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域地理复习之北美 拉丁美洲.doc
3页1北美北美 [ [考纲要求考纲要求] ]各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世界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美国、巴西各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世界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美国、巴西 [ [知识讲解知识讲解] ] 一、北美一、北美 1 1、概述、概述 ((1 1)以英语为主的美洲国家)以英语为主的美洲国家 位置:美洲北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太平洋,东临太西洋 范围:加拿大、美国、格陵兰岛(丹麦) ((2 2)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 A、西部高山区——由一系列山脉和山间盆地、峡谷、高原相间分布组成,落基山是主体,西侧还有海 岸山脉和内华达山脉——科罗拉多河侵蚀形成大峡谷,是美国水能蕴藏量最丰富的 河流——高大山脉是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隆起形成,地处环太平洋火山 地震带上 B、中部平原——北起北冰洋沿岸,南止墨西哥湾,平原贯穿大陆南北——北部平原地面波状 起伏,冰川作用典型;南部平原主要由密西西比河冲积形成;西部大平原由 于降水减少形成大草原 C、东部高原山地区——冰川侵蚀强烈,古老低缓——加拿大东部是拉布拉多高原,顶圆坡缓;美国东 部是阿巴拉契亚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有丰富的煤炭炭资源。
3 3)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及河流)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及河流 ①、密西西比河——自北向南注入墨西哥湾(河口位置北纬30度,西经90度)——不对称的 树枝状水系 ②、圣劳伦斯河——源于安大略湖,向东北流经渥太华、蒙特利尔、魁北克等城市,注入 纽芬兰湾 ③、科罗拉多河——源于落基山脉,下游通过沙漠地区,注入加利福尼亚湾——美国水能 资源最丰富的河流,科罗拉多大峡谷是著名的旅游圣地 ④、五大湖(苏-----密-----休------伊------安)——世界最大淡水湖群,苏必利尔湖是世界第一 大淡水湖泊——密歇根湖全部在美国境内——冰碛湖——城市有德卢斯(铁矿产地) 、芝加 哥(冶金) 、底特律(汽车城) 、克利夫兰、多伦多——尼亚加拉瀑布处于伊利湖与安大略 湖之间(美、加共有)((4 4)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无热带雨林、草原气候(大部分在北温带) 地形对气候影响大:西部高山阻挡,温带海洋性、 地中海气候仅分布在沿海,高原山区降水少;东部低缓阻挡作用不显著,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减 少;中部地形平坦,冷空气可长驱向南,夏季暖湿气流也可自由北上地形对气候的影响:①、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阻挡湿润的太平洋暖湿西风气流深入内地,使大陆西部的气候类型 (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仅分布在西部沿海狭长地带;部分海拔较高的山地形 成高山气候;落基山脉和海岸山脉间的高原盆地降水稀少成为半干旱区。
②、中部:中部大平原贯通南北,是冬夏冷暖气流的通道;冬季极地冷空气从北冰洋长驱直达墨西 哥湾沿岸形成大风雪寒潮天气,对交通和南方农作物造成伤害,同时墨西哥湾的暖气流 偶尔进入内陆,带来短期反常温暖天气;夏季,墨西哥湾暖湿气流自由北上,使中部和 东部普遍暖热,飓风也可席卷大范围地区③、东部:低缓的高原山地对大西洋暖湿气流阻挡作用不明显,降水由沿海向内地递减;海陆面积 对比不如亚洲东部,因而季风势力不强,加是阿巴拉契亚山脉的阻挡,夏季风只能影响北 美的东南沿海地区而形成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分布不广 (5)外来移民大汇集,英裔和法裔较多,英语为主原有居民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是黄种人 ①、土著人——印第安人、因纽特人——黄种人——居住在保留地或北极圈内 ②、欧洲人——移入——白种人——移民及其后裔 ③、亚洲人——骗入——黄种人——华人集中区有旧金山、洛杉矶、多伦多 ④、非洲人——拐入——黑种人——从非洲中部和西部贩卖而来 ⑤、拉美人——二战后迁移而来——经济原因2 2、美国、美国(1)国土组成:除本土 48 个州,1 个特区外,还有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2)自然条件特点 1、本土绝大部分在温带,南部为亚热带,阿拉斯加在寒带和亚寒带,夏威夷在热带。
