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州浅滩二期瓯江口大道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docx
234页温州浅滩二期瓯江口大道工程 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公示稿)浙江博绘海洋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4月目 录1 概述 11.1 论证工作由来 11.2 论证工作等级 41.3 论证范围 41.4 论证重点 42 项目用海基本情况 52.1 用海项目建设内容 52.2 平面布置和主要结构、尺度 92.3 项目主要施工工艺和方法 272.4 项目申请用海情况 302.5 项目用海必要性 313 项目所在海域概况 343.1 自然环境概况 343.2 海洋生态概况 503.3 自然资源概况 613.4 开发利用现状 634 项目用海资源环境影响分析 734.1 项目用海环境影响分析 734.2 项目用海生态影响分析 764.3 项目用海资源影响分析 774.4 项目用海风险分析 795 海域开发利用协调分析 805.1 项目用海对海域开发活动的影响 805.2 利益相关者界定 805.3 相关利益协调分析 825.4 项目用海对国家安全和国家海洋权益的影响分析 836 项目用海与海洋功能区划及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 846.1 项目用海与海洋功能区划符合性分析 84浙江博绘海洋科技有限公司6.2 项目用海与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 987 项目用海合理性分析 1097.1 用海选址合理性分析 1097.2 用海方式和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1117.3 用海面积合理性分析 1157.4 用海期限合理性分析 1198 海域使用对策措施 1208.1 区划实施对策措施 1208.2 开发协调对策措施 1208.3 风险防范对策措施 1218.4 监督管理对策措施 1219 生态建设用海 1259.1 生态修复重点和目标 1259.2 生态修复措施 1269.3 生态修复预算与实施计划 1289.4 生态空间与基础设施空间落实情况 1299.5 本项目污染防治对策措施 1309.6 本项目生态保护措施 1309.7 本项目生态修复措施 13110 结论 13210.1 项目用海基本情况 13210.2 项目用海可行性结论 1321概述1.1论证工作由来温州浅滩二期瓯江口大道工程位于温州浅滩围填海项目浅滩二期工程内。
温 州浅滩围填海项目位于瓯江入海口处,介于灵昆岛与霓屿岛之间,北有 77 省道 贯穿,地理位置见图 1. 1- 1 该围填海项目包括温州浅滩一期围填海项目和温州浅滩二期围填海项目浅滩二期与浅滩一期相衔接,位于浅滩一期东南侧本项目位置图 1.1-1 温州浅滩区域地理位置图2021 年 8 月 1 日,自然资源部对《温州浅滩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 备案意见进行复函 (自然资海域海岛函〔2021〕130 号)本道路工程位于温州浅滩围填海项目填而未用未确权图斑, 图斑编号为 330305-0107,属于处理方案中近期急需落户或建设的拟建项目清单中的 22 个基 础设施项目之一的浅滩二期瓯江口大道工程,为已填海成陆区域的基础设施项目, 对海洋生态环境无重大影响受温州市瓯江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委托,我公司承担了本次海域使用论证 工作参照《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的有关要求,我公司编制完成了《温州浅 滩二期瓯江口大道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1本项目位置图 1.1-2 温州浅滩围填海现状调查图2本项目位置图 1.1-3 拟建项目开发利用计划平面布置图31.2论证工作等级项目海域使用论证工作等级为一级。
1.3论证范围论证范围为向外扩展 15km ,论证面积约 720km2 论证范围见图 1.3- 115km图 1.3-1 论证范围图1.4论证重点本次海域使用论证工作的重点为:(1) 用海必要性分析;(2) 平面布置和用海面积合理性分析;(3) 海域开发利用协调分析;(4) 生态建设用海42项目用海基本情况2.1用海项目建设内容2.1.1项目概况项目名称:温州浅滩二期瓯江口大道工程申请单位:温州市瓯江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工程范围:西接环岛南路,东至雁波南路,道路长度约为 2111m ,红线宽度 为 60m设计标准:道路等级按主线 (远期) 城市快速路、地面辅道城市主干路,城 市快速路设计速度 80km/h ,地面主干路设计速度 60km/h项目总投资:39332 万元图 2.1-1 本项目工程范围图2.1.2地理位置及现状温州浅滩围填海项目包括温州浅滩一期围涂工程和温州浅滩二期工程,位于 瓯江入海口处,介于灵昆岛与霓屿岛之间,北有 77 省道贯穿,西距永强机场 9km, 紧靠规划滨海大道和沈海高速复线地理位置为北纬 27°51′30″~27°57′20″ ,东 经 120°54′30″~121°02′15″。
5本项目位置图 2.1-1 工程位置图本道路工程位于温州浅滩二期围填海工程西南部,长度约为 2111m,西接环 岛南路,东至雁波南路浅滩二期工程现状为滩涂围垦施工状态,从堤线位置望去滩涂面地势平坦, 总体已基本形成用地轮廓本项目用海区内东部建有一处临时堆场,其余区域分 布有芦苇等杂草,尚未形成水泥路面,用海区现状见图 2. 1-3工程所在区域高程在 2.2m~4.5m 之间,整体地形较为平坦,详见图 2. 1-42.1.3项目建设规模瓯江口大道平面线形主要依据规划路网,西接环岛南路,东至雁波南路,长 度约为 2111m红线宽度为 60m沿线涉及 6 条相交道路及一条规划水系,设置 桥梁 1 座1) 功能定位近期,瓯江口大道地面道路为城市主干路等级,主要承担中远距离的组团间 交通联系及沿线区域到发交通6图 2.1-3 项目用海区现状7图 2.1-4 温州市浅滩二期区域地形图8远期,瓯江口大道快速路主线主要承担中长距离的对外交通联系,地面辅道 主要服务沿线的中段距离出行2) 服务对象近期,地面道路客货运兼顾远期,快速路主线以客运交通为主,兼顾部分小型货运交通;地面辅道客货 运兼顾项目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道路、桥梁、给水、雨水、污水、电力、通信、燃 气以及其他附属工程等。
