2.自读与点拨相结合所选四则寓言故事精短,构思新巧,且很富趣味,通过艺术地设计提问,把学生引入故事情境,激活学生的联想想像思维,深入理解寓言的内容和感受人生哲理。

        3.探究拓展法通过探究、比较性题目的设计,如将故事情节作改变、删节,看表达效果的变化等,拓展想像空间,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及示范朗读磁带、投影仪及胶片、打印好的作业讲义   2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研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品味重点词语,理解赫耳墨斯爱慕虚荣的性格和寓意;指导学生自读《蚊子和狮子》,理解精巧构思和拟人手法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选讲《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导入,如青蛙的肚皮、驴与愚蠢的狼、怯懦的蝙蝠、狼和小羊、贪婪的狗、愚蠢的乌鸦等)同学们,这个饶有趣味的寓言故事的出处大家知道吗?(学生回答,教师明确:《伊索寓言》)那么,谁还能讲出这部古希腊寓言汇编中的故事呢?(学生讲述)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伊索寓言》中的两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狮子》请同学们从阅读提示中圈点出有关寓言和《伊索寓言》的知识要点   二、资料助读   投影显示:   1.寓言   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

      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寓言最突出的特点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17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说过:“一个寓言可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就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   2.伊索和《伊索寓言》   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公元前5世纪末,希腊寓言开始归于他的名下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寓言的汇编其中大多是动物故事,反映了平民或奴隶的思想感情耶稣会传教士在明代把伊索寓言传入中国   三、师生共同研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学生自由诵读,思考:恰如寓言诗人拉封丹对寓言的形象概括,读寓言,要从“身体”读出“灵魂”,也即从所述故事读出道理那么这则寓言在结构安排上有何特色?   教师明确:第一段讲述故事,第二段点明寓意   2.研习寓言的故事部分,感知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   学生集体诵读,思考:   (1)寓言中赫耳墨斯的形象生动、鲜活刻画人物的方法是对话描写为主,试比较赫耳墨斯与雕像者三问三答中句式、语气的起伏变化。

        (2)对雕像者的形象指惜墨如金,轻轻一句“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答语,却见其情节波澜,就其表达效果试作分析   (3)梳理、归结故事的情节脉络用简练的话语填充:全篇故事分两层,其起因和开端是 ,发展和结局是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明确:   (1)故事主要是通过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三问三答的对话来叙述的问句中同中有变,“值多少钱”四个字用反复,而主语在第一次发问时省略,第二次点写明,第三次则用代词雕像者的回答略有区别,第一次用确数,第二次比较而言,只说概数,第三次不用数词,贬低得一分不值   (2)雕像者的答语,如烘云托月,造成文意的陡转,给人以巨大反差,讽喻之意暗寓其中,是反衬手法的巧妙运用   (3)赫耳墨斯到雕像店里去了解自身价值叙述赫耳墨斯与雕像者的对话   3.品味关键词语,理解赫耳墨斯爱慕虚荣的性格   (1)听读录音,圈点勾画出寓言的关键词语,一“笑”、两“想”、三“问”   (2)组织讨论:   ①赫耳墨斯来到人间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   ②赫耳墨斯笑着问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中“笑”说明了什么?   ③“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这个想法表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明确:   ①“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赫耳墨斯所关心的不是怎样造福人类,而是自己的身价和荣誉,“想知道”是掩饰之辞,实际上是“想得到”,暗示他是一个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神。

        ②一个“笑”字,描写赫耳墨斯的表情,使形象更显得真切赫耳墨斯听到宙斯的雕像才值一个银元,他骄矜的“笑”,使他傲然的神情跃然纸上   ③这段着意赫耳墨斯的心理活动他心想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他竟然认为自己的身价能超过父亲——作为最高神的宙斯,赫拉更不在话下,是多么狂妄他自以为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而雕像者一定是势利的,阿谀奉承的,他这样猜度别人,足见其心灵的卑劣   (3)表情朗读,说说寓言中的赫耳墨斯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在句中填入切合寓言内容的修饰语:寓言中刻画的赫耳墨斯是一个 的形象   学生填充,教师示例:如盲目自高自大、妄自尊大、目空一切、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等   (4)小组成员分角色朗读然后推举代表在班上表演,学生评议   (5)这则寓言通过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请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谈谈对寓意的`理解   (6)鼓励学生将故事情节作适当的改变,看看寓意会有什么不同如将“还要贵一点”以下的情节改为:“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悄离去或者赫耳墨斯来到店里,如果首先问自己的雕像的价钱,结果会怎样呢?”   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进行讨论,进一步领会作者安排情节的意图。