(故热带产 品需进口) 2、本土三面临海,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 3、地形由西向东分成明显的三个部分:西部是高大的山脉,中部是密西西北河冲积平原,东部是 低缓的阿巴拉契亚山脉 4、平原面积占全国面积一半以上,耕地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居世界第二位,占世界的10% 5、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征深受地形影响:太平洋沿岸地带的北段(北纬 40度------北纬60度)为温 带海洋性气候,中段(北纬30度------北纬40度)为地中海气候,南段(北回归线偏北)为热带 沙漠气候;中部平原地区贯穿南北,冬季寒潮向南侵袭,夏季热浪向北推进,几乎不受任何阻 挡,因此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泛;东南部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6、资源非常丰富——水力资源水力资源仅次于中、俄,居世界第三;森林、草原、土地等资源森林、草原、土地等资源丰富;煤煤主 要分布于阿巴拉契亚山脉;铁铁集中分布在五大湖区西部;石油石油分布在墨西哥湾沿岸地区、西部 沿海地区和阿拉斯加地区;有色金属;有色金属集中分布在西部山区和丘陵区 ((3 3)多民族国家和种族间的不平等)多民族国家和种族间的不平等 人口人口 2.7 亿,白种人占 80%以上,有色人种主要是黑人,旧金山、洛杉矶、纽约有华人聚居,人 口分布沿海平原和五大湖区域,东北部人口稠密,西部高原人口稀疏。
近几十年来人口由 东北部向东南、西部“阳光地带”迁移 ((4 4)农业的现代化和专业化)农业的现代化和专业化 农业大国,农产品输出最多的国家,热带农产品需进口,农业高度机械化生产地区专门化,分 为棉花带、玉米带、小麦带、乳畜带、畜牧和灌溉农业带,便于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大规模使 用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生产技术((5 5)发达的工业和主要城市)发达的工业和主要城市 现代化程度高,是输出工业产品数量最多、产值最大的国家本国消费最大,是世界 进口 小汽车、钢铁、石油、纺织品最多的国家,并进口大于出口,由于西欧、日本的兴起,地位在下降东北部工业区——开发最早,煤、铁资源丰富,港口优良,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的廉价水运,农业发 达,市场庞大,技术力量雄厚——传统工业区(“钢都”匹兹堡, “汽车城”底特 律,冶金工业芝加哥和布法罗,首都华盛顿,纽约=大西洋沿岸最大工商业中心和 港口、最大城市,联合国总部) ;2南部工业区——墨西哥沿岸 地区石油资源丰富——新兴工业区——休斯敦石油化工、航天研究中心;西部工业区——矿产资源丰富——新兴工业区——旧金山电子工业(硅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 美,气候宜人,加上高水平的大学,便捷的交通,大规模的军事定货) ,洛杉矶导弹和 造船中心及好莱坞影城、迪斯尼乐园,西雅图飞机制造。
3 3、加拿大、加拿大 (1) 、地广人稀——农业侧重于高度机械化 (2) 、人口高度集中于南部走廊,官方语言为英语和法语,居民多数讲英语 (3) 、资源丰富(亚寒带针叶林、皮毛、煤铁油气等矿产)——木材、造纸、采矿、钢铁等工业 (4) 、农业——纽芬兰渔场(寒暖流交汇) 、中央大平原的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世界五大小麦出口 国之一)和乳牛业 (5) 、世界上矿产(煤、铁、油气、铝土) 、新闻纸、木材、小麦、水产品的主要出口国4 4、北美自由贸易区、北美自由贸易区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 3 国组成二、拉丁美洲二、拉丁美洲1 1、政区和自然环境、政区和自然环境(1)范围和国家: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成两部分,北部有墨西哥高 原,中美地峡(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南部是南美洲主要国家有巴西、墨西哥、阿根廷、 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智利等(2)北部南部多岛屿北部西印度群岛,古巴是其中面积最大的岛国,南端最大火地岛和南美大陆之间 隔着麦哲伦海峡(3)地形 北部:墨西哥高原 西部:安第斯山脉是世界最长的山脉,多火山地震 