2.2平面布置和主要结构、尺度2.2.1交通量预测本项目地面道路为城市主干路,远期主线为快速路,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 范 CJJ37-2012》(2016 版),道路交通设计年限为 20 年,预计建成年为 2026 年, 作为预测起始年,预测目标年限设定为 2045 年交通量预测以《温州市瓯江口新区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暨城市设计》和《浙 江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浅滩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 (修改完善)》(中间成果) 为基础,结合人口及岗位规模、城市土地使用规划,借助数理统计方法、计算机 软硬件手段等,对道路网络整体进行模拟该种方法得到的预测交通量具有较强 的科学性和可信度2.2.1.1路网分析规划区域路网体系与规模规划区内道路划分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四个层次,瓯江口大道、灵霓大道、雁波中路 (预留) 为快速路,瓯江口大道、 灵霓大道作为规划区对外联系瓯江口新区二期的主要通道,瓯江口大道预留快速 路,能够与雁波中路、灵霓大道形成快速路闭环良好地服务区域内部主干路形 成“三横四纵”的结构,其中“三横”自北向南依次为雁宵路、雁波北路、雁波 南路四纵”为瓯扬路、瓯锦大道、瓯绣大道、瓯石路2.2.1.2人口规模预测本项目采用基于城市经济增长阶段的就业密度法,该方法将基于温州经济发 展阶段的分析,修正就业人口增长情况,预测第三产业就业人口的高值。
1) 温州市区 2035 年第三产业就业人口预测9分析温州三次产业产值结构、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比和人口城市化率,判断 温州当前大致处于刚刚步入工业化后期阶段根据经验,进入后工业化时期的城 市,当城市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占三产的比重达到 70%左右,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 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可以达到 60%左右根据温州市就业人口增长趋势拟合曲 线,2035 年温州市就业人口为 685.4 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例取 60% ,为 411.2 万人,根据其他城市经验,第三产业在中心城区的比重高于外围地区,市 区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占比按 50%计,则 2035 年温州市区第三产业就业人口为 205.6 万人2) 瓯江口新区二期控规范围就业人口规模预测瓯江口新区二期第三产业就业人口规模=温州市区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密度× 瓯江口新区二期规划范围用地面积,则瓯江口新区二期控规范围可提供第三产业 就业岗位数量=6156 人/km2 ×20.01km2= 12.32 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口规模仍然 3.22 万人,则二期控规范围就业总人口为 15.54 万人3) 居住人口规模预测:居住总人口为 16.32 万人。
规划总人口数=带眷职工人数× (1+带眷系数) +单身职工;综合两种人口规模预测方法,二期第二产业就业人口规模取 3.22 万人,第三产业人口规模取 12.32 万人1) 考虑周边地区城市功能、设施配套情况,瓯江口新区通勤率取 30% ,另 外 70%的就业人口在本地居住,则本地居住就业人口 10.87 万,外地居住就业人 口 4.67 万;2) 带眷职工、单身职工人数分别按当地工作当地居住人口的 50%的比重计算,其中同地双职工占带眷职工的 30% ,带眷比取 50% ,带眷系数取 1.0 ,则带 眷职工部分的居住人口 9.25 万,单身职工部分的居住人口 5.44 万;3) 另外,估算在外地工作且在当地居住的人数占当地居住总人口的 10% , 为 1.63 万人,则当地居住总人口 16.32 万总人口高值=当地居住总人口+当地 工作外地居住人口=20.99 万2.2.1.3交通预测(1) 交通总量预测交通出行主要构成由工作人员通勤、接送、办事出行为主其中,产业职工 取 70%在早高峰出发,眷属人口同产业职工一同出发,算入小汽车载客率内,其10他工作岗位系数取 60%在早高峰出发因此,2035 年计算早高峰片区单向到达量:155400×70%×25%+7800×60% ×25%=28365pcu/h;本工程交通预测远期特征年为 2045 年,考虑到经济社会发展及路网的完善, 交通量仍有一定增长,2035~3040 年年交通量增长率约为 2%,2040~2045 年年 交通增长率约为 1% 。
2045 年计算早高峰片区单向到达量:28365× (1+2%) 5 × (1+ 1%) 5=32915 pcu/h东西向瓯帆路、瓯锦大道、瓯绣大道、瓯石路、瓯扬路、瓯江口大道方向不 均匀系数受用地性质影响,取 0.65南北向雁波北路、雁波南路、雁波中路方向不均匀系数与一般城市保持一致, 取 0.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