        (7)集体诵读读出语气、语调   四、指导学生自读《蚊子和狮子》   1.自由诵读,理解寓言大意   教师提示:这则寓言的结构安排和前一则相同,也是分叙讲述故事,结叙点明寓意   2.集体诵读,梳理寓言故事的主要情节   教师明确:本文构思精巧,短短篇幅中,情节大起大落,写出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转化故事由两部分内容组成,先写蚊子所获得的胜利及其原因,后写蚊子所遭遇的悲剧及其原因   3.畅读课文,圈点品析文中的两“吹”一“叹息”理解蚊子的性格特点及其故事的寓意   问题讨论:(1)这则寓言以动物喻人,语言精练,具有强烈的想像色彩,清新、形象,那么文中是怎样赋予动物以人的感情和性格?   (2)寓言用动物之间的关系来概括社会现象,讽喻了什么?下列成语中:骄兵必败,不自量力,大意失荆州,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哪一则能概括本文的寓意呢?   (3)蚊子临死前是否有所醒悟,是通过哪个词语表现出来的?它的悲痛说明了什么?   (4)蚊子敢于向狮子挑战,而且能够取胜,这说明了什么?   (5)蚊子如果不先发表“挑战宣言”就去进攻狮子,结果仍然是战胜了狮子,这对故事情节会有怎样 ___?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1)本文的拟人,能抓住蚊子和狮子的自然特征,拟得逼真神似,生动有趣。

      把蚊子的叫声说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以状其战胜狮子得意忘形之态,十分新鲜、妥帖   (2)描写蚊子和狮子“战斗”的过程,蚊子被蜘蛛网粘住的情景,完全符合自然物的特点,用来概括社会现象,真是两相妙合讽刺了那些能够战胜强敌却因得意反被弱者战胜的人   “骄兵必败”能概括故事的寓意   (3)蚊子的醒悟是通过“叹息”表现出来的   “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句中的“最强大”与“小小”、“较量过”与“消灭了”形成强烈反差,两相比照,尖锐地讽刺了胜利后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思想意识   (4)蚊子的“挑战宣言”貌似狂言实际上包含了智慧,它是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抑制了狮子的优势它的胆量、信心,是建立在敌我双方力量进行冷静分析的基础上的启示人们,世上万事万物,各有所长所短强者有短处,弱者也有长处弱者如果能扬长避短,就可能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5)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理解,结合情节的跌宕起伏和寓意的托出   4.跟录音仿读,体会拟人的妙用和情节的起落   五、课堂练习   展开想像、续编情节   1.赫耳墨斯听说自己的雕像当饶头只作“白送”之用后,他的心情、神态会怎样?会说些什么掩饰这难堪、尴尬呢?   2.想像一个蚊子不被吃掉的奇迹情节,给寓言安排一个与课文不同的结局。

        教师提供示例(一):蚊子正等待着那可怕的时刻来临时,松树上滴下的一滴松脂,正好落在蜘蛛背上,蜘蛛被松脂包住,网也被拉破,蚊子因此而得救   六、课堂小结   这两则寓言的主人公不同,有神,也有动物;赫耳墨斯有“权力”,蚊子有打败狮子的骄人胜利花环它们的共同弱点是——不能够正确地对待自己,特别是在权力、荣誉面前不能够正确对待自己这两则寓言,以其深刻的寓意,在警示着我们   七、布置作业   自编寓言题目(1)嘴和眼的对话;(2)树和斧子   要求:任选一题完成运用夸张和拟人手法想像合理;300字左右即可   [教学要点]   对于《智子疑邻》《塞翁失马》两则古代寓言,提供关键字词提示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意自读《智子疑邻》,掌握不能因人废言的寓意;研读《塞翁失马》理解寓言中福与祸的相互转化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先小组内交流,然后推举想像新颖、合情合理的佳作在班上讲述,大家欣赏、评议   二、指导自读《智子疑邻》   1.资料助读   投影:   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思想家他出身贵族,屡次上书向韩王进谏,改革政治,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均未被采纳。

      后来,得到秦始皇的赏识,在秦国任客卿不久便被他的同学李斯等人谗言所陷,下狱后被逼自杀,死时47岁他著有《韩非子》一书,共20卷,55篇笔锋犀利,说理透辟,常用寓言故事阐明道理,富有说服力其中许多寓言故事一直流传于世,《智子疑邻》就是其中的一篇   2.放多媒课件,学生欣赏画面,感知寓言   3.自由诵读,教师提示下列字词:   (1)智子疑邻:智,聪明,这里意思是“以……为聪明”赞赏儿子聪明,怀疑隔壁老人(偷盗)   (2)不筑:修补   (3)暮而果大亡其财:暮,晚上果,果然亡,丢失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   4.请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口头把故事译成通畅的现代汉语思考:因“天雨”而导致“墙坏”,因“墙坏”而致失盗,对此儿子和邻人之父都有相同预见,而宋国富人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