东部:高原平原相间排列,亚马逊平原、巴西高原均为世界之最(4)气候 特征:湿热为主,有世界最大热带雨林区,也有广大热带草原,干旱区面积较小,没有寒带气候, 温带气候区也较狭窄 地形影响大:热带平原地区湿热,高原地区温和,高山地区气候垂直变化,安第斯山南段西侧迎 风坡多雨,东侧背风地区干燥少雨 气候分布气候分布 ①、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上热带雨林气候分布面积最大、最集中、最典型的地区:位置 ——赤道横贯亚马孙河流域,东临大西洋;大气环流——终年在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之下,盛行 上升气流,多对流雨,来自大西洋的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将湿热气流带到内陆,并遇西、北、 南部山地而被迫抬升而多地形雨;地形——亚马孙平原地形平坦,对气流无屏障,并且其东面 向大西洋敞开,而南、北、西三面为高原或山地,使气流抬升;洋流——沿岸暖流(南赤道暖 流)增温增湿作用。
②、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亚马孙平原两侧的高原(圭亚那高原、奥里 诺科平原、巴西高原)和墨西哥高原上气压带(赤道低压带)和风带(信风带)交替控制形 成,当地夏季受赤道低压带控制为湿季,当地冬季受信风带控制为干季③、亚热带季风性湿 润气候:分布在巴西高原南部和潘帕斯草原,夏秋高温多雨,冬春温和少雨,受大西洋影响年 降水量分配较均匀 ④、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南美安第斯山脉南段东侧,夏热冬冷,气 温日较差、年较差大,降水少,集中于夏季成因是地处大陆内部十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气流十背风坡形成下沉气流十南段沿海受西风漂流影响⑤、南美西海岸:受沿海安第斯山脉的屏 障影响,气候类型沿狭长的海岸呈规律性的纬度地带性分布;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以北, 热带草原分布在赤道以南,热带沙漠倔候分布在南回归线附近的秘鲁沿岸和智利北部(秘鲁首 都利马),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纬30度——南纬40度大陆西岸的智利中部(智利人口集中分布 区,首都圣地亚哥和港口瓦尔帕莱索),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纬40度以南的智利南部沿海 地区(火地岛上乌斯怀亚)(5)河流 巴拿马运河:中美地峡最窄处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亚马孙河:赤道通过河口,主要地处热带带雨林气候区,且河流南北两侧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区, 降水季节交错分配使河流水量平稳而丰富。
世界水量最多流量最大的河流:地理位置 十气候(大气环流)十地形十洋流十流域面积广,支流众多流域内水能资源丰富, 主要集中于巴西高原航运便利 拉普拉塔河:主源巴拉那河(巴西和巴拉圭合建的伊泰普水电站),支流巴拉圭河、乌拉圭河 马拉开波湖:委内瑞拉西北部,世界重要的石油产区 的的喀喀湖:秘鲁和玻利维亚边境,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山淡水湖泊6)自然资源 森林:世界热带雨林分布面积最大地区,目前破坏严重 草原:热带草原和温带草原都有大面积的分布——巴西高原、墨西哥高原、潘帕斯草原 渔场:秘鲁渔场——沿岸上升流影响 独特动物:树獭、大食蚁兽、卷尾猴、巨嘴鸟 矿产资源:石油----委内瑞拉(马拉开波湖)、墨西哥(墨西哥湾)----主要供应西半球;巴西铁矿; 墨西哥银矿;智利铜和硝石;圭亚那高原铝土矿;玻利维亚锡矿;秘鲁铜和和铋. 热带经济作物:天然橡胶、可可、金鸡纳霜的原产地,巴西的咖啡、香蕉、蔗糖,古巴的蔗糖,中美 诸国的香蕉等2 2、居民和经济、居民和经济 (1)、人种:混血种人为主,原有居民即土著人印第安人为黄色人种,白种人是欧洲移民(西班牙\葡萄 牙人)及其后裔,黑种人从非洲(中非和西非)劫掠而来. (2)、语言:大多数国家通用西班牙语,巴西通用葡萄牙语 (3)、人口:A、人口分布:稠密区----西印度群岛\巴西东南部\阿根廷沿海;稀疏区----热带雨林气候区\内 陆高原和沙漠区;人口高度集中在特大城市(墨西哥城、布宜诺斯艾丽斯、圣保罗和里约 热内卢)。
B、人口迁移:二战前人口迁入区,二战后人口迁出区,出现反向变化 C、巴西人口超亿人 (4)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 ①、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统治、侵略和掠夺之下----生产或出口一种或两种农产口、矿产品来 维持国民经济----形成“单一产品经济”国家 ②、地理位置优越和自然资源丰